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羊脑包仍然是严重危害羊生长的疾病之一,养殖户应该对该病提起一定的重视,采取措施预防,及时进行治疗,本文分析了羊脑包的病因和症状,提出预防和治疗该病的具体方法。

  • 标签: 羊脑包虫病 病因 预防 治疗措施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我国的牦牛养殖效益也开始好转起来,牦牛的数量一致处于上升发展的趋势。但是在牦牛养殖的发展和生长中,也出现了很多的问题,其中就有包的出现。这种病症的出现降低了牦牛生产的效率,而且还给牦牛的生命带来很大的威胁。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本文就针对牦牛包的预防措施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 标签: 牦牛 包虫病 防控措施
  • 作者: /徐茁茂
  • 学科: 文化科学 > 传播学
  • 创建时间:2020-09-29
  • 出处:《文学欣赏》 2020年第6期
  • 机构:憨瓜儿出生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为父母不惑之年所得,就像一个秋后罢藤的瓜。此儿个头矮小,智力发育迟缓,看上去呆头呆脑,憨态可掬,长大后果不其然憨瓜儿一个。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 寄生是寄生入侵人体而诱发的严重疾病。因种与寄生部位的差异,病理变化与临床表现有所差异, 接触疫源较多的劳动人民及免疫力较低的儿童 是高发群体,严重威胁到生命健康。对此,本研究重点论述了我国寄生流行概括,并结合专业知识提出了防治策略,仅供参考。

  • 标签: 寄生虫病 流行 防治
  • 简介:【摘要】在对畜禽养殖的过程中还会出现寄生问题,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以及畜禽的健康,为了保证人们和畜禽的健康,确保我国畜牧业的良好发展,降低人畜共患寄生的概率,文章对当下人畜共患寄生的防治措施进行分析。

  • 标签: 寄生虫 人畜 诊断 防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外膜内完整外囊摘除术治疗肝包的效果 。方法:选取 2019 年 1 月 ~2019 年 12 月我院收治的肝包病患者 58 例。将所选患者分成两组,观察组采用外膜内完整外囊摘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内囊摘除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复发情况。 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均显著大于对照组, ( P< 0.0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

  • 标签: 肝包虫病 外膜 内囊摘除术 外囊摘除术 复发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肝泡型包脑转移患者的治疗方法及其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11例肝泡型包脑转移患者资料,男性7例,女性4例,年龄范围19~49岁,平均34岁。11例患者中7例采用手术联合药物治疗,4例仅为药物治疗。分析患者的治疗方法及随访疗效。结果2例仅行肝部手术患者,术后规律口服抗包药物,随访期间病情稳定。3例仅行脑部手术患者,术后随访1~3年,随访期间1例出现肺炎并肺不张,1例出现腹水、黄疸、体力下降,另1例病情稳定,生活能自理。2例联合行肝部分切除术和脑包切除术患者,其中1例多次行脑包切除术,至今随访5年,生活不能自理,在家休养。另1例,随访3年病情稳定,健在并能自理。4例单纯口服阿苯达唑脂质体治疗,其中1例随访3年病情平稳,1例出现腹水,1例出现体重减轻、体力下降、肢体水肿,另1例出现胸腔积液、盆腔积液、肺炎等,均采取对症支持治疗后好转,生命体征平稳,健在。结论肝泡型包脑转移的治疗仍然以手术为主,术后予以抗包药物治疗,多数患者预后较差。原则上先行神经外科手术,再行肝、肺、脾等器官包手术。

  • 标签: 棘球蚴病,肝 脑泡型包虫病 手术联合药物治疗 单纯药物治疗
  • 作者: 成拾明 张茂菊 阮坤炜 张勇 陶勇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10-11
  • 出处:《中华眼底病杂志》 2020年第09期
  • 机构:湖北省十堰市太和医院眼科 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 442000,湖北省恩施州中心医院眼科 445000,锦州医科大学研究生院 121001(现在十堰市太和医院眼科 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 44200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眼科 100020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眼弓形(OT)患者的临床特征和治疗预后。方法回顾性临床研究。2011年7月至2019年6月于十堰市太和医院眼科及北京朝阳医院眼科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确诊的OT患者12例14只眼纳入研究。患者中,男、女性各为6例7只眼;平均年龄(33.4±12.8)岁;病程7 d~30年。首诊误诊为真菌性眼内炎、病毒性葡萄膜炎及非感染性葡萄膜炎各2例。患者均行BCVA、眼压、裂隙灯显微镜、眼底彩色照相检查及血清学弓形特异性抗体检查。行眼内液检测7例。其中,仅行弓形抗体检测1例;Goldmann-witmer系数(GWC)检测6例,同时行PCR检测4例。行FFA检查5例6只眼;OCT检查6例6只眼。行抗弓形药物治疗11例。治疗后随访时间1周~39个月。回顾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特征和治疗预后。结果所有患者血清弓形特异性抗体检测结果均为阳性。行眼内液检测7例中,弓形IgG抗体阳性1例;GWC> 4者5例,2<GWC<4者1例。同时行PCR检测的4例中,阳性1例(25.0%,1/4 ),为2<GWC<4者。14只眼中,BCVA<0.1、0.1~0.3、>0.3者分别为4、6、4只眼。病灶活动期、晚期分别为12、2只眼。角膜后沉着物伴或不伴前房闪辉或前房细胞6只眼;先天性黄斑缺损1只眼;玻璃体炎3只眼,其中伴多个视网膜色素沉着灶、牵拉性视网膜脱离分别为2、1只眼;新旧病灶并存合并Kyrieleis动脉炎2只眼。活动期12只眼中,伴不同程度玻璃体炎9只眼(75.0%,9/12 )。单一病灶4只眼;多个病灶10只眼。治疗前后患眼BCV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3 )。患者视力预后差的主要原因包括原发病灶累及或靠近黄斑区、误诊及误治。结论OT眼底可呈单病灶或多病灶改变,活动期常伴有玻璃体炎症;原发病灶累及或靠近黄斑区、误诊及误治是患者视力预后差的主要原因。

  • 标签: 弓形虫病,眼/诊断 弓形虫病,眼/治疗 预后
  • 简介:摘要:牛寄生是一种种类繁多、传染速度快、危害性大的疾病,严重影响牛的正常生活和健康生长,抓好对牛寄生的鉴别诊断与治疗分析迫在眉睫,本文主要就这一问题展开探究,以此增强对牛寄生的全面认识,提高鉴别诊断的准确性和治疗的有效性。

  • 标签: 牛寄生虫病 鉴别诊断 治疗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和评价腹腔镜外囊完整切除与开腹外囊完整切除治疗肝囊型包(HCE)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行肝包外囊完整切除术治疗HCE患者中的56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式不同分为两组,腹腔镜组19例,开腹组37例。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分析,两组患者术中术后相关指标以(±s)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56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达到临床治愈,围术期无严重并发症及死亡发生。相较于开腹组,虽然腹腔镜组手术时间较长(P<0.05);但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带管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方面均较低(P<0.05)。腹腔镜组总体并发症发生率(26.3%)明显低于开腹组(6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肝包外囊完整切除术在具备安全性、有效性的同时,具有微创、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切口美观等多诸多优势。但术前准确的病情评估、术中精准的外科操作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 标签: 腹腔镜 肝囊型包虫病 肝包虫外囊完整切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囊型包胆瘘(CBF)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45例肝囊型包病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其中男70例,女75例;平均年龄(41±18)岁。肝囊型包CBF发生单因素分析采用t检验、秩和检验和χ2检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CBF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本组患者CBF发生率为27.6%(40/145),其中腹部影像学检查发现12例,术中发现18例,术后发现10例。单因素分析显示,CBF发生与术前黄疸、胆管炎、囊肿数量、肝包类型、手术方式(χ2= 4.56,6.58,7.86,5.67,6.58;P<0.05),ALP、GGT(Z=6.57,4.38;P<0.05),囊肿直径(t=4.78,P<0.05)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ALP>81 U/L、GGT>50 U/L、囊肿直径>8 cm是CBF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1.112,1.134,1.025;P<0.05)。结论术前ALP、GGT和囊肿直径是肝囊型包发生CBF的预测因素。

  • 标签: 棘球蚴病,肝 胆瘘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经济的发展促使畜牧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现阶段我国牛羊的养殖规模不断增大,同时也伴随着牛羊等多种疾病的发生,如果不能有效采取有效防治方法,会对畜牧养殖行业造成不利影响。本文结合自身工作的实践经验,深入研究牛羊包发病机理,摸索当前牛羊包的传播途径、临床症状并提出相应的防治建议,帮助养殖户降低损失,提高养殖户经济效益。

  • 标签: 牛羊 包虫病 传播途径 诊治技术
  • 简介:摘要肝泡型包是人畜共患寄生。晚期肝泡型包的治疗主要包括:手术联合药物治疗、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病灶穿刺引流术、药物治疗、肝移植。以手术为主的个体化综合治疗是晚期肝泡型包病理想治疗方法。笔者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结合临床实践,对晚期肝泡型包的治疗现状和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棘球蚴病,肝 手术 经皮经肝胆管引流 药物
  • 简介:摘要脑血管的典型影像学表型包括无症状腔隙性梗死、脑白质高信号、脑微出血以及血管周围间隙扩大,这些影像学表型常同时存在且彼此相互关联。为了更好的评估整体脑损伤,近年来提出了"脑血管总体负担"的概念。文章对脑血管总体负担的评估及与卒中、卒中后抑郁、认知损害和步态障碍的关系进行了综述。

  • 标签: 脑小血管疾病 磁共振成像 卒中 认知障碍 抑郁症 步态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常遇晴 梅旭 侯永恒 宋健平 吕芳丽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华地方病学杂志》 2020年第06期
  • 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青蒿研究中心 510405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寄生虫学教研室,广州 510080;中山大学热带病防治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州 510080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寄生虫学教研室,广州 510080;中山大学热带病防治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州 510080;广东省媒介生物防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州 510080
  • 简介:摘要寄生仍然是全球最大的健康问题,给贫困地区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目前用于治疗原虫和蠕虫的药物存在一定缺陷,亟待研发更为有效的治疗药物。檗碱最早从黄连的根茎中提取获得,是一类重要的抗炎药物。檗碱的衍生物通过修饰檗碱的结构位点获得,除了具有抗菌和抗微生物活性以外,檗碱及其衍生物还具有显著的抗寄生活性。本文概括了檗碱及其衍生物抗原虫(利什曼原虫、锥、刚地弓形、恶性疟原虫和柔嫩艾美尔球)和蠕虫(曼氏血吸虫、日本血吸虫、细粒棘球绦虫和犬弓首蛔虫)感染的作用,以期为相关研究工作者提供参考。

  • 标签: 小檗碱 原虫 蠕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