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前肝炎病毒(HEV)感染的实验室诊断方法是检测HEV抗体(HEV IgM/IgG)或HEV核酸(HEV RNA)。近年来,基于对HEV病毒体蛋白结构及免疫性的研究,发展了HEV抗原(HEV Ag)检测方法。本文就HEV Ag检测方法的建立、HEV Ag检测的意义及在HEV感染诊断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 标签: 戊型肝炎 戊型肝炎病毒 抗原检测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ELISA法检测肝炎病毒IgM抗体的影响因素及控制对策。方法选取本疾控中心于2014年12月至2019年1月筛查出的肝炎IGM抗体阳性者36例,分析ELISA法检测结果。结果HEV-IgG与HEV-IgM同时阳性有27例(75.00%),HEV-IgG阳性而HEV-IgM阴性有8例(22.22%)。结论ELISA法检测HEV-IgM能够提供较为准确的结果,在操作中避免各项影响因素的影响能够避免假阳性的发生。

  • 标签: ELISA 抗戊型肝炎病毒 IgM抗体 影响因素 控制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HEV)3种核酸检测方法的敏感性及特异性。方法将HEV基因4代表株的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2区部分基因序列克隆至pUC57载体,合成质粒DNA,使用A、B两种实时定量方法检测该质粒,比较最低检出限;使用其他标本做特异性检测。使用3种方法平行检测急性肝病例血清标本,比较检测结果。结果A、B方法对质粒DNA的最低检出限均可达35拷贝数/反应,特异度均为100%;A、B和C方法对急性肝病例血清标本HEV RNA检出阳性率分别为47.8%(43/90)、43.3%(39/90)和41.1%(37/90),一致率为88.9%(80/90),3种方法的检出率之间无统计学差异(χ2=0.8414,P=0.6566)。A方法检测Ct值≤34.6或者B方法检测Ct值≤35.6的血清标本,C方法扩增成功率为100%。结论A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C方法为灵敏的基因检测方法。

  • 标签: 戊型肝炎病毒 实时定量PCR 基因分型
  • 简介:目的了解病毒肝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对35例胆汁淤积性病毒肝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胆汁淤积性肝炎占同期收治病毒肝炎的15.4%(35/228).男22例,女13例,年龄55.1±13.8岁,其中≥60岁者为42.9%(15/35);乙、肝炎病毒重叠感染者为25.7%(9/35).黄疸消退时间为71.6.±21.82(41~126)天.血清总胆红素为255.55±118.42μmol/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为957.8±582.3u/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为612.4±460.9u/L,碱性磷酸酶(AKP)为316.86±237.62u/L,γ-谷氨酰转移酶(γ-GT)为257.74±199.66u/L,痊愈22例,好转13例.结论由病毒肝炎病毒引起的胆汁淤积性肝炎符合淤胆肝炎的一般临床特点,但肝脏损害较重,黄疸程度高,持续时间长;老年肝炎患者更易发生胆汁淤积.

  • 标签: 戊型病毒性肝炎 临床分析 治疗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37肝炎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37例病毒肝炎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和临床特征。结果137例急性肝炎患者中男女之比4.271;40~65岁以上者102例(74.5%);职业分布主要为农民108人(78.8%);3~5月份发病患者数为73例(53.3%);随患病年龄增加,ALB水平呈下降趋势,各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重叠乙型肝硬化和酒精肝组的黄疸和病程明显高于单纯肝组。结论肝炎病毒性以散发为主,主要见于成年人、男性,农村人口高发,有春季发病高峰。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乙肝肝硬化和酒精肝基础上叠加病毒感染可能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

  • 标签: 戊型肝炎 流行病学特征 临床特点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共识是由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制定的,其内容包括前言、病原学、流行病学和预防、病理学、实验室检查、临床表现、治疗及尚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 标签: 戊型肝炎 戊型肝炎病毒 诊断 治疗 预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了解非甲非肝炎患者TT病毒感染状况.方法采用套式PCR方法对44份临床诊断为急慢性非甲非肝炎患者的血清标本,进行TT病毒检测.结果14例TTV-DNA阳性,检出率31.8%(14/44).对TTV-DNA阳性标本的PCR产物进行克隆后测序,结果表明该序列与日本株相应位置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8%.结论推测TT病毒可能为临床急慢性非甲非肝炎病因之一.

  • 标签: 戊型肝炎 患者 TT病毒感染 TTV-DNA 慢性 血清标本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正>分析乙肝组156例,乙肝组50例,肝组60例。结果:乙肝的严重肝损害、重度黄疸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高于乙肝组(P<0.05~0.01),低蛋白血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显著高于肝组(P<0.01)。乙肝组ALT、TbiL均较乙肝组或肝组均显著升高。乙肝组病死率(20.5%)高于乙肝组

  • 标签: 戊型肝炎 病毒重叠感染 戊肝 重度黄疸 肝损害 低蛋白血症
  • 简介:乙型肝炎重迭感染肝炎的观察葛敬春(合肥市第四人民医院230021)随着肝炎的研究迅速发展,一些资料表明,乙肝病人重迭感染肝,比乙肝单独感染的病人病情更为严重,预后较差。为了更好地了解病毒(HEV)与乙肝病毒(HBV)重迭感染,有无特殊临...

  • 标签: 戊肝 重叠感染 HEV HBV
  • 简介:随着肝炎病毒(HEV)分子克隆成功,肝炎特异性实验诊断方法有了很大发展。我们检测了52例散发性肝炎患者的不同病日血清-HEV-IgM和-HEV-IgG,探讨其变化及临床意义。资料和方法一、病例选择52例散发性肝炎均符合以下诊断标准:(1)具有急性病毒肝炎的临床症状和体

  • 标签: 戊型肝炎 抗-HEV 抗一HEV 临床意义 患者血清 肝炎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明确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陷症患者是否对肝炎病毒更易感。方法对1998年3月至2010年2月在我科住院的412例肝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计算G6PD缺陷患者所占比例,判断G6PD缺陷患者是否比G6PD正常者更易感染肝炎病毒。结果在本研究中G6PD缺陷比例高达22.09%,远高于正常人群中G6PD缺陷率10.45%左右的比率(P<0.001)。G6PD缺陷患者对肝炎病毒更易感。讨论G6PD缺陷患者对肝炎病毒更易感,可能与其相对免疫力低下有关;但不能排除G6PD缺陷患者往往病情较重,有更高的就诊率有关。

  • 标签: 戊型肝炎病毒 G6PD缺陷 易感性
  • 简介:摘要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发现病毒肝炎致可逆性肝硬化患者1例,故作报道。

  • 标签: 戊型病毒性肝炎 肝硬化
  • 简介:自从1983年发现肝炎病毒(HEV)以来,对HEV的病毒学研究已在基因水平得到完全的诠释,基因序列分析揭示HEV基因具有很大的变异性,主要分为四个基因。各基因在全球的地理分布有明显的差异。随着全球HEV基因序列研究的深入,又在四种基因内部发现了多个变异株,从而又细分为多个亚型。本文就肝炎病毒学与流行病学研究概况作一综述。

  • 标签: 戊型肝炎 病毒学 流行病学
  • 简介:患者男,55岁.8个月前因乏力、纳差、尿黄,在当地医院住院治疗.住院期间肝功能指标不详,但患者自述重度黄疸.检测肝炎IgM抗体阳性,甲、乙、丙、丁肝炎病毒学检测均为阴性,诊断为肝炎.

  • 标签: 联苯双酯 戊型肝炎 治疗 静滴 甘利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