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抗凝剂对凝血四项测定的影响。方法抽取40例健康体检者血标本各四管,其抗凝剂分别为0.109mol/L枸橼酸钠(19)(作为对照组);0.109mol/L枸橼酸钠(14);肝素锂;EDTA-K2,分别测其凝血四项值,比较各结果的差异。结果0.109mol/L枸橼酸钠(14);肝素锂;EDTA-K2的抗凝血PT、APTT、TT较0.109mol/L枸橼酸钠(19)显著延长,FIB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凝血四项时,应严格按照要求选用正确的抗凝剂0.109mol/L枸橼酸钠(19),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 标签: 抗凝剂 凝血四项 测定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抗凝剂及放置时间对静脉血常规测定的影响。方法取静脉血并通过乙二胺四乙酸二钾亦或者是肝素进行抗凝,并利用血细胞分析仪对静脉血进行血常规检测。结果3h内肝素和EDTA抗凝组的RBC、Hb以及WBC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2h后,肝素和EDTA抗凝组的PLT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h后,肝素和EDTA抗凝组的WBC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血常规检测时应选择乙二胺四乙酸二钾进行抗凝处理,同时需在1h之内完成检验工作。

  • 标签: 放置时间 抗凝剂 血常规测定 静脉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EDTA-K2抗凝剂致血小板假性减少的原因及对策。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来我院体检并被确诊为EDTA-K2抗凝剂导致血小板聚集患者22例,设为观察组,另选取50例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采用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两组的EDTA-K2抗凝静脉血、枸橼酸钠抗凝静脉血,同时进行末梢血血小板手工计数。比较两组在15min、30min、60min时的血小板计数测定结果。结果观察组在15min、30min、60min时的EDTA-K2抗凝血血小板计数与手工血小板计数、枸橼酸钠抗凝血血小板计数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时间延长,EDTA-K2抗凝血血小板计数逐渐降低,呈现不稳定状态,而手工血小板计数和枸橼酸钠抗凝血血小板计数结果则无明显变化。结论EDTA-K2抗凝剂可导致血小板发生聚集,引起检测指数假性减少,临床上可采用枸橼酸钠抗凝剂代替EDTA-K2抗凝剂进行血小板计数检测,避免因血小板计数假性减少造成的误诊。

  • 标签: EDTA-K2抗凝剂 血小板假性减少 枸橼酸钠抗凝剂 手工计数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枸橼酸钠与乙二胺四乙酸两种抗凝剂中全血细胞的分析结果,探讨二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2月至2018年4月50份血液样本进行全血细胞分析,均同时采集3.2%枸橼酸钠抗凝血(采用19的黑头管)(A组)和EDTA-K2抗凝血(B组),分别编号A1~A50,B1~B50,严格按照标准操作规程,运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检测,比较两种抗凝剂下的白细胞(WBC)计数、红细胞(RBC)计数、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血细胞比容(HCT)和淋巴细胞(LYM)计数。结果3.2%枸橼酸钠抗凝血和EDTA-K2抗凝血检测结果显示,两种抗凝血样的WBC、RBC、Hb、PLT、HCT、LYM结果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3.2%枸橼酸钠抗凝血标本和EDTA-K2抗凝血标本的全血细胞分析结果类似,有一定可比性,在临床上值得应用。

  • 标签: 全血细胞分析 抗凝剂 3.2%枸橼酸钠 乙二胺四乙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