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为切实做好我县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促进畜牧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持续巩固我县脱贫成果,根据疏勒县防治重大动物疫病指挥部办公室文件(2020)18号文件要求,9月20日之前免疫过家禽、2020年10月10日至10月20日期间在县畜牧兽医局组织人员分到三个组对15个乡(镇)开展了秋季重大动物疫病集中免疫效果检查、每个村采集家禽样品各5份、总血清1500份、进行了重大动物疫病免疫效果随机抽样监测。禽流感免疫抗体效价结果显示如下:全县15个乡(镇)禽流感免疫抗体平均合格率为81.7%,免疫抗体合格率达到了国家合格标准。

  • 标签: 禽流感 免疫抗体
  • 简介:摘要单克隆抗体(单抗)药物属于蛋白质类药物,具有相对分子质量大、极性强和跨膜受限等特点,药物代谢动力学有一定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临床应用中存在治疗效果个体差异大、生物效应多样和治疗响应丢失等问题。影响单抗药物血药浓度的因素包括靶部位受体数量、抗药物抗体水平、药物间相互作用等。早期开展治疗药物监测有助于及时调整单抗药物给药剂量,提高疗效,避免或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应积极开展药物临床监测,提高单抗药物合理用药水平和不良反应预警能力,减少对患者的伤害。

  • 标签: 生物药学 药物监测 药物相关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安全性 单克隆抗体药物
  • 简介:【摘要】 目的 了解不同年龄组接种麻疹或麻疹组份疫苗后产生阳性抗体情况,为麻疹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分层整群抽样(PPS)抽起3个乡镇9个村298人,现场调查麻疹或麻疹组份疫苗接种史并采集静脉血离心2ml血清定量检测麻疹IgG抗体,检测值大于250mIU/ml为阳性。结果 检测298份标本,阳性257份,阳性率86.24%。结论 有效接种麻疹或麻疹组份疫苗后抗体阳性率高,抗体滴渡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衰减。

  • 标签:   麻疹抗体 监测 分析
  • 简介:摘要:动物疫病监测是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评估重大动物疫病情况强制免疫防控的关键手段,通过科学的动物疫病免疫抗体监测不仅可以为重大疫病的防治和防控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也能为养殖生产指明方向,为养殖业保驾护航,由此可见动物疫病免疫抗体监测工作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情况中依旧存在很多问题有待解决,本文主要分析了当前动物疫病免疫抗体水平监测工作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且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关解决策略,以便为动物疫病免疫抗体水平监测工作提供指导。

  • 标签: 动物疫病 免疫抗体 监测工作
  • 简介:摘要为了防止特殊血型孕产妇产后出血时输血的延迟和(或)减少非ABO血型系统胎儿或新生儿溶血病发生,中华医学会临床输血学分会和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专家经共同讨论,制定了本专家共识。本专家共识的内容包括:妊娠全周期的特殊血型抗原-抗体监测项目与时机,出现异常结果时应对措施,终止妊娠标准与时机,以及备血和输血等。

  • 标签: 孕妇 ABO血型系统 Rh血型系统 抗原抗体反应 免疫球蛋白G Rho(D)免疫球蛋白 输血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当前抗体检查用于行输血治疗患者的效果开展深入分析,判断乙肝表面抗原、丙肝抗体、梅毒抗体、艾滋病毒抗体检查临床意义与价值。方法:选择 2015年1月~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正安县乙肝、百日咳、白喉、破伤风抗体阳性率,探讨抗体阳性率影响因素。方法 2020年对正安县适龄儿童开展抗体监测,选取乙肝、百日咳、白喉、破伤风抗体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乙肝、百日咳、白喉、破伤风抗体抗体阳性率及各年龄组间抗体阳性率存在明显差异。结论 抗体监测工作具有重要意义,需要长期开展。

  • 标签: 乙肝 百日咳 白喉 破伤风 抗体检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研究新型冠状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特异性IgM/IgG抗体与中和抗体的关系,为探索机体接种SARS-CoV-2疫苗后的免疫反应提供参考。方法收集于2021年1月至2021年4月接种腺病毒载体SARS-CoV-2疫苗169例和灭活SARS-CoV-2疫苗211例外周静脉血血清,均采用磁微粒化学发光法测定中和抗体和IgM/IgG抗体。对两组疫苗接种后血清中和抗体和IgM/IgG抗体三个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腺病毒载体疫苗组中和抗体水平与IgM抗体水平(r=0.634,P<0.01)呈中等程度正相关,与IgG抗体水平(r=0.860,P<0.01)呈高度正相关;灭活型疫苗组中和抗体水平与IgM抗体水平(r=0.394,P<0.01)呈弱正相关,与IgG抗体水平(r=0.554,P<0.01)呈中等程度正相关。结论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接种后,机体产生的IgM抗体和IgG抗体水平与中和抗体水平均不具备非常强的相关性。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疫苗 IgM抗体 IgG抗体 中和抗体
  • 简介:摘要:抗体偶联药物(ADC)利用抗体肿瘤高特异性将高毒性分子靶向递送至肿瘤部位,实现了对癌细胞的精准高效杀灭,已成为抗癌药物研发的热点之一。截至2021 年 12 月全球已有14款ADC药物获批上市,治疗领域涉及淋巴瘤、白血病、乳腺癌、多发性骨髓瘤、乳腺癌、头颈癌、尿路上皮癌等;此外,还有100多个ADC候选药物处于临床试验的不同阶段。在传统ADC开发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复杂的药代动力学特征、血液毒性副作用、ADC的分子量大在肿瘤部位的渗透率低,严重限制了ADC的肿瘤靶向和有效载荷释放。随着抗体偶联药物设计概念的拓展——借助靶向配体将治疗介质选择性地递送到疾病灶点处发挥治疗效果,催生出了抗体与药物偶联的多种形式和技术,本文详述肽偶联物(PDC)、抗体偶联其他生物制剂(ABC)、抗体-siRNA偶联物(ARC)三种偶联药物的新技术及临床应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中老年人抗梅毒抗体假阳性分布及其疾病对梅毒抗体检测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取某院8224位符合患者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的梅毒检测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对照实验法、文献法和数据分析法进行研究。结果:通过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中老年人假阳性结果高达57.1%,SLE患者梅毒假阳性比例也达到25.50%,而骨折、肺囊肿的患者梅毒假阳性比例则为零,因此中老年人梅毒假阳性现象与其自身所患基础疾病有关。结论:抗梅毒抗体假阳性分布与患者年龄相关,年龄越大假阳性率越高,且肿瘤、自身免疫病等疾病对梅毒抗体检测均会产生影响。临床在检测中老年抗梅毒抗体时应保持警惕,提高诊断准确性,以保证患者的预后及复诊,减少梅毒在人群中的传播。

  • 标签: 中老年人 抗梅毒抗体假阳性 密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 化学发光法
  • 简介:摘要纳米抗体凭借其优越的靶向性、稳定性、溶解度及组织穿透能力,已成为分子影像领域中的热门靶向分子。多种基于纳米抗体的分子影像探针在临床前研究和临床试验中均已展现出良好的诊断效能。笔者主要介绍纳米抗体分子影像探针在肿瘤中的最新研究进展,并进一步讨论其临床转化面临的挑战和应对策略。

  • 标签: 分子探针 纳米抗体 放射免疫显像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肿瘤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白癜风患者自身抗体的检测及意义。方法:将本院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纳入的50例白癜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另择选同期在我院接受体检指标正常的健康人50例作为参考对象,检验的形式为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间接免疫荧光法、乳胶凝集法,对比患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 pmol/L)、游离四碘甲状腺原氨酸FT4 (pmol/L)、 促甲状腺激素TSH(mIU/L)指数差异,对比两组自身抗体ANA阳性、ANAS 阳性、TG-Ab 阳性、TPO-Ab 阳性的例数与占比。结果:白癜风组ANA阳性、ANAS 阳性、TG-Ab 阳性、TPO-Ab 阳性例数较多,占比较高,白癜风组的FT3( pmol/L)指数偏低、FT4 (pmol/L)、 TSH(mIU/L)指数均略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白癜风 自身抗体 检测 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 通过不同方法学检测甲型肝炎IgM抗体,总结一种提高特异性和敏感性,减少临床误诊和漏诊,便于推广普及,便于标准化管理和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方法 甲型肝炎IgM抗体首先用化学发光法初筛,阳性标本再用胶体金法和酶联免疫法进行复检。结果 2021年01月~2022年02月期间,在我院体检科办理健康证体检人群27463例,用化学发光法检测甲型肝炎IgM抗体初筛阳性15例;15例阳性标本再用酶联免疫法进行复测,结果酶联免疫法检测阳性4例。结论 化学发光法便于标准化操作和提高工作效率,也是未来发展方向,用化学发光法初筛,阳性标本再用酶联免疫法进行复测验证,可解决化学发光敏感性过高的问题,能更好的保证检测结果质量,减少误诊和漏诊。

  • 标签: 甲型肝炎IgM抗体 化学发光法 酶联免疫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2例抗乙酰胆碱抗体与抗电压门控钙通道抗体阳性的重症肌无力患儿,均为女性,确诊年龄分别为7、2岁,均以眼睑下垂、晨轻暮重起病,新斯的明试验阳性、重复电刺激示高频和低频刺激复合肌肉动作电位均递减>10%、血清学抗体检测阳性。例1在使用吗替麦考酚酯、环磷酰胺治疗效果不佳后选择他克莫司治疗,随访6个月余肌无力症状缓解;例2在泼尼松联合溴吡斯的明治疗后随访1年3个月病情平稳。

  • 标签:
  • 简介:摘要:抗合成酶抗体综合征(ASS)是以氨基酰tRNA合成酶(ARS)为靶抗原抗合成酶抗体阳性为特征的一种多发性肌炎/皮肌炎(PM/DM)的特定临床表现,目前发现13种抗ARS抗体,临床表现包括肌炎、间质性肺病(lLD)、多关节炎、技工手、发热、雷诺现象。临床医生应对ASS的临床表现提高认识,以致于能够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改善预后。

  • 标签:   抗合成酶抗体综合征 间质性肺疾病 Jo-1抗体 多发性肌炎 皮肌炎 多关节炎
  • 简介:摘要:抗合成酶抗体综合征(ASS)是以氨基酰tRNA合成酶(ARS)为靶抗原抗合成酶抗体阳性为特征的一种多发性肌炎/皮肌炎(PM/DM)的特定临床表现,目前发现13种抗ARS抗体,临床表现包括肌炎、间质性肺病(lLD)、多关节炎、技工手、发热、雷诺现象。临床医生应对ASS的临床表现提高认识,以致于能够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改善预后。

  • 标签:   抗合成酶抗体综合征 间质性肺疾病 Jo-1抗体 多发性肌炎 皮肌炎 多关节炎
  • 简介:【摘要】目的 对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角蛋白抗体、抗核周因子抗体以及类风湿因子的联合检测方法及其在老年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展开分析。方法 将我院在2021年2月到2022年2月收治的5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用酶联免疫、间接免疫荧光、斑点免疫荧光以及免疫散射比浊法对患者进行相关指标检测,结合检测结果分析上述四种检测方式的联合应用价值。结果 对比发现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角蛋白抗体、类风湿因子以及抗核周因子抗体任一单一检测方式都有一定的漏检率或错检率,四种检测方式的联合检测价值显著,可保证100%准确率与100%特异性(P<0.05)。结论 分别借助酶联免疫、间接免疫荧光、斑点免疫荧光以及免疫散射比浊法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CCP、KAK、APK以及RF进行联合检测可有效保证类风湿关节炎检测效率,避免漏检与错检。

  • 标签: 临床诊断价值 类风湿关节炎 联合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