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1
420 个结果
  • 简介:利用内蒙古73个旗县气象站点1979—2013年的观测资料、历史干旱资料、马铃薯产量数据和社会属性数据等,通过内蒙古马铃薯花期的降水距平干旱指标,确定了干旱致灾因子的危险性分布,结合承灾体的脆弱性、孕灾环境的暴露性和防灾减灾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对内蒙古马铃薯花期干旱的风险性进行评估与区划。结果表明:干旱高风险区主要分布在鄂尔多斯市东北部、呼和浩特市部分地区、乌兰察布市大部、锡林郭勒盟南部和赤峰市部分地区,所占面积比例为15.0%;干旱中风险区主要分布在呼和浩特市南部和北部、赤峰市大部、通辽市西部和兴安盟大部地区,所占面积比例为33.4%;干旱较低风险区主要分布在通辽市东部和呼伦贝尔市东南部,所占比例为31.8%;干旱低风险区主要分布在具有灌溉能力的河套灌区和辽河流域,所占面积比例为19.8%。

  • 标签: 马铃薯 花期 干旱 风险区划 内蒙古
  • 作者: 胡红1,李新辉2,胡广鑫3,徐丽梅3
  • 学科: 文化科学 >
  • 创建时间:2017-12-22
  • 出处:《科技中国》 2017年第12期
  • 机构:摘要:本文采用Copula干旱频率分析方法和游程分析理论,分析了近50年来黑龙港流域干旱发生的频率、干旱历时、烈度和干旱重现期,结果表明,黑龙港流域干旱发生的时间间隔在0.40~0.48年之间,发生干旱的平均历时在2.27~2.82个月之间,干旱烈度范围为0.77~1.08mm,最大重现期范围介于26~91年。
  • 简介:人类学家对地震、干旱、泥石流、洪水、飓风、龙卷风、石油泄漏、火灾、流行病、战争、恐怖主义等自然和人为灾害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研究经验,构建了灾害人类学的理论。本文对地震、干旱和泥石流灾害的人类学研究进行了简要的述评,分析了这些灾种与人类学的核心概念之间的关系,探讨了人类学灾害研究的特点和意义。

  • 标签: 地震 干旱 泥石流 灾害人类学
  • 简介:洪水的不断威胁与由渍灾所引起的越来越大的破坏导致了环境条件的持续恶化,长期环境恶化对珠江三角洲平原来说是明清以来其经济变化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直接从事农耕的农民生计受到严重影响,他们不得不因地制宜发展桑基鱼塘以及其它经济作物,同时充分利用便利的水运交通发展商品性农业,商品性农业的发展一方面使环境更加恶化,一方面又提高了人们抗灾、御灾的能力。当外部条件趋于稳定时,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农民自然会转向经济效益高的领域,这其中不能否认人口增长的压力,但也正由于人口的急剧增长,造成与水争地,环境更加恶化,水患更加频繁。自然、人类社会就是这样相互改变,改变的结果是人类更加适应自然。

  • 标签: 清代 珠江三角洲 水旱灾害 商品性农业
  • 简介:摘要本文根据多年的苗圃种植经验,总结出了干旱干旱地区林业苗圃的管理养护关键技术,希望能为广大林业工作者提供参考。

  • 标签:
  • 简介:7月24日,山西省民政厅、减灾办召开了2017年旱灾受灾情况会商会,分析研判全省旱灾受灾情况。山西省农业厅、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省气象局、省气候中心等单位有关负责同志参加了会商。会上,民政厅救灾处通报了今年全省早灾受灾情况、降水情况和民政部门救灾工作开展情况,与会各单位对旱灾受灾情况进行了分析研判。

  • 标签: 受灾情况 山西省 旱灾 商会 救灾工作 防汛抗旱
  • 简介:通过对莱州市农业节水技术工作的回顾与探索,总结出了适合于农业抵御干旱现状的工程措施、管理措施和农艺措施,阐述了全方位高效节水的可行之路。

  • 标签: 抵御旱灾 节水技术 浅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监测半干旱区作物的旱情对合理灌溉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黄土高原半干旱雨养农业区春小麦为研究对象,以模型模拟光谱对输入参数的响应、模型输入参数与干旱程度的关系以及不同旱情下光谱模拟精度为切入点,探讨基于PROSAIL模型反演参数指征春小麦旱情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春小麦冠层光谱对于PROSAIL模型主要输入参数具有不同的光谱响应区间,其中叶绿素含量Cab的光谱响应区间为476~730nm,叶面积指数LAI的主要响应区间为400~750nm、800~1000nm和1330~2500nm,等效水厚度EWT的响应区间在1874~1891nm,干物质含量LMA的主要响应区间在2331~2356nm。PROSAIL模型的输入参数与干旱程度有显著相关性。模型模拟的半干旱区春小麦冠层光谱的误差在1400nm前后差异显著,在1400nm之前模拟误差为11.5%,1400nm之后模拟误差为69%,总体误差约30%。模型对于等效水厚度和干物质含量的解释不够充分是导致模拟误差的主要原因之一。以PROSAIL模型反演参数监测黄土高原半干旱区春小麦旱情值得商榷。

  • 标签: PROSAIL模型 春小麦 旱情 生理参数 适用性
  • 简介:油用牡丹是我国特有的乡土树种,也是世界四大木本食用油料树种之一。牡丹籽油含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多项指标超过橄榄油,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和滋补功能,在保健食品、化妆品等多种领域广泛应用,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 标签: 牡丹栽培 油用 浅山区 半干旱 不饱和脂肪酸 食用价值
  • 简介:干旱是威胁农业生产的最主要农业气象灾害之一,随着气候变暖,近年来干旱对中国南方地区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为了清楚地了解气候变化背景下,南方农业干旱的演变规律及其对农业的影响,以江南、华南和西南地区为研究对象引入安全种植指数、农业水资源承载力饱和度等概念来探讨干旱对南方农业及其种植结构的影响。结果发现,研究区域正处在气温显著上升阶段,变暖明显,蒸散增加。尽管农业干旱频率减小,但其危害程度显著增大(尤其是西南地区),并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危害的主要作物为南方双季晚稻和西南冬小麦。从农业水资源的利用情况来看,西南地区水资源饱和程度高,用水压力较大,近年干旱高发均与水资源不足、分布不匀关系密切。综合考虑研究区域水资源、作物耗水、干旱风险以及种植习惯等因素,建议西南区在保持当前种植规模不变的前提下,适当减少水稻种植、增加玉米面积,或减少冬小麦种植;江南和华南区,保持早稻种植规模或适当扩大,缩减晚稻规模,可改种玉米、豆类或薯类等耗水少的作物。

  • 标签: 双季稻 农业干旱 水分利用效率 农业水资源承载力饱和度 种植结构
  • 简介:本文基于对农业旱灾脆弱性理论分析,从自然、经济、社会、科技四个维度设计农业旱灾脆弱性的评价指标体系和分级标准,运用BP神经网络法对重庆市2001—2015年农业旱灾脆弱性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并考察农业旱灾脆弱性程度的动态特征和驱动因素。研究结论表明:重庆农业旱灾脆弱性程度总体上呈减弱趋势,但是面临极端气象条件时依然表现为重度脆弱。在旱灾脆弱性的驱动因素中,经济发展水平和科技发展能力是驱动旱灾脆弱性下降的主要因素;农业的自然脆弱性和社会脆弱性水平较高,严重影响了脆弱性总水平的下降。因此,农业旱灾风险脆弱性管理需要继续强化经济脆弱性和科技脆弱性管理的同时,重点是做好农业旱灾风险的社会脆弱性管理。

  • 标签: 农业旱灾 脆弱性 BP神经网络 风险管理 灾害社会学 重庆市
  • 简介:利用1961-2010年西宁市三县灾情普查资料和降水资料,通过数理统计法分析了西宁市基于降水距平百分率的气象干旱指标对农业气象干旱的适用性,同时采用相关性分析及逐步回归等方法,用近年来自动站土壤墒情资料,建立了简单易行的农业气象干旱预测预警模型。研究结果表明,西宁市生长李各月降水主要为正常年型,其次为轻旱和稍丰年型;季节正常为主要降水年型,其次为轻旱、稍丰,其余降水年型出现频率小。干旱发生频率从大到小均为春、秋和夏;年降水量基本不出现重旱或超丰以上的降水年型,正常年型占58%~66%,气象干旱发生频率为14%-22%。轻旱出现频率为15%左右,而中旱和重旱出现频率不足5%。用降水、气温与土壤水分间的关系建立墒情模型,参数获取简单,实用性强,开展农业气象干旱发生、发展趋势预测,对农业生产管理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 标签: 降水距平百分率 农业气象干旱 吻合度 预测
  • 简介:利用辽西北地区14个气象站与水文站1971年-2010年的基础数据,得到降水量距平值、连续无雨日数、河道来水量距平值和相对湿润度,并以这四项指标为基础,利用可变模糊评价法得到辽西北地区综合干旱级别特征值,再结合线性倾向估计法、Mann2Kendall趋势检验与反距离权重法对辽西北地区的气象、水文综合干旱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辽西北整体旱情呈显著加重趋势,1971年-1980年以轻度干旱为主,旱情较严重的时期为20世纪80年代后,1981年-1990年干旱程度最为严重,1980年-2010年是重度干旱高发期,但特大干旱少有发生;辽西北东北部和西南部地区旱情较为严重,且随时间变化呈现出加重趋势,而中部地区干旱较轻,因此抗旱减灾的重点应集中在该区的东北部和西南部地区。

  • 标签: 辽西北 综合干旱 可变模糊 时空变化 级别特征值
  • 简介:基于在云南省西部保山地区开展的入户问卷调查和关键信息人访谈,探讨在发生旱灾,大量农民外出务工以弥补旱灾给家庭和农业生产带来的损失这一特定背景下,对比外出务工农户和非外出务工农户在收入来源、应对旱灾措施和家庭收入分配上的差异,分析外出务工对农民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带来的影响。结果表明:外出务工收入给留守家庭的气候变化适应能力带来了积极的影响;另外一方面,大量青壮年劳动力的外出让经济结构仍然以农业为主的村庄出现劳动力缺乏、农业发展后续动力不足等潜在问题。建议在未来针对外出务工人口开展的职业培训中增加诸如家庭财务管理、气候变化等相关内容来加强农村地区和农民的气候变化适应能力,建议政府推广气候智能农业,采取本地化/本土化的适应措施。

  • 标签: 旱灾 外出务工 农民的适应能力 云南保山市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本文就《果洛地区牧草生长期干旱等级》地方标准实施以来,存在的问题和使用方法进行解读,希望在干旱等级评判方面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 标签: 地标 解读 果洛
  • 简介:通过对遵义城区绿化垂柳健康状况的调查,发现其健康状况欠佳。河道边的垂柳受虫害危害最严重,其次是公园垂柳,公路边的垂柳健康状况最好。由于前期的干旱与虫害的作用,死亡数占总数的16.67%,其中河道边的死亡数达到调查死亡总数的25%,公路行道垂柳死亡数占其总数的10%,公园垂柳的死亡数仅仅占0.96%。河道边死亡的垂柳中82.43%有虫害危害症状,而公路边死亡的垂柳中仅仅6.67%有虫害症状。河道边死亡的垂柳主要是干旱与虫害交互作用的结果,公路街道边死亡的垂柳主要是干旱作用的结果。

  • 标签: 干旱 虫害 健康 气候变化 生境
  • 简介:摘要水稻是耗水量最多的农作物,中国是水稻生产大国,但同时又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干旱是影响水稻生产的最主要障碍之一。本文就干旱对水稻的影响及节水栽培技术进行分析。

  • 标签: 干旱 水稻 节水栽培 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