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患者女,31岁.无器质心脏病证据.图示Ⅱ导联.窦性P波有P3、4、6、7、9、10直立状、外形正常,可测出之窦性P-P为1.16~1.28s(51~46次/min),为窦缓(SB).

  • 标签: 房性早搏 房性并行心律 心电图 诊断
  • 简介:窦性心律合并并行心律及频发室早的动态心电图相对复杂,要想准确快速地分析几乎是不可能的,除非借助于心电散点图。时间散点图能显示心律失常发生的时刻及持续时间;Lorenz散点图可反映主导心律与辅加心律各自的电生理特征;差值散点图则能清楚地揭示出Lorenz散点图上重叠难辨的节律信息。这三种散点图相互补充、互为印证,全方位、多角度地刻画了窦性心律合并并行心律及频发室早的竞争与干扰过程。掌握心电散点图这种简洁而高效的分析工具和语言,不仅有助于准确快速分析动态心电图,也为深入了解心律失常的电生理意义打开了一扇窗口。

  • 标签: 时间散点图 LORENZ散点图 差值散点图 窦性心律 房性并行心律 频发室早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通过动态心电图对室并行心律患者的检查结果。方法 选取本院2020年7月到2022年2月期间收治的38例室并行心律患者开展本次试验研究,对全部患者均应用动态心电图,记录患者24到96小时的心电活动,并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对38例患者采用动态心电图检查后,32例患者存在室上性早搏,24例患者存在ST段下移,2例患者存在间隙预激,2例患者存在室上性心动过速。并且,28例患者伴有其他心电图异常。在患者进入睡眠状态后,新增6例室心搏患者,2例患者出现2度1型房室传导阻滞。18例患者在运动后或者是进食后,出现病情发作,20例患者在睡眠、活动以及饮食后无异常。结论 根据本次研究的结果可以确认,通过动态心电图对室并行心律患者进行检查,可以发现患者的病情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有着一定的关系。所以,为了保证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就需要避免患者进行体力劳动,保证患者的休息,督促患者按时服药,从而更好的控制患者病情。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室性并行心律 探讨分析
  • 简介:在一般的心电学文献中很难查找到加速的逸搏心律(原名非阵发性心动过速)的有关论述。有学者认为:①此种心律失常少见。②心电图上不易得到明确诊断。近年来随着动态心电图的广泛应用,我们发现加速的逸搏心律属于常见的主动异位心律失常。心电图特点不同于窦性心律,又有别于心动过速。应引起

  • 标签: 房性逸搏心律 心动过速 动态心电图 诊断
  • 简介:并行无疑已经成为了下一个开发领域的热点。随着Intel和AMD不断地将。更多核心数量的CPU推向市场,软件开发人员面临的一大挑战就是如何有效地利用多个核心,写出能更好的引入并行运算的代码。用户绝不希望运行在自己的多核CPU之上的软件,却只能利用到一个CPU核心,或仅仅在少数的地方使用了多线程技巧。现代软件的复杂,也要求开发人员能充分榨取到硬件所提供的每一分运算能力。无论是运行在客户端机器上的游戏、3D制图软件,还是运行在服务器上的数据库、业务处理系统,都开始向着并行的方向前进。

  • 标签: 并行运算 软件开发人员 CPU核心 业务处理系统 INTEL 运算能力
  • 简介:目的:分析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心律失常的动态心电图特点。方法:选择心衰患者42例,非心衰患者40例,分析24h动态心电图。结果:心衰组房性早搏、短阵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心房颤动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心衰患者心律失常的发生率较高,其存在与心衰患者预后也有密切关系。

  • 标签: 充血性心力衰竭 房性心律失常 动态心电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动态心电图(DCG)心律失常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等其它心电检测方法.以往的报告与分析多认为在心律失常的检出中室心律失常特别是室早(PVS)最为多见.但我们在检测中发现房心律失常的检出率较高,特别是在老年器质心脏病组检出的心律失常以为主,与其它报告不同,特报告分析如下,供同道参考.

  • 标签: 房性心律失常 动态心电图
  • 简介:硫酸镁用于防治洋地黄中毒、急性心肌梗死和Q-T延长引起的心律失常,在临床上已达到共识,且日益受到重视。我院自1997~2000年应用硫酸镁治疗非上述因素所致的快速心律失常29例,取得了很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 标签: 硫酸镁 治疗 快速房性心律失常 临床分析 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心电散点图在快速诊断并行心律中的临床应用核心探索。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19年6月在我院就诊并且接受治疗的50例心律失常的患者,对于患者的心电信号采用动态心电图进行记录,保持24小时不间断的记录,并制作心电散点图,对于患者的心电散点图进行分析。结果:在50例室并行心律患者中,98%为心电散图诊断与常规心电图诊断的诊断符合率;87.50%为窦性心律诊断符合率;100.00%为单纯室性早搏诊断符合率;88.24%为窦性心律合并室并行心律。结论:对于心律失常快速诊断的过程当中,采用心电散点图的方式对于诊断具有非常好的效果,并且能够提升诊断效率以及诊断质量,可以将其应用到临床诊断过程当中。

  • 标签: 心电散点图 临床诊断 快速诊断 心律
  • 简介:目的:探讨P波离散度(Pd)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以40例阵发性(含特发现)房颤患者为观察1组,40例频发房早伴或不伴短阵心动过速患者为观察2组,以4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测量三组的同步12导联常规心电图上P波最大时间(Pmax)、P波离散度,测量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1组和观察2组Pmax、Pd明显大于对照组(P〈O.05),Pd三40ms时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明显增高。结论:体表心电图P波离散度是预测心律失常的有效指标.

  • 标签: P波离散度 房性心律失常 相关性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左心律的特征改变及临床意义。方法对16例左心律患者的心电图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左心律是一种较少见的异位心律,可以是主动的也可以是被动心律失常,其心电图主要是P`波的改变,随左异位起搏点起源部位不同心电图的表现也互不一致;P`波在avR导联直立、V5、V6导联倒置是诊断左心律最敏感、最具有特征的改变。结论左心律常见于器质心脏病患者,特别是左心负荷过重者,也可见于正常健康人。

  • 标签: 左房心律 心电描记术 心律失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