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单中心儿童心脏移植关键技术和方法,为中国儿童心脏移植发展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2008年9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完成的47例儿童心脏移植临床资料,观察受者临床特征、手术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和生存率。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非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中位数表示,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以全因死亡或再次移植为主要终点事件,运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结果47例患儿心脏移植时年龄为(10.3±4.8)岁,男性24例,女性23例,体质量(32±15)kg,术前肺动脉压(33±12)mmHg。原发病包括:心肌病36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9例和心脏肉瘤2例,4例患儿既往有心脏手术史。受者群体反应性抗体均<10%,供受者ABO血型相同39例,相容8例,供受者体质量比1.6±0.6。供心冷缺血时间为(330±115)min,其中24例冷缺血时间>6 h。采用双腔静脉法37例,双房法10例。术中体外循环时间(119±53)min,体外循环并行辅助时间(80±48) min。术后机械通气时间中位数32 h(13~1 250 h),ICU停留时间中位数7 d(5~11 d)。术后20例受者发生一种或以上并发症,包括心功能不全7例、心律失常5例、肾功能不全7例、排斥反应3例和血液系统并发症1例。受者术后3周时左心室射血分数为(67±5)%(57%~79%),46例受者顺利康复出院,1例术后59 d死于肺炎。截至2019年6月30日,46例受者平均随访时间(42±31)个月(6~129个月),术后1、3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95.74%、93.01%和93.01%。结论心脏移植是治疗儿童终末期心脏病的有效方法。本中心儿童心脏移植术后近、中期生存率良好,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儿童心脏移植技术流程,行之有效,值得借鉴。

  • 标签: 儿童心脏移植 单中心 生存率 技术规范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胎儿先天性心脏病应用心脏超声筛查的诊断价值。方法: 2016年 1月— 2018年 2月本院接诊且行产前超声筛查的孕妇 1000例,综合分析本组 1000例孕妇产前超声筛查的结果,同时对所有孕妇进行跟踪随访至分娩亦或者是引产后,充分了解孕妇的引产亦或者是分娩结果,并对孕妇产前心脏超声筛查的符合率进行计算。结果:本组 1000例孕妇产前心脏超声筛查提示先天性心脏病 18例,占总比例的 1.8%。和分娩亦或者是引产结果对照,漏诊 1例,本组产前心脏超声筛查的符合率为 94.74%。结论:加强对孕妇进行产前心脏超声筛查的力度,能够显著提高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准确率,从而有助于改善胎儿的出生素质。 

  • 标签: 胎儿先天性心脏病 诊断价值 心脏超声筛查 分娩结果
  • 简介:科室,超声科摘要:目的:探讨冠心病诊断中心彩超和血脂联合应用的价值。方法:选取疑似冠心病患者120例,以冠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n=91)与非冠心病组(n=29),比较两组心脏彩超与血脂水平。结果:相较于非冠心病组,冠心病组舒张早期E峰血流速度(E)、E峰和舒张晚期A峰血流速度比值(E/A)更低(P

  • 标签: 冠心病 心脏彩超 血脂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原发性心脏肿瘤的病理特征和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7年12月上海儿童医学中心135例心脏肿瘤患儿的临床资料。诊断年龄中位数0.54岁(0~14.36岁),肿瘤呈单发性61例,多发性74例。45例有明显临床症状或血流梗阻,4例有轻度血流梗阻,86例无症状。手术治疗41例,未行手术94例。肿瘤完全切除24例,部分切除16例,心脏移植1例,瓣膜成形13例。结果本院手术40例,术后早期循环稳定35例,发生严重低心排症状5例。其中经治疗后心功能恢复正常2例,死亡3例(住院死亡率7.5%)。另1例外院行心脏移植术后存活,随访24个月心功能良好。良性肿瘤部分切除与完全切除术后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恶性肿瘤术后2年死亡1例。94例未手术患儿中,放弃手术死亡1例,等待心脏移植手术死亡1例,尚在等待心脏移植2例,其余90例无血流动力学紊乱症状。结论小儿原发性心脏肿瘤多为良性肿瘤,可以长期随访。对有明显血流梗阻、心律失常及恶性心脏肿瘤患儿,手术治疗是必需的。手术原则不强求完整切除肿瘤,可行部分切除以消除血流梗阻症状。对无法行手术切除的心脏肿瘤,心脏移植可能是唯一选择。

  • 标签: 心脏肿瘤,原发性 手术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中心律失常的护理要点。方法: 2018.01~2020.02期间接受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 40例,所有患者给予规范及全面护理。结果: 40例患者于植入术中出现各类心律失常共计 11例,通过相应护理后,均顺利完成手术 。结论:对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而言,采取规范及全面护理可减少心律失常发生,及时发现恶性心律失常,及时处理,防止发生手术并发症,保障手术顺利进行;进行心律失常的防治,亦对手术效果有进一步的保障。

  • 标签: 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 心律失常 护理要点 效果
  • 简介:摘要心搏骤停是神经外科手术的致命并发症,与围手术期病死率显著相关。冠状动脉疾病是心搏骤停的主要原因。及时、高质量的标准化心脏复苏和骤停后管理对改善心搏骤停预后至关重要。报道心脏超声指导下成功复苏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行胶质瘤切除术术中心搏骤停1例,以期为相关疾病的处理提供借鉴和参考。

  • 标签: 神经外科手术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心搏骤停 心脏超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中心全胸腔镜微创术对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心功能及血清心特异性肌钙蛋白(cTnI)、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Ⅰ)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2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76例先天心脏病患者为观察对象,按照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35例和研究组41例。对照组行开胸手术,研究组行单中心全胸腔镜微创术,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血清cTnI和IGF-Ⅰ、并发症、心功能。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心肺流转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胸腔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24 h,研究组cTnI水平为(1.13±0.15)μg/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5±0.24)μg/L,研究组IGF-Ⅰ水平为(11.53±3.11)μg/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85±3.26)μg/L(均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4.6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5.71%(P<0.05);术后半年,研究组心功能分级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单中心全胸腔镜微创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具有术后恢复快、并发症较少、cTnI与IGF-Ⅰ波动小的优势,利于提高患者心功能。

  • 标签: 单中心全胸腔镜微创术 先天性心脏病 心功能 cTnI IGF-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心脏移植术后患者心脏康复护理管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39例心脏移植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在心脏移植术后予以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予术后常规护理联合心脏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满意测评值;心脏移植术后患者心脏康复锻炼开始时间、患者出院时间;护理前后心功能和肺功能监测指标、六分钟步行距离;术后感染、免疫排异反应等的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满意测评值、心功能和肺功能监测指标、六分钟步行距离、心脏移植术后患者心脏康复锻炼开始实施时间、患者出院时间、术后感染、免疫排异反应等的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脏移植术后患者实施术后常规护理联合心脏康复护理可获得较好的效果。

  • 标签: 心脏移植 心脏康复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心脏磁共振成像技术研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患者左心功能及心肌的变化,并对心肌组织进行量化分析。材料与方法选择符合2011年修订版OSAHS诊断标准,且经多导睡眠图(polysomnography,PSG)监测后诊断为OSAHS的男性患者24例,年龄40~ 60岁,及正常成年男性健康志愿者25名,年龄40~ 60岁,进行心脏磁共振基于梯度回波的多时相电影序列扫描、look-locker反转恢复(modified look-locker inversion recovery,MOLLI)序列对比剂注射前T1 mapping扫描、基于T2平衡稳态自由进动序列(steady-state free-precession,SSFP)的T2 mapping扫描、T1 scout序列扫描、MOLLI序列对比剂注射后T1 mapping扫描。获得左心功能参数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s,LVEF)、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volume,LVEDV)、收缩末期容积(left ventricular end systolic volume,LVESV)、每搏量(stroke volume,SV)、心输出量(cardiac output,CO)、心脏指数(cardiac index,CI)、左室心肌质量(left ventricular mass,LVM)、左室心肌T1值、T2值及细胞外体积分数(extracellular volume fractio,ECV)值。结果(1)心功能相关参数:OSAHS组LVEF、LVEDV及LVSV低于正常对照组,LVESV及LVM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收缩末期容积、每搏量、心输出量OSAHS组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织学参数:中间段T2值、心尖段T2值及左室心肌平均T2值OSAHS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段心肌及左室平均增强前T1值及ECV值OSAHS组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心脏磁共振成像技术可以有效评估OSAHS患者心脏结构功能及心肌的早期改变,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2) OSAHS患者的左心收缩及舒张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减低,心肌质量增加;(3) OSAHS患者左室心肌存在不同程度的心肌水肿和炎性改变。

  • 标签: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心脏磁共振成像 心功能 心肌损害 磁共振成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根据护理案例进行分析,提出心脏支架手术术后护理的改进策略。方法 对 120例实施心脏支架植入手术治疗的患者,分为术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和采用个性化护理的实验组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术后护理生理指标和心理健康评估与对照组对比具有明显差异 ,统计学意义突出 (P<0.05)。 结论采用个性化护理取得较好的术后恢复效果。

  • 标签: 心脏支架手术 个性化护理 健康评估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