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腹股沟的术后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收集小儿腹股沟患儿96例,年龄1~12岁,均为腹股沟,给予心理护理、早期抚触等综合护理。结果83例行囊高位截扎术,13例行囊高位结扎术+修补术,术后经护理,全部病例治愈出院。经3个月随访,均无复发。结论小儿腹股沟的术后综合护理的实施可促进患儿康复。

  • 标签: 小儿腹股沟斜疝 术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成人腹股沟手术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从2013年2月至2015年6月期间我院接收治疗的成人腹股沟手术患者中随机选取122例作为本研究病例对象,所选122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61例,研究组61例,两组患者治疗方式一致,均接受手术治疗,但在护理方式上存在一定差异,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综合性护理,护理后,比较两组患者状况。结果比较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三个方面指标,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度状况,研究组96.72%比对照组81.96%要高,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成人腹股沟手术患者综合性护理方式,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和手术时间等,提升其满意度,改善护患关系,临床应用价值较大。

  • 标签: 腹股沟斜疝 成人 护理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对阑尾切除后发生右侧腹股沟的78例患者进行临床分析,总结发生原因与诊治方式;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1年5月至2017年4月诊治的78例阑尾切除后发生右侧腹股沟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78例右侧股腹沟患者中,发生时间平均为阑尾切除手术后6.8a;同期非手术股股沟患者687例,其中右427例,左156例,双侧104例。阑尾切除后患者发生股腹沟的右左之比为8.121,非阑尾切除后患者患者发生股腹沟右左之比为2.731,实施阑尾切除手术后,与未实施阑尾切除术相比,患者发生右侧股腹沟的数量显著增多(P<0.05);结论阑尾切除术后发生右侧股腹沟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避免患者神经与腹部肌肉损伤是关键因素。

  • 标签: 阑尾切除术 股腹沟疝 神经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于 2013年 1月 -2016年 1月收治 50例腹股沟 患者,行无张力修补术,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0例患者均手术成功,顺利康复出院,无并发症, 随访18~ 24个月, 1例复发。 结论: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具有损伤小,操作简单,术后疼痛轻,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无张力疝修补术 腹股沟斜疝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下腹单小切口入路手术治疗双侧腹股沟的效果。方法将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于我院进行治疗的双侧腹股沟作为观察对象,共选取60例。经过患者及其家属同意后,将其简单随机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2组。常规组30例患者使用传统手术治疗,研究组30例患者实施下腹单小切口入路手术治疗。将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进食时间、术后下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进行对比,并分析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的情况。结果研究组中,患者的手术时间为(41.61±10.56)min、术后进食时间为(5.13±0.56)h、术后下床时间为(5.95±1.46)h、术后住院时间为(3.56±1.75)d,均低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33%,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下腹单小切口入路手术用于治疗双侧腹股沟的效果显著,可缩短其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下腹单小切口入路手术 双侧腹股沟疝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横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进行腹股沟治疗的48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24例(腹股沟小横切口治疗)和对照组24例(传统腹股沟斜切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相比传统的腹股沟囊高位结扎术,外环横形小切口囊高位结扎术具有手术简单易行、手术创伤小、瘢痕小,不易引起其他并发症、大幅缩短治疗周期等优点,同时还大大降低了治疗费用,与腹腔镜手术相比,综合疗效上基本相同,明显优于传统的手术治疗方法,可以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小横切口 小儿 腹股沟斜疝
  • 简介:【 摘要】目的: 分析无张力修补手术治疗腹股沟的护理效果。 方法: 选取本科室 84 例腹股沟患者,均行无张力修补手术治疗,随机将患者分为常规护理组与综合护理组各 42 例,常规护理组应用常规护理,综合护理组应用综合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 结果: 常规护理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与复发率分别是

  • 标签:
  •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在保守治疗情况下,中医药治疗小儿腹股沟的临床效果。 方法:将 2016 年 1 月至 2016 年 6 年我院门诊拒绝手术治疗腹股沟患儿 30 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 29 例,采用疝气带或绷带压住内环,研究组 29 例,采用中药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 结果:研究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 93.1% 高于对照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 69.0% ,与对照组患儿相比,存在统计学意义( P < 0.05 ),且两组患儿均未发生不良反应。 结论:中医药治疗小儿腹股沟的临床效果显著,具有应用的价值。

  • 标签: 中医药 小儿 腹股沟斜疝 保守治疗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及其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2月至2016年3月我院所收治的100例腹股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的方式分为实验组与常规组。常规组采取手术联合常规护理,实验组采取手术联合围术期护理。以临床疗效为标准评价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常规组,数据达到统计学标准(P<0.05);实验组患者的疾病复发率仅为2%,常规组患者的疾病复发率为14.00%,实验组患者的疾病复发率显著低于常规组,数据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围手术期的护理质量非常重要,将直接决定整体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无张力疝修补术 腹股沟疝 围术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无张力修补术在老年腹股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56例在我院接受无张力修补术治疗的老年腹股沟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56例行传统修补术治疗的腹股沟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VAS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复发率比较均有较大差异(p<0.05)。结论采用无张力修补术对老年腹股沟患者进行治疗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且效果显著,其具体报告如下。

  • 标签: 无张力疝修补术 老年腹股沟斜疝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析平片式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5年1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68例腹股沟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作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应用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开展治疗,为观察组患者应用平片式无张力修补术开展治疗,对其手术方法、手术时间、伤口疼痛、局部不适、并发症等进行观察。结果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比较,P>0.05,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但是观察组患者的手术费用及平均手术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平片式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具有安全及有效性,并且与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相比,其手术时间更短,手术费用更低,是一种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的治疗方法。

  • 标签: 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 腹股沟斜疝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针对性护理对接受无张力修补术治疗的腹股沟术后患者的临床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间该院接受无张力修补术治疗的60例腹股沟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30例,术后接受针对性护理)、对照组(30例,术后接受常规护理)。出院时,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及并发症率;术后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总评分为(55.7±7.4)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8.3±5.6)分(P<0.05)。此外,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率为10.0%,明显低于对照组33.3%(P<0.05)。随访期6个月发现,观察组复发率为3.3%,也显著低于对照组20.0%(P<0.05)。结论针对无张力修补术后腹股沟患者的特点,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有助于促进术后康复、提高护理质量、降低复发率及并发症率,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腹股沟斜疝 无张力疝修补术 针对性护理 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股沟无张力修补手术护理及效果。方法将2016年3月-2017年2月90例腹股沟无张力修补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对象根据随机信封法分组,各有45例。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优质组手术中实施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手术执行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后持续镇痛时间;干预前后患者焦虑心理。结果优质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参照组,P<0.05;优质组手术执行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后持续镇痛时间短于参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焦虑心理相近,P>0.05;干预后优质组焦虑心理轻于参照组,P<0.05。结论腹股沟无张力修补手术优质护理可提高患者满意度,减轻其焦虑心理,缩短手术时间,加速术后康复,减轻患者疼痛,值得推广。

  • 标签: 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 手术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腹股沟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以我院在2015年2月-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25例腹股沟手术患者为研究观察组,给予患儿综合护理干预;同时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期间收治的25例接受常规护理的腹股沟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各项临床数据,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腹股沟手术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等术中、术后指标值显著优于对照组患儿(P<0.05),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儿(4.0%和24.0%,P<0.05);此外,观察组患儿家属治疗总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家属(96.0%和72.0%,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不仅可有效节省腹股沟手术患儿治疗时间、预后时间,同时还可降低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儿家属治疗满意度,推荐使用。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腹股沟斜疝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囊高位结扎用于治疗小儿腹股沟的临床价值。方法在医院2015年11月到2016年9月期间诊治的腹股沟患儿中抽取76例,遵照随机抽签原则进行分组,治疗组(n=38)应用腹腔镜囊高位结扎术,对照组(n=38)应用传统经腹股沟高位结扎术,就2组患儿的手术指标、并发症发生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治疗组患儿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均P<0.01);②治疗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是2.63%,低于对照组患儿的15.79%(P<0.05)。结论腹腔镜囊高位结扎用于治疗小儿腹股沟的临床价值显著,具有操作时间短、切口短、康复快等优势,可有效降低其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借鉴。

  • 标签: 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 小儿腹股沟斜疝 并发症 传统经腹股沟疝高位结扎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环充填式和平片无张力修补术应用于腹股沟临床治疗中的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价值。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60例,采用平片无张力修补术;对照组60例,采用环充填式修补术。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复发情况。结果研究组采用平片式修补术,显效50例、有效9例,其临床总有效率为98.33%,与对照组的45例、13例及96.67%%相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采用平片式修补术,仅发生1例复发,复发率为1.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8例(1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324,P<0.05)。结论环充填式和平片式无张力修补术均具有较高临床疗效,临床应用价值肯定,但平片式修补术复发率更低,有利于患者生活质量保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腹股沟斜疝 充填式 平片式 疝修补术
  • 简介:摘要目的对小儿腹股沟患者实施腹部小切口手术的治疗效果加以探析。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所收治的236例小儿腹股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与实验组,前者采取传统手术治疗,后者采取腹部小切口手术;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及疼痛持续时间等均优于参照组,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2.5%)、复发率(0.0%)均低于参照组(11.0%、4.2%),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腹股沟患者实施腹部小切口手术治疗,疗效甚佳,且可有效降低并发症与复发率,值得大力推行。

  • 标签: 小儿腹股沟斜疝 腹部小切口手术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TEP和无张力修补腹股沟方法的手术疗效。方法将例患者按住院手术治疗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TEP组23例,无张力修补组36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治疗费用、住院天数以及术后并发症等指标,以评价TEP和无张力修补手术疗效。结果TEP组随访时间平均(16±1.5)个月,无张力修补组(24±1.8)个月,完成随访率为97.43%。TEP组23例,无张力修补36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治疗费用、住院天数以及术后并发症等指标,以评价TEP和无张力修补腹股沟的疗效。无张力修补组4例1.5年半后复发(11.11%),TEP组至今复发1例(4.34%),手术时间、平均住院天数、治疗费用、复发率、术后发热和尿潴留发生率等均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疼痛、阴囊水肿、切口感染和缺血性睾丸炎等近、远期并发症TEP组明显少于传统修补组,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TEP修补腹股沟可明显减少各种并发症和术后不适的发生率,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传统修补组术 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