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1998年5月至9月间,为配合万家寨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清水河县王桂窑乡岔河口村进行考古发掘期间,对九辅村的一处聚落遗址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情况简报如下:

  • 标签: 岩遗址 清水河县辅 调查简报
  • 简介:风洞遗址位于湖北省建始县业州镇罗家坝村7组,洞口海拔高度为694米,地理坐标为东经109°42’21.5”,北纬30°31’51.7”。在风洞遗址中发现了25件石制品,其性以灰为主,占总数的64%,变质的标本较少;石制品包括砾石、石锤、碎片(块)、石片、刮削器和锯齿状器等类型;石制工具以石片或碎片为素材者居多,以砾石或石核为素材加工的工具只有1件;石器类型以刮削器为主;目前没有发现石核;石片多为剥片或者加工石器初级阶段的类型。其文化面貌和该县高坪巨猿洞“建始人遗址”的面貌相接近,均以石片石器为主,以刮削器为多,其时代应为113石器时代晚期。

  • 标签: 岩风洞遗址 石制品 旧石器时代晚期
  • 简介:本研究采用层次分析法,根据生态适应性、生物学特性、观赏特性3个方面中的10个指标构建了万寿考古遗址公园山体植被修复树种选择评价指标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对31个三明市常见的优良乡土树种进行综合评价,筛选万寿山体植被修复适宜树种,为万寿考古遗址公园山体植被修复提供参考。

  • 标签: 植被修复 树种选择 层次分析法
  • 简介:桂林甑皮新石器时代遗址的人骨张子模,漆招进,朱芳武,卢为善,李富强,凌树东甑皮岩洞穴位于桂林市南郊的独山的西南麓,桂阳公路9公里处的西侧,东经115°15′,北纬25°16′,海拔170米。甑皮遗址于1973年正式发掘,出土了密集埋葬的人骨14具...

  • 标签: 新石器时代遗址 甑皮岩遗址 颅容量 遗传距离 柳江人 亲缘关系
  • 简介:<正>晚饭后,告别热情的葡萄园主人,要去看古城的遗址。北疆的夏日,天黑得很迟。这一刻,在祖国的南方已是夜色降临,而这里却依然是阳光灿烂。汽车在戈壁大地上穿行,沿途烽燧在目,一片沙垣。昨天,还在惊叹天山之麓的瑰丽,那原野草甸厚实的绿,那山巅冰峰闪光

  • 标签: 园主 现代文明 暮色苍茫 黄泽森 天来 历史文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三千年以前,一群太阳鸟从时空中飞逝如今又从时空中飞来在逆时针的轨道上运行,以飞翔的速度循环

  • 标签: 诗歌 文学作品 现代文学 诗集
  • 简介:桐林(田旺)遗址位于齐国故城西北方向15公里处,乌河东岸,路山以北,地处临淄区桐林村,田旺村之间,原称“桐林田旺遗址”。桐林遗址包括田旺,桐林,

  • 标签: 遗址 临淄区 齐国 河东
  • 简介:1又是石头,因为硬而受用,因为硬而受难。在模糊的镜子里,一张张黧黑的脸;连它们都破碎了,历史怎能完整?

  • 标签: 诗歌 文学 文学作品 当代作品
  • 简介:金谷园是古都洛阳的千古名苑。但对它的方位却莫衷一是。根据历史文献和考古材料,我们认为金谷园遗址位于孟津县白鹤镇东北角二里许的黄河滩中,即古都洛阳的北方咽喉——河阳关地域内。

  • 标签: 金谷园遗址 中国 文物考古 洛阳市 所在地
  • 简介:1第一级石阶斑驳陆离,浸润其间的绿色鲜苔就像霉湿的史前文字叙说亘古。2穿过半个世纪的阴晦烟云我看到某一年的年景如同红嘴鸦滞居在芙蓉树冠上,到处回荡着呱呱的凄恻的鸟

  • 标签: 金戒指 芙蓉树 霉湿 苏童 文蛤汤 对你说
  • 简介:天气晴朗,碧空万顷,凉风袭人,我与家人第二次来到北京,但我却是头一回来到圆明园遗址开辟的福海公园。圆明园,这座昔日压倒群芳震惊世界的园林建筑奇珍,今日已成了绿树丛中断壁颓垣,伤痕累累的废墟。只要到那里去看看,就会点燃你对帝国主义仇恨的火焰,激发你对社会主义祖国的热爱。

  • 标签: 圆明园遗址 游圆明园
  • 简介:越秀公园东门(在小北路、正对北园酒家,旧称小北门)至西门(在今解放路与盘福路交界处,旧称大北门),有一段古代朱红色的城墙,掩映在绿树丛中,断断续续约1100多米长,横跨越秀山。据考证,这是明初修筑的城墙,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

  • 标签: 城墙遗址 明代 解放路 明初
  • 简介:摘要我国大量的遗址面临着潜在破坏或者破坏的威胁,遗址的保护和展示工作非常困难。遗址公园模式是针对城市遗址保护和展示而提出的一种现代遗址保护新模式,本文就城市遗址保护现状分析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遗址公园展示和保护的特点,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一直公园建设所因遵循的原则,希望对相关景观规划设计作出指导。

  • 标签: 城市遗址 遗址公园 运用
  • 简介:摘要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是实现大遗址保护的有效方式,也是现阶段最具参考价值的大型遗址保护措施,解决了城市化发展与遗址保护之间的矛盾问题,促进了遗址保护工作的发展,已经受到了社会大众的认可,是加强大遗址保护、深化大遗址利用和展示的有效途径,是中国特色的文化遗产保护模式。本文就大遗址保护与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策略进行分析。

  • 标签: 大遗址保护 考古遗址公园 建设策略
  • 简介:【摘要】遗址是人类历史文明的象征。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遗址保护逐渐遭遇新的压力,而历史文化遗址似乎被人们遗忘在了城市的角落中,无人问津。作为历史遗址而言它贮藏着大量的历史文化信息,有着鲜活的文化魅力内涵,“遗址公园”正是为城市遗存的遗址们开辟了一条新的生存之路。从历史文化的角度出发将遗址保护与城市创新发展相结合,这将会使城市散发出新的活力。

  • 标签: 淀山湖 遗址 公园 保护 文化
  • 简介:摘要:目前,遗产保护中的真实性并非常识中简单的“真实”概念,它包括遗址本体、内涵、形式、景观、聚落等方面的真实性。遗址的展示应以田野考古学认知的真实性为基础,以内涵的真实展示为核心,合理呈现遗址的核心价值,不能机械地强调“出土现状”“环境现状”,应淡化对景观和形式的过度苛求,适度的“淡妆”也是提升遗址展示效果的有效方式。

  • 标签: 土遗址保护 遗址公园建设 原则两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