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概述了地震对工程的危害,阐述了减震控制的机理,对间隔结构的适用范围及优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间隔结构是一种能够适合地震区的新型结构形式,通过有效的设计能够在地震灾害中表现良好。

  • 标签: 地震 层间隔震结构 新型结构 震害经验
  • 简介:间隔是基础隔的延伸,它的出现扩大了隔技术的应用范围,虽然只是将隔从基础上移,但是隔机理已发生变化。本文介绍了间隔体系的类型和应用范围,探讨了对间隔进行参数分析时应采用的力学模型,并对影响间隔建筑减震效果的因素进行分析。

  • 标签: 隔震 层间隔震 阻尼比 频率比
  • 简介:摘要地铁平台结构的隔设计一直备受关注,科学合理的隔结构设计能够减轻地铁系统平台的震动以及提高隔效果,由于传统隔效果造价成本高以及隔能力等因素的影响不能满足现代地铁系统平台的要求,间隔结构形式作为新型的结构形式,能够较好的弥补传统隔结构的不足以、解决竖向刚度突变以及减震效果明显等优势,在现在的地铁系统平台建设广泛应用。本文通过介绍间隔结构设计并通过仿真分析来解释间隔结构的抗震性能以及经济性分析,希望能够对从事该行业的人员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帮助。

  • 标签: 地铁 层间隔震 结构设计
  • 简介:摘要:建筑结构间隔技术是一种通过在建筑结构中设置隔,来减少地震对建筑物的破坏和影响的技术。隔可以有效地减少地震力的传递,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随着地震科学的发展和建筑抗震技术的进步,间隔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研究和应用。

  • 标签: 建筑结构 层间隔震技术 研究 应用
  • 简介:摘要:间隔技术是指在建筑结构中设置隔,以降低建筑物的震害。隔是一种有效的减震措施,能够减小地震荷载的传递,改善结构的抗震性能。随着地震科学的发展和建筑抗震技术的进步,间隔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研究和应用。

  • 标签: 建筑结构 层间隔震技术 研究 应用
  • 简介:摘要我国是一个地震多发国,且以浅源地震为主,为确保结构的安全性、适用性、安全性,需要较为成熟的抗震技术。抗震规范将基础隔编入新的抗震设计规范,对于新概念间隔并没有较为明确的技术指导,本文旨在分析间隔相对基础隔的优缺点,为间隔的合理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 标签: 隔震体系 基础隔震 层间隔震 地震效应
  • 简介:【摘要】为研究隔技术应用于地铁车辆例检场所上盖结构的减震效果,对某城市地铁车辆例检场所上盖结构进行了隔设计。基于YETABS以及PKPM软件,建立隔与非隔结构模型,同时对两种模型开展结构动力探究,结果表明选取的间隔支座尺寸与类型准确,能够满足间隔结构设计要求。

  • 标签: 地铁上盖 层间隔震 结构设计
  • 简介:摘要地铁车辆基地上盖大型房地产开发作为一种新型建筑形式已被广泛认可与应用。考虑到转换刚度突变对结构地震响应的不利影响,采用隔橡胶支座对地铁上盖多塔结构进行了间隔设计研究。采用时程分析方法,分别对采用非隔转换方案和隔转换方案进行了计算,通过设防地震作用下非隔方案和隔方案的结构响应对比,验证了隔效果。通过罕遇地震作用下隔转换方案支座最大位移和拉应力验算,验证了隔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安全性能。

  • 标签: 地铁上盖 层间隔震 隔震支座 时程分析
  • 简介:摘要:新型错结构体系是有别于传统隔结构体系的一种新型减震控制体系,通过设置不在同一的隔支座来消耗地震能力量。新型错结构既结合了基础隔的减震效果好的特点,又结合了间隔设置灵活的优势。新型错体系应用研究为减震减灾有着了深远的意义。

  • 标签: 新型错层隔震体系 三维地震 应用研究
  • 简介:摘要: 以西安某地铁停车场上盖预留开发条件为工程背景,根据结构体系特点,提出适当的性能目标。建立整体隔模型,采用基于隔等效线性化的复模态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和时程分析法进行隔计算分析,结果表明隔支座应力、抗倾覆验算、罕遇地震下支座位移等指标均满足规范要求,隔效果明显,可以满足既定的隔目标。

  • 标签: 性能目标 层间隔震 直接设计法 摩擦摆隔震支座
  • 简介:摘要对比国内外设计及震害经验,隔技术应用于建筑结构中,将对减轻地震灾害、提高结构抗震性能,起到有力作用。本文通过对隔结构设计的原理及隔装置的介绍,指出在隔结构规划和隔结构设计上的注意事项,为房屋隔结构的设计和使用提供了依据。

  • 标签: 隔震结构设计 隔震装置 注意事项
  • 简介:摘要:文中对叠橡胶减震垫在国内外的发展展开论述,深入探讨了叠橡胶垫减震的力学性能及属性,采取在结构的所有中柱底部设置叠橡胶垫的隔措施,进行模型研究和理论分析,以验证隔措施的可靠性。

  • 标签: 叠层橡胶垫 隔震 阻尼比
  • 简介:摘要:近些年,在工程建设当中,混凝土结构裂缝发生的频率屡见不鲜,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补偿收缩混凝土技术可以有效提高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和抗拉性能,大大降低了混凝土裂缝出现的概率,在应用过程中要按照规范设计材料配比,严格控制混凝土浇筑和保养,才能切实发挥其作用。本文以昆明规划馆工程为案例,对隔混凝土结构中运行的补偿收缩混凝土技术相关内容进行剖析。

  • 标签: 补偿收缩混凝土 膨胀加强带 隔震层混凝土结构 运用
  • 简介:“声美力”一向以研制各种避板而著称,从最早用于承放黑胶唱盘的“演奏家”板开始,陆续推出了可承垫CD机、前级、解码器、合并机的“水晶板”、“黑金板”,以及用于承放落地箱的PX5板。

  • 标签: 金刚 演奏家 CD机 解码器
  • 简介:缩小垂直间隔(RVSM)已经在全世界大部分国家实施,我国也将在2007年8月开始实施。而在实施RVSM过程中将会出现陆空通话人为差错所引起的航路冲突及危险接近等等问题。从而影响飞行安全。本文以飞行高度缩小垂直间隔通话用语为引入点,利用人为因素分析方法进行系统分析.通过对我国当前飞行过程中通话错误数据分析。明确了由人为差错引发通话错误等同置的性质。并结合RVSM实施的特点提出了在通话过程中坚持使用标准用语.加强英语培训及注一对RVSM通话人为错误的研究等改进的措施,从而为安全飞行添上一块砝码。

  • 标签: 飞行高度 标准用语 垂直 因素分析方法 人为差错 部分国家
  • 简介:摘要现阶段,城市中建筑项目的高度逐步增大,因而转换的设计质量对于高层建筑的整体设计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具体设计工作中,要对建筑项目的具体状况进行全面分析,选取合理的转换结构形式,对关键设计环节进行把控,提高转换的设计质量。基于此,以下对转换结构设计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 标签: 高层设计 转换层 结构设计
  • 简介:针对目前序地层分析软件中不能进行井联合分析的缺陷,自主研发了井联合序地层分析软件系统.该软件具有独立的数据管理系统,包括单井序地层分析、井综合标定和井联合序地层解释等应用模块.通过实际资料测试与应用,建立了一套完整的井联合序地层分析解释工作流程,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 标签: 井震联合 层序地层 系统设计 软件研发
  • 简介:汶川Ms8.0级地震发生在青藏高原东缘著名的龙门山断裂带上,造成了中央断裂和前山断裂共约330kin的地震地表破裂带。初步研究表明,龙门山断裂带上大震复发可能属特征地震模式。结合龙门山断裂带的地震地质情况和汶川地震地表破裂带的基本参数综合分析,本文从地质学、地震学和GPS数据分析三个方面评估了龙门山断裂带的大震复发周期。结果表明,上述三种方法获得的龙门山断裂带Ms8.0级地震的复发间隔分别为:3185a、170(02264a和4310a,平均为3000a左右:Ms7.5级地震的平均复发间隔为1000a左右;Ms7.0级地震的平均复发间隔为500a左右。这些结果与其他学者的研究结果相比,相差不多,基本反映了龙门山断裂带的地震能量水平和累积速度。

  • 标签: 龙门山断裂带 汶川 大震 复发间隔
  • 简介:目的探讨64螺旋CT不同R.R间期间隔及不同重建厚评价左心室整体功能的影响。方法26名健康体检者,分别以2%、5%及10%R-R间期间隔重组获得全心动周期图像;不同重建厚(O.5、1、2、3mm)全时相重建,并测定各间期间隔及不同重建厚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EDV)、收缩末期容积(ESV)、每搏输出量(s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①分别采用不同重建厚进行心功能分析时,0.5、1、2mm厚所测得心功能结果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庄1.95,P〉0.05)。0.5、1、2、3mm厚所测得心功能结果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肚3.05,P〈0.05)。②采用不同R—R间期间隔重建行心功能分析,10%间隔重建用时最短,但不同间隔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64螺旋cT行冠状动脉造影同时可以评估左心室功能,2mm及以下层厚、不同R—R间期间隔重组均能准确评价左心功能,但以2mm厚、10%R-R间期间隔重组相对节省时间,而且对于左心功能影响小,具有重要的临床实用价值。

  • 标签: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心室功能 层厚 R-R间期
  • 简介:本文提出的基于重力“剥皮”的变密度多界面重联合解释技术弥补了用单一物探方法难以探测沉积盆地盐膏的不足。该技术采用重力“剥皮”法获得由盐膏引起的剩余异常,据此成功地反演出了东营凹陷盐膏的顶面深度和等效厚度。推断解释东营凹陷盐膏由10个规模较大的盐膏体组成,呈北东向的扇状展布,顶面埋深1700-3700m,北部埋深较大,南部埋深较小。反演结果与实钻误差仅为2.96%。

  • 标签: 东营凹陷盐膏层 重震联合解释技术 地震勘探 顶面深度 等效厚度 反演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