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利用频谱法在青海沱沱河地区进行天然气水合物勘查,确定天然气水合物的赋存地层和深度,并探讨天然气水合物的在沱沱河地区的赋存特点,为沱沱河地区天然气水合物的勘查,提供了可靠的地球物理依据,为探测常年冻土层的厚度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地球物理方法。

  • 标签: 频谱激电法 天然气水合物 常年冻土 沱沱河地区
  • 简介:8月26—28日,两年一度的“中国电学论坛”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如期举行。在本次论坛上,成立了“护士专业委员会”,该委员会由广东省人民医院孙芸芸教授担任主任委员,陈长瑛、杨晓云、韩卫星、姜琳、林丽霞担任副主任委员。由于在临床第一线察看和监测患者情况、及时发现问题的大多是监护室或心血管病房的护士,因此提高护士的心电图监测水平在整个临床诊断、治疗环节上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 标签: 专业委员会 心电学 护士 广东省人民医院 心电图监测 主任委员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实时监测在室间隔缺损堵闭术中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至2015年1月间72例通过左室造影确定给予堵闭手术治疗的室间隔缺损患者,并在术前心电图检查显示为基本正常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在患者堵闭手术中以及手术后3至5天实时进行监测,观察患者有没有发生心律失常特别是恶性的心律失常,对此做出相应的治疗或者停止手术,并跟踪随访患者情况一年。结果所有患者在堵闭术中及术后共16例发生心律失常,发生率为22.22%。其中8例出现在股动静脉轨道建立的过程中,3例患者出现三度房室阻滞、2例患者出现完全性的左束支阻滞、1例患者出现三度房室阻滞伴完全性左束支阻滞、2例患者出现室性心动过速,评估堵闭术后患者发生较严重并发症风险的可能性后选择是否放弃堵闭手术。另外8例中,6例手术中发生完全性的右束支阻滞,在释放堵闭器后均无处理自行恢复正常;2例手术后发生不完全性的右束支阻滞,及时使用激素进行治疗后2至3天心律恢复正常。在随后的跟踪随访中未出现异常。结论堵闭术治疗室间隔缺损中,发生心律失常的几率较高,利用实时监测能够及时发现患者在术后或术中有无发生心律失常,引导临床治疗。

  • 标签: 室间隔缺损 堵闭术 实时心电监测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向量与心电图联合检查对心肌缺血诊断的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4年9月到2015年12月期间接收的69例冠心病患者,根据临床诊断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7例,对照组32例,对照组单纯采用心电图检查,观察组采用心向量与心电图联合检查,对两组患者心肌缺血的诊断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两组患者心肌缺血的阳性率方面,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心肌缺血诊断过程中采用心向量与心电图联合检查可明显提高心肌缺血的诊断率,从而为患者的及时治疗提供科学依据,在严格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的条件下,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心电向量 心电图检查 心肌缺血 诊断价值
  • 简介:电极片是医院为了检测方面专用的医疗用具,临床上使用非常广泛,目前常用的电极片直接将电极片粘贴在人体皮肤上,长时间使用会造成使用者皮肤不适、出现过敏现象、严重者甚至容易引发接触性皮炎,且揭除电极贴片时使用者会有疼痛现象。为此,笔者对电极片进行了改进,经临床应用,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 标签: 电极片 过敏现象 铜扣 导电胶 临床应用 打孔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和分析肌电图、面神经在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中的指导作用与预后评估。方法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本单位收治的45例周围性面瘫患者,治疗前检查肌电图、面神经,并使用量表评分,分为轻中重三级,治疗后评估面神经功能。结果45例经2个疗程治疗后,轻度组11例治愈10例,显效1例;中度组25例,显效7例,有效18例;重度组9例,有效4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8.9%。结论肌电图、面神经的检查可以为针刺治疗面瘫的疗效与预后提供一种比较客观、准确的临床依据。

  • 标签: 肌电图 周围性面瘫 针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地形在TIA患者中的临床诊断效果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3例TIA患者相关资料进行综合性回顾性分析,患者均符合TIA临床诊断标准,患者均采用多普勒和脑地形两种方法诊断,分析两种方法诊断效果及其诊断价值。结果13例患者中2例临床上表现为P,3例表现为S,8例表现为X。脑地形图中1例αPR,2例αPR,4例αPR,1例θPI,3θPI;多普勒表现中5例FV增快,6例FV减慢,9例CAS。结论TIA发病率较高,临床上采用脑地形诊断效果理想,能够提高临床诊断率,必要时可以联合多普勒诊断,发挥不同方法诊断优势,达到优势互补。

  • 标签: 脑电地形图 TIA 诊断效果 诊断价值
  • 简介:本文从时间域、空间域和频率域等方面研究了影响数据采集准确性的因素,并分析了短波频段背景噪声的特点,研究了在占用度统计分析中根据背景噪声设置动态门限的重要性.

  • 标签: 短波 监测频谱采集 占用度动态门限
  • 简介:三年前的那个秋天,我走进二(1)班,成了56个孩子的班主任。他们活泼、天真、可爱,偶尔还有几分调皮。我喜欢他们,他们也乐于与我亲近,只有一个不起眼的孩子表现出了不同——她叫李盼馨,是开学时第一个来报道的学生。当时,她显得呆呆的、怯怯的,我以为她只是怕生,等熟悉了班级环境就会好的,便没放在心上。谁知,我在开学后偶然发现,她不仅数不清10以内的数字,也不会写自己的名字,甚至连话都讲得不太清楚;下课后,没有孩子找她玩,还有人开玩笑地叫她'傻子',而她永远都只是木讷地

  • 标签: 班级环境 张老师 告诉我 去哪儿 口头表达 满脸笑容
  • 简介:目的探讨引导技术在早产儿PICC置管尖端定位中的应用效果,以提高穿刺到位率,减少并发症发生。方法选择2016年1月~9月我科收治的实施PICC置管早产儿75例,按不同方法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定位法。观察组采用心引导定位法。比较两组穿刺到位率。结果观察组、对照组穿刺到位率分别为92.5%、7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引导技术辅助早产儿PICC置管到位率高,可有效监测PICC导管深度的变化,此方法简单易行,可应用于临床。

  • 标签: 早产儿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心电引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三向瓣膜式PICC置管中运用心辅助定位技术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2月~2016年4月行三向瓣膜式PICC置管的患者65例,运用心电监护仪连接3导联夹式导联,在导管置入体内后,用RA导联夹,夹于三向瓣膜式PICC尾部的内置导丝金属裸露处,接生理盐水匀速输注,从而导出特征性P波。通过P波形态,来判断导管尖端的位置。结果65例患者61例出现了特征性P波,占93.8%,X线射片提示,47例入上腔静脉,占72.3%;15例入右心房,占23%;1例入颈内静脉,占1.5%;2例因行动不便拒绝射片,占3%,其中4例患者未出现特征性P波,X线射片检查,3例在上腔静脉,1例在右心房。结论辅助技术在三向瓣膜式PICC置管中可以运用,但不能替代X线射片这一金标准,要推翻这一标准,还需进一步研究。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风力发电机组传动系统中,行星齿轮箱的应用比较广泛。运行过程中,行星齿轮箱的工况变化频繁,承受动态重载复合,是整个动力传动链中比较薄弱的环节,其中行星轮、太阳轮及齿圈都是容易出现故障的部位。所以,对这些部位进行故障监测诊断,有利于风力发电机组的稳定、高效运行。由于行星齿轮箱具有自身的运动特点和结构特征,故障诊断的难度比较大,本文主要针对行星齿轮箱分布式故障振动频谱特征进行分析与研究。

  • 标签: 行星齿轮箱 分布式故障 风力发电机 振动信号 频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