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背景:急性胰腺炎(AP)病程早期可发生急性液体,积液可继发感染或形成假性囊肿。目的:评价超声引导经皮置管引流(PCD)治疗AP早期急性液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01年9月~2011年3月泰州市人民医院103例重症急性胰腺炎(SAP)伴早期胰腺、胰周急性液体的住院患者纳入研究,其中42例接受保守治疗,61例在保守治疗的基础上于入院48h内接受超声引导PCD治疗。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PCD治疗组体温和血清CRP水平恢复正常时间、积液消失时间、住院天数显著短于保守治疗组(P〈0.05),多器官功能衰竭、败血症、假性囊肿发生率以及手术率和死亡率显著低于保守治疗组(P〈0.05):置管和引流过程中无一例患者发生内脏损伤,局部皮肤无严重感染,拔管后无瘘管形成。结论:超声引导PCD治疗胰腺、胰周积液简单、有效、安全,可作为AP早期急性液体的首选治疗方法。

  • 标签: 超声引导经皮置管引流 急性胰腺炎 急性液体积聚 治疗结果 安全 回顾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急性胰周液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6例急性胰腺炎急性胰周液体患者。对照组33例行开腹治疗;观察组33例对患者进行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结果观察组术后基本指标和评分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21.21%低于对照组21.2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急性胰周液体的患者,可以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可以有效的降低并发症和死亡的情况发生。

  • 标签: 胰周液体积聚 重症急性胰腺炎 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有一个女孩,很小的时候就拥有一个梦想:成为一名出色的滑雪运动员。然而,她不幸患上了骨癌。为了保住性命,她被迫锯掉了右脚。后来,癌细胞扩散,她先后又失去了乳房和子宫。

  • 标签: 力量 积聚 痛苦 运动员 癌细胞 滑雪
  • 简介:介绍了运用计算机VisualFoxpro语言编制的加油站罐内油液体自动查询系统及其具体设计过程和运行的界面。该系统把人工查体积表和用计算器求修正值的过程交给计算机来完成,克服了手工计算速度慢、易发生错误等缺点,提高了油品计量的准确度,还节省时间。

  • 标签: 加油站 油品体积 查询系统 VISUAL FOXPRO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AP具有起病快、病情变化复杂、并发症多等特点,通过早期液体复苏支持治疗,AP患者局部及全身并发症可得到有效缓解,对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AP液体复苏的必要性、复苏时机、复苏液体选择等做一综述。

  • 标签: 急性胰腺炎 液体复苏 微循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9.11自杀性恐怖袭击带给美国人的是心理防线的垮塌,带给阿富汗的是战争,带给全世界的则是股市泄洪;到9月17日,全球股市骤然缩水11万亿美元,占世界年GDP的1/3,这种帐面上的缩水是要由实实在在的人来承受的,谁接盘?总会有人哭的。

  • 标签: 财富创造 财富积累 经济发展 苏南模式 民营经济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早期液体复苏治疗时,选择不同液体是否会影响治疗成效。方法:将本院于2019年12月~2021年2月收治的5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按照早期复苏液体给予的差异分为观察、对照两组,用于复苏治疗的液体分别为0.9%的氯化钠溶液+60%的羟乙基淀粉溶液以及单一0.9%的氯化钠溶液。比对两组患者早期液体复苏治疗后的指数(治疗24小时后的晶体含量、24小时胶体含量、72小时液体总量)以及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①治疗后,观察组三项早期液体复苏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值均<0.05;②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5.38%,低于对照组的34.62%,P值<0.05。结论:采用早期液体复苏方式治疗重症胰腺炎患者时,0.9%的氯化钠溶液+60%的羟乙基淀粉溶液的液体选择方案的治疗效果更好,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 标签: 早期液体复苏 液体选择 重症急性胰腺炎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患者早期液体复苏(fluid resuscitation,FR)中使用不同液体的效果。方法 从2021年3月-2022年3月的SAP患者中随机抽取100例,双盲法分为A组(50例,0.9%氯化钠溶液复苏)和B组(50例,6%羟乙基淀粉溶液),对比两组复苏效果。结果 B组复苏后临床指标(IAP、PVPI、GEDVI、EVLWI、PaO2 /FiO2)、优于A组(P<0.05);复苏后48h液体总量B组低于A组(P<0.05)。结论  在早期FR中予以SAP患者6%羟乙基淀粉溶液复苏,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扩容和维持血浆渗透压效果更佳。

  • 标签: 重症急性胰腺炎 早期液体复苏 羟乙基淀粉溶液
  • 简介:摘要早期液体复苏是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治疗的基石,液体复苏的终点需多途径、多角度评估与把握。SAP早期液体复苏需要综合临床指标、压力指标、容量指标、微循环及组织氧代谢指标等各个监测参数,动态评估容量反应性与耐受性,监测大循环及微循环的灌注状态,把握复苏的阶段性,及时调整液体的晶胶比、速度等,防止过度补液导致肺水肿、腹腔高压等并发症,以不断提高SAP早期液体复苏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 标签: 胰腺炎,急性坏死性 急性循环衰竭 液体复苏 血流动力学监测 微循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液体治疗策略。方法选择2017年2月份--2018年2月份的58例患者展开分析,根据平均分组方法分成两组,两组中各29例患者。研究组采用早期液体治疗;传统组应用传统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在患者入院24小时之内,研究患者的组液体输注量(6915.23±2815.14)ml,传组为(4992.63±1617.07)ml;在患者入院72小时内,研究组患者的累积液体输注量(18819.84±4627.65)ml,传统治组(16374.12±3517.33)ml,传统组的数据比研究组的数据差,组间比对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重症胰腺炎患者而言,其实施早期液体治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患者的病情加以缓解,然而是否能够改善患者的预后则需要再次进行临床分析。

  • 标签: 重症急性胰腺炎 早期 液体治疗 策略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急性液体集聚在急性胰腺炎中发生的危险因素,在疾病早期加强对相关危险因素的认识,通过相应的临床决策改善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泰州市中医院于2019年8月-2021年2月间收治的73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资料,对患者急性液体集聚发病相关危险因素展开分析。结果:通过研究分析我们总结出,本研究共收集73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其中急性液体组31例,无胰周积液组42例。比较两组的性别、年龄、基础疾病、BMI、胰腺炎病史、吸烟史、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甘油三脂、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白蛋白及C-反应蛋白。单因素分析提示两组的年龄大于60岁、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分数、白蛋白、D-二聚体(DD)及C-反应蛋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提示年龄>60岁、白蛋白、D-二聚体及CRP是急性胰腺炎并发急性液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年龄>60岁、白蛋白、D二聚体及CRP四个变量是急性胰腺炎并发急性液体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白蛋白回归系数为负值,是急性液体的保护性因素。

  • 标签: 急性胰腺炎 急性液体积聚 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医治疗在治疗积聚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我院2012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48例患者资料,制定治疗计划。结果中医治疗后积聚患者的治愈率高,本院收治的48例患者中44例患者完全康复并且满意出院,2例患者病情已经出现好转,2例患者进行转院治疗。结论中医治疗积聚患者在临床上得到满意结果,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积聚 患者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血液透析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慢性肾脏疾病的方法,但超滤液体控制对患者病程的影响一直备受关注。本文通过综合分析相关研究,总结了超滤液体控制在血液透析中的重要性以及其对患者病程的影响。研究表明,恰当的超滤液体控制可以有效预防液体过载和电解质紊乱,从而减轻患者的病症和提高生活质量。不当的超滤液体控制可能导致低血压、肌肉痉挛等并发症,增加患者的不适感和医疗风险。因此,在血液透析治疗中,精确监测和调整超滤液体至关重要,以确保最佳治疗效果和患者安全。

  • 标签: 血液透析,超滤液体积,慢性肾脏疾病,液体过载,电解质紊乱
  • 简介:采用流式细胞术研究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氯盐([C4mim][Cl])和1-丁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C4mim][BF4])对四尾栅藻的毒性影响,测定了细胞增殖、叶绿素荧光、细胞膜完整性和酯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2种离子液体均可抑制细胞增殖,且抑制作用随离子液体质量浓度和暴露时间增加而增强。计算得到96h[C4mim][Cl]和[C4mim][BF4]的半数效应质量浓度EC50分别为49.61mg/L和42.22mg/L。测试期间发现,[C4mim][Cl](质量浓度20~200mg/L)和[C4mim][BF4](质量浓度20~150mg/L)对叶绿素荧光强度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细胞膜完整性无明显影响,随离子液体处理时间延长,对酯酶活性表现为先刺激后抑制作用;经200mg/L[C4mim][BF4]处理藻细胞96h后,藻细胞叶绿素的平均荧光强度仅为对照组的20%,酯酶活性为对照组的5%,且95%细胞膜发生破裂。2种离子液体对四尾栅藻均有毒性作用,这表明离子液体一旦进入水环境,将会对水生环境带来一定风险。

  • 标签: 环境学 离子液体 毒性 流式细胞术 叶绿素荧光 细胞膜完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