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摘要】 目的:研究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方案在儿童慢性伤口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16例儿童慢性伤口患儿,以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护理后对比两组护理效果及两组家长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伤口愈合时间为(24.2±6.8)d,伤口疼痛评分为(3.7±1.5)分,家长知识得分为(8.2±1.3)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儿童慢性伤口 以家庭为中心 护理方案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慢性伤口患者伤口护理影响因素。方法: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采用慢性伤口护理影响因素自制问卷对我市三个医院的慢性伤口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对象187例,均患有慢性伤口。结果:通过自制调查问卷可知,在187例患者中,相应的慢性伤口护理知识得分为(8.76±2.61)分,及格率仅为14.3%。患者自己处理过伤口得分高于未处理过伤口得(P

  • 标签: 慢性伤口患者 年龄 学历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集束化延续护理对慢性伤口患者伤口结局的影响。方法按照简单随机化法将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2018年3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200例慢性伤口患者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集束化延续护理),各100例。连续干预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伤口愈合效果、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较对照组低;观察组简明健康调查量表(SF-36)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集束化延续护理应用于慢性伤口患者中可改善伤口结局,缓解焦虑抑郁情绪及提高生活质量水平。

  • 标签: 集束化延续护理 慢性伤口 伤口结局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咳嗽指南的颁布与相继更新,国内临床医师对慢性咳嗽常见病因的认识与诊治水平有了显著提升。难治慢性咳嗽,为经过全面检查仍无法明确病因,或经过常规治疗后咳嗽仍无明显缓解的咳嗽,已越来越成为临床亟待解决的棘手问题。为推动难治慢性咳嗽诊疗规范化,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中国咳嗽联盟组织有关专家共同制订了《中国难治慢性咳嗽的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共识主要包括定义、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特点、诊断、评估以及治疗七个部分,其中重点阐述了难治慢性咳嗽的诊断、评估及治疗,旨在更好地指导国内临床实践与推动相关研究工作。

  • 标签:
  • 简介:摘要慢性鼻-鼻窦炎(chronic rhinosinusitis,CRS)是指鼻窦与鼻腔黏膜的慢性炎症,其病因学复杂,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难治CRS是指经过规范化的鼻内镜手术和综合治疗3个月以上,病情仍未得到有效控制,术腔持续存在感染和迁延性炎性反应的一类CRS。通过对CRS免疫机制的研究,找到可能的治疗靶点,免疫制剂或将成为此类患者新的治疗选择。本文针对难治CRS的单克隆抗体应用进展做一综述。

  • 标签: 鼻窦炎 炎症 免疫治疗 抗体,单克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协同护理模式干预在慢性伤口患者湿疗法中的效果,旨在为慢性伤口治疗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选取2018年4月至2020年4月海南省文昌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接受湿治疗的慢性伤口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湿治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协同护理。记录伤口愈合时间,分别采用压疮愈合计分量表、健康调查简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估2组患者干预前后治疗效果、生命质量、焦虑和抑郁情绪。结果观察组患者伤口愈合时间为(14.36 ± 3.68)d,短于对照组的(17.87 ± 3.7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5.203,P<0.01)。2组患者干预前压疮愈合计分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压疮愈合计分量表评分为(4.32 ± 1.15)分,低于对照组的(6.75 ± 1.1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11.675,P<0.01)。2组患者干预前健康调查简表各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健康调查简表生理功能、生理职能、情感职能、躯体疼痛、活力、精神健康、社会功能、总体健康维度得分分别为(47.36 ± 12.48)、(68.97 ± 12.46)、(54.36 ± 19.48)、(78.46 ± 10.12)、(75.46 ± 12.54)、(69.78 ± 15.64)、(89.64 ± 10.14)、(72.46 ± 9.48)分,高于对照组的(42.48 ± 12.57)、(62.42 ± 12.53)、(46.34 ± 20.35)、(71.25 ± 10.36)、(66.32 ± 12.37)、(57.43 ± 16.53)、(72.48 ± 11.48)、(59.34 ± 10.1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5.681~16.903,P<0.01)。2组患者干预前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分别为(38.15 ± 4.32)、(39.24 ± 4.25)分,低于对照组的(43.42 ± 4.18)、(45.17 ± 4.1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6.791、7.724,P<0.01)。结论协同护理模式可有效促进慢性伤口湿疗法患者伤口愈合,并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 标签: 伤口愈合 生活质量 慢性伤口 湿性治疗 协同护理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协同护理模式干预在慢性伤口患者湿疗法中的效果,旨在为慢性伤口治疗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选取2018年4月至2020年4月海南省文昌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接受湿治疗的慢性伤口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湿治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协同护理。记录伤口愈合时间,分别采用压疮愈合计分量表、健康调查简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估2组患者干预前后治疗效果、生命质量、焦虑和抑郁情绪。结果观察组患者伤口愈合时间为(14.36 ± 3.68)d,短于对照组的(17.87 ± 3.7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5.203,P<0.01)。2组患者干预前压疮愈合计分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压疮愈合计分量表评分为(4.32 ± 1.15)分,低于对照组的(6.75 ± 1.1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11.675,P<0.01)。2组患者干预前健康调查简表各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健康调查简表生理功能、生理职能、情感职能、躯体疼痛、活力、精神健康、社会功能、总体健康维度得分分别为(47.36 ± 12.48)、(68.97 ± 12.46)、(54.36 ± 19.48)、(78.46 ± 10.12)、(75.46 ± 12.54)、(69.78 ± 15.64)、(89.64 ± 10.14)、(72.46 ± 9.48)分,高于对照组的(42.48 ± 12.57)、(62.42 ± 12.53)、(46.34 ± 20.35)、(71.25 ± 10.36)、(66.32 ± 12.37)、(57.43 ± 16.53)、(72.48 ± 11.48)、(59.34 ± 10.1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5.681~16.903,P<0.01)。2组患者干预前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分别为(38.15 ± 4.32)、(39.24 ± 4.25)分,低于对照组的(43.42 ± 4.18)、(45.17 ± 4.1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6.791、7.724,P<0.01)。结论协同护理模式可有效促进慢性伤口湿疗法患者伤口愈合,并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 标签: 伤口愈合 生活质量 慢性伤口 湿性治疗 协同护理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慢性伤口护理中负压技术联合湿敷料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70例慢性创伤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应用负压技术加湿包扎伤口,对比两组术后换药及伤口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换药次数、创面愈合时间均较实验组明显缩短(P

  • 标签: 湿性敷料 负压技术 慢性伤口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慢性伤口护理中实施负压技术联合湿敷料的实际效果。方法:随机选取124例慢性伤口患者参与研究,并分为人数对等的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伤口护理,观察组采取负压技术联合湿敷料的方式展开治疗,对比患者的实际治疗效果。结果:通过对比后所得,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负压技术联合湿敷料可有效提高患者伤口愈合康复速度。

  • 标签: 负压技术联合湿性敷料 慢性伤口护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慢性伤口病患接受诊疗过程中湿愈合护理理念的应用措施以及其产生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随机选取的方式对我院创伤科慢性伤口病患进行筛选,筛选的时间为2020年1月-2020年10月,筛选的人数为52人,通过硬币抛掷法将52例慢性伤口病患分为两组,分别为对比组以及研究组,每组人数为26人,对比组病患所接受的护理措施为常规护理方式,研究组病患所接受的护理措施为湿愈合理念护理方式,对两组病患伤口的愈合有效率以及病患慢性伤口的各阶段愈合时间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病患的伤口愈合有效率显著优于对比组病患,研究组病患各阶段伤口的愈合时间也显著少于对比组病患,两组病患各项数据资料存在明显差异,p<0.05,本次研究在统计学范畴内具有研究意义。结论:在慢性伤口病患接受诊疗的过程中,以湿愈合理念作为病患的主要护理理念,病患的慢性伤口愈合效果以及愈合时间能够得到显著的提升,建议在慢性伤口临床诊疗中推广应用。

  • 标签: 慢性伤口 湿性愈合 护理措施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协同护理模式干预辅助湿治疗慢性伤口患者的效果观察。方法采用密集抽样法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本院82例慢性感染伤口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n=41,行全程无缝隙护理)与对照组(n=41,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实验组伤口愈合总有效率(95.12%)高于对照组(78.05%)(χ2=5.145,P=0.023);干预1周、2周、2个月时,实验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均P<0.05);实验组依从率高于对照组(χ2=4.493,P=0.034),ASAS-R-C评分高于对照组(t=17.022,P<0.001)。结论在湿治疗慢性伤口患者中应用全程协同护理可减轻疼痛程度,改善依从,提升自我护理能力,且对疗效改善有积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协同护理 湿性治疗 慢性伤口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慢性伤口患者采用湿疗法治疗时应用协同护理模式干预的效果与应用。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8年1月到2020年1月期间内收治的采用湿疗法治疗的慢性伤口患者15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红篮球抽签法将患者分为协同组和常规组两组,每组78人。其中常规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干预,协同组患者在常规组的基础上,联合协同护理模式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伤口愈合时间。结果 协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7.44%,伤口愈合时间为(43.57±1.34)天;常规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89.74%,伤口愈合时间为(48.36±0.28)天,数据可以构成统计学分析(P

  • 标签: 协同护理模式 慢性伤口 湿性疗法 临床治疗效果 伤口愈合时间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标准化伤口护理程序在慢性伤口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20年2月~2020年12月在本院治疗的慢性伤口患者58例纳入研究为,电脑任意匹配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29例。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实施标准化伤口护理程序,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6.55%(28/29)较参照组79.31%(23/29)更高,研究组各种伤口类型患者的愈合时间较参照组更短,差异显著(P<0.05)。结论 针对慢性伤口患者实施标准化伤口护理,可减少其伤口愈合时间,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推荐应用。

  • 标签: 标准化伤口护理程序 慢性伤口 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慢性伤口应用标注化伤口处理流程的效果。方法:病例选择2020.6-2021.6在本院治疗慢性伤口的患者54例。根据护理方式的差异分研究组和常规组,每组27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标准化处理。对比2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29%,常规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77.77%,P

  • 标签: 慢性伤口护理 标准化流程 常规护理
  • 简介:摘要:慢性伤口主要指无法通过正常、及时、有序修复,而达到功能方面、解剖方面完整状态的一类伤口,这一类伤口包括动脉性溃疡、静脉性溃疡、创伤性溃疡、放射性溃疡、药物外渗所致皮肤溃疡、糖尿病足、压力损伤等。通常临床上此类疾病患者病程往往比较长,伤口不易愈合,对患者健康生活造成十分不利的影响。有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慢性伤口患者采用延续护理模式,可有效促进患者伤口快速愈合,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在预后改善上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 标签: 外科门诊 慢性伤口愈合 延续性护理 应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延续中医护理在外科护理门诊慢性伤口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此类患者共124例,以双盲法为原则将其分为A组和B组,两组各62例患者。传统的护理方法应用于A组患者,延续中医护理则应用于B组患者。结果:B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优于A组,P<0.05。结论:延续护理方法对慢性伤口具有积极的效果,安全更高,值得推广。

  • 标签: 延续性中医护理 慢性伤口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本此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探析舒适护理在慢性伤口患者中的运用。方法:本次的实验对象是随机选择在2019年春季到2020年春季这一年中进行慢性伤口护理的138名患者,采用对比分析的理念将患者平均分为两个小组,各69例。其中,医护人员对对照组的患者进行日常护理,观察组则采用舒适护理,通过伤口愈合情况以及患者满意度两个指标对结果进行衡量。结果:对比两组统计数据来看,观察组患者的康复结果良好且满意度提高。结论:在如今的医学中,舒适护理能减轻慢性伤口患者的疼痛感,促进患者伤口愈合,因此,我们要重视舒适护理在慢性伤口护理中的作用。

  • 标签: 舒适护理 慢性伤口 日常护理
  • 简介:【摘要】目 的:分析下肢慢性伤口换药中应用两种不同敷料对伤口愈合的效果。方法:时间选取2020年7月份~2021年5月份,我院就诊的下肢慢性伤口延时愈合患者60例(糖尿病足患者35例,下肢慢性溃疡患者15例,手术伤口延时愈合者10例)进行分析研究,按随机表法分为分析组和对照组两组,分析组30例,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分析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银离子藻酸盐敷料换药处理,对照组进行国产纳米银敷料换药处理,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分析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0.0%,分析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Χ2=4.5194,P=0.0335)组间比较差异(P<0.05)分析结果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银离子藻酸盐敷料对下肢慢性伤口愈合效果确切,促进患者康复,临床建议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下肢慢性伤口 银离子藻酸盐敷料 国产纳米银敷料 治疗有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