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作为我国传统的艺术形式,戏曲艺术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融合了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杂技等各种艺术因素,成为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表演艺术。然而,在戏曲艺术实践不断成熟、不断完备的情况下,我国戏曲理论却始终停留在以戏曲局部的音乐性与文学性统观戏曲艺术整体的框架中。李渔的戏曲理论则首次突破了这种传统的戏曲理论研究格局,以戏曲艺术的基本特征为基点,涵盖了戏曲艺术本体所涉及的各个方面的内容。李渔戏曲理论从文学属性的倚重到戏曲的回归,标志着我国的戏曲艺术在理论上达到了艺术本体自觉的高度。

  • 标签: 李渔 戏曲 戏曲理论 本体 舞台表演性
  • 简介:中国古代鲜有专门论述戏曲的系统理论,但本体思考则始终存在,这可以从"本色"论中见出。这里的"本色"论,既指明代的"本色"争论,也包括其前后的"本色"理论。在唐宋元明清各个朝代,"本色"内涵因理论家们的立场不同而有种种解释,但有一点则是恒定的,这就是其背后始终蕴含着戏曲观的把握。

  • 标签: 戏曲本体 本色派 辨言 曲词 沈璟 戏曲理论家
  • 简介:2017年由陕西省文化厅等9省、直辖市、自治区文化厅举办的“中国秦腔优秀剧目会演”上,让人们认识了众多的梆子腔剧种,参演的一些基层院团也给观众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惊喜。陕西澄城县剧团和渭南市剧团联手打造的新编秦腔历史剧《金麒麟》引发了广泛的好评,让人印象深刻。

  • 标签: 新编历史剧 金麒麟 本体意识 再创造 导演 戏曲
  • 简介:一流的舞美、二流的导演、三流的编剧,这似乎已成为业界对戏曲演出的普遍评价。很多剧目不在本子打磨和抠戏排戏上想点子,而是功夫在诗外,剧情不够舞蹈凑,舞台不够布景凑,实在不行,服饰凑。整场演出不是在跟舞台上的人物交流感情,而被眼花缭乱的美女跳舞和逼真的仿似电影立体三维华丽布景充斥。这严重违背了戏曲艺术的本体特征。

  • 标签: 戏曲演出 艺术本体 回归 本体特征 戏曲艺术 布景
  • 简介:金元以来,新声四起,曲本渐繁,至元末,已出现曲韵、曲目的编纂以及曲集的编刊,是为曲之肇始。明建以来,元曲本却渐次湮没,个中原因实与明前中期官方演剧制度与演剧环境息息相关。一则官方将天下曲本收归国有,不中式者至于焚毁,同时,改定旧曲本或撰新曲本以训诫天下。这一行为始于洪武,而大成于永乐,与天下书籍收归国有暨程朱理学最终的官方化实际一脉相承。一则明建以来括天下乐籍以归教坊司,同时,以北曲为主兼纳南曲的弦索官腔开始一天下,大元一统以来四方诸调大兴的局面从此消歇。现存元曲本绝大多数刊抄于明代嘉靖以后,可以说,对元曲本的搜集与整理正是明代元曲复兴的重要一环。

  • 标签: 明代 元曲学 元曲本 弦索 官腔
  • 简介:本体”原本是哲学上的概念,是表示哲学理论的一个术语,在西方哲学史和中国哲学史中分别具有各自的含义。在西方哲学史中,本体论是指关于存在及其本质和规律的学说。在中国古代哲学中,本体论又叫做“本根论”,指探究天地万物产生、存在、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和根本依据的学说。近年

  • 标签: 生物学 “本体” 知识工程 领域本体
  • 简介:词曲同源而异流。元曲,在文字形式十分靠近宋词的条件下,始终持有自己卓荦而明朗的意态风骨而得以独立于诗史。其所以然者,殊非片言所可尽。本文只是简略讨论一下曲之为曲的几个显要元素。

  • 标签: 下曲 剧曲 王骥德 高祖还乡 不伏老 艺术修辞
  • 简介:<正>车王府曲本整理是全国高校古委会的重点项目,由刘烈茂、郭精锐等整理的《车王府曲本选》是这个项目的首批成果之一,1990年底于中山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是从清末车王府珍藏的近两千种戏曲说唱抄本中筛选出来的,其中有清代名作家朱佐朝传奇《四大庆》、明代已佚传奇而以京剧形式出现的《忠义侠》、喜剧《下河南》、河北梆子代表作《蝴蝶杯》、辞书从未记载但至今却活在舞台上的《奇冤报》(选场)、小说戏《儿女英雄传》(选场)、昆曲絮阁》吹腔《龙凤配》等。所收子弟书多是短小精悍、脍炙人口的作品,如《思凡》、《巧姻缘》、《百花亮》、《天台传》、《疯僧治病》等。鼓词《满汉斗》则反映了乾隆年间汉族大臣刘同勋与满族权贵夜里红的忠奸斗争。

  • 标签: 车王府曲本 选场 末车 忠奸斗争 子弟书 吹腔
  • 简介:当诠释在中国学术界逐渐被重视之际,笔者注意到,较之西方的分析哲学,诠释比较容易被中国人所接受。我以为这是因为诠释的精神与中国传统的人文精神在深层次上有着相契合的点之故,质而言之,是因为它们所说的“本体”都含有流动变化、生生不己的意义。然细考之,两者亦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区别。这一点,通过对中西方传统本体论的比较分析便可以清楚地看出。

  • 标签: 本体概念 诠释学 生物学 本体论
  • 简介:我国古典戏曲演员分为生、旦、净、末、丑。旦角是戏曲中的女性形象,可分为不同的类别,她们或妩媚多情,或活泼俏俐,或英姿飒爽……今天就让我们来剪这个戏曲角色吧!

  • 标签: 戏曲人物 旦角 戏曲演员 女性形象 戏曲角色
  • 简介:戏曲若发展为戏曲现象,有望步入它的成熟形态,真正成为一门独立而完整的学科。较之传统戏曲戏曲现象的对象、构成、目的和方法都有一定变化。就对象而言,它不再是或偏于戏曲文学,或偏于戏曲表演,或偏于声腔剧种,而是将整个戏曲现象以及与之同一的戏曲都纳入视野;就构成而言,它含有一些新质,由戏曲生态戏曲谱系戏曲三部分组成;就目的而言,它不再只是求实,而是期求在求真、求生、求进的过程中,深化中国戏曲的自我意识,打通戏曲现象研究与戏曲研究,从戏曲现象中抽绎出现代形态的民族戏剧理论,进而切实推进民族戏剧的现代化;就方法而言,它不再只认定一种方法,而是力求以现象方法、解释方法、结构方法、文化诗学方法、历史与逻辑相一致的方法为基础,以社会、心理学、接受美学等相关方法为辅助,形成一个从宏观到微观的方法结构。

  • 标签: 戏曲现象学 戏曲谱系学 戏曲本体学 现象学方法
  • 简介:戏曲文献是研究、总结如何更好地收集、鉴定、整理、保管、编校、解释以及准确使用戏曲文献的一门学科。12008年,孙崇涛《戏曲文献》以专著形式提出建立戏曲文献学学科的倡议,认为这是戏曲研究的需要,是戏曲文献工作本身的需要,也是建立戏曲国学体系的需要。近年来,戏曲文献研究的丰硕成果和蓬勃态势,将这个问题再次提上日程。

  • 标签: 戏曲学 文献学研究 中国戏曲史 《宋元戏曲考》 吴书荫 录鬼簿
  • 简介:朱熹把礼提升到本体地位,重构了一个贯通天人、内容与形式相统一的儒学新系统。儒家《六经》、《四书》等经典密切关联,《四书》中的《中庸》、《大学》又是朱熹自《六经》之《礼记》中摘出。礼在儒学中处于重要地位。儒学礼之内涵演变及朱陆之争,使朱熹认识到,礼是内在德性内核与外在工具形式的统一。由于"人心"包含各种欲望,所以朱熹反对陆九渊的"心即理",提出"性即理"命题。朱熹认为"天理只是仁义礼智之总名,仁义礼智便是天理之件数。"他又提出"性即礼"命题。他认为"礼之出于自然,无一节强人",各种强制人之礼绝不是真正之礼。他使礼在本体意义上获得了提升,让现实日用成了天理之发用,为日用常行找到了形而上学依据,也使得道德主体和道德规范在现实中找到接通之处。由于只有克去私欲才能复礼,朱熹没有阐明合理需求的界限,导致人们在克私欲过程中连正常需要也给克掉了,使礼成为对人的限制和强迫。

  • 标签: 儒学 朱熹 礼本体
  • 简介:一中国戏曲,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瑰宝,也是东方艺术的明珠。它源远流长,有着优秀的艺术和学术传统。但它毕竟产生和成长于封建社会,从历史上看,它原属农民和市民的艺术。到了当代,人民的成分起了新变化,其文明程度也随着科学的发达而迅速提高,古老的戏曲艺术,不可避免地要接受时代的检验和选择,考验是严峻的,其唯一的出路就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改革创新,跟上时代,实现自身的现代化。

  • 标签: 中国戏曲 戏曲现代化 戏曲表演 戏曲艺术 理论与实践结合 改革创新
  • 简介:观众,是一门正在建立的学科,在我们关注观众问题和撰写《中国戏曲观众》的时候,缺乏现成的参阅资料。是什么让我们产生了研究戏曲观众的念头呢?这要从20世纪80年代初说起。当时的戏曲经过文革后的短暂红火突然陷入困境,观众大量减少,年轻人更是不看戏曲,剧团处境越来越艰难,

  • 标签: 中国戏曲 观众学 20世纪80年代初 戏曲观众 年轻人 文革
  • 简介:穹庐一曲本天然杨子才慷慨歌谣绝不传,穹庐一曲本天然。中州万古英雄气,也到阴山敕勒川。金代诗人元好问在这首七言绝句里指出,以《敕勒川})为代表作品的北朝民歌,充溢着“中州万古英雄气”,继承了中国诗歌的优秀传统。评述之时,诗人高度赞赏,喜悦之情可见。《敕...

  • 标签: 北朝民歌 南朝民歌 中国诗歌 敕勒川 元好问 穹庐
  • 简介:<正>众所周知,萨特学说是论述人的存在的。其基本精神强调的是,人的存在是唯一真实的本体,通过阐释人的存在的本体论结构,从人的存在中把握人自身存在的境况及意义。自由问题是他学说的归宿和主题。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他把建立一种新的本体论作为其哲学的主要使命。

  • 标签: 现象学本体 哲学本体论 人自身 传统哲学 使命 主题
  • 简介:传统的戏曲阐释体系存在着“自我中心主义”“唯美”“唯善”之倾向,优点是对文学艺术之美和价值论述充分,缺陷是不能够体现出戏曲研究的社会文化史意义。选择戏班为观察对象,从其研究现状出发,与社会的学术思想、理论、方法相结合,对新的中国戏曲阐释体系进行了探索。对戏曲学学术思想中占主导地位的“自我中心主义”、唯美论和唯善论进行解构,对求“真”求“实”的实证主义的学术思想进行建构;对戏曲学学术理论中一定程度上存在的“孤立”“单维”的倾向进行解构,对“整体”“系统”的学术理论进行建构;对戏曲的研究内容序列“类型”→“类别”→“系统”,运用社会类型比较、典型分析和系统分析的研究方法进行建构,以期能够实现“戏曲→社会→文化→民族国家”之戏曲社会文化史研究目的。

  • 标签: 戏班 戏曲社会学 阐释体系
  • 简介:近百年来,从中国戏曲文献学学科本身发展的角度进行系统全面的理论阐述鲜见出现,而孙崇涛先生的新著《戏曲文献》不仅开创了中国戏曲文献研究的格局和方向,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治学模式和一种良好的治学风范。本文主要从容量包含、治学态度、表述方式和学术信息等四个方面论述了孙崇涛先生《戏曲文献》对学术界的贡献。

  • 标签: 孙崇涛 戏曲文献学 学术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