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1996-2004年,我院共收治小儿高热惊厥65例,其中男41例,女24例;年龄为5个月-7岁;45例的病因为上呼吸道感染,其余为肺炎、肠炎、细菌性痢疾、败血症、麻疹;首次发作者59例,复发者4例,持续状态者2例。49例做腰穿脑脊液检查均正常。头颅CT检查6例均正常,做脑电图24例,21例正常,3例轻度异常。10例有高热惊厥家族史。65例均治愈。我们的治疗体会如下:1迅速止痉:这是治疗的关键。对抽搐状态的患儿,可首选安定止痉,每次0.2-0.3mg/kg。最大量不超过10mg,原液静脉缓注;如不能立即奏效,可再给10%水合氯醛每次50-60mg/kg适量稀释后灌肠,一般10分钟即能发挥止痉作用。

  • 标签: 小儿高热惊厥 治疗 上呼吸道感染 头颅CT检查 持续状态 细菌性痢疾
  • 简介:目的探讨热惊厥与血清钠的关系。材料与方法62例热惊厥患儿检查其血清钠值。结果62例热惊厥患儿中有44例血清钠下降,而且一次病程中多次惊厥组的10例患儿血清钠全部降低。讨论热惊厥可使电解质紊乱,血清钠降低,反之血清钠下降又易诱发惊厥的发生,故在治疗原发病的同时及时补充钠盐也很重要。

  • 标签: 小儿 高热惊厥 血清钠 电解质紊乱
  • 简介:小儿高热惊厥再发是儿科常见危急诊症状之一,反复发作高热惊厥可损害小儿大脑细胞造成后遗症(如癫痫)。因此,寻求预防小儿高热惊厥再发的方法很有必要。我科应用鲁米那预防小儿高热惊厥再发取得明显疗效,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再发 小儿高热惊厥 鲁米那 预防 反复发作 常见
  • 简介:小琪琪,今年5岁,长得虎头虎脑,但身体并不好,稍一受凉,就会发作化脓性扁桃体炎,而且每当这个时候,他的父母亲便如临大敌,赶紧送他上医院,因为小琪琪还有一个更可怕的毛病,那就是每次体温一超过38.5℃,便会出现“羊角风”一样的症状,呼之不应,全身抽搐,牙关紧闭,口唇青紫,喉咙发出鸣响,医生告诉琪琪父母亲,他患的是一种叫高热惊厥的毛病,不是癫痫,等到琪琪长大一点,自然会好的。但是事情的发展并不象医生预言的那样好,小琪琪的“羊角风”样的症状愈发愈频,而且有时在不发烧的情况下,小琪琪也会发作。后来,脑电图证实,小琪琪已由高热惊厥转变成癫痫。

  • 标签: 变癫痫 惊厥变 谨防高热
  • 简介:目的:探讨水合氯醛栓剂对小儿高热惊厥的预防.方法:对有2次以上高热惊厥发作的患儿随机分组,预防组给予自制的水合氯醛栓剂塞肛,比较发热时预防组与对照组惊厥复发率及发生率.结果:预防组惊厥复发率及发生率均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X2分别为7.05和34.1,P<0.01.结论:水合氯醛栓剂可以有效预防小儿高热惊厥的发生.

  • 标签: 水合氯醛栓剂 预防 高热惊厥
  • 简介:江西读者秦先生来信说,他5岁的儿子在家莫名其妙地发生过两次惊厥,醒来后又并无其他异常。他们很担心孩子会再次惊厥,故询问如何正确处理小儿惊厥

  • 标签: 小儿
  • 简介:小儿惊厥是儿科常见急症之一,多见于婴幼儿。它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一组症候群,均发病突然,同时伴有意识丧失,两眼上翻,凝视或斜视,面肌与四肢强直、痉挛或不停的抽动等,如不及时控制,可危及生命,我科自1998年以来共接诊150例,经抢救护理无1例死亡,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 标签: 小儿惊厥 症候群 临床表现 症状 急救措施 护理经验
  • 简介:高热惊厥是一种与年龄相关性疾病,多发生于6个月至3岁的婴幼儿,为儿科常见急症之一。其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清楚,可能与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脑内某些物质的改变以及免疫遗传因素有关。有报道认为发热性惊厥小儿血清钠浓度明显降低。为进一步阐明二者的关系,我科于2001年1月至2002年10月对收治的50例高热惊厥患儿血清钠水平进行测定,报道如下。

  • 标签: 高热惊厥 血清钠 中枢神经系统 临床资料 儿科
  • 简介:以肌注安定为对照。探讨安定、水合氨醛溶液直肠给药对惊厥急救的实用价值。方法在60例惊厥患儿中直肠注入水合氯醛溶液与安定溶液比较两药对惊厥的疗效。结果安定溶液能迅速从直肠吸收,2-5分达到有效控制惊厥的效果。水合氯醛吸收较安定慢,在5-8分达到有效控制惊厥的80%。结论安定、水合氯醛溶液直肠注入均可作为有效控制惊厥的急救措施。

  • 标签: 小儿 急性惊厥 直肠给药 急救措施
  • 简介:探讨小儿烧伤并发惊厥的原因及护理,通过82例患儿的护理,认为正确处理创面及时抗休克治疗,积级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失衡,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降温预防高热,可有效防治小儿烧伤惊厥.

  • 标签: 小儿 烧伤 惊厥 护理
  • 简介:赖氨匹林是乙酰水杨酸与赖氨酸的复合盐,乙酰水杨酸具有解热、镇痛、抗炎作用,赖氨酸是人体必需的氨基酸。由于其水溶性好,因此作肌肉和静脉注射,可以减少乙酰水杨酸封胃肠道的刺激作用而起到较强的解熟作用。为了进一步抨价赖氨匹林封小儿的解熟疗效及不良反应,封100例高热患儿肌注赖氨匹林进行临床疗效观察。

  • 标签: 赖氨匹林 药物治疗 小儿 高热 肌肉注射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呋塞米对小儿呼吸道感染所致顽固性高热的作用。方法将71例伴有顽固性高热的呼吸道感染小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5例,使用退热药和激素无效时给予呋塞米治疗;对照组36例,只使用退热药和激素。结果观察组平均退热时间为(7.2±1.6)h,对照组为(8.1±2.0)h,t=2.0901,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呋塞米可用于顽固性高热的患儿。

  • 标签: 呋塞米 呼吸道感染 高热
  • 简介:目的探讨氧氟沙星联合其他抗痨药物对小儿Ⅱ型肺结核持续性高热中的疗效观察。方法42例患者,随机选取各分别作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化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氧氟沙星联合治疗。结果治疗组体温降为正常、痰菌阴转、病灶吸收较对照组明显。结论含氧氟沙星组的化疗对小儿Ⅱ型肺结核有较好疗效,毒、副作用少。

  • 标签: 氧氟沙星 小儿 Ⅱ型肺结核 持续性高热 抗痨药物
  • 简介:目的 探讨热性惊厥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和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 对82例热性惊厥患儿、40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及40例正常小儿进行有关免疫检测。用微量全血氚标记胸腺嘧啶核苷掺入法,测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用McAb-APAAP法测T淋巴细胞亚群的分布和CD25抗原、HLA-DR抗原表达;用生物素-亲和素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测γ-干扰素(γ-IFN)水平;用酵母花环实验,测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结果单纯型热性惊厥的每分钟脉冲数(CPM)及刺激指数(SI)分别为5609.4±3587.4,20.5±15.6;复杂型的CPM及SI分别为2817.3±2422.8,11.0±8.40,均分别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20305.9±12810.3,69.2±45.2)及上感组(9785.2±7509.8,44.5±39.8),差异有显著性(P<0.05)。单纯型的CD3,CD4及CD4/CD8分别为(40.0±8.2)%,(26.1±9.0)%,1.1±0.4;复杂型则分别为(32.8±6.9)%,(17.8±4.9)%,0.8±0.1,均分别低于正常对照组[(64.1±6.7)%,(47.7±5.5)%,1.9±0.8]及上感组[(63.0±9.3)%,(42.4±8.2)%,1.6±0.4],差异有显著性(P<0.01)。CD25抗原及HLA-DR抗原表达结果,在自然状态下复杂型者分别为(6.3±1.9)%和(12.4±3.4)%,低于单纯型[(8.9±3.6)%,(16.2±5.6)%],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CD25,HLA-DR均分别低于正常对照组[(12.8±2.5)%,(20.2±5.2)%]和上感组[(15.0±3.07)%,(20.5±2.8)%],差异有显著性(P<0.01);在PHA刺激后,单纯型者分别为(57.0±5.1)%,(57.8±6.0)%,复杂型者则分别为(53.0±12.0)%和(54.7±9.7)%,均分别低于正常对照组[(65.7±5.7)%,(68.8±6.2)%](P<0.05)及上感组[(64.3±6.4)%,(67.1±8.6)%](P<0.01)。PBMC之γ-IFN诱生水平检测,单纯型者为(1.80±0.4)ng/ml,复杂型为(1.6±0.1)ng/ml,二者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2.4±0.9)ng/ml(P<0.05),但二者与上感组(1.8±0.7)ng/ml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RBC-3bR花环形成率复杂型为(9.1±4.4)%,显著低于正

  • 标签: 热性惊厥 T淋巴细胞 红细胞 免疫功能 小儿
  • 简介:热性惊厥又称高热惊厥,是指初次发病在1个月~6岁之间,在上呼吸道感染或其他感染性疾病的初期,当体温在38℃以上时突然发生的惊厥,排除颅内感染或其他导致惊厥的器质性或代谢性异常,既往没有高热惊厥史。是一种常见的儿科急症,在全部小儿人口中,约5%~6%发生过热性惊厥。本病具有以下特点:

  • 标签: 热性惊厥 上呼吸道感染 代谢性异常 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