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记得50年代读陕西作家李若冰写的系列报告文学《柴达木手记》时,曾经为他笔下所描写的柴达木恢宏、苍凉的自然风貌,建设者们不畏艰险的开拓、创业精神,激动得不能自已。从那时候起,我的内心便种下了对柴达木无限仰慕、向往的种子。40年来,走南闯北,然而我的脚步却始终未能踩上柴达木的土地,实在遗憾得很。

  • 标签: 作家 柴达木盆地 察尔汗盐湖 技术人员 长堤 报告文学
  • 简介:我曾几次拜谒过四季变换中的河。只是还未来得及好好端详她秋天的模样,霎时,寒冬便悄然而至了。去年国庆节前夕,我跟随几位摄影家再次赶往河,将它那青春般闪烁即逝的秋颜硬是挤在了河谷间。那天天气格外晴好,河湿得异常清丽明净。湛蓝的碧空下,群峰叠峦清秀挺拔,俊逸洒脱,岩壁间缀满了姹紫嫣红的色彩。尤其那些斑斑点点的殷红,极其绚丽夺目。宛如版画家的调色板,正浓妆艳抹地精心打扮着河诗意而多情的秋季。

  • 标签: 国庆节 摄影家 调色板 版画家
  • 简介:摘要:河是青海省内陆河流域都兰河的支流,其下游有河村及其所属农田草地、及高速公路、315国道以及青藏铁路线,为预减少水灾害造成的损失,设立了河水位站,但该流域缺乏长系列的水文资料,针对这种情况,本文采用《青海省水文手册》中两种方法计算并通过综合比较,最后确定该站的预警水位。

  • 标签:
  • 简介:<正>《克喇瓦尔第阿拉坦传》(以下简称《阿拉坦传》)是16世纪——17世纪蒙古历史诸文献之一。此书主要记述了16世纪蒙古土默特部首领阿拉坦(汉文史料中称为俺答)一生的业绩,是一部用韵文写成的传记体蒙古文历史和文学名著。《阿拉坦传》对于研究明代蒙古,尤其是右翼三万户政

  • 标签: 研究概况 蒙古文 成书年代 蒙古历史 蒙古史研究 三万户
  • 简介:摘要:本文研究乌苏水电站“一洞三机”引水隧洞水力损失的测量计算方法,将引水系统划分为若干端面,用伯努利方程计算各段间的水头损失,用计算机软件建立系统模型,实现引水系统水头损失的实时计算,可检测引水系统中的异常变化,并发出预警,保障电站引水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同时,可实时计算运行机组的工作水头和效率,积累数据绘制机组全水头、多种工况下效率曲线,为电站经济运行给出决策依据。

  • 标签: 水电站 引水系统 水力损失
  • 简介:<正>她们或五六人、或上十人走成一列,仿佛经过统一选拔和训练,身材一般高,服饰一个样,一律举着黄伞,腰身挺直,目不斜视,款款而行,矜持、高贵、优雅。每走一步,她们身上的银饰就叮当作响,脚下的百褶裙摆如荷叶般展开,如涟漪般荡开,美感十足,动感十足。

  • 标签: 火把节 凉山彝族 服饰 彝人 黄伞 美感
  • 简介:乌苏河地区位于青海省都兰县横跨祁漫塔格-都兰早古生代结合带和东昆北岩浆弧带。本文基于对青海省都兰-乌苏河地区变质岩建造、火山岩建造、侵入岩建造、沉积岩建造特征的分析,总结了铜、铅、锌矿床的控制因素和成矿特点,讨论了区域建造构造与成矿作用的关系,为下一步深部找矿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岩石建造 成矿作用 都兰-察汗乌苏河
  • 简介:阿娜,你在哪里?文/朱子国图/笑留1987年8月,我终于有机会去新疆作一次短暂旅行。新疆是个盛产情歌的地方,新疆是我心仪已久的天堂。将近三十年里我只能做梦,如今,终于能够"拉着梦的手"一叙衷肠了。第一站选在吐鲁番。那里有举世闻名的高昌古城、交河古...

  • 标签: 阿娜尔 心仪已久 高昌古城 板城 朱子 一朵花
  • 简介:新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是锡伯族主要聚居地之一,也是全国范围内锡伯语保存最完好的地区。然而近年来,锡伯语的功能逐渐衰退。通过对布查锡伯语文使用与教学情况的调查分析可以看出,锡伯族生活模式的改变以及来自其他文化的影响是锡伯语走向衰退的原因。

  • 标签: 锡伯语 现状 调查分析
  • 简介:摘要:青海恩苏河北地区位于柴北缘裂陷构造带与柴达木盆地坳陷构造带的复合部位,区内岩浆活动频繁、火山作用强烈、断裂构造发育,为矿物质的运移及富集提供了良好的空间,在地层、构造、岩浆热液的综合作用下促使了铅锌矿的形成,文章就该地区铅锌矿成因进行了浅析。

  • 标签:
  • 简介:说起巴特这个人,我总是忍不住要笑。他是来自蒙古国的哈萨克族,我爱人的朋友,认识他的时候他还不满三十岁。看他的长相你绝对难以相信,我刚认识他的时候以为是爱人家的某个长辈,着实对他恭敬有加。认识他时我正在休婚假。一天中午他毫无预兆地突然出现在我家,爱人简单介绍了他之后就匆匆去忙公司的事了。我只听清了他的名字,凭他略显苍老的面孔就已断定他是爱人来自牧区的长辈。因此我略显慌乱地将他的行李安置在客房就忙着去烧奶茶了。

  • 标签: 巴特尔 蒙古国 哈萨克族 爱人
  • 简介:<正>《格斯传奇——蒙古英雄史诗》一书日文译本被列入日本东洋文库第566号,于1993年7月由平凡社(东京)出版。本书为32开精装本,共429页。译者若松宽,1937年生于神奈川县。京都大学研究生毕业,文学博士。现任京都府立大学文学部教授,是日本著名蒙古史专家,主要论文有:《准噶尔国的形成过程》(《东洋史研究》),《<格斯传>与熔铁传说》(《蒙古语言文学》)等。

  • 标签: 形成过程 译本 传奇 出版社 蒙古语言文学 东洋文库
  • 简介:1942年4月中旬的一天,在祖国西陲重镇塔城,“从苏联回来了两位年轻漂亮的姐妹舞蹈家”,人们兴奋地传递着这个消息,不约而同地拥向舞蹈家下榻的旅馆,有的还带着礼品,争相看望。虽然时局已日益艰险,但深受苏联影响的塔城却仍旧呈现着生机盎然的局面。那些从苏联回国的学农业、学经济、学先进技术的学子们路经这里,依然受到热情接待。维吾尔文化会专门为这两位姐妹舞蹈家召开了欢迎会,当时负责报社及维文会的赛福鼎·艾则孜,在热情洋溢的欢迎词中,敦请舞蹈家在塔城表演一周。姐妹俩在众乡亲的热切要求下,欣然应诺。

  • 标签: 康巴尔汗 舞蹈艺术 演艺事业 艺术审美 艺术语言 艺术成就
  • 简介:<正>一从东察合台国到叶国叶国是由东察合台国演变而来。公元1225年成吉思封建的察合台国,至14世纪中叶分裂成为东西两大部。秃黑鲁帖木儿及其继承者曾致力于恢复国的统一,几次出兵河中地区,虽建立过短时间的统一国,但以失败告终,只能保持在东部的统治。人们把秃黑鲁帖木儿及其后裔统治下的地域称为“东察合台国”。河中地区,由巴鲁刺思部异密(又译为艾米尔,意为首领、将军)帖木儿及其后裔统治,史称“帖木儿王朝”或“帖木儿帝国”。

  • 标签: 叶尔羌汗国 东察合台汗国 帖木儿王朝 帖木儿帝国 政治 成吉思汗
  • 简介:四、我收藏的叶国钱币及其相关问题从20世纪80年代起,我就留意收集疑似叶国的钱币。这种钱币多见于喀什地区,在和田等其它南疆地区也能遇到。由于我收集到的疑似叶国钱币与其他人手中的一样,文字不全,所以一直没有撰文刊布介绍。初见到《中国钱币》1998年第4期①储怀贞《叶国的制钱》中那么多离奇的解读,甚至把文字说成火焰山、蝎子、狼头等物,

  • 标签: 《中国钱币》 20世纪80年代 散论 1998年 喀什地区 南疆地区
  • 简介:三、简评近年来对叶国钱币的研究虽然疑似叶国钱币的圆形无孔铜币大约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就出现于新疆的旧货、玉石市场,但对其刊布与研究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我所知道和看到的相关文章,主要有下面这10多篇,现按发表时间先后罗列如下。

  • 标签: 钱币 20世纪80年代中期 20世纪90年代末 散论 发表时间 铜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