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切口摘除用于老年白内障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择取2013年8月~2015年8月至我院进行疾病诊疗的老年白内障患者84例纳入本次实验研究,依照计算机随机分组方法分为每组患者均占据42例的常规组与实验组,对常规组患者实施一般药物治疗,对实验组患者实施切口摘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临床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平均眼压达到,相比常规组患者效果较优,P<0.05;另外,实验组患者视力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老年白内障患者而言,给予切口摘除有利于改善患者视力,降低患者眼压值,值得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推荐采纳。

  • 标签: 白内障 老年 小切口囊外摘除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研究切口白内障摘除和白内障超声乳化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08年2月~2009年8月来我院就诊的白内障患者16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患者病情身体状况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法。随机将其分为A、B两组各80例。A组使用白内障切口摘除治疗;B组采用超声乳化治疗。记录患者的术后视力情况和并发症人数。综合以上情况总结比较白内障切口摘除和白内障超声乳化治疗白内障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A、B两组患者术后视力恢复情况和并发症人数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切口白内障摘除和白内障超声乳化临床疗效差异不大(P>0.05)。

  • 标签: 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 白内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眼筋膜下麻醉应用于初学者白内障摘除的镇痛效果。方法60例白内障摘除的患者,随机分配到表面麻醉组(表麻组)和筋膜下麻醉组(筋膜组)各30例。比较两组的镇痛效果(疼痛评分、合作满意度、手术时间、并发症)。结果筋膜组的疼痛评分及合作满意度均好于表麻组(P<0.05)。结论筋膜下麻醉的镇痛效果更好,更适合初学者进行白内障摘除

  • 标签: 白内障囊外摘除术 表面麻醉 筋膜囊下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切口非超声乳化摘除与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治疗老年白内障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老年白内障患者41例,按照患者的意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患23例患者采用切口非超声乳化摘除治疗,对照组18例患者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各个时段的眼压低于对照组,术后1周的视力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和三个月的视力情况两组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采用切口非超声乳化摘除治疗老年白内障,效果较为理想,患者术后眼压升高慢,视力恢复快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囊外摘除术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白内障 应用效果
  • 简介:包虫病(Hydatiddisease)又称棘球蚴病(Echinococcosis),是棘球绦虫的幼虫寄生在人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疾病。肝性包虫病是由细粒棘球绦虫的幼虫引起,手术仍是其主要治疗方法。随着微创手术技术的不断发展其有切口、损伤、术后疼痛轻、恢复快、腹腔粘连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经腹腔镜肝包虫摘除不仅继承微创手术的优点,还可减少或消除传统手术后并发症,可达根治性治疗目的,并减少术后护理工作量,明显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肝包虫外囊摘除术 肝囊性包虫病 腹腔镜 围术期护理 新疆地区 肝囊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白内障患者运用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将我院近两年时间诊疗的74例白内障病例分组,对照组37例选择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处理,观察组37例选择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治疗,针对两组的总体治疗情况作比较和评估。结果术后3d,观察组的眼压值相比对照组明显更高,而视力值明显较低,有显著差异(P<0.05),但术后1个月,两组的两项指标值比较基本相当,无显著差异(P>0.05)。在手术成本方面,观察组为(1402.5±233.0)元,相比对照组的(3028.2±324.6)元明显更低,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白内障患者实施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治疗具有较好效果,且成本较低廉,适合在临床推广。

  • 标签: 白内障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研究硬核性白内障行超声乳化与现代摘除对角膜内皮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在2013年3月—2015年3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硬核性白内障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采用现代摘除治疗(对照组25例)和超声乳化治疗(观察组25例),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裸眼视力达到1.0眼数多于对照组;水肿人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均未出现后膜破裂、悬韧带断裂等严重并发症;观察组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高于对照组。结论超声乳化术后患者裸眼视力功能恢复效果更好,可用于硬核性白内障患者治疗。

  • 标签: 硬核性白内障 超声乳化术 现代囊外摘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非超声乳化切口手法碎核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治疗白内障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对94例白内障行切口手法碎核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观察随访疗效。结果术后视力均明显提高,术后3d>0.1者78例(82.9%),术后1w>0.1者84例(89.3%),术后1月验光,散光+1.75+-0.5D。结论在经济不发达地区,非超声乳化切口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治疗白内障是安全有效的实用方法。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切口非超声乳化治疗高龄白内障的疗效。方法回顾选取于我院接受手术医治的106例白内障患者临床资料,依据不同的手术方式,分设对照组(47例)与研究组(59例),对照组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研究组行切口非超声乳化医治,比对两组手术前后视力及并发症。结果研究组术后1周与术后1个月视力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两组视力对比(P>0.05);研究组并发症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高龄白内障患者施行切口非超声乳化医治能减少并发症,并提高患者术后视力,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与研究价值。

  • 标签: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 白内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切口非超声乳化治疗高龄白内障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高龄白内障患者30例(2013年2月~2016年2月期间)。将其简单随机化分2组,15例为一组。对照组高龄白内障患者使用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切口非超声乳化摘除,对比术后12h、24h的眼压以及并发症发生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12h、24h的眼压高于对照组,P<0.05;且并发症发生率(33.33%)与对照组(40.00%)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手术费用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切口非超声乳化摘除用于治疗高龄白内障患者的效果较为可观,值得推广。

  • 标签: 超声乳化 白内障摘除术 高龄白内障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