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药加针灸治疗风寒湿痹症的方法。方法通过分析痹症的病因,结合痹症的临床表现,辨证分型,运用中医辨证论治的原理,探索中药加针灸治疗风寒湿痹症的方法。结果通过对60例风寒湿痹症的辨证施治,治愈者36例,占60%;有效者20例,占33.33%;无效者4例,占6.67%;总有效率93.33%。结论中药加针炙治疗风寒湿痹症,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中药 针灸 风寒湿痹 祛风 散寒 除湿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围刺法配合温针灸治疗寒湿型肩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4年3月~2015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寒湿型肩周炎治疗的患者中择取7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效果更好,p<0.05。并且研究组寒湿型肩周炎患者的肩痛程度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围刺法配合温针灸治疗寒湿型肩周炎的临床效果好,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肩痛症状,值得推广。

  • 标签: 围刺法 温针灸 寒湿型肩周炎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桂枝芍药知母汤对寒湿痹阻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桂枝芍药知母汤组(治疗组)和消炎痛片及正清风痛宁片组(对照组)对57名寒湿痹阻症患者疗效和血清IL-1β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均优于治疗前(P<0.01),但治疗组患者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而治疗组和对照组的血清IL-1β无明显改善(P>0.05)。结论桂枝芍药知母汤对寒湿痹阻症患者有较好疗效。

  • 标签: 桂枝芍药知母汤 寒湿痹阻 疗效 血清IL-1&beta
  • 简介:摘要隔物灸治疗原发性痛经技术运用体会,方法根据隔物灸治疗原发性痛经技术要求,在特定的穴位上实施隔姜、盐灸的治疗方法。结果本组20例适应症患者通过3个疗程治疗后,症状消失,未再发,正常生活。结论隔物灸治疗寒湿型原发性痛经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隔物灸 治疗 痛经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中医定向透药疗法配合综合护理治疗寒湿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4月-2015年4月期间收治的寒湿腰痛患者72例,将其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应用电针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定向透药疗法进行治疗,同时给予两组患者综合护理,治疗3个疗程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9%,对照组为69.4%,比较差异显著(P<0.05);且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VAS、PPI、ODI指数下降程度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给予寒湿腰痛患者应用中医定向透药疗法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电针疗法 定向透药疗法 综合护理 湿寒腰痛
  • 简介:摘要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中药热熨联合红外线照射治疗的临床疗效与护理。方法78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8例,采用中药热熨配合红外线照射,对照组40例,采用牵引、物理治疗及西药对症支持治疗。结果治疗组合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100%、70%。治疗组治愈、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热熨联合红外线照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确切。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中药热熨 红外线照射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温针为主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63例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220例采用熏蒸治疗,治疗组243例采用温针为主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167例(68.72%)、好转68例(27.98%)、无效8例(3.29%);对照组治愈71例(32.27%)、好转98例(44.55%)、无效51例(23.18%)。X2=43.53p<0.01结论温针为主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对比中药治疗具有更好的疗效。

  • 标签: 温针 腰椎间盘突出症 寒湿型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项痹消痛汤治疗风寒湿痹证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4例辩证为风寒湿痹证的颈椎病患者随机分治疗组72例与对照组72例。对照组口服颈复康颗粒。每袋装5g。口服,一次1袋。一日两次。治疗组口服项痹消痛汤,每日1剂,分两次口服。均治疗1个疗程(28天为1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5.83%,对照组为8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颈肩背疼痛、颈肩部僵硬、上肢麻木,颈部活动不利等症候改善的例数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项痹消痛汤治疗风寒湿痹证颈椎病具有较好的疗效。

  • 标签: 风寒湿痹证型颈椎病 项痹消痛汤 颈复康颗粒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桂枝芍药知母汤对寒湿痹阻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桂枝芍药知母汤组(治疗组)和消炎痛片及正清风痛宁片组(对照组)对57名寒湿痹阻症患者疗效和血清IL-1β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均优于治疗前(P<0.01),但治疗组患者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而治疗组和对照组的血清IL-1β无明显改善(P>0.05)。结论桂枝芍药知母汤对寒湿痹阻症患者有较好疗效。

  • 标签: 桂枝芍药知母汤 寒湿痹阻 疗效 血清IL-1&beta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小活络丸加味方治疗风寒湿滞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80例确诊为风寒湿滞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小活络丸加味组)和对照组(美洛昔康组)各90例,治疗组采用小活络丸加味口服,对照组口服美洛昔康片,三周为一疗程,共治疗一个疗程。观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主要症状体征如腰部疼痛压痛、腰椎活动度、间歇性跛行、直腿抬高试验、直腿抬高试验加强试验、趾肌力等指标及血、尿、粪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和不良反应。结果小活络丸加味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见效明显快于美洛昔康,证候疗效优势较明显。结论小活络丸加味方治疗风寒湿滞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明显,无明显副作用,值得推广。

  • 标签: 小活络丸加味 风寒湿滞型 腰椎间盘突出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药联合火针治疗中药联合温针灸治疗风寒湿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方法纳入类风湿性关节炎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中药联合温针灸组)30例和对照组(单纯西药组)30例。对照组口服塞来昔布胶囊,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运用中药联合温针灸。观察两组在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CRP、ESR、RF的变化,共治疗2周。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P<0.05,说明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中医症状积分两组治疗后较同组治疗前降低(P<0.05),试验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CRP、ESR、RF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同组治疗后较治疗前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温针灸配合西药治疗风寒湿阻型类风湿关节炎疗效显著。

  • 标签: 温针灸 中药 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9-0314-02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冬病夏治穴位敷贴疗法对四川遂宁地区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至2014年治未病中心该类患者的临床观察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冬病夏治穴位敷贴疗法治疗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后患者各项指标改善明显。结论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治疗寒湿痹阻型类风湿性节炎有很好的疗效,值得推广。

  • 标签: 类风湿性关节炎 治疗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