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研究手足患儿免疫球蛋白等相关指标的变化,探究其免疫功能的改变。方法随机选择120例手足患儿为实验组,120例正常儿童为对照组,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并比较两组各指标情况。结果两组相比,实验组CD3、CD4、CD8、IgM、IgG水平较高,但CD4/CD8比值、IgA水平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补体C3、C4水平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手足患儿免疫功能紊乱,T淋巴细胞亚群及免疫球蛋白水平均有显著改变。

  • 标签: 手足口病 儿童 免疫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630例手足患儿临床表现及护理经验。方法对630例手足患儿临床症状实施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630例患儿均获治愈,11例发生脑炎等并发症,无死亡病例。结论及时做好消毒隔离,可防止本的传播,护士掌握好手足观察要点及护理措施,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并发症的治愈率。

  • 标签: 手足口病 临床观察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总结167例手足患儿临床观察要点及护理。临床观察要点为体温、疱疹、心率及呼吸变化、精神神经症状及肺水肿、循环衰竭症状。护理重点为严格消毒隔离,加强发热护理、口腔黏膜的护理、饮食护理、疱疹护理、用药物护理及健康教育等,促进患儿康复。

  • 标签: 手足口病 病情观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总结手足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足的治疗方案,供临床参考。方法将56例手足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使用小儿牛黄清心散治疗;对照组26例予板蓝根冲剂治疗。两组均给予退热、抗感染、补液等对症支持治疗,并对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退热时间,口腔溃疡及手足皮疹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结论小儿牛黄清心散治疗手足疗效显著,且无明显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综合治疗小儿手足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小儿手足12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病毒唑、西咪替丁、喜炎平及山香圆颗粒综合治疗,对照组采用病毒唑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症状、体征、发热改善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9.0%,治疗组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治疗组退热,口腔疱疹消退及手足臀部皮疹消退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病毒唑、西咪替丁、喜炎平及山香圆颗粒临床综合治疗小儿手足具有较好的疗效,且能明显缩短病程,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小儿手足口病 临床综合治疗 病毒唑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手足的流行学进行调查分析探讨疾病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中心2014年3月-9月的手足患儿的个案调查病例共58例,观察患儿的退热时间、皮疹及疱疹消退的时间、病人的住院时间、患儿的治愈率。结果在对入院的58例患儿经过对症治疗之后,患儿的病情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好转,痊愈的患儿共54例,治疗的有效率达到93.1%。结论尽管手足在儿童中的发生率较高,但只要通过及时、有效的治疗,患儿的病情可以基本达到痊愈,极少出现并发症的可能性。

  • 标签: 手足口病 儿童 治疗方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15例手足患儿并发脑炎的观察与护理。方法对我科收治459例1~6岁手足,其中合并较严重并发症脑炎的15例患儿,对其进行细致的临床观察与护理。结果15例手足并发脑炎患儿均治愈出院。结论对手足患儿应重视病情观察,及早发现并发症,采取积极的对症治疗及护理措施,以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

  • 标签: 手足口病 并发症 护理
  • 简介:摘要手足是儿童时期常见疾病,多发于5岁以下幼儿。该病会导致患儿表现出手、足及口腔黏膜疱疹或破溃后形成溃疡等症状,给其正常生长发育带来不利影响,严重者甚至导致患儿死亡。现阶段,关于儿童手足治疗的研究较多,且在不断更新过程中。文章对手足患儿的治疗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实践和研究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

  • 标签: 儿童 手足口病 临床治疗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手足患儿的有效护理方法,促进患儿尽早康复。方法对82例手足患儿临床症状实施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82例患儿均治愈出院,无严重并发症和死亡病例。结论做好消毒隔离是防止本传播的关键;防治要点在于早发现、早治疗,尤其注意严密观察病情,预防并发症。

  • 标签: 手足口病 观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探讨手足患儿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随机将本院自2010年2月至2011年6月期间收治手足患儿99例分成观察组50例与对照组4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给予密切的临床观察及护理,实施隔离护理、常规护理、心理护理、皮肤护理、口腔护理以及并发症护理等治疗及护理对策。结果观察组中有1例患儿由于病重接受转院治疗,其余49例均痊愈出院;对照组中有45例患儿痊愈出院,余者4例由于严重并发症而接受转院治疗。观察患儿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手足患儿给予积极有效的临床护理至关重要,能够有效提高手足临床治愈率。

  • 标签: 手足口病 临床观察 护理措施 疱疹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足患儿临床观察与护理方式。方法选取某院2012年3月-2013年9月接收的手足患儿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15例,给予对照组基础护理,给予观察组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但治疗总有效率不及观察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手足患儿临床护理中除了行基础护理外,还要密切观察病情,加强消毒、饮食与心理护理,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优化治疗效果。

  • 标签: 手足口病 临床观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足的发病情况、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48例手足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发病年龄、发病月份、病原菌、临床表现。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炎琥宁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该组中发病年龄多集中在3岁以下,6~8月份发病最多,以柯萨奇病毒感染为主。临床表现以发热、皮疹为主要症状。观察组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足的发病呈明显的季节趋势,主要症状为发热和皮疹,综合治疗能够提高疗效。

  • 标签: 手足口 临床特点 治疗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手足的流行特征,临床特点,治疗方法。方法对近3年收治手足患儿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的结果,本组病例以1~5岁患儿居多。患儿皮疹以手足最常见,其次为口腔,双膝和臀部。发热是常见症状,重症病例血常规,白细胞,C反应蛋白可升高。痊愈50例,无1例发展为重症或死亡。结论小儿手足及时早期诊断治疗,预后较好。

  • 标签: 小儿手足口病 临床特点 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