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损伤(acutekidneinjury,AKI)患者发生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我院接收治疗的512例急性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其临床资料。对其中发生消化道出血急性损伤患者的临床危险因素、住院病死率和其相关独立预测因子进行分析。结果消化道出血危险因素与患者发病前存在的慢性肾脏疾病、慢性干疾病、凝血功能障碍、肾功能损害严重程度、心功能不全、严重低氧血症有关。消化道出血独立危险因素为机械通气、心功能衰竭、慢性肝病、血小板减少、急性损伤3期和肝硬化。结论急性损伤常见的合并症为消化道出血,且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较高。消化道出血的发生与肾脏及其以外的其他危险因素相关,且消化道出血急性损伤患者的死亡率有密切的相关性。

  • 标签: 急性肾损伤 消化道出血 危险因素
  • 简介:目的总结综合征出血急性肾功能衰竭防治措施,提高综合征出血急性肾功能衰竭防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52例综合征出血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防治过程。结果152例患者经过治疗,151例痊愈出院,治愈率99.34%;1例死亡,死亡率0.66%。结论早期防治综合征出血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预后良好。

  • 标签: 急性肾功能衰竭 肾综合征出血热 早期防治
  • 简介: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24岁,主诉乏力、纳差2月,胸闷、憋气2周于2011年6月12日收入我科,患者2011年6月于当地医院测血压249/149mmHg(1mmHg=O.133KPa),查血尿素氮(BUN)21.8mmol/L,血肌酐(Cr)758umol/L,予以置中心静脉导管,开始血液透析治疗。诊断急性损伤3期、恶性高血压、恶性高血压。损害。入院后查血:

  • 标签: 中心静脉导管 急性肾损伤 术后出血 伤患者 肝素封管 恶性高血压
  • 简介:摘要急性肾衰竭(acuterenalfailure,ARF)是临床常见的危重急症,近年来国际肾脏病和急救医学界趋向将其改称为急性损伤(acutekidneyinjury,AKI)[1]。目前已发现许多新的生物学标志物来协助诊断和评估它,其中损伤分子-1(Kidneyinjurymolecule-1,KIM-1)可迅速、灵敏、特异地反映AKI的损伤及修复过程,在临床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现将KIM-1在AKI的早期诊断及修复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 标签: 急性肾损伤 肾损伤分子-1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穿刺活检术(PRB)前血液透析能否降低急性损伤(AKI)患者术后的出血风险。方法本研究为队列观察性研究。纳入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肾内科诊断为AKI并接受PRB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PRB术前患者是否接受血液透析治疗分为术前透析组和术前未透析组;按照术后是否出现周血肿分为周血肿组和无周血肿组。比较两组患者PRB术前AKI分期、血红蛋白水平、凝血功能和肾脏病理改变等基线临床资料,以及术后出现出血并发症情况,包括24 h内周血肿大小、肉眼血尿、腰腹痛、血红蛋白下降值及干预治疗(如介入手术、输血等)等。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法分析PRB术后发生周血肿的危险因素。结果共90例AKI患者被纳入本研究,其中术前透析组41例,术前未透析组49例。术前透析组AKI 2~3期占比显著高于未透析组(100.0%比75.5%,P<0.001)。两组术前凝血功能指标及血小板计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24 h内肾脏超声复查结果显示,两组术后周血肿发生率(56.1%比63.3%,P=0.489)、术后周大血肿(≥5 cm)发生率(26.1%比22.6%,P=0.766)、术后血红蛋白降幅(3.7%比1.2%,P=0.505)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无输血、动静脉瘘形成、血管介入或手术、院内死亡等情况发生。有周血肿组和无周血肿组肾脏病理表现均以急性肾小管坏死(ATN)为主,两组在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合并糖尿病和高血压、AKI分期、术前透析与否、血肌酐、血尿素氮、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和肾脏病理类型等项目上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RB术后周血肿发生风险与术前血液透析治疗无独立相关性(β=0.568,P=0.24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RB术后大血肿与术前透析亦无独立相关性(β=0.967,P=0.958)。结论术前血液透析对AKI患者PRB术后周血肿发生率及血红蛋白降幅无明显影响。术前血液透析降低PRB术后出血风险的作用还有待进一步研究验证。

  • 标签: 急性肾损伤 肾透析 手术后并发症 经皮肾穿刺活检术 出血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探讨综合征出血急性透析病人的健康指导和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 2018年 7月 ~2019年 7月收治的 48例综合征出血急性透析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健康指导护理,对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48例患者均达到了掌握或了解,说明通过健康教育,提高了患者及家属对长期治疗的认识,有效增强了患者对并发症的防治意识,提高了治疗效果。结论 健康指导护理对综合征出血急性透析病人的肾功能恢复起到积极作用,可有效清除患者肾脏毒素,且护理满意度、有效率较常规护理有明显提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肾综合征出血热 血液透析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急性绞痛的急诊治疗。方法首先对症治疗解痉止痛,包括特殊解痉药—黄体酮,对肾盂输尿管平滑肌的痉挛起解痉﹑松弛作用。其次维生素K1﹑K3又起解痉和止血作用;再次小苏打碱化尿液,即溶石和降低肌体的刺痛阈,对于草酸钙结石又可使用维生素B6和氧化镁治疗。预防感染治疗大部分尿路结石合并感染,形成结石时间长而发病急骤,发作时多数已致输尿管内壁损伤﹑尿路梗阻,故有肾积水﹑出血和血尿。最后中西医结合治疗。不仅保护肾功能,同时完成肾结石的彻底治愈﹑预防和防止复发。结果对1000多例急性绞痛病人监测﹑回访,证实治愈率达95%,尤其对活动性小结石效果显著,输液不超过一周,一月内结石从尿中排出。而外科手术和ESWL(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结石,1—3年均有不同程度和部位的复发。结论急性绞痛保守治疗即安全,复发率低。

  • 标签: 肾绞痛 解痉止痛 刺痛阈 尿路梗阻 肾积水 血尿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活检是肾脏病诊断的重要技术之一,它有利于明确诊断、调整治疗方案,判断预后,对诊断各类原发性和继发性肾脏疾病所提供的组织病理学资料是其他任何方法不能获得的。随着实验病理学、免疫学技术和介入性超声技术在临床的广泛应用,活检成为确定实质病变病理类型和病变程度的必需手段,尽管定位方法及穿刺针具不断改进,

  • 标签: 肾活检术 肾包膜下出血 介入性超声技术 改良 组织病理学 实验病理学
  • 简介:目的探讨金水宝胶囊预防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急性损伤作用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自2010年8月至2012年4月期间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94例,随机分为金水宝组和对照组。分别记录患者给药前、给药后3天、5天、8天、10天血清肌酐值,并计算第5天、10天血肌酐值较前变化情况。结果金水宝组在治疗后的5天、10天,均未见血清肌酐值的明显变化;而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清肌酐值的变化明显;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水宝胶囊能够保护肾功能,有效预防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急性损伤的发生。

  • 标签: 高血压脑出血 急性肾损伤 金水宝胶囊 血肌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穿刺活检术后出血合并急性精神障碍发生的原因及护理措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升护理质量。方法对2013年5月至2014年10月我科收治的4例穿刺活检术后出血合并急性精神障碍患者进行原因分析,并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药物治疗。结果经过精心的治疗护理,4例患者均治愈。结论穿刺活检术后不仅关注常见的并发症的护理,而且要注重患者心理精神的护理,防止因心理问题影响疾病的发展。

  • 标签: 肾穿刺活检术 出血 急性精神障碍 原因 护理
  • 简介:【摘要】经皮镜术是近年来于我国各级医疗机构中逐步推广的微创术式,是目前治疗复杂泌尿系结石的首选治疗手段,在镜引导下实现微创化治疗,伴随镜分辨率的不断提升,肾结石的清除效果也在不断提高,同时因手术切口较小,与传统手术相比,患者术后恢复期显著缩短。但经皮镜术开展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程度的并发症风险,尤以出血较为常见,本文主要结合近年来经皮镜术后并发出血相关研究资料并进行综述,为后期诊疗工作开展提供参考。

  • 标签: 经皮肾镜术 肾出血 肾结石 进展
  • 简介:摘要脓毒症是机体对感染的反应失调而导致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肾脏是脓毒症最常累及的器官之一,脓毒症急性损伤发病率高、死亡率高。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关于脓毒症急性损伤的早期识别、发病机制、诊疗的研究逐年增多,本文整理相关文献,从脓毒症AKI的早期诊断、病理生理、治疗方法、恢复和随访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提高脓毒症AKI在临床与基础方面的认识,降低脓毒症AKI的死亡率。

  • 标签: 脓毒症 急性肾损伤 早期诊断与治疗 恢复和随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梗死的临床特点、鉴别诊断及治疗要点。方法对本院收治的2例急性梗死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例表现为无痛性全程肉眼血尿,腹部CT平扫及强化提示左实性占位,考虑肾癌,经手术治疗确诊;另1例表现为左腰部胀痛不适,在外院按输尿管结石予抗感染、解痉治疗无效,后于本院行腹部B超、强化CT检查诊断为急性右肾后下部梗死,予尿激酶、静脉滴注溶栓治疗,同时予抗凝、抗感染、扩血管、止痛等对症治疗,症状逐渐治愈出院。结论急性梗死临床少见,且表现也各不相同,对临床表现可疑者,及时行相关检查以尽早诊治。

  • 标签: 肾动脉梗阻 肾肿瘤 血栓形成
  • 简介:摘要患者女性,44岁。行下肢动脉造影后2h出现心悸、全身不适,3h出现剧烈腰痛伴烦躁不安及大汗,4h右肾区叩痛明显,右侧腰背部可触及一个大而软的肿块,血压降至88/57 mmHg(1 mmHg=0.133 kPa),急诊彩色超声显示右肾周见约9.9 cm×5.6 cm弱回声团,提示右肾周血肿,立即给予止血、输血及扩容,并行急诊右肾动脉造影术,显示右肾下极靠近包膜处可见一血管畸形,造影剂外溢,给予弹簧圈栓塞治疗。术后继续对症处理,病情稳定出院,出院随访10个月,未见任何不适。

  • 标签: 糖尿病足 急性肾周出血 选择性肾动脉造影术
  • 简介:摘要:肾移植是目前终末期肾病最佳的治疗方式,移植后常见的并发症有感染、排斥反应、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delayedgraftfunction,DGF)等,胰腺炎是其罕见并发症。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actuepancreatitis,SAP)是由多种病因导致胰酶在胰腺内被激活后,引起胰腺组织自身消化、水肿、出血甚至坏死的炎症反应,以急性上腹痛、恶心、呕吐、发热和血胰酶增高等为特点。SAP发病急、并发症多、可发生休克和多器官功能衰竭。肾移植术后并发SAP在临床上少见,病死率高达50%~100%。本研究选取本院接受肾移植手术的患者46例,旨在探讨患者病原菌分布及临床主要病原菌对常用抗感染药物的敏感性和耐药性,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指导。现报道如下。

  • 标签:  肾移植受体 康复训练 早期活动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综合分析本文选取的资料,探讨综合征出血热采用扩治疗的措施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从2011年9月到2012年9月接收的100例综合征出血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采用早期扩法进行综合治疗,综合分析患者的全部资料。结果患者肾脏损伤的程度降低,疾病治疗进程有效缩短,治疗效果显著。结论采用早期扩治疗能够有效提高综合征出血热的治疗效果,这种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 标签: 肾综合征 扩肾治疗 出血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