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利用西藏昌都近 10 年 7 个有人气象观测站日最低气温资料,统计分析 24h 、 48h 各预警等级降温次数的空间分布时间变化,以及造成降温的典型环流等,结果发现:两个时段的 降温都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 这与它们特殊 的地形息息相关; 且降温站点越 多,降温次数就越少;在 昌都 48h比 24h更容易发生降温天气,尤其是在夏季和秋季更易发生 48h降温降温天气发生的典型环流中西北气流影响下出现的降温次数最多,且通常情况下西北气流和偏北气流是同时存在或交替影响。

  • 标签: 强降温预警等级,空间分布,时间变化,环流形势
  • 简介:本文分析并总结了我省1986~1996年森林防火期内高火险天气时段的主要环流。进而建立福建省森林火险等级预报专家系统。在1999~2000年森防期火险等级预报中得到应用.

  • 标签: 森林火险 环流形势
  • 简介: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Micaps提供的相关资料,对2009年9月19—20日在河套地区发生的寒潮天气的环流及物理量进行分析。分析表明:在寒潮爆发前期,500hPa系统,蒙古西部的冷中心强度≥-32℃,且温度场滞后于高度场,为冷空气爆发南下提供了最基本条件;700hPa河套地区及上游≥16m·s^-1的西北风急流基本形成,等温线与等高线交角≥45°且10个纬距内有4条及以上等温线的密集区;850hPa河套地区有≥16℃的暖中心,高空槽前后的西北风速≥18m·s^-1,温度线与高度线的夹角〉45°;地面蒙古气旋的暖性性质为寒潮爆发的前期提供了有利的热力条件,地面冷锋后部冷高压轴线接近南北向,且冷高压中心强度≥1040hPa,3h变压≥3hPa。

  • 标签: 寒潮 冷平流 蒙古气旋 冷高压 垂直速度
  • 简介:利用甘南州8个气象站1981~2010年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对甘南高原秋季连阴雨的气候特征进行了分析,发现甘南秋季连阴雨在9月各旬均可出现,10月只在上、中旬出现,地理分布上秋季连阴雨出现次数自西向东减少,玛曲、碌曲最多,卓尼、临潭最少。过程降水量在15.0~50.0mm之间的连阴雨出现次数最多,约占总次数的78.0%;持续时间出现最多的是5~10d,约占总次数的84.4%。近30a甘南高原秋季连阴雨出现站次呈"V"形分布,1980年代秋季连阴雨次数较多,1990年代秋季连阴雨出现站次最少,进入21世纪后连阴雨次数开始增多,秋季连阴雨次数的多少对秋季降水量有直接影响。1990年代甘南高原秋季连阴雨次数与秋季降水量的减少是由于全球变暖背景下大气环流的调整所导致的,与气候变化密切相关。个例分析表明,在副高边缘型连阴雨过程中,副高偏,有利于副高西�

  • 标签: 气候特征 特征环流 环流形势
  • 简介:分析1998年陕西暴雨天气气候特点,指出:暴雨相对集中,暴雨强度大持续时间长,突发暴雨多,是1998年陕西暴雨天气的显著特征;并利用能谱方法,分析了产生大范围暴雨天气的大气环流特征,得到了对中期暴雨预报有指示意义的结果。

  • 标签: 暴雨天气 环流形势 能谱分析
  • 简介:在一个类似于稳定不等式的条件下,得到了欧氏空间中完备极小子流形的Bernstein型定理.我们的结果部分推广了LiH.Z.和WleiG.X.的定理.

  • 标签: Bernstein型定理 极小子流形 稳定不等式
  • 简介:城市重霾污染事件的发生除排放源内在原因之外,气象条件是最直接的客观外因。本文以2013年2月21~28日北京地区典型细颗粒物(即PM2.5)重污染过程为例,基于颗粒物水平和垂直监测数据,常规及加密自动气象站数据和高时间分辨率风廓线数据,分析了重污染过程中不同尺度环流以及边界层结构的变化对细颗粒物重度污染形成、累积和消散的影响。结果表明:弱低压场或弱高压场控制下,局地西南风和东南风输送与北部山区偏北风在山前的汇聚,配合边界层低层顺时针方向的风切变,易发生大气中细颗粒物的爆发性增长;而均压场控制和近地层持续偏南气流输送,配合高层持续稳定的西北风,是污染长时间持续稳步增长的主因。此外,近地层低风速、高湿度和逆温的维持是区域霾污染爆发增长和长时间持续增长的关键气象因素。高压前部的系统性西北大风是污染得以驱散的直接外部动力。

  • 标签: 北京 细颗粒物 环流形势 边界层结构
  • 简介:摘要:泥石流是一种自然灾害,由于地质构造、降雨等原因引发,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为了减少泥石流灾害造成的损失,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泥石流的形成机理和开发预警技术,努力提前预测和预防泥石流事件的发生。基于此,本文章对泥石流形成机理及预警技术进行探讨,以供参考。

  • 标签: 泥石流 形成机理 预警技术
  • 简介:摘要利用2001—2005年新疆14个探空站逐日08时和20时高空气象探测资料,计算了比湿、可降水量、水汽通量、水汽通量散度、降水强度。分析表明新疆93%的水汽集中在500hPa以下,比湿由东北向西南逐步递增,夏季最大;新疆整层水汽通量值西高东低、北高南低,夏季最强;夏季水汽辐合强度远高于其它季节,水汽辐合范围在700hPa上比较大,但辐合强度仍然是近地层最大;北疆降水强度大于南疆,夏季降水强度最大,降水强度的季节差异比实际降水量要小。

  • 标签: 比湿 可降水量 水汽通量 水汽通量散度 降水强度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新型冠状病毒公共数据库的序列进行分析,了解刺突糖蛋白(S蛋白)D614G变异时间变化空间分布特征。方法本研究纳入截止至2020年7月21日在国内外新型冠状病毒公共数据库(GenBank、EpiCoV、CNGBdb、Genome Warehouse和NMDC)公布的核酸序列,对各数据库获取的序列进行去重、序列过滤和比对等数据分析以确定纳入序列的S蛋白D614G变异情况,并对包含该变异的毒株进行时间变化空间分布特征分析。结果本研究经数据过滤后最终纳入分析的序列56 201条,其中来自中国的序列1 060条(1.9%),其他国家来源的序列55 141条(98.1%),13 570条(24.1%)序列为野生型,42 631条(75.9%)序列发生D614G变异。D614G变异最早在四川(EpiCoV数据库:EPI_ISL_451345)和浙江(NMDC数据库:NMDC60013101-01)2020年1月24日采集样本并测序的毒株中被发现,该2株毒株均与来自武汉(2019年12月30日)的毒株参考序列(NC_045512)同源性最高,同源性均为99.9%以上。在纳入分析不同时间的序列中,D614G变异毒株的构成比呈明显上升趋势,自2020年2月份起至2020年6月份,D614G构成比均明显高于2019年12月份的数据,均P<0.05,D614G变异构成比最多的国家为比利时(86.7%),其次为英国(79.0%)和美国(76.1%),构成比最少的国家为中国(20.2%)。在来自中国毒株的序列中,D614G变异也呈上升趋势,自2020年3月份起至2020年6月份,D614G构成比均明显高于2019年12月份的数据,均P<0.05。国内曾发现D614G变异毒株主要分布在广州(50.9%)、台湾(27.1%)和北京(10.8%)。结论新型冠状病毒S蛋白D614G变异毒株构成比呈现明显上升趋势,且主要存在于国外的毒株,应对其动态监测,进一步了解其流行病学特点。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变异 序列分析
  • 简介:文章借助空间自相关和重心曲线对四川省2000—2012年耕地空间分布变化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四川省耕地分布的全域空间自相关较强,耕地分布具有较显著的聚集特征。2000—2012年,研究区耕地分布具有局域空间自相关,2000年包括成都平原在内的高-高类型区和甘孜州、阿坝州和凉山州等地区在内的低-低类型区,不存在异质性;2006—2012年,耕地分布的异质性凸显,出现低-高类型,新的异质区域主要出现在成都的都江堰市和龙泉驿区。2000—2012年,研究区耕地分布重心向东南方向移动,13年间耕地重心一共移动了6.3844km,与四川省域范围相比,偏移距离较小,表明四川省耕地集中分布于成都平原区,且近几年耕保政策成效明显。

  • 标签: 耕地 时空动态变化 空间自相关 重心曲线 四川省
  • 简介:本文设计了一套智能检测爆胎预警降温处理的装置。该装置主要包括:监视报警部分、水箱控制部分和轮胎检测三个部分。车辆行驶过程中轮胎压力和温度的检测数据通过无线传输模块传送至监测报警部分,使驾驶人员能够及时了解汽车运行情况,积极应对突发状况。通过仿真实验证明该装置系统准确性好,价格便宜,拆卸和维修便捷,通用性,操作简单。

  • 标签: 单片机 温度检测 压力检测 自动控制系统
  • 简介:摘要避孕药具的应用与人口发展和健康密切相关,了解我国避孕药具应用现状及其在时间空间和人间变化趋势是避孕政策制定和避孕技术服务的基础。本文对国家卫生健康年鉴以及国家权威多中心大样本计划生育调查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我国综合避孕率在缓慢下降,其中以绝育术和宫内节育器为主的长效避孕措施使用率和构成比大幅下降,以避孕套为主的短效避孕措施比例大幅上升。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短效避孕药具构成比以及人工流产活产比均显著升高。半数以上产后和人工流产后妇女以及未婚女性以避孕套为首选。建议政府主管部门和计划生育行业组织出台相关政策和服务指南,引导和推广长效避孕药具在我国的应用;建议由国家避孕药具管理中心与药具生产企业进行价格谈判,为各省市避孕药具政府采购获取最优的价格和最佳的避孕产品;建议在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规范中,将未婚育龄人群纳入国家免费避孕药具服务对象。

  • 标签: 避孕药具 避孕率 构成比 三间分布
  • 简介:文章从系统层面整体分析了复射影空间中的各种子流形,对其进行简单分类和典型分析,研究了子流形的曲率与几何的数学关系,掌握了复射影空间中若干子流形的基本特质,证明了所推理的若干积分公式的正确性。

  • 标签: 复射影空间 CR子流形 一般子流形 全脐子流形
  • 简介:通过对缙云县雷电资料的统计和雷电灾害的调查,分析了缙云县雷电活动的时空分布特点、雷电灾害种类及成灾原因,得出特殊的地形地貌、防雷设施不完善、易遭雷击目标物大量增加、防雷管理和宣传不到位以及群众防雷意识淡薄等是造成雷灾增多的主要原因;选取季节因子、天气系统影响因子,结合单站预报工具、卫星云图和雷达回波等资料,初步建立了雷电危险指数预报模式和建成了相应的预警预报业务平台,并投入业务使用。

  • 标签: 雷电活动 危险等级 预警预报 模式
  • 简介:本文针对2004年5月初甘肃、宁夏、青海等地发生的寒潮(降温)、霜冻天气过程,从天气系统演变、气候背景、天气特征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这是一次西西伯利亚横槽转竖与高原槽叠加形成锋区,地面有鞍型场形成,过程前期增暖显著的甘肃、宁夏、青海等地出现了寒潮(降温)或雪灾天气,并由此引起平流辐射霜冻。另外,本文介绍了甘肃平凉市寒潮(降温)、霜冻预报模型及其在这次过程预报中的作用。

  • 标签: 寒潮 强霜冻 成因分析 预报模型
  • 简介:我们生活在宇宙之中,但什么是宇宙?战国时代有一个人叫尸佼,他给宇宙下的定义是:“上下四方日宇,往古来今日宙.”用现在的话说:宇就是四面八方的空间,宙就是从古今到将来的时间,宇宙是由空间时间构成的四维时空.2600年前的人能有如此眼光,这反映了中国古人深刻的洞察力.

  • 标签: 时间 空间 数学 战国时代 宇宙 洞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