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 要】 目的 探讨在64排双下肢CTA扫描中降低千伏值对保证图像质量以及降低患者吸收辐射剂量的意义。方法 取本院需行双下肢CTA扫描患者4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管电压分别为120kVp、100kVp。使用飞利浦64排螺旋CT进行扫描,采取阈值120HU自动触发扫描方式,其余扫描条件均一致。后计算患者所受有效辐射剂量。利用统计学spss23.0软件根据计量资料用(`x±s)实行标识,进行t检验结果两组检查均达到了诊断要求,观察组较对照组患者所受辐射剂量(ED)降低30%。 结论 将双下肢CTA扫描使用的120KVp降低到100KVp同样能达到诊断要求并且降低患者所受辐射剂量,对降低双下肢CTA检查所增加的不良反应有积极意义。

  • 标签: 64排螺旋CT 双下肢 CTA 低剂量 千伏值
  • 作者: 陈俊锴 孙玉春 陈虎 曹悦 柯怡芳 周永胜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9-21
  • 出处:《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21年第09期
  • 机构: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口腔医学数字化研究中心 口腔修复教研室 国家口腔医学中心 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口腔数字化医疗技术和材料国家工程实验室 国家卫生健康委口腔医学计算机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口腔数字医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100081,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修复科 国家口腔医学中心 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口腔数字化医疗技术和材料国家工程实验室 口腔数字医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100081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建立口内三维扫描扫描精度的定量评价方法,评价6种口内三维扫描仪的扫描精度,明确扫描范围与扫描精度之间的变化规律。方法计算机辅助设计全牙列固定义齿预备体简化模型,借助加工正确度为5 μm的数控机床,使用7075铝合金制作实体模型5个,用测量精度为0.7 μm的三坐标测量机检验加工偏差,选取5个模型中加工偏差最小的模型作为后续口内三维扫描扫描精度定量评价的实体模型,导出模型设计数据作为扫描精度定量评价真值。6种口内三维扫描仪采用相同扫描路径扫描实体模型各10次,共获得60个数字模型。导入Geomagic Studio 2014软件中,提取数字模型肩台外缘线以上预备体,分为单冠组、三单位组、五单位组、全牙列组,分别与设计数据配准以及组内两两配准,进行三维偏差分析,计算扫描精度(包括扫描正确度与精密度)。结果6种口内三维扫描仪单冠组、三单位组、五单位组和全牙列组的扫描正确度中位数范围分别为13.3~29.6、15.4~30.9、17.0~66.1和24.0~107.9 μm,扫描精密度中位数范围分别为7.6~20.7、8.7~26.5、11.3~44.2和24.6~150.1 μm。结论随着扫描范围的增加,6种口内三维扫描仪的扫描精度可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

  • 标签: 牙科印模技术 计算机辅助设计 精度 三维扫描仪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评价仿真头颅模型环境下口内扫描仪3种全牙弓扫描策略的扫描精度和扫描时间,探讨临床适应性更强且可获得高扫描精度的全牙弓扫描策略。方法采用相互对照实验设计,使用光学扫描仪ATOS Core扫描上颌模型,获取“.stl”格式数据作为参考数据。将上颌模型固定于仿真头颅模型上,由1名具有3年口内扫描经验的主治医师使用4种口内扫描仪[A(TRIOS 3)、B(CS 3600)、C(CEREC Omnicam)、D(iTero)],分别使用3种扫描策略(扫描策略1、2、3分别由10、5、7段路径组成)各扫描9次,获取“.stl”格式数据作为口扫数据,并记录扫描时间:完成所有扫描路径、获得1个完整的全牙弓数字化模型的时间为全牙弓扫描时间;补扫模型表面图像空缺处的时间为补扫时间;全牙弓扫描时间与补扫时间之和为总扫描时间。使用Geomagic Wrap软件的最佳拟合功能,获得口扫数据与参考数据三维偏差的均方根值,以评价扫描正确度;对同一口内扫描仪同一扫描策略9次扫描获得的口扫数据进行两两比较,获得均方根值以评价扫描精密度。结果使用同一扫描仪的条件下,3种扫描策略扫描正确度的总体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种扫描策略扫描精密度的总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扫描策略3在各扫描仪中的扫描精密度均为最高。扫描策略1、2、3的全牙弓扫描的时间分别为(130±24)、(72±17)和(90±19)s,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扫描策略1和3的补扫时间分别为(26±18)和(25±21)s(P>0.05),均显著少于扫描策略2[(50±24)s](P<0.05)。扫描策略2和3的总扫描时间[(122±30)和(115±29)s(P>0.05)]显著少于扫描策略1[(156±31)s](P<0.05)。结论仿真头颅模型环境下使用扫描策略3进行全牙弓扫描,可获得高精度扫描数据,操作更便捷,扫描时间更短,且普适于目前临床常用的口内扫描仪。

  • 标签: 牙科印模技术 牙模型 成像,三维 扫描策略 精度 全牙弓扫描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腰椎间盘轴位扫描和低剂量多层螺旋CT扫描后行三维重建两种方法进行腰椎间盘扫描的图像效果及辐射剂量。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行腰椎间盘CT扫描患者100例,根据扫描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实验组,每组各50例,分析两种方法获得的图像质量、扫描时间以及患者的辐射剂量。结果:实验组的扫描时间和所受的辐射剂量均低于对照组,两种扫描方法所得的图像质量无统计学差异(P

  • 标签: 轴位扫描 螺旋扫描椎间盘 辐射剂量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析高压蒸汽灭菌次数对口内扫描扫描精度的影响,为临床消毒规范化操作提供依据。方法选择10个未经使用的口内扫描仪(Trios,3Shape,丹麦)扫描头,经1、20、40、60次高压蒸汽灭菌后扫描同一标准牙列石膏模型,获得灭菌1、20、40、60次组数据,每个扫描头每次灭菌循环后重复扫描模型5次。使用模型扫描仪(D2000,3Shape,丹麦)扫描标准牙列石膏模型,将扫描数据作为对照组。用游标卡尺及测量软件分别测量石膏模型和4个灭菌组模型跨弓长度(上颌双侧第一磨牙近中颊尖的距离)和牙弓前后长度(上颌右侧中切牙舌隆突至上颌右侧第一磨牙颊尖的距离)。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4个灭菌组数据测量结果分别与石膏模型测量结果的差异;将所有扫描数据导入Geomagic Studio 2013软件中,比较灭菌组和对照组结果的三维偏差,将拟合对齐后得到的均方根估计值作为正确度,将每个灭菌组中每个扫描头重复测量结果的标准差作为精密度,用方差分析比较4个灭菌组正确度值和精密度值差异。结果4个灭菌组跨弓长度随着灭菌次数的增加而增加,与石膏模型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牙弓前后长度与石膏模型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显示,4个灭菌组正确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确度由高至低依次为灭菌1次组[(114.85±3.75) μm]、灭菌20次组[(124.65±3.85) μm]、灭菌40次组[(131.45±3.04) μm]和灭菌60次组[(144.64±3.34) μm];4个灭菌组精密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压蒸汽灭菌次数可影响口内扫描扫描结果的正确度,且随着灭菌次数的增加,扫描的误差也呈增大趋势,灭菌次数对扫描的可重复性无影响。经高压蒸汽灭菌60次后口内扫描数据精度仍可满足临床需要。

  • 标签: 牙科印模技术 灭菌 消毒 数字化口内扫描系统 正确度 精密度
  • 简介:摘要:在数控机床的编程与操作过程中,手工编程的使用是非常广泛的,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种编程方法,只需要简单的指令,就可以完成一般零件程序的编制,它具有操作比较简单、效率高、可以现场进行灵活调整等特点。而宏程序更具有编程简单快捷,短小精悍的特点,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 标签: 数控机床 宏程序 编程
  • 简介:[摘要]针对婚姻案件具有多样性、复杂性、主观性的特点,通过对比域外发达国家的立法技术和司法经验,分析得出构建我国婚姻诉讼特别程序制度已势在必行。

  • 标签: []婚姻诉讼 诉讼程序 特别程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前,自动编程和手工编程在数控加工中应用较为广泛,而宏程序越来越有不可替代的妙用。希望对数控加工同行们特别是初学者灵活应用有所帮助。

  • 标签: 编程 数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增强CT扫描护理风险管理的意义。方法:选取本院在2019年4月-2020年4月确诊并治疗的86例接受增强CT扫描的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常规护理,研究组护理风险管理。观察比较两组的护理差错及投诉事件发生比率水平及差异;两组的满意率。结果:研究组护理差错及投诉事件发生比率水平比对照组显著性的更低(P<0.05)。研究组满意率比对照组显著性的更高(P<0.05)。结论:在增强CT扫描中使用护理风险管理,可显著降低在增强CT扫描过程中发生相关风险事件的风险及比率,提高满意率。

  • 标签: 增强CT扫描 护理风险管理 满意率 风险事件
  • 简介:摘要:在现有结构中,很难确定用于混凝土施工的材料和获得类似材料,因此不可能确定混凝土样品的超声波速度和抗压强度之间的关系。但是,一般来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越高,纵向超声波在混凝土中的传播速度就越快。在所用材料或其他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可以确定它们之间的强相关性。

  • 标签: 超声波速度 探地雷达 抗压强度 混凝土
  • 简介:摘 要:针对传统的电缆检测,如采用万用表、试灯、兆欧表等设备逐点检测电缆中每条电线的通断及绝缘特性的方法,检测效率较低,而且易造成错检、漏检,无法满足生产和使用的要求。本文设计出一种计算机和边界扫描相结合的线缆故障检测系统方案,并阐述了测试原理和系统组成结构。

  • 标签: 电缆检测 边界扫描 自动测试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大屯锡矿数字化及绿色矿山的发展,对测量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屯锡矿通过引进Dimine三维软件和GeoSLAM手持三维扫描仪对各类工程进行数据采集后运用扫描数据建立三维立体模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随着工程的进行,需要对原有Dimine模型进行更新,本文将根据自己实际应用情况,对运用扫描模型对Dimine三维模型进行更新的各环节进行阐述。

  • 标签: 扫描 模型更新 拼接
  • 简介:摘要:铝合金材料焊接中,选择激光扫描焊接工艺优势鲜明,可以有效弥补和改善传统焊接工艺不足,减少焊接缺陷几率,提升焊接质量。激光扫描焊接优势鲜明,在航天事业、汽车制造业和石油管道等领域广泛应用,结合铝合金材料的密度低和自重小的特性,切实提升工艺焊接质量。文章主要研究内容时铝合金材料的激光扫描焊接工艺应用情况,把握技术的特点和难点,提出合理措施大范围运用。

  • 标签: 激光扫描 铝合金 焊接工艺 气孔缺陷
  • 简介:摘要:通过徕卡高端设备的技术发展,对于无法直接量取的三维空间尺寸来说,需要逆向建模后才可查询到完整的空间尺寸关系,极大的提升了工作效率与数据的准确性,也丰富了数据资料的准确性、直观性与可视性。

  • 标签: 徕卡MS60扫描仪,逆向建模,桥吊,空间尺寸
  • 简介:摘要:国际民航组织(ICAO)于2007年3月发布基于性能导航(PBN)手册,标志着导航模式从基于地面导航设施和机载设备的飞行向基于性能的导航过渡;这种过渡也导致了飞行程序设计方法由传统程序向基于性能导航的程序的转变。飞行程序设计人员将面临设计效率及准确性的双重挑战。本文的目的是探索一种新的飞行程序设计模式,充分利用日臻完善的Web技术及人工智能方法,采取协同设计方式完成飞行程序设计任务,以期提高设计效率。

  • 标签: 协同式 PBN MVC Servlet JavaBean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结合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以及2020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管理暂行办法》两法规,前者对有关网络产品质量的要求,后面对质量保证的重要手段之一--网络抽样进行阐述。从两法规制修订的必要性、立法原则以及现实意义为切入点,着重介绍网络抽样的程序、要求及结果处理。

  • 标签: 电子商务法 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管理暂行办法 产品质量 质量监督 网络抽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