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1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例巨大乳腺腺鳞癌患者的临床表现、病理特点、治疗及预后情况,以加深对其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单县中心医院收治的1例巨大乳腺腺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总结病理特点、鉴别诊断及治疗预后情况。结果该患者行左侧乳腺扩大切除加腋窝淋巴结清扫和胸部创面皮瓣转移术,术后诊断乳腺高级别腺鳞癌,腋窝淋巴结未见癌转移。结论乳腺腺鳞癌的临床特点、鉴别诊断与其他乳腺癌无特殊,治疗上以手术为主,术后是否需行辅助化疗,目前尚无定论。

  • 标签: 巨大乳腺腺鳞癌 病理诊断 治疗 预后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了1例脑室巨大、多房脉络丛囊肿成人患者的影像表现。患者女,67岁,因言语不清1周余,加重1 d同时出现大小便失禁入院。CT检查示左侧脑室三角区多房囊性病变,内见多发分隔及钙化。MRI示囊性病灶呈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T2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示囊壁及分隔呈稍高信号,增强后部分分隔呈轻中度强化。病理诊断结果为脉络丛囊肿。

  • 标签: 脉络丛 囊肿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简介:摘要38岁女性患者。间断咳嗽、发热1年,咳痰、痰带血丝1周。胸部增强CT及CTA检查示左肺下叶后基底段区见团块状稍混杂低密度影,周围见斑片状密度增高影,内多发血管影和囊状影,其中一较粗大血管(直径约2 cm)与胸主动脉相连。全麻下行单操作孔胸腔镜左肺下叶切除术。手术优先处理变异供血动脉,再单向式法处理下肺静脉、下叶支气管、下肺动脉、斜裂肺组织,完整切除左肺下叶。术后病理示(左肺下叶)部分肺组织纤维化、实性变,肺间质内供血动脉伴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和胆固醇结晶沉积,符合肺隔离症表现。患者术后症状缓解,顺利出院。随访2个月,患者无不适,复查胸部CT未见明显异常。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初产妇阴道分娩巨大儿的临床护理经验加以分析。方法:对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我院阴道分娩的初产妇进行研究,例数为80例,分成两组,一组为正常体质量阴道分娩的初产妇(对照组),一组是巨大儿足月妊娠产妇(观察组),观察两组的临床资料。结果:两组产妇的平均身高、孕末期体质量、平均育龄、新生儿体质量和男婴数量相比差异明显,且巨大儿产妇平均身高更高,孕末期体质量更大,平均孕龄更长,新生儿体质量更大,男婴数量更多,对比差异显著(P

  • 标签: 巨大儿 初产妇 阴道分娩 护理经验
  • 简介:1  病历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巨大扁桃体手术的老年患者清醒气管插管1例,术前详细采集病史和评估气道,组建困难气道管理团队,使用超声技术对环甲膜及气管插管型号进行评估,对患者进行充分宣教;清醒气管插管采用"sTOP"[s(镇静)、表面麻醉(T)、氧供(O)和操作(P)]流程,早期全程使用高流量氧气吸入,在充分表面麻醉下,首选右美托咪定最小镇静状态下,经纤维支气管镜或可视喉镜进行气管插管,"两步法"确认气管导管位置后,全身麻醉诱导进行手术;对首次清醒气管插管失败的患者,通过"sTOP"流程逐步改善,最多尝试插管"3+1"次,必要时建立颈前气道完成手术。

  • 标签: 扁桃体 插管法,气管内 麻醉
  • 简介:摘要:安全生产,尤其是工业安全,是指在工业生产中,运用多种安全保护措施和方法,以保证工人的身体健康以保证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工业安全是指在安全生产中应用于各种安全技术、设备、系统等领域。[1]据了解,"十四五"期间,我国实施数字化战略的重大转变与构建,将以产业网络、 AI、大数据、云计算、边缘运算、加密、区块链等新技术为基础,加快产业数字化转型,推动数字经济的发展。综合发展和保障已经是当务之急。专家学者从工业生产实际出发,探讨了数字化、智能化时代工业安全发展的新契机与新的挑战,为"十四五"时期工业数字化转型、数字化转型奠定坚实基础。本文试图对我国的工业安全产业进行一次全面的考察和总结。

  • 标签: 工业安全领域 新型产业空间 有关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巨大胎儿肝血管瘤(giant fetal hepatic hemangioma,GFHH)的临床特征及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12年8月1日至2020年3月31日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确诊,生后接受保守观察或治疗并至少随访1年的GFHH患儿。收集这些患儿出生前后的资料,分析GFHH的特征(大小、位置和病变类型)、患儿特征、临床表现、治疗和预后。结果最终纳入22例患儿。(1)22例患儿中,男性17例(77.3%),女性5例(22.7%);首次B超诊断GFHH的胎龄为(35.0±2.8)周,范围为30~40周+1;出生胎龄为(38.9±1.5)周,范围为33周+4~40周+3;早产1例(4.5%)。15例(68.2%)经阴道娩出,7例(31.8%)因“胎儿窘迫”剖宫产娩出。22例患儿中,21例(95.5%)为局灶型,1例(4.5%)为多发型。22例胎儿期接受2.5次(2~4次)B超检查,发现血管瘤直径呈现随胎龄增加而增大的趋势,至出生时达到最大[56 mm(42~99 mm)]。9例(40.9%)患儿经超声诊断为GFHH,12例经MRI诊断为GFHH。其中6例超声和MRI均分别诊断为GFHH。其余病例的超声或MRI均表现为占位性病变。(2)10例患儿仅接受随访观察(保守组),12例患儿接受药物治疗(治疗组)。治疗组患儿血小板减少的比例明显低于保守组(7/12与0/10,Fisher精确概率法,P=0.014)。保守组患儿无合并心功能异常或肺动脉高压;治疗组2例合并肺动脉高压。2组患儿的结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随访3.3年(1.2~7.0年),所有患儿均存活。保守组均未转行药物治疗,该组1例于2岁时病灶完全消退,其余9例病灶部分消退。治疗组12例均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其中3例治疗早期联合使用地塞米松,2例患儿同时使用雷帕霉素,2例患儿因早期病灶逐渐增大,接受了介入治疗。结果该组2例患儿分别于1.7及5.5岁时病灶完全消退,其余10例病灶部分消退。结论GFHH随着胎龄的增加而增长。部分患儿的影像学表现可能不典型。对于生后无症状的患儿可考虑仅随访观察。而对于出现呼吸困难、腹部膨隆(呕吐)等症状、伴或不伴异常检验结果的患儿可考虑药物治疗;如仍无效,可行介入治疗。GFHH患儿多可存活,长期疗效较满意。

  • 标签: 肝肿瘤 血管瘤 超声检查,产前 婴儿,新生
  • 简介:摘要本例报道1例发生于中年男性的巨大鼓室球体瘤(glomus tympanicum tutor,GTME)。患者,男,48岁,因“左侧嘴角歪斜半个月”就诊,术前MRI示,左侧颞骨颅内见类圆形稍短TI稍短T2异常信号肿块,提示鼓室球体瘤。在全身麻醉下行肿物完整切除手术,大体检查示:肿瘤大小2.4 cm×2.7 cm×3.0 cm,无包膜,切面暗红色,质地韧,术后病理诊断为GTME。术后1周出院,出院后随访3年未见肿物复发,预后良好。

  • 标签:
  • 作者: 徐幼 仲铀 华平 蔡健 杨胜 丁玉梅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22年第08期
  • 机构: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附属妇女儿童医院 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成都 6117311,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附属妇女儿童医院 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小儿外科,成都 6117311,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附属妇女儿童医院 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病理科,成都 6117311,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附属妇女儿童医院 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B超室,成都 6117311,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附属妇女儿童医院 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放射科,成都 6117311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1例发生于新生儿的颈部巨大先天性纤维肉瘤。患儿男,第1胎,第1产,胎龄36+4周,单胎。因“出生后发现颈部巨大包块,气管插管辅助呼吸7 h”120急诊转入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术前CT加三维重建查示:颈部正中巨大不规则低密度灶包块,大小12.0 cm×8.1 cm×7.1 cm,口咽明显受压闭塞,考虑脉管畸形、淋巴管畸形。在全身麻醉下行肿物全切除手术。病理检查(大体标本)示,肿瘤表面光滑,切面奶油状,术后病理诊断为间叶源性肿瘤,根据形态为婴儿先天性纤维肉瘤。术后家长放弃治疗自动出院,随访患儿于出院数天后死亡。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