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甲疾病种类繁多,其中甲感染疾病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临床上最常见甲感染疾病是甲真菌感染,但临床上甲感染疾病还包括病毒、细菌、梅毒螺旋体和疥螨等感染,临床工作中容易漏诊或误诊。

  • 标签: 感染性甲病 病毒 细菌 梅毒 疥疮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评估临床常用感染指标对血液感染诊断及细菌鉴定的临床意义及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4-2016年间,对同时检测血培养、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血常规白细胞计数(WBC)及分类项目的样本进行如下分析(1)分析近三年血液感染的主要菌种;(2)对比分析PCT、CRP、WBC等感染指标在血液感染诊断及G+菌、G-菌鉴别中的应用价值。结果(1)近三年我院最常见血液感染的菌种依次为大肠埃希菌>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人葡萄球菌。(2)血培养阳性组PCT、CRP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鉴别革兰阳性和革兰阴性时,PCT、CRP、NRL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WBC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判断是否有血液感染时PCT较CRP具有更高诊断价值,且判断感染细菌的类型时PCT较CRP、NRL更有临床意义。

  • 标签: 血液感染 PCT C反应蛋白 白细胞计数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小儿感染腹泻的预防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特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6年3月收治的56例感染腹泻的患儿进行研究,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均予以常规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对照组予以患儿常规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针对较强的护理干预。结果研究组患儿的有效率96.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14%,并且研究组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同时在满意度方面,研究组患儿的家长满意度96.43%,明显高于对照组78.57%,(p<0.05)。结论针对于感染腹泻的患儿,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缓解其临床症状,加速患儿的恢复,保障其健康,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感染性腹泻 预防 护理干预 对策
  • 简介:摘要与清洁伤口相比较,感染创面的愈合涉及到一系列更为复杂的生化反应,治疗棘手、疗程长、费用高。现代医学的发展为感染创面的治疗提供了各类方法。除了手术治疗外,新型敷料、VSD治疗、臭氧治疗、以及细胞治疗等,笔者就感染创面的最新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做一简要综述。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感染心内膜炎的术后护理要点。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3月—2018年4月,7例感染心内膜炎行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重点加强对呼吸道、循环系统、血清钾、中枢神经系统、疼痛、药物治疗的管理;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提前关注,并预见性地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结果7例经手术和抗生素治疗后均获临床治愈,无术后并发症发生。结论加强术后管理和预见性的护理干预是巩固手术疗效,预防和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提高IE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的重要保证。

  • 标签: 感染性心内膜炎 术后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中性粒细胞表面CD64指数在鉴别诊断感染发热疾病中的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入住大医附属二院的发热患者,根据最终诊断结果将所有患者分为细菌感染组、病毒感染组和非细菌感染组,检测患者的WBC、CRP、PCT、CD64水平。应用SPSS统计软件处理数据,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分析的方法,再绘制ROC曲线进行分析其在感染发热患者病因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细菌感染组中WBC、PCT、CD64水平均明显升高,高于与病毒感染组、非感染组,差异有显著(P<0.05),病毒组与非感染组间无差异显著。单一检测时PCT灵敏度、特异度最高为80.6%、74.7%,当PCT和CRP联合检测时出现灵敏度、特异度有所升高为89.6%、87.3%,当PCT、CRP、CD64三项联合检测时升高最明显为91.4%、90.5%,准确度最高。结论联合检测PCT、CRP或PCT、CRP、CD64三项鉴别发热病因最可靠。

  • 标签: C反应蛋白 降钙素原 CD64 细菌感染
  • 简介:摘要随着临床预防和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感染心内膜炎(IE)的防治在临床上有一定进展,但由于IE发病率、死亡率仍然较高,尤其是院内感染所致的IE,死亡率更高。IE患者治疗预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C-反应蛋白(CRP)在临床上被作为IE患者预后的观察指标。

  • 标签: 感染性心内膜炎 C-反应蛋白 院内感染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感染腹泻实施护理干预的重点,并探讨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4月我院所收治并接受针对护理干预的60例小儿感染腹泻患儿做为研究组;另外选取同时期我院所收治但接受常规护理的60例小儿感染腹泻患儿做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儿与对照组患儿相比在接受护理后腹泻症状的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更短;研究组患儿家长与对照组患儿家长相比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更高,两组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给予小儿感染腹泻患儿更加具有针对的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治疗效率,缩短患儿病情缓解时间,保障患儿获得更佳的预后。

  • 标签: 小儿感染性腹泻 护理干预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病毒感染腹泻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抽选我中心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30例病毒感染腹泻患者资料,予以护理干预,回顾分析干预效果。结果经护理干预后,30例患者排便次数及性状均恢复正常,体温降至正常,均未发生脱水现象,皮肤保持弹性,1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得到及时处理,患者及家属了解了疾病相关知识;护理满意度达96.7%(29/30)。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提高病毒感染腹泻的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于出现的并发症能够及时处理,加强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知识的了解,有益于防治,促进患者康复,同时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病毒感染性腹泻 护理
  • 简介:摘 要:目的 试分析采用输血对 感染休克患者实施治疗的有效。 方法 随机在我院 2015 年 3 月 -2017 年 5 月期间接受治疗的感染休克患者中选择 88 例为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研究对象分为各 44 例的参照组与观察组。参照组接受常规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同时接受 200-400ml 的全血输注,将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参照组治疗后 24h 输液总量高于观察组,两组血清降钙素原、 C- 反应蛋白水平、中心静脉压以及平均动脉压在复苏 24h 后的水平与入院时比较均明显改善,而观察组复苏后各指标改善效果远优于参照组,观察组的死亡率远低于参照组,两组各指标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 结论 对感染休克患者采用输血治疗更利于减少输液量,改善机体免疫功能,降低炎指标值,对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死亡率发挥着重要作用。

  • 标签: 感染性休克 输血治疗 炎症因子 有效性
  • 简介:摘要急性胰腺炎(AP)是由于胰酶被激活引发胰腺组织自身消化的过程,并发症较多较重,其中,胰腺感染坏死的病死率达10-20%,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沉重的打击。在该并发症的治疗上,近年来,外科专家们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在手术治疗上取得较大进展,但病死率仍居高不下。本文通过对文献的收集、对比,就胰腺感染坏死的外科治疗进行综述。

  • 标签: 急性胰腺炎 感染性坏死 外科治疗
  • 简介:背景:感染是导致骨折不愈合的重要危险因素。目前临床上主要关注的是游走型细菌对骨折愈合的影响,而生物膜型细菌是否也是其预后危险因素尚缺乏相关的临床报道。目的:比较无菌感染(生物膜型细菌)股骨骨不连患者在骨折愈合率、愈合时间和感染复发率等方面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术前体格检查和血清学检验阴性的股骨骨不连患者26例。按照术中细菌学培养结果分为感染组9例和无菌组17例。所有的患者术中均取深部组织进行细菌培养+药敏试验。记录并分析术中细菌学培养结果、敏感抗菌药物选用种类和疗程、术后骨折愈合率、愈合时间和感染复发率。结果:26例中24例获得骨折愈合,骨折愈合率为92%,愈合时间为3~9个月,平均(5.8±1.4)个月。无菌组17例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为3~8个月,平均(5.6±1.4)个月。感染组9例中7例骨折愈合,2例因为感染复发未愈合,骨折愈合率为78%,愈合时间为5~9个月,平均(6.3±1.5)个月。两组在骨折愈合率、愈合时间和感染复发率方面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即使术前体格检查和血清学检验阴性,也应该对所有的骨不连患者进行术中细菌学培养,以最终判断感染是否存在。术后敏感抗菌药物规律治疗,可以提高骨折愈合率,降低术后感染复发率。

  • 标签: 骨折 不愈合 骨折愈合 细菌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小儿牛黄清心散在治疗急性感染喉炎的临床疗2016.6-201于我院就诊住院80例急性感染喉炎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入选患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抗炎治疗基础上加上小儿牛黄清心散口服,观察并记录患儿临床疗效、热退时间、声嘶、喉鸣、咳嗽缓解时间,喉梗阻加重时间,手足情况好转时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儿退热时间、声斯、喉鸣缓解时间、喉梗阻加重时间、一般情况好转时间结果比较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少。结论小儿牛黄清心散佐治急性感染喉炎疗效肯定,避免并发症,安全好,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小儿牛黄清心散 急性感染性喉炎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持续血液净化治疗感染休克的临床疗效。方法数字随机法的方式从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感染休克患者中选取54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均给予其持续血液净化治疗,并对比治疗前后各临床指标等。结果治疗后的BUN、Cr、K+水平较治疗前对比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后的TNF-α、IL-6、CRP水平与治疗前对比显著下降,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后的HR、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与治疗前对比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持续血液净化治疗感染休克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推广。

  • 标签: 持续性血液净化 治疗 感染性休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口服补液盐Ⅲ在治疗小儿感染发热中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7年1月至12月选取入院治疗90例发热患儿进行研究,并随机分成口服补液组和对照组,各45例。口服补液组45例依据个体情况在治疗的全过程中均应用口服补液盐取代静脉补液进行支持治疗,能口服者尽量口服,对照组的45例发热患儿采取口服温水治疗,其他治疗方法治疗组与对照组均相同。结果通过观察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而对照组患儿中总有效率为81.7%,可见小儿发热治疗组在治疗上的总有效率要高于对照组,并在改为静脉补液的人数的对比分析结果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在小儿发热的治疗过程中口服补液盐的应用可有助于退热,减少静脉输液的必要,使治疗方法成为最简单有效和便宜的方法。

  • 标签: 小儿发热 口服补液盐Ⅲ(ORS) 临床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普外科急诊手术患者术前感染指标的临床诊断分析,不断提升急诊手术外科的感染安全处理。方法选取100例普外科急诊患者,术前均受不同情况的感染指标感染,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等,分别分析各类术前感染指标,研究普外科感染指标的判断。结果乙型肝炎病毒阳性率达到35%,丙型肝炎病毒阳性率为20%,抗免疫缺陷病毒的阳性率为45%。结论普外科手术急诊中,合理的控制感染前的指标,可以有效的为手术提供有效的数据,防止产生医患纠纷问题。

  • 标签: 普外科 手术 感染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152例住院感染角膜炎患者的病因和治疗。方法通过临床表现、病原学分析等方法明确角膜感染的种类,采用药物和手术两种方法对疾病进行治疗,对治疗后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结果152例患者均单眼发病,发病年龄为1-83岁,平均42岁;其中,男性患者70例,女性患者82例;细菌角膜溃疡30例,病毒性角膜炎47例,真菌角膜溃疡42例,棘阿米巴角膜炎3例,病因不确定30例。结论临床上在对感染角膜炎患者进行诊断和治疗时,给予规范化诊断,再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采取有效治疗措施,能够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角膜炎 感染性 角膜移植 药物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血清感染指标对血源传染病监测的意义。方法选取2014-2018年在武汉市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患者2561名,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乙肝表面抗原(HBsAg)、丙肝病毒抗体(HCVAb)、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HIV-Ab)和梅毒螺旋体抗体(TP-Ab)。结果在2561名住院患者中,血清感染指标的单独阳性率由高至低依次为HBsAg、HCV-Ab、TP-Ab、HIV-Ab;双重阳性率较高的是HBsAg+HCV-Ab、HBsAg+TPAb。血清感染指标阳性率较高的科室依次为感染病科、消化内科、神经内科、心内科等。男性患者阳性率明显高于女性,21~40岁和>40岁患者的阳性率明显高于0~20岁。结论HBV是血源传染病的主要感染指标,重视对血清感染指标的检测可有效预防HBV、HCV、HIV和TP的传播。

  • 标签: 感染性指标 血源性传染病 乙肝表面抗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