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根插法根插繁殖是切取树体的根插入或埋入土中使之成为新个体的繁殖方法,又称为分根法。核桃、山核桃、柿、漆、车梁木等树种的根具有萌发不定芽的特性,将根进行扦擂,即可培育出新的植株。根插的根条可从母树周围挖取;也可结合苗木出圃时,取修剪下来或残苗在土壤中的根段作为材料。一般随采随插,以免因贮藏不当而失水,影响成活。

  • 标签: 经济林 苗木插条 繁殖技术
  • 简介:摘要:伴随着国民环保意识的进步,我国林业绿化事业也在不断发展,在此背景下合理地应用经济树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试从经济树种在绿化中的意义入手,探讨其在林业绿化中常见的三种具体运用。

  • 标签: 林业 绿化 经济林树种
  • 简介:摘要:近年来,我国大力发展经济建设,生态经济化系统是我国发展经济的核心动力,林业作为生态经济化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了我国相关部门的重点关注。我国林业部门需要对各类生态项目的建设质量进行严格把控,提高整体的效益,从而促进我国林业的快速发展。本文对生态经济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加以分析,通过研究我国部分生态经济的实际情况提出了部分建议,希望能够为我国林业人员提供参考。

  • 标签: 生态经济林 林业部门 项目建设 发展对策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生态平衡”理念的普及,林木绿化得到了大范围的推广,尤其是在成本和收益等因素的推动下,经济种植发展的速度较快,已经成为推动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的一大关键因素。本文对经济树种栽植及后期管理技术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 标签: 经济林 树种栽植 管理技术
  • 简介:摘要:目前,大部分经济树种有比较成熟的栽培技术及完善的管理养护制度。在园林绿化中应用经济树种,可有效降低园林绿化成本,并且丰富各地区园林植物种类。南方气候温和适宜,适合多种经济树种种植,在丰富园林植物种类的同时,也增加了观赏性,不仅给园林绿化建设带来了经济效益,而且促进了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基于经济树种在林业绿化中的应用探析展开论述。

  • 标签: 经济林树种 林业绿化 应用探析
  • 简介:摘要:我国林业资源丰富,做好环保型经济的种植推广工作,显得尤为重要。相关部门可以通过完善政策,科学管理、加强人才培养与引进以及完善林业种植结构等方式,完善环保型经济的种植管理工作,推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 标签: 林业种植 环保型经济林 可持续发展
  • 简介:摘要: 近年来,在习近平总书记的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我国的农业产业结构经历了一定的改变,人们的环保意识也在不断增强,其对于经济的培育也越来越重视,水分是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因素,其是否能够满足经济作物的生长需求会直接影响到实际的作物产量,因此保障经济的蓄水保湿能力,合理的应用抗旱保水栽培技术,对于推动经济的长远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基于此背景下,本文针对经济抗旱保水栽培技术的应用做出了探讨,以供参考。

  • 标签: 经济林 抗旱保水 栽培技术 应用
  • 简介:摘要:当前的林业发展过程中,已经开始大力推行环保型经济建设工作,从而既能够获得经济收益,也能够获得环保收益。基于对环保型经济栽培现状的分析,本文探讨了当前工作中的问题,研究了对当地可持续发展方面造成影响的因素,之后根据这类因素提出了当前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让经济可以真正发挥其应有作用。

  • 标签: 环保型经济林 区域经济 可持续发展
  • 简介: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环境问题也越发突出,虽然目前我国进行了新一轮的退耕还工作,环境问题得到了显著改善,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阻碍了经济的建设。相关部门应该采取措施保证新一轮退耕还工作的顺利进行,还应该加强经济的建设,才能够不断提高环境质量,解决生态问题。因此,本文分析了新一轮退耕还工作和经济建设的概念,并结合昭通市经济发展现状,讨论出了一系列经济建设的策略。

  • 标签: 退耕还林 经济林发展现状 建设研究 实施策略
  • 简介:摘 要:红松是长白山区的主要乡土树种之一,曾经与阔叶树相伴形成顶极群落,在通化地区广泛分布。由于红松材质列各树种之首,长期以来倍受人们推崇和青睐,加之生长周期漫长,所以该区域天然红松已非常稀少,被列入珍贵树种名单,因此,如何加快红松人工的培育是摆在我们每一位营林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红松;干果林;改培     改培资源状况:通化地区人工栽培红松源于伪满时期,已有 60多年的历史,特别是从上世纪 80年代后期至今的 20年间,红松人工造林迅猛发展,但是以往红松造林多以培育用材为经营目标,缺乏科技含量,管理粗放,经营周期漫长。     市场前景:红松干果林是以培育经济为目标,靠生产红松果实取得收益,红松种实一般两年一收,其坚果种子即红松果仁营养丰富,是食品工业的主要原料,国际市场价格不断攀升,市场潜力特别巨大。人工培育红松干果林一般 15-20年即可结实, 30年以上即进入盛果期,照比培育用材可提前 60年取得收益,而且又是多次收获的循环经济。目前,全地区具有结实能力的红松林不到现有红松总面积的 20%,因此,发展改建红松干果林前景非常广阔。     技术措施:培育改建红松干果林主要有以下几种实现形式,现就有关技术措施分述如下:      1 改造红松阔叶     该类林分是综合改造的伐造结合和林冠下造林的产物。多为上世纪 80年代后的集体造林,具有面积大、管理差,质劣的特点,由于幼林抚育不及时,加之缺乏管理,使这些林分多在天然林冠下的杂灌丛中挣扎,处于种间竞争的弱势群体,一般树高在 4m以下,胸径在 3cm以下,侧枝少而短,居于树上部,冠型纤细,连年生长量较小。这些林分所占比例较大,要把每亩红松 70株以上且分布均匀的林分作为改建红松干果林的对象,密度过低不宜改造,以免破坏天然资源,大致可采取 3项技术措施:      1.1 疏伐 疏伐可分为四次进行,并采取少量多次循序渐进的方式,初次疏伐上层枝干要把采伐强度控制在 15% 范围以内,清除下木灌丛量要控制在 50%范围以内,这样是为了避免红松因为疏伐突然得到强光照射而“闪死”,要选择非目的树种和次要树种进行采伐,目的树种要全部保留。初次疏伐后要在 2年后进行第二次疏伐,把采伐强度控制在 20%范围以内,将下木灌丛全部清除,与初次疏伐一样,要选择非目的树种和次要树种进行采伐,并保留目的树种。第三次疏伐要在 3年后进行,采伐强度控制在 25%的范围以内,部分目的树种可以采伐,但是珍贵树种要全部保留下来。      1.2 施肥 为了让红松尽快生长,避免营养不良造成 “小老树”状态,必须对红松进行施肥,以补充营养,使其快速生长,施肥最好为 3 次,前 2次施肥要以氮肥为主,这是为了促进红松茎叶的生长,使其枝干结实。第 2次施肥要施二氨,数量与前者相同。施肥要在红松的上坡,并距离根部 15cm处,避免将红松烧死。      1.3 修枝 红松枝条伸展茂密后,要进行修枝,主要剪去死枝、病枝、弱枝和生长过密的枝条,有条件的要剪除生长点,控制红松的生长高度,以促进侧枝的生长,部分直立的枝条要进行牵引,用这样的方式将枝条拉向侧方。      2 改造红落混交     近年来在工程造林和采伐迹地更新中,营造了很多红松与落叶松混交用材,特点是落叶松生长速度快、成材快,红松生长慢、周期长,二者分化明显,红松处于下木状态,一般情况下,红松很难成材和结实。对这类林分应采取下列措施:      2.1 加强幼林抚育 由 5 年 8次改为 7年 9次,每隔 2年对红松进行抚育 1次,也可实行红松穴状抚育,对影响红松生长的落叶松侧枝进行修剪,使红松始终在有光环境下生长。      2.2 适当追肥 只对红松施入氮肥,促进高生长,尽可能缩短与落叶松的差距,施肥时间要在红松成活 3 年生长稳定后进行,以后每隔 2年施肥 1次,共追肥 3次,每次每株施入尿素 30g,施肥位置同上。      2.3 及时进行间伐 待落叶松生长至有一定使用价值时,即可进行首次透光伐,强度要在 20-25% 之间,针对落叶松优先伐除劣质林木,对林木分化不明显的,可采取隔株机械采伐,对 2落 1红的混交,也可采取隔行机械采伐,间隔 3年后进行二次透光,采伐强度为 25-30之间,主要伐除影响红松生长的落叶松。林龄 21年后再通过 2次生长伐将落叶松全部伐除,最终形成红松纯林。      2.4 适时修枝 当红松长至 10 年后,要进行修枝,主要剪去死枝、病枝、弱枝及影响结果枝生长的枝条,树高 4m要去头定干,控制树高,促进侧枝生长,提高挂果率。      3 红松纯林培育     分为已结实纯林、幼林和新造林三部分,培育措施如下:      3.1 结实纯林 通过疏伐使其保持在合理密度下( 40 年生以上的红松每亩保留健壮树 30株, 30-40年生以上每亩保留 40株),使结实纯林的母树获得充裕的营养面积。可对其施有机肥或磷钾无机肥,补充营养以缩短结实周期。      3.2 要及时割除红松幼林地的灌丛和杂草,做好抚育 抚育 5-7 年后每隔 3年带状抚育一次,避免幼树过密(郁闭时每亩定植 74株)。      3.3 新造林要选择停耕地、灌改迹地或面积集中、土壤肥沃的采伐迹地 使用 4 年生的一级苗木直接嫁接苗造林,采取大穴整地(规格为 80cm×80cm×30cm,株行距 2m×2m)初植密度每亩 167株。除上述技术措施外,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也必须做好,特别是小蠹虫和松庖锈病容易对红松造成危害,要及时搞好药物防治,加强预测预报,保证红松干果早成,多挂果。  

  • 标签:
  • 简介:摘要:我国的林业发展不够全面化,目前我国人口数量的飞快增长,使很多林区无法有效的发展经济,破坏了原本的生态样貌。为了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提高林木经济水平,我国应该积极提高林下资源,形成新的一个林业结构。必须改善如今的林下经济结构,才能更好的实现经济发展,可以通过发展林业资源、提升林业附产价值改变现有的状况,对此应该做到势在必行。本文主要就发展退耕还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展开讨论。利用现有林下资源的优势,促进经济区的发展,形成产业链化经济园林区。 关键词:林下经济;林下资源;可持续发展

  • 标签:
  • 简介:摘要:发展政建设,是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带动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推动新农村建设步伐的重要途径。文章认为,新的时期,单县要加强政建设,打造绿色生态社会环境。

  • 标签: 林政建设 经济发展
  • 简介:摘 要:黑龙江省森工林区是国家重点林区之一,根据黑龙江省的森林资源现状和实施分类管护经营的措施 , 介绍了人工及天然的具体培育模式。

  • 标签: 森林 分类 培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文/糊涂一郎
  • 学科: 文化科学 > 传播学
  • 创建时间:2020-12-07
  • 出处:《文学欣赏》 2020年第3期
  • 机构:林木森和我是多年的同事,我们两家住在同一个小区。两家经常走动相处的非常融洽。林木森的儿子上小学三年级,聪明可爱,每次看到我都主动和我打招呼,叔叔好,叔叔再见!小孩的名字叫林江白,说起他的名字还真有点故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改造低效公益是现阶段我国林场营林造林最主要的工作之一。由于受到各种因素影响,使林内稳定结构失去自动调节能力,从而导致公益生长效率极低、系统功能不断退化。在这样的背景条件下,研究和优化低效公益改造技术具有重要性和必要性。本文通过分析低效公益林产生原因,从而提出相关改造技术,希望给有关机构提供参考数据,促进公益改造技术的不断提升。

  • 标签: 低效公益林 改造技术 分析
  • 简介:摘要:以艰苦奋斗、科学求真、守正创新、绿色发展为主要内涵的黄海林工精神,为党员干部加强党性修养提供了鲜活教材。要坚持不懈用工精神教育广大党员、干部,用以滋养初心、淬炼灵魂,从中汲取信仰的力量、查找党性的差距、校准前进的方向。

  • 标签: 弘扬 林工精神 奋进力量 研究
  • 简介:摘要1例66岁女性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全麻下行二尖瓣生物瓣置换术+冠状旁路移植术,术后给予华法1.25 mg口服、1次/d抗凝,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和替考拉宁静脉滴注抗感染。用药9 d后,患者腹部和胸背部出现大面积皮疹伴瘙痒,诊断为发疹型药疹。停用上述药物,给予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停药3 d后,皮疹明显好转。因病情需要患者再次口服华法,10 d后,患者胸背部皮疹复现。再次停用华法,换用低分子肝素钠,同时给予氯雷他定口服和复方炉甘石洗剂外用。再次停用华法3 d后皮疹好转。换用另一厂家生产的华法后,患者未再发生皮肤过敏反应。

  • 标签: 华法林 辅药 药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