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由德中文化交流学会主办的、艺术家管策、王成与斯洛文尼亚策人贝蕾达·希柯兰纳和华人艺术家王惠琴女士联手策划的、艺术批评家顾丞峰先生主持的"2000当代艺术国际交流"经过近一年时间的筹备,终于在新世纪初始的2000年5月26日下午13点30分,在六朝故地的南京,本世纪以来中国第一个国家美术馆,现江苏省美术馆落下帷

  • 标签: 当代艺术 国际交流 艺术家 新世纪初 美术馆 中文化交流
  • 简介:<正>展览主题:我们正处在一个社会结构剧烈动荡、异变、发展的时代,人们的思想、行为、精神.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网络全球化的大趋势和汹涌的浪潮中,均不可避免地发生着变化。特别是最近几年,这种变化来得格外迅速和猛烈。以至于令许多人仓促应对。难以适从。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过度追逐名利的必然代价,是道德的松弛和精神的迷失,它也在考量着一个民族的文化耐心和价值韧性。因此,强调精神的内存,在任何时代都是必需和重要的。艺术家用作品的图像方式,承载着他们对社会的理解、对价值的判断、对时弊的针贬。释放他

  • 标签: 展览主题 网络全球化 社会大背景 异变 展览现场 世界经济一体化
  • 简介:<正>展览总监:马一平学术策划:陈默技术支持:贺丹晨张进主办:川音成都美术学院成都画院展出时间:2004年5月28日—6月1日展出地点:成都画院美术馆艺术方式:实验水墨、行为表演、装置、影像出艺术家:马远婷、张燕、郭强、游晓红、彭秋璐、胡芹、刘杰、卢娟、孟吴旭、于尧、余中华、陈珊、郑勇、李兵、刘世杰、朴兰花、王挺、马骥、陈星、徐化玲、韩继兵、徐

  • 标签: 展出时间 展出地点 刘世杰 李兵 当代艺术展 王挺
  • 简介:《中国当代艺术年鉴》记录着每天各种与艺术相关的信息,把当下的艺术与以前有所不同的创造性的成果作为信息条目记录下来,将之视作当代艺术发展的新的标志来进行总结和揭示,并利用“中国当代艺术年鉴”尽可能地统一呈现。年鉴的意义并不在于它是一个展览,而是一种对于时代发展的进程镜鉴。此次“中国当代艺术年鉴2015”以四川美术学院作为继民生现代美术馆首后的第二站,为观众呈现2015年的中国当代艺术生态。

  • 标签: 中国当代艺术 中国当代艺术年鉴
  • 简介:<正>天府之国,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自汉以降,这里便以自然和人文的双重优势,名扬华夏。在历史的长河中,不乏卓文君、苏轼、郭沫若、巴金的智慧亮点,令世人瞩目。五代时期开历史先河的"西蜀画院",既成为中国历史上的佳话,也为本土艺术的横长发展庄严奠基。可以说,在成都这块温馨的土地上,古往今来,既生长着丰富的物质奇迹,也生长着更多的文化奇迹。艺术史续写到今天,当代性、多元性、融合性已成常态。不同国家和民族,虽有文化背景的差异,但表达的自在和释放的快乐,却是共在的。

  • 标签: 西蜀 双重优势 五代时期 历史先河 元性 中国历史
  • 简介:<正>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突发8.0级特大地震,震级之高,涉及面之广,破坏力之强,受灾人口之多,均创共和国之最!史无前例的为遇难同胞的举国治丧,总书记和总理亲临救灾前沿,十几万铁军冲上危难的前线,全国十三亿各族人民捐款捐物支援灾区,与三千多万受灾民众,共同谱写着当代版的赈灾义歌!时值"(2008)杭州艺术博览会"召开,川籍年轻艺术家们以别样的沉重心情,带着他们的优秀作品,参加"情系5·12":当代艺术特别,有着超出普通展览的特别意义和价值。在大灾面前,仁义测量着人们善良的深度;在艺术面前,博爱求证着作品精神的广度。在人生价值与艺术价值的重合处,是华夏民族不屈的脊梁和闪光的人性!

  • 标签: 特别展 受灾人口 支援灾区 人生价值 捐款捐物 展览现场
  • 简介:■日本艺术家小山正从1990年代末一直致力于寻找一种关于当代东亚的视觉美学。为此他每年多次往返中国、日本和韩国,寻找他的同道,并再三地策划了很多次展览。我与他在横滨、釜山和上海也一起策划过多次大型展览。其中重要的巡回是2000年的《东亚的位置—横滨、釜山、上海巡回》,和已经持续到第三届的《“来自东亚之风”当代艺术巡回》。

  • 标签: 东亚风 当代艺术巡回展 风当代艺术
  • 简介:本次题为“关系”的展览,是一次试图探讨在当代视觉文化与当代艺术表达的语境中超越各种二元对立关系(如西方哲学中的思维与存在、主体与客体,个人与社会等,中国哲学中的天与人、名与实、有与无、道与器等)可能性的学术活动。策人姜节泓为这个展览作了大量研究,遴选出12位中国当代艺术群体中思想活跃,且在语言探索上坚持不懈的艺术家参加展览,

  • 标签: 中国当代艺术 艺术展 前言 思维与存在 主体与客体 个人与社会
  • 简介:<正>156m156·理念当代艺术只是艺术发展趋势的一个方面,它不神秘,更不是洪水猛兽。它会受艺术自体规律的制约,它只在艺术的范畴内才起作用。当代艺术的一些艺术特征能对当代文化产生一定的作用力,这是它在中国存在的理由和价值。比如,当代艺术质疑既定的规则和权威、关注当下的社会现象、关注人的生存环境和状态、艺术手段的多样性等特征,都有益于当代的中国文化建设。当代艺术不只是以生活日常

  • 标签: 中国文化建设 中国当代文化 生存环境 艺术语言 长江文化 自身文化
  • 简介:金秋九月,津门迎来一项盛大艺术活动。三远当代艺术中心成立之后的首次展览"长卷:世界寓言"当代艺术,于2014年9月12日在津湾广场隆重开幕。展览由著名艺术批评家高名潞策划,李山、徐冰、任戬、邓国源、蔡锦、崔岫文、李占洋等国内著名艺术家携最新代表作齐聚津门。展期持续至10月12日。三远当代艺术中心,身居天津地理枢纽之处,位于天津市津湾广场原法租界欧式建筑群中,占地八百多平方米,隔海河与天津站相对,距地铁3号线津湾广场站仅200米,交通极其方便,是举办和观看艺术展览的极佳场所。

  • 标签: 当代艺术中心 三远 当代艺术展 艺术批评家 寓言故事 当代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