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心肌梗塞一种具有发病率高、致死率高的心血管疾病,主要病理表现为心肌缺血性坏死。根据其发病机制,主要的治疗方法以疏通冠状动脉,恢复心肌细胞氧气和血液的供应为目的,常见的治疗方法有传统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溶栓治疗,其中溶栓治疗效果更为显著,安全性更高1;本文就急性心肌梗塞的治疗方法进行回顾和展望。

  • 标签: 急性心肌梗塞 治疗方法 回顾与展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48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估记录,并分析接受不同治疗方法的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疗效。结果48例患者,显效44例,显效率91.7%;实验组有效23例,有效率95.8%,对照组有效21例,有效率87.5%,实验组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内科一般治疗+尿激酶溶栓+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是治疗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有效方案,可行性高,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使用。

  • 标签: 急性心肌梗塞 患者 临床
  • 简介:摘要目的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院前急救措施与急救效果进行研究与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120例,对患者的急救流程与一般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重点分析患者急性抢救结果、初步诊断结果与发病原因。结果纳入本次调查研究的120例患者中包含4例放弃治疗患者、96例继续治疗患者以及20例急性猝死患者。结论对现场抢救时间进行严格的控制,准确、快速地完成诊断工作,对于提高抢救成功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 标签: 急救措施 院前急救 急性心肌梗塞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急诊心肌梗塞患者中循证护理的临床观察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本院收治的80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依据循证护理配合方案进行护理,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护理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采用统计学软件对比两组护理工作人员评分以及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显示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循证护理应用于急性心肌梗塞的护理工作当中可显著提升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在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 标签: 急性心肌梗塞 循证护理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在我科抢救护理措施特点,提高心梗患者的救治成功率。方法总结分析在急诊绿色通道开放下救治的心梗患者。结果患者被成功送入介入室做介入治疗(PCI)并成功救治。结论完善急诊绿色通道的开放,加强多科合作,获得家属的积极支持,能更好的提高患者的救治的成功率。

  • 标签: 急性心肌梗塞 绿色通道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急性心肌梗塞早期观察以及急救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9月-2017年2月接收的患有急性心肌梗塞的病人38例,对38例病人进行早期病情观察以及精细化护理,对其临床效果给予深入的分析研究。结果38例通过早期病情观察以及精细化护理以后,病情稳定一共有35例,并发症一共2例,死亡1例,在进入医院以后12小时死亡。结论对急性心肌梗塞在早期对病情进行密切观察,同时采取精细化护理干预措施,可以使病人预后得到明显改善,使病人健康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

  • 标签: 急性心肌梗塞 急救 护理
  • 简介:摘要急性心肌梗塞(ACI)属于心血管内科比较常见的多发病,其对于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生命健康会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临床认为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予以抗凝溶栓治疗能够获得比较良好的效果,同时亦会采用药物抗栓治疗。目前,我国临床针对急性心肌梗塞的临床治疗已经作出了一定的研究,主要包括药物抗栓治疗和静脉溶栓治疗两个方面,现本文便在对急性心肌梗塞以及其并发症的相关研究进行明确后,从该两个角度入手进行整理和总结。

  • 标签: 急性心肌梗塞 临床治疗 静脉溶栓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院前急救与急诊护理。方法选取我院中救治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实行院前急救以及急诊护理,对照组中实行家属送至医院的急救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急救反应时间,并发症以及死亡率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中的急救反应时间小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中的死亡率小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实行院前急救以及急诊护理,可以有效的减少急救的反应时间,提高患者的预后的情况,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急性心肌梗塞 院前急救 急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院前急救护理情况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取110例2016年4月-2017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依据是否实施院前急救分为对照组和探究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是家属直接送到医院急救,没有接受院前急救护理。探究组由医院急诊科出诊,接受良好的院前急救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急救反应时间、并发症以及死亡率。结果探究组的住院时间、急救反应时间、并发症以及死亡率都明显优于对照组,因为P<0.05,因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进行院前急救护理,能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救治患者,使患者快速康复,减少并发症以及死亡情况的传。

  • 标签: 急性心肌梗塞 患者 院前急救 护理
  • 简介:摘要急性心肌梗塞是内科常见急症,其发病急、死亡率高,正确有效的院前急救可有效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我院急救中心从2015年10月至2017年9月,共抢救急性心肌梗塞患者22例,由于早期处理得当,除4例在到达现场时患者已心跳、呼吸停止死亡外,其余均抢救成功。

  • 标签: 急性心肌梗塞 院前急救
  • 简介:摘要目的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急诊护理方式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对2015年5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9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回顾,总结归纳患者的急诊护理方法。结果129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中共有23例心源性休克,31例心力衰竭,另外75例患者为心律失常,经过有效的临床护理后,患者的疼痛症状、焦虑不安、恐惧担忧情绪均得到了有效控制,其中121例患者抢救成功后送入病房继续接受治疗和观察,抢救成功率为93.79%。结论通过有效的急诊护理手段,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采取相应的抢救护理措施,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症状,并通过及时反馈患者的病情变化,能够为医生的抢救争取时间,从而为患者的生命安全提供保障。

  • 标签: 急性心肌梗塞 急诊护理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急性心肌梗塞的急诊护理分析。方法选取我院中救治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40例,均实行急诊护理,对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选取的患者中有7例为心源性休克,有9例患者为心力衰竭,有24例患者出现心律失常。患者经过及时的抢救以及急诊护理后,有38例患者抢救成功。抢救成功率达到95.00%。结论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实行急诊护理,可以提高抢救的成功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急性心肌梗塞 急诊护理 抢救成功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急性心肌梗塞的护理效果观察。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心内2013年10月至2015年3月期间诊断为心肌梗塞患者56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采取急性期护理干预和稳定其护理干预,稳定期护理干预系统划分为用药护理、心理护理、生活护理、预防并发症护理、康复锻炼、出院指导。结果经过我院的观察和护理之后,56例患者病情明显好转,39患者基本好转,8例患者无明显变化,例患者病情恶化转上级医院救治。结论我科系统总结的心肌梗塞护理方法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护理 急性 心肌梗塞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并归纳对心肌梗死患者在护理中需要注意的要点以及护理经验。方法在我院采取9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对患者施展溶栓前后期护理工作,在措施完成后,观察是否有助于缓解病情。结果通过有效的护理措施,成功缓解症状,使死亡率降低。结论急性心急梗塞患者发病突然,威胁较高,针对性的护理方式有助于病症的治疗以及患者恢复。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溶栓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6月急性心肌梗塞患者80例,将其按病历编号顺序随机分为健康教育组与常规组,各40例。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健康教育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强化健康教育,将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对相关知识知晓度进行比较健康教育组患者在疾病相关知识、自我护理知识、日常预防知识、合理用药知识等方面知晓度均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教育组患者在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发生率方面均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健康教育应用于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护理干预中,其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知晓度,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遵医行为,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值得推广。

  • 标签: 健康教育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 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