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放松训练对焦虑症患者疗效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将2015年3月-2015年12月在我科住院的焦虑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两组。药物组采用抗焦虑药物氯硝西泮、丁螺环酮等进行治疗,药物+放松组在药物组基础上进行放松训练。比较两组患者焦虑症治疗效果;显效时间、总治疗时间;治疗前和治疗后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的差异。结果药物+放松组患者焦虑症治疗效果高于药物组,P<0.05;药物+放松组显效时间、总治疗时间短于药物组,P<0.05;治疗前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药物+放松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改善幅度更大,P<0.05。结论在抗焦虑药物治疗基础上,采用放松训练对焦虑症患者疗效确切,可有效减轻患者焦虑情绪,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放松训练 焦虑症患者 疗效 影响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逐渐完善,社会对于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意识也随之获得提升,因此,坚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也成为我国今后政策实施的主要方向。然而,随着我国对于化工产品产量的增加,如果对其尾气处理不当,将会对生态环境有着严重的威胁。鉴于此,本文从焦化厂化工尾气的危害分析为切入点,对常用的尾气治理措施加以研究,以供专业人士借鉴与分析。

  • 标签: 焦化厂 化工尾气 治理措施
  • 简介:通过考察经验水平和线索提示对他人焦虑共情的影响特点,揭示有经验者低共情的原因和提高共情的方法。结果发现:(1)有经验组的焦虑共情得分显著低于正在经验组;(2)详细线索条件下被试的共情得分显著高于概括线索条件下被试的得分;(3)详细线索条件下,经验匹配被试的焦虑共情显著高于经验不匹配被试。研究表明,在一般情境和简单线索条件下有经验被试对他人没有高的焦虑共情,但详细线索提示可以唤醒情绪记忆,显著提高有经验被试的共情水平。

  • 标签: 焦虑共情 相似经验 线索提示 记忆受限 易得性启发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对焦虑症患者睡眠质量的改善作用。方法以我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期间接诊的70例焦虑症患者为调查对象,以双盲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均35例,对照接受基础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分析两组睡眠质量。结果实验组PSQI总分较对照组低,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心理护理的应用效果显著,有助于改善焦虑症状的睡眠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心理护理 焦虑症 睡眠质量
  • 简介:摘要采用槽钢龙门架对焦炉顶板数千个预埋管进行固定,阐述采用龙门架进行预埋管固定的施工方法,提高了预埋管位置的准确性,使误差控制在最小,为后续设备安装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加快施工进度。

  • 标签: 焦炉 龙门架 钻孔槽钢 预埋管
  • 简介:摘要目的对焦虑、抑郁型消化内科患者进行分型和综合护理干预,为护理干预对焦虑、抑郁型消化内科患者心理状况改善或回归正常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7年1月消化内科焦虑、抑郁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按常规护理,干预组进行有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出院时利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对两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干预组患者出院时焦虑、抑郁患病率低于对照组(P<0.05),焦虑与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消化内科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促进疾病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护理干预 消化内科患者 焦虑/抑郁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焦虑症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我院接收的104例焦虑症患者,入选时间跨度为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采用抛硬币的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基础上展开心理护理干预。对照不同护理方法对两组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的PSQI为(5.02±0.43)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7.67±1.22)分,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统计比较两组患者入睡时间、睡眠时间,两组患者两项指标均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为焦虑症患者提供常规护理模式的同时,辅以心理护理干预,可延长患者睡眠时间,改善睡眠质量,有利于生活质量提高,可推广应用。

  • 标签: 心理护理干预 焦虑症 睡眠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焦虑症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108例焦虑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的方法进行平均分配,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接受心理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统计对比。结果观察组入睡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睡眠时间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SQI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焦虑症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能够进一步延长睡眠时间,不断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心理护理干预 焦虑症患者 睡眠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亲情护理对焦虑症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焦虑症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信封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60)、研究组(n=60),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亲情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焦虑状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焦虑状况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焦虑症患者临床护理中,给予亲情护理,既可改善焦虑症状,又可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亲情护理 焦虑症 焦虑症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胃癌术后化疗患者针对性护理干预对焦虑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102例胃癌术后化疗患者。常规组实施基础护理干预。研究组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结果两组患者在护理总满意率方面,研究组94.23%高于常规组80.77%(P<0.05)。通过实施不同的护理干预,研究组的焦虑情况改善的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胃癌术后化疗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不仅能改善焦虑情绪,提高积极乐观的治疗态度,有利于缩短治疗周期,值得推广。

  • 标签: 针对性护理干预 胃癌术后化疗 焦虑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护理干预给消化内科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带来的影响。方法择取2014年10月到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80例焦虑与抑郁型消化内科患者,以随机数字法将其分入两组并为其采取不同护理措施,分别为采取常规护理的40例对照组患者与采取护理干预的40例研究组患者。为两组患者对比护理后的焦虑、抑郁程度。结果护理后,研究组的焦虑评分与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消化内科患者采取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缓解其原本存在的焦虑、抑郁情绪,为其心理带来积极影响。

  • 标签: 护理干预 焦虑 抑郁 消化内科患者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治疗焦虑症患者时使用丁螺环酮合并帕罗西汀的效果。方法收集焦虑症患者共7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对照组(37例)和观察组(37例),对照组的治疗药物为帕罗西汀,观察组联合丁螺环酮,将两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更低,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焦虑症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丁螺环酮合并帕罗西汀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焦虑症状,且药物副作用少,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焦虑症 丁螺环酮 帕罗西汀 联合治疗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亲情护理在焦虑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本院门诊在2015年3月至2017年6月间接诊的焦虑症病患70例,并采用投掷子的方式将之随机分成甲、乙两组(n=35)。两组都实施常规护理,甲组同时加用亲情护理。观察两组焦虑症状的改善情况,比较护理满意度等指标。结果甲组护理后的焦虑症状评分为(50.1±5.3)分,明显比乙组的(61.8±6.4)分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甲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7.14%,明显比乙组的80.0%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于焦虑症患者常规护理期间对其辅以亲情护理,可显著改善其焦虑症状,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焦虑症 护理满意度 亲情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初产妇予以分娩球配合自由体位助产的效果以及其对焦虑水平的影响。方法以入院顺序将本院接收的90例初产妇随机均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病例数均为4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采用传统仰卧或半卧位分娩,实验组给予分娩球配合自由体位助产,分析比较两组产妇产程时间、疼痛情况以及焦虑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产妇现实疼痛强度评分和视觉模拟焦虑评分明显要低,各产程时间明显要短,组间统计学意义明显(P均<0.05)。结论对初产妇给予分娩球配合自由体位助产,可缩短产程时间,减轻疼痛和改善产妇焦虑水平,推荐应用。

  • 标签: 自由体位助产 初产妇 分娩球 自由体位助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老年骨折患者应用心理护理对焦虑情绪以及并发症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82例老年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比较护理前后患者的焦虑情绪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状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护理前焦虑情绪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组间与组内焦虑情绪评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骨折患者应用心理护理能够有效地缓解其焦虑情绪,使得患者生理状况相对较好,能够积极配合护理工作的开展,术后并发症明显降低,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老年骨折患者 心理护理 焦虑情绪 并发症干预
  • 简介:伴焦虑症状并以胃高敏感为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临床治疗的难点之一,天麻素(Gas)可能具有调节胃敏感性和焦虑样行为的双重作用。目的:探讨Gas对焦虑样胃高敏感FD模型大鼠胃敏感性和焦虑样行为的影响。方法:将40只新生幼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丁螺环酮组、Gas低剂量组和Gas高剂量组。序贯采用母婴分离、急性胃刺激和束缚应激法制作焦虑样胃高敏感大鼠模型。第8周,对照组和模型组大鼠腹腔注射0.9%NaCl溶液2.0mL/kg,丁螺环酮组给予丁螺环酮3.125mg/kg,Gas低、高剂量组分别给予62.5mg/kg和125.0mg/kgGas,连续7d。末次给药后行高架十字迷宫(EPM)试验、旷场试验、腹壁回撤反射(AWR)和肌电图(EMG)。结果:与对照组相比,EPM试验示模型组大鼠进入开放臂次数的比例、开放臂停留时间的比例均显著降低(P<0.01),旷场试验示虚拟中央格停留时间明显缩短(P<0.05)、穿行格数和直立次数明显减少(P<0.01);胃气囊扩张压力为40mmHg或以上时,AWR评分显著升高(P<0.05),EMG的ROC曲线下面积(AUC)明显增加(P<0.01)。而与模型组相比,高、低剂量Gas均可明显改善上述指标(P<0.05)。结论:Gas对焦虑样胃高敏感FD模型大鼠脑-胃轴调节中胃敏感性和焦虑样行为具有明显的影响。

  • 标签: 天麻素 焦虑 胃高敏感 消化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