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昼夜节律由视交叉上核生物钟驱动,许多生命活动与生理功能均受昼夜节律的调节,如中枢神经系统活动、自主神经系统活动、内分泌功能、代谢与免疫功能等。在分子水平上,昼夜节律由生物钟基因震荡产生的分子机制调控。内源性的昼夜节律是控制睡眠的主要过程之一。昼夜节律紊乱可引起多种生理功能异常,最常导致睡眠-觉醒周期异常,也可导致其他睡眠障碍、认知功能异常、高血压、糖尿病及肿瘤等一系列疾病及不良后果。近期,昼夜节律与睡眠觉醒之间的联系日益引起研究者们的关注。文中综述了昼夜节律及昼夜节律失调性睡眠觉醒障碍的研究进展。

  • 标签: 昼夜节律 生物钟 睡眠障碍,昼夜节律性 分子机制
  • 简介:【摘要】本研究从昼夜节律的表达机制、昼夜节律与健康的关系、昼夜节律与危重症护理等方面综述了重症患者护理中昼夜节律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国内医务人员的护理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昼夜节律 重症病人 护理 研究进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疫情打破全球供应链平衡,致使我国对外贸易出口剧增,海运需求旺盛,箱船运价暴涨,新造船下单火爆,船厂接单超负荷运行,势必需提升造船效率与产出,确保按期交付

  • 标签: 节律化建造  管理改善  生产准备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心脏介入治疗并发心脏穿孔患者的护理体会进行分析与研究。方法:通过调查报告进行研究,选取2例心脏介入治疗并发心脏穿孔患者,并且观察他们的治疗过程,再加上术前、书中、术后护理的方法对患者进行二次保护。结果: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效果,心脏介入治疗并发心脏穿孔患者的生命体征趋于正常化。结论:心脏穿孔是心脏介入治疗的过程中出现的并发症,一般是无法完全避免的,只能尽量避免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情况发生,经过护理两位患者都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值得各大医院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心脏介入治疗 心脏穿孔 护理体会 研究结论
  • 简介:摘要:众所周知,抑郁症作为精神病学当中一种最为常见的疾病,很多抑郁症患者都会出现失眠的状况。而患者服用抗抑郁的药物能够进一步改善抑郁症患者的情绪,还会对患者的睡眠节律产生影响,根据现阶段的抗抑郁症药来说,对患者睡眠节律影响的机制仍然不是很明确,需要做进一步的调查与研究。

  • 标签: 抑郁药 抑郁症患者 睡眠节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心脏康复护理在心脏介入术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选取沭阳仁慈医院收治的心肌梗死患者50例,均择期实施心脏介入手术。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均分至两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心脏康复护理,并依次命名为对照组、观察组。对比两组之间的相关指标差异。结果 护理后,与对照组数据相比,观察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显著更低(P<0.05);另外,在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数据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实施心脏介入手术的心肌梗死患者而言,对其实施心脏康复护理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负性心理状态,进而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心脏康复护理 心脏介入手术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对心脏超声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的价值进行分析。方法 对本院心血管内科在2019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所收治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84例的临床资料做出回顾分析,然后比较心电图诊断与心脏超声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的准确率进行比较。结果 高血压性心脏病经心电图诊断结果为26例,阴性为16 例,准确率为61.9%;经心脏超声诊断阳性为34例,阴性为8例,准确率为81.0%,前者准确率明显低于后者。结论 心脏超声诊断属于无创检查,其比心电图的准确率明显要高,能够为临床早期诊断与治疗高血压性心脏提供可靠依据。

  • 标签: 高血压性心脏病 心脏超声诊断 心电图诊断
  • 简介:【摘要】在我国医疗水平与临床所用技术不断进步的基础下,各类肿瘤的治愈几率大幅提高,患者的生存几率与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但有关研究显示,许多肿瘤患者在接受治疗时,其心血管健康状况将受到一定影响,从而导致患者的长期发病率与死亡几率受到一定影响,已成为影响肿瘤治疗预后效果的关键因素。针对以上特性,诞生了一门全新的学科,即肿瘤心脏病学,该学科的主要目的如下:医护人员在对癌症患者进行治疗时,保障并提高患者的心血管健康。

  • 标签: 肿瘤心脏病学 抗肿瘤药物 心脏毒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肾脏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是否存在昼夜节律,及其与血压昼夜节律的关系。方法选择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在河北省人民医院就诊的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104例,其血清肌酐(SCr)与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均正常。根据收缩压的昼夜节律类型,将患者分为杓型组37例、非杓型组35例和反杓型组32例,分别测量各组4个时间段(8:00-14:00、14:00-20:00、20:00-2:00、2:00-次日8:00)尿肾素(U-REN)和尿血管紧张素原(U-AGT)的含量。结果(1)U-REN的含量在20:00-2:00和2:00-次日8:00反杓型组和非杓型组均高于杓型组(均为P<0.05),且反杓型组较非杓型组升高更为明显(均为P<0.05);(2)U-AGT的含量在14:00-20:00、20:00-2:00和2:00-次日8:00反杓型组和非杓型组均高于杓型组(均为P<0.05),在20:00-2:00和2:00-次日8:00反杓型组高于非杓型组(均为P<0.05);(3)U-REN和U-AGT在杓型组各个时间段的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非杓型组和反杓型组U-REN和U-AGT含量在20:00-2:00和2:00-次日8:00明显高于8:00-14:00和14:00-20:00(均为P<0.05),反杓型组更为显著(均为P<0.05)。结论U-AGT和U-REN在非杓型和反杓型EH患者中呈现昼低夜高,而在杓型EH患者中昼夜变化不明显。测量日间和夜间尿液中U-AGT和U-REN的含量可能将有助于判断肾脏局部RAS的激活程度,并进一步了解血压节律受损程度。

  • 标签: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高血压 昼夜节律 尿肾素 尿血管紧张素原
  • 简介:摘要心房颤动(房颤)由于其高发病率和高致残率造成严重的医疗和社会负担。目前,亟需从疾病管理理念和医疗策略等多个层面作出改变应对挑战。在疾病管理上,应该践行"整合"理念,以患者为中心,整合不同层次医疗资源,尝试移动医疗等多种手段,对疾病标本兼治,既有对症处理,也有风险管控。在疾病治疗策略方面,大量循证医学证据表明,应该对房颤早期发现早期干预,遵循节律优先的原则,增加房颤患者的窦性心律维持率,达到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致死率、致残率的目标。

  • 标签: 心房颤动 整合管理 早期诊断 射频消融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节律性听觉刺激联合板凳操运动改善帕金森患者康复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1月~2022年2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84例帕金森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护理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节律性听觉刺激联合帕金森健康操进行干预。观察两组平衡功能(Berg平衡量表)、运动功能(UPDRSⅢ)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UPDRSⅡ)等指标情况的差异。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平衡功能BB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节律性听觉刺激 板凳操运动 帕金森 平衡功能 运动功能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心脏与胎盘是胚胎最早启动发育及发挥功能的器官,在发育过程中协同生长,并受共同的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这种现象称为胎盘-心脏轴。胎盘-心脏轴的双向作用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尤其是胎盘在其中的作用尚不清楚,小鼠模型研究提示胎盘结构和功能异常会影响心脏发育。多项临床研究提示胎盘结构功能异常与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相关。本文就胎盘和心脏共同调控因子、胎盘-心脏轴在心脏发育中的作用及环境因素的影响进行综述。

  • 标签: 胎盘-心脏轴 心脏发育 先天性心脏病
  • 简介:摘要:高血压心脏病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与持续高血压引起的心脏负荷加重、心室代偿性增厚、心房扩张有关。高血压作为一种具有极高发病率的慢性疾病,在老年群体中的发生率超过60%,且随着年龄的增加,发病率不断升高,因高血压而导致的心脏疾病也应受到更多的重视。本文分析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的诊断价值,报告如下。

  • 标签: 高血压心脏病 心脏 彩色超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