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人核对护理模式对静脉输液患者差错发生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我院接治的静脉输液患者60例,使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行双人核对护理模式,组间对比输液差错发生。结果研究组输液差错发生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静脉输液患者行双人核对护理模式干预可以有效降低输液差错发生,该模式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双人核对护理模式 静脉输液 差错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低年资护士中应用规范化培训对护理差错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60名低年资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名护士,对照组不进行培训,观察组护士给予规范化培训,比较两组护士在培训1年后两组发生护理差错的次数、理论考核成绩。结果观察组的30名护士中,工作质量优秀的有19人,良好的有6人,合格的有3人,差的有2人,合格为93.33%;对照组的30名护士中,工作质量优秀的有7人,良好的有10人,合格的有6人,差的有7人,合格为76.67%,观察组的合格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士发生护理差错(6.67%)明显低于对照组(26.67%),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低年资护士中应用规范化培训,强化操作技能,加强责任心,能明显降低护理差错发生

  • 标签: 规范化培训 低年资护士 护理差错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差错发生与心理干预的相关性。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3年08月-2014年08月就职的护理人员36名,将其按照年龄段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方式,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管理基础上进一步开展心理干预管理方式,临床观察对比两组护理人员不同护理管理方式实施后SAS评分和SDS评分结果、护理人员的失眠状况、护理差错发生以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护理人员的护理差错发生以及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护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心理干预护理作用非常明显,能够有效的降低手术护理差错发生,改善患者对于护理工作开展的重视和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手术室护理 差错发生率 心理干预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统计我院2008~2011年临床上报ADR的类型、主要临床表现和药物分布情况,了解ADR的发生,提醒医务人员,在使用药物时,要密切注意不良反应的发生,特别是在使用不良反应发生几率高的药物时,更要注意用药安全。方法对我院2008~2011年发生的药品不良反应的药品类型、药品分布、临床表现,进行分析,概括,总结,得出各类药物发生ADR的发生。结果各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是不同的,其中抗生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最高。

  • 标签: 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发生率 正确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降低老年科托养区用药差错发生方法选取我院托养区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入住老人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管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品管圈活动。对照两组托养老人口服药发放差错发生情况,分析影响因素。结果观察组用药差错显著降低,由改善前的1.6%下降到改善后的0.6%,且圈员的发掘问题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等方面都得到较大提升。结论品管圈活动可显著降低托养老人药物差错发生

  • 标签: 品管圈 托养区 药物 差错率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保证母婴健康水平的提升,我们必须加强产妇的心理护理以降低剖宫产。方法回顾性的分析了我院所收治地32例无剖宫产指征住院要求手术进行分娩的产妇采取了贴心地心理护理措施,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结果研究组产妇的剖宫产发生明显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着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贴心地心理护理可以有效地降低产妇的剖宫产发生,提升其顺产的几率。

  • 标签: 产科 心理护理 剖宫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对脑出血昏迷患者下肢肿胀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及肺栓塞发生的影响。方法择选2016年6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脑出血昏迷患者79例,随机分成观察组(n=39)和对照组(n=40)。常规护理干预于对照组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于观察组实施,对两种护理方式价值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在下肢肿胀、肺栓塞、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指标上,相比较对照组而言,均明显更低,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脑出血昏迷患者,将综合性护理干预于其临床护理中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脑出血 肺栓塞 深静脉血栓 综合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详细评价临床护理管理中运用人性化管理的临床效果以及降低差错事件发生的作用。方法:以随机数字表法现将我院收治的 30例患者进行分组护理研究,组别为对照组 15例和观察组 15例,两组患者分别给予常规护理管理和人性化管理,对比最终两组护理管理效果 。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护理管理质量以及患者依从性明显提升,发生护理差错事件发生、护患纠纷发生以及患者并发症发生均较低,最终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评分较高,其结果已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将人性化管理应用于临床护理管理中,能够有效提升临床护理管理质量及患者依从性,减少患者治疗期间差错事件以及并发症发生几率。

  • 标签: 护理管理 人性化管理 差错事件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急诊自毒中毒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择 2017年 4月 -2020年 3月收治的 60例自毒中毒患者,按照不同的护理方式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 30例)与观察组(优质护理, 30例),对比其护理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 p< 0.05),且观察组的护理差错明显更低( p值< 0.05)。 结论:优质护理在急诊自毒中毒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具有更为显著的应用优势。

  • 标签: 自毒中毒患者 优质护理 常规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品管圈(QCC)活动,进一步降低供应室回收物品记录差错发生。方法开展降低供应室回收物品记录差错发生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分析回收物品记录差错发生的原因,制定对策进行质量改善。结果通过品管圈活动,供应室回收物品记录差错发生由活动前的8.71%下降到活动后的3.0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圈员综合能力和团队凝聚力均有较大程度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临床科室对供应室满意度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品管圈活动能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防范意识,降低供应室回收物品记录差错发生,提高临床科室对供应室的满意度。

  • 标签: 供应室 回收物品 品管圈 质量改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在降低门诊处方调剂内部差错发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对门诊处方调剂内部差错进行原因分析并讨论出发生的主要原因,按照品管圈活动的十个步骤实施,再次进行调查并进行效果确认。我院门诊2017年7月至12月开展品管圈活动,按照不同的时间段,可分为活动前(7月、8月),活动中(9月、10月),活动后(11月、12月)3个阶段。结果品管圈活动后处方调剂内差明显低于活动中和活动前,处方调剂内差件数从活动前的27.62件/周降到活动后的10.71件/周,改善幅度为61.22%。圈员各项能力均有所提高。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提高了药学人员的核心竞争力,降低调剂差错,持续改进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

  • 标签: 品管圈,门诊药房,内部差错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综合性护理对脑出血昏迷患者下肢肿胀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及肺栓塞发生的作用。方法观察130例脑出血昏迷患者进行不同护理方案的疗效,拟定此研究于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进行,根据护理方案不同分对照组65例与观察组65例,以常规护理为对照,分析综合性护理价值。结果护理后观察组血流平均速度、血流峰速度较对照组快,且下肢肿胀、下肢深静脉血栓及肺栓塞发生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护理方案,对降低下肢肿胀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及肺栓塞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综合性护理 脑出血 昏迷 下肢肿胀 下肢深静脉血栓 肺栓塞
  • 简介:【摘要】目的随着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推进,电子医嘱已逐步取代了传统手工医嘱,在给护理工作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护理安全隐患,实施护理专案降低急诊科电子医嘱中常见缺陷发生;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我院2020年03月至05月急诊科输液室统计的门诊电子医嘱缺陷,作为对照组,收集2020年06月至10月来我院急诊科输液室静脉输液患者所存在的门诊电子医嘱缺陷,作为护理专案实施后的观察组。护理专案实施方法:确定主题,成立项目管理活动小组,对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电子医嘱常见错误及原因,成立护理专案活动小组实施专案改善活动对策,对两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的电子医嘱缺陷为15.5%,观察组的缺陷发生为4.5%;结论通过护理专案的实施有效地降低了电子医嘱的错误发生提高了执行医嘱的准确性。

  • 标签: 电子医嘱 改进措施 护理人员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预见性护理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方法 本次实验内容主要是分析不同的护理方法对于针80例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的作用,分组实验对比,将80例病人分为两个小组进行护理,采用不同的护理手段,分别为常规护理和预见性护理,实验时间为最早从2020.1开始,最晚到2022.1结束,实验小组两组人数均等,每组40例,采用常规护理的为常规组,采用预见性护理的为预见组。实验结果分析主要根据病人对于常规护理和预见性护理的并发症发生、生活质量评定护理效果是否理想。结果 并发症发生对比结果显示,差异明显(P

  • 标签: 常规护理 预见性护理 皮肤护理 护理差错率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在降低住院药房差错事件发生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于2017年1月开始在住院药房管理过程中实施品管圈活动,根据品管圈应用时间界限分为研究组(品管圈实施后)及对照组(品管圈实施前),比较两组差错事件发生。结果研究组药品摆放错误发生频率以及药品调剂核对错误发生频率均要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住院药房日常管理过程中通过融入品管圈活动,可降低差错事件发生频率,进一步提升药房管理质量。

  • 标签: 品管圈 药房 差错事件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实施流程优化管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1年12月在某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从事静脉用药调配工作的药学人员40名,根据工作期间管理模式的不同将其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中20名接受常规药品调配工作管理;研究组中20名接受药品调配流程优化管理干预。对比两组工作期间差错性事件发生和投诉、对管理模式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研究对象工作期间差错性事件发生和投诉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P<0.05;对管理模式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P<0.05。结论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实施流程优化管理干预,能够减少工作期间差错性事件的发生,降低投诉,使相关工作人员对管理模式的满意度提高。

  • 标签: 静脉用药 调配中心,流程优化管理 差错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优化护理模式护理对门急诊输液患者护理满意度与投诉纠纷、差错事故发生的影响。方法:择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我院门诊急诊5000例输液患者,根据数字表法将其分组,每组2500例,对照组、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及优质护理,并进行组间对比。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投诉纠纷、差错事故发生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对门诊急诊输液患者采用优化护理效果显著,可广泛应用。

  • 标签: 优化护理模式护理 门急诊输液 护理满意度 投诉纠纷 差错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