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短轴平面及长轴平面内技术对肥胖患者周静脉穿刺效果比较。方法选取开封市中心医院2017年3月至2019年4月周穿刺肥胖患者100例,根据抽签法将其等分为长轴组和短轴组,各50例。长轴组患者给予长轴平面内技术,短轴组给予患者超声引导下短轴平面技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穿刺效果、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的变化。结果对外周静脉穿刺肥胖患者超声引导下短轴平面技术后,短轴组的穿刺效果显著优于长轴组,短轴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长轴组,短轴组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长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短轴平面与长轴平面内技术比较,短轴平面能明显缩短周穿刺肥胖患者的穿刺时间、改善其穿刺效果以及降低其并发症发生率,从而提高患者满意程度,促进患者更好的康复,故值得临床于应用及推广。

  • 标签: 短轴平面外 长轴平面内 肥胖患者 静脉穿刺 满意度
  • 简介:摘要:冲击地压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煤矿灾害现象,它是在特定地质构造条件和地层特征下的煤岩体系统由采矿活动在变形破坏过程中产生的能量稳定态积聚、非稳定态释放的非线性动力学特征,逆冲断层附近一般存在较高的原岩应力场,而这些地区往往是煤矿动力灾害的高发区域。近几年来,围绕逆冲断层冲击地压问题,国内外学者分别从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工程实践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基于逆冲断层冲击地压的工程分析,阐释了采动引起的逆冲断层卸荷效应,分析了断层失稳过程,研究了逆冲断层卸载失稳瞬态的位移场时空演化规律,初步建立了逆冲断层卸载失稳力学模型。

  • 标签: 逆冲断层 卸载 力学模型
  • 简介:摘要:矿山开采过程中的安全问题至关重要,而边坡稳定性成为其中的重要问题。本文以某露天矿工程为例进行研究,分析了影响边坡稳定的因素以及雨水入渗对于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 标签: 边坡 稳定性 降雨
  • 简介:摘要:随着汽轮机的发展和应用,根据能量守恒和转化规律,汽轮机是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再转化为电能,从而发电的重要部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汽轮机的发展逐渐成熟。除电源,还可直接驱动各类船舶、大型水泵和压缩机,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方便。汽轮机调速系统是整个汽轮机系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简要介绍了汽轮机调速系统,接着分析了汽轮机调速系统的故障类型及原因。

  • 标签: 汽轮机调速系统不稳定原因
  • 简介:摘要: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动车已经成为了人们出行过程中所常用的交通工具之一。高速动车的应用既方便了人们的出行,同时也有效加强了我国各城市间的交流。然而由于动车行驶速度较快,因此为了避免其在过弯时出现侧翻或脱轨等问题,我们需要在动车中加装转向架失稳报警装置,从而更好的保障动车中工作人员及乘客的生命健康安全。下面本文将通过对高速动车组转向架失稳报警装置及其准确性的影响因素几方面就高速动车组转向架失稳报警问题进行简要论述。

  • 标签: 高速动车组 转向架 失稳报警
  • 简介:摘要:现阶段,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也更加关注建筑工程的安全性。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岩土地质问题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的稳定性,因此施工单位需要注重勘察施工现场岩土地质,把握岩土勘察要点,根据勘察要点解决岩土地质问题,提高整体建筑工程的稳定性。

  • 标签: 岩土基坑 边坡失稳 加固处理 技术概述
  • 简介:摘 要 本文通过对龙朝树滑坡现场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建立了龙朝树斜坡启动机制概念模型,对龙朝树滑坡启动机制进行了研究。分析表明其中缓倾内上硬下软的坡体特征是龙朝树滑坡形成的内在控制因素,强降雨是主要诱发因素,滑坡的形成过程包括压缩-倾倒变形阶段、“锁固段”形成阶段、强降雨诱发阶段、高速远程滑动阶段四个阶段。

  • 标签:
  • 简介:摘要:溯源面塑已无实际意义,但其生存与发展早已融入民间生活,人生老病死、嫁娶祝寿、岁时节庆、祭祀典礼、礼乐制度等都会有面塑的参与。忆往昔,面塑的存在如同庆贺新人的龙凤红烛、白事上的花圈,都是民间百姓在重要的时刻用以区分日常生活的标志,寄托着人们美好的祝福与愿望。时过境迁,当下面塑虽仍保留有过往的功能与习俗,但却在现代文化的背景下其民俗内涵逐渐减少,由百姓日常生活中的“素人”向现代艺术的边缘靠拢,在追求美好寓意之外开始关注审美元素的提升,成为镜框之中供人观赏的艺术品。现代都市文明之中,摩登大都市或许早已忘却了面塑的神圣功能转而将其视为艺术品,但在乡村之中仍保留有这种习俗,而这种影响力也在随着政治经济的作用以乡村为中心向四处辐射所以民间的面塑文化应当值得每一个人尊重,这便是现代社会中面塑的多元发展途径。

  • 标签: 高平面塑 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遗传人 经济因素 政策保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竖脊肌平面阻滞(erector spinae plane block, ESPB)对泌尿外科后腹膜腔镜手术的镇痛效果及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纳入择期行泌尿外科单侧后腹膜腔镜手术的患者6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1例):竖脊肌平面阻滞组(E组)和对照组(F组)。两组于全身麻醉诱导前行超声引导下ESPB,E组给予0.375%罗哌卡因+右美托咪定0.5 μg/kg混合液共30 ml,F组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30 ml。两组均采用全身麻醉,术毕进入PACU,术后两组均行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atient-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 PCIA)。记录两组患者麻醉前(I1)、手术切皮时(I2)、分离肾周(I3)、术毕(I4)的心率及MAP;记录两组患者术中瑞芬太尼用量、PACU舒芬太尼用量及术后24 h内PCIA舒芬太尼用量;记录两组患者术后3、6、9、12、24 h VAS疼痛评分及舒适度评分(Bruggrmann Comfort Scale, BCS);记录两组患者术后24 h PCIA有效按压次数(D1)和实际按压次数(D2),计算D1/D2。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康复指标(术后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恢复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尿管拔除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及术后恶心、呕吐、穿刺损伤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E组I2、I3时心率及MAP低于F组(P<0.05),术中瑞芬太尼用量、PACU舒芬太尼用量、术后24 h PCIA舒芬太尼用量低于F组(P<0.05),D1/D2高于F组(P<0.05),术后3、6、9、12、24 h VAS疼痛评分低于F组,BCS高于F组(P<0.05),术后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恢复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尿管拔除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短于F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穿刺损伤。结论超声引导ESPB应用于泌尿外科后腹膜腔镜手术安全、有效,增强了术后镇痛效果,加快了患者的恢复,符合加速康复外科理念。

  • 标签: 竖脊肌平面阻滞 后腹膜外腔镜手术 镇痛 康复
  • 简介:摘要:本文基于ANSYS14.5软件,通过建立有限元模型,对用于某设备的竖直安装的金属浮子流量计进行了弹塑性屈曲失稳分析计算,施加初始载荷缺陷,同时考虑几何非线性,分析极限值屈曲,并根据RCCM相关规范对计算结果进行评定。对以后类似弹塑性屈曲失稳分析计算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 标签: 流量计 有限元 屈曲 失稳 ANSYS
  • 简介:摘要:本文介绍了一起因塔机顶梁断裂引起塔机整体失稳的事故案例,分析了事故原因,并提出了几点预防措施,以尽可能避免塔机安装拆卸全过程中建筑物安装拆卸过程中塔机事故的发生。

  • 标签: 塔式起重机 失稳事故 原因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 对行肾上腺切除术患者应用经腹腔和经腹膜后肾周脂肪平面入路两种途径的手术效果进行探究分析。方法 选择2018年2月~2020年12月到我我院接收肾上腺切除术的100例患者作为本次试验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对这100例患者进行分组,分别是对照组50例,采取经腹腔手术途径,实验组50例,采取经腹膜后肾周脂肪平面入路,对比分析两组手术指标、免疫指标和术后恢复状况。结果 研究组手术时间为(61.9±18.9)min、术中失血量为(39.1±14.2)ml,均高于对照组(P0.05,2=0.00)。结论 在展开经腹腔肾上腺切除术时可采用经腹或者经腹膜后肾周脂肪平面入路,两种手术方式均具有安全性、高效性等优势,其疗效较显著。

  • 标签: []腹腔镜手术 肾上腺切除术 解剖层面 手术效果
  • 简介:摘要: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我国的平面设计经历了从认知到重视、从感性到理性、从注重商业竞争到强调深层的文化表现的发展历程,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但恰恰因为起步晚,我国的平面设计整体水平与发达国家仍存在一定的差距。本文从我国平面设计的发展现状谈起,深入挖掘其中的问题与不足,提出未来平面设计发展的趋势,希望能够为我国平面设计的发展提供一些借鉴。

  • 标签: 平面设计 现状 发展
  • 简介:摘要:工程切坡活动几乎是所有建设工程必不可少的环节,其差异之处多是切坡高度及放坡坡率不同。工程切坡活动中引发岩质边坡失稳变形的模式多种多样,通过地层岩性、层理及节理面、切坡规划等多因素组合,客观分析导致岩质边坡变形的主控因素及破坏后果,才能因地制宜制定合理科学的处置方案,保证岩质边坡的稳定,从而确保工程建设及使用的安全。

  • 标签: 工程切坡活动,岩质边坡,变形模式
  • 简介:摘 要:动车组转向架失稳检测装置能够避免动车组异常振动可能引起侧翻或脱轨等问题,有效保障动车组安全稳定运行,从而更好保护乘客生命健康安全。针对CRH380A型动车组转向架失稳检测装置故障,分析了故障的原因,提出了故障处理的措施,对提高失稳故障判断和处理能力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依据。

  • 标签: CRH380A型动车组 转向架 失稳故障
  • 简介:摘要: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的相关要求,工程性缺水问题及防汛抗旱应急能力成为水利工程建筑设计要点。而作为我国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之一的水利工程,具有参建单位多、工程技术水平高、建设环节复杂等特点。在我国政府加强水利投资的背景下,如何切实优化水利工程建筑设计质量,最大限度降低水利工程施工及运行风险,也成为水利工程建筑设计人员面临的主要课题。

  • 标签: 水利工程 建筑设计 目标原则
  • 简介:摘要:基坑边坡作为岩土工程重要的组成部分,此环节施工质量与整个工程的稳定性、安全性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需要得到施工企业的重视,在实际开展施工的过程中应该做好全面分析,强化对前期设计与施工方案制定的重视,并合理应用多种施工技术,增强基坑边坡的牢固性,避免受多种因素影响导致岩土工程无法顺利进行,甚至质量无法得到保障。岩土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的施工事故,其中基坑边坡失稳是最为常见的施工事故。进行岩土工程施工的时候,应用相应的加固技术对基坑边坡进行加固处理是非常有必要的。基于此,本文详细分析了岩土工程施工中基坑边坡失稳及加固处理措施。

  • 标签: 岩土工程施工 基坑边坡失稳 加固处理
  • 简介:摘要:随着国家的发展越来越好,建设项目规模不断扩大,各界对建设项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岩土工程中,基坑坡度是影响岩土工程施工安全稳定的关键因素。一旦发生边坡失稳,将严重影响岩土工程施工的安全和质量,影响工程进度,最终造成工程造价失控。基坑边坡加固技术是为了有效增强基坑的稳定性,保证复杂多变的基坑施工环境,保障施工安全。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基坑支护工程越来越多。针对影响基坑支护的各种因素,加强基坑边坡可以有效避免基坑施工事故的发生。目前,建设工程规模越来越大,基坑施工面临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基坑事故频发,特别是在深基坑和高地下水软土地区。很多。基坑一旦不稳定,不仅会造成施工隐患,影响施工人员和人员的安全,还会对周围的地下管线和地下管线造成危害,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针对基坑施工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需要结合以往基坑支护案例和实际工程情况,做好基坑加固设计和施工管理。

  • 标签: 岩土工程施工 基坑边坡失稳 加固处理
  • 简介: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工程建设突飞猛进,越来越多的地下建筑随之产生,地下车库、地下商店、地下铁路、车站等的大量建造为基坑开挖带来了一定的技术要求。为确保施工的安全性和使用的便捷性,基坑支护工程在地下狭窄场地的技术和应用也需要符合我国相关行业标准。但考虑施工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学科较多,会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

  • 标签: 基坑边坡 边坡失稳 加固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