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不同浓度水合氯醛对家兔心电图的影响,建立适合本科教学的新的家兔室性心律失常。方法采用家兔心电图描记方法,将健康家兔分为6组水合氯醛低剂量组(5%,0.4ml/kg)、水合氯醛中剂量组(10%,0.4ml/kg)、水合氯醛高剂量组(15%,0.4ml/kg)、水合氯醛高剂量+利多卡因组(1%,1ml/kg)、氯化钡组(0.5%,2ml/kg)、氯化钡+利多卡因组。比较各组心律失常发生率和持续时间。结果水合氯醛导致家兔室性心律失常持续时间超过30min,与氯化钡组比较死亡率低(p<0.001);利多卡因可明显缩短水合氯醛室性心律失常持续时间(p<0.05),心电图可恢复正常,与氯化钡组比较(p<0.05)。结论15%水合氯醛0.4ml/kg可以引起家兔稳定的室性心律失常,利多卡因有对抗作用。该模型与氯化钡模型比较具有操作简单,毒性小,心电图稳定,动物死亡率低等优点,更适合本科教学需要。

  • 标签: 家兔 水合氯醛 氯化钡 心律失常模型
  • 简介:在长期的实践和研究中,人们发现许多毒性低、安全性高的抗心律失常的中药,其价值得到世界范围的认可。而离体心脏心律失常具有操作简单,可控,干扰因素少的特点,还可与其他技术进行联用,通过检测心电图、心房和心室单相动作电位及离子通道电流等多指标,可以评价药物的药效与安全性。因此,本文从基础研究和转化医学角度,对常用离体心脏心律失常进行总结,以期为抗心律失常中药的药效与安全性评价提供借鉴。

  • 标签: 中药 心律失常模型 离体心脏 安全性评价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服用治疗量抑或亚治疗量抗心律失常药物(AAD)的治疗过程中,引起原有心律失常加重或者诱发新的心律失常称为AAD致心律失常(proarrhythmia)作用。自1989年心律失常抑制实验(CAST)结果公布后.AAD致心律失常的作用被认为是AAD引起死亡率增高的主要原因,因而受到广泛重视,现证实不论是传统还是新型的AAD,均有致心律失常作用,其发生率与检测方法和药物特性有关,采用动态心电图或心电生理检查方法检出AAD致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分别为10%和20%,

  • 标签: 抗心律失常药 心律失常 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 折返 触发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致心律失常作用给予探讨。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就诊的心律失常患者800例,采用动态心电图进行检测,比较用药前后患者的心律失常。结果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后,800例患者中有78例患者的心律失常加重,且患者出现的加重现象各不相同,抗心律失常药物加重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为9.7%。结论在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心律失常患者时,确实存在心律失常加重现象,因此,患者用药后,要进行严密观察,必要时立即停药或采取其他有效方法给予治疗。

  • 标签: 心律失常 抗心律失常药物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常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及心律失常的护理。方法配合治疗进行护理。结论定期测量心率和心律,判断有无心动过速、心动过缓、过早搏动、房颤等心律失常发生。对于房颤病人,两名护士应同时测量病人心率和脉率1分钟,并记录,以观察脉短绌的变化情况。

  • 标签: 常用抗心律失常药物 心律失常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利用植入型心电监测仪(ICM)在慢性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犬心律失常中的应用。方法10只比格犬在长期反复气道通气限制下建立慢性OSA模型,并在造模开始前全身麻醉下植入ICM。初次程控设置心动过速事件为>182次/min,心动过缓事件<60次/min,每周程控,连续记录3个月。结果10只犬均成功植入ICM,未发生切口及囊袋感染等植入后不良事件,术后程控R波高度均>0.3 mV,12周造模期间稳定记录到犬心房自发高频事件,1~12周自发房性心动过速(房速)发生率为17.00%±13.34%,自发心房颤动(房颤)发生率为12.50%±11.38%,窦性心动过缓发生率为23.05%±16.70%,并且窦性心动过缓发生率显著高于自发房速和自发房颤(P=0.001)。监测窦性心动过缓事件显著高于自发房速和自发房颤[(8.25±4.94)次对(4.00±2.63)次对(2.00±1.81)次,P<0.001]。结论在犬慢性OSA模型中ICM可作为长程检测心律失常设备,记录数据稳定、可靠。

  • 标签: 睡眠呼吸暂停,阻塞性 房性心律失常 窦性心动过缓 植入型心电监测仪
  • 简介:心脏由四个“房间”组成,分别是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正常人心脏的跳动是有节律的,因为位于右心房的上部“司令部”--窦房结,能以60~100次/分的频率发出指令(电脉冲)来掌控心脏。心脏还有一套与此对应的“电路”(电传导系统)。窦房结发出电脉冲以后,传导至心房,进入“信号中转站”--房室结,再通过左右束支下传心室,形成一次电传导过程,从而引起心脏规律的收缩和舒张,将血液泵入全身。

  • 标签: 心律失常 治疗 传导系统 人心脏 左心房 右心房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心律失常的临床表现差异很大,有的心律失常无临床意义,有的则影响健康并危及生命。因而要先考虑此心律失常是否需要药物治疗,如需治疗,以选用何种药物为最佳选择。要熟知所选药物的药代动力学、药效学及其对心脏电生理的影响。

  • 标签: 心律失常 药物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