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初产妇分别实施家庭产房分娩以及普通产房分娩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初产妇106例作为本次实验对比观察对象;分组依据为初产妇产房的不同;观察组(53例)家庭产房分娩;对照组(53例)普通产房分娩;通过对比产妇临床产程时间以及选择的分娩方式,以突出家庭产房分娩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在第一产程时间以及第二产程时间方面,两组初产妇之间凸显差异(P<0.05);在自然分娩率方面,两组初产妇之间凸显差异(P<0.05)。结论对于初产妇选择于家庭产房中完成分娩,可以将产妇的产程时间显著缩短,对于临床自然分娩发挥显著的促进作用,最终将产妇的临床分娩满意度显著提高。

  • 标签: 初产妇 家庭化产房分娩 普通产房分娩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家庭产房在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160例初产妇,以11比例分为传统组80例、家庭组80例。即传统组使用传统产房分娩家庭组使用家庭产房分娩,比较患者自然分娩率、各产程时间。结果家庭组自然分娩率为95.00%,传统组自然分娩率为85.00%,各数据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组各产程时间显著超过家庭组,各数据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例如传统组总产程时间为(9.38±0.94)h,家庭组则为(10.70±1.4)h。结论于初产妇中,家庭产房分娩模式能够在提高自然分娩率的同时,缩短各产程时间,值得推广。

  • 标签: 家庭化产房 初产妇 自然分娩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家庭产房,运用在初产妇自然分娩的应用成效。方法 选择本院2020年6月-2021年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家庭产房对第二产程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择2020.7-2022.7期间在我院分娩的150例产妇进行研究,借助病历号奇偶数分为对照组(常规模式,家属不陪同,助产士一对一陪护)和观察组(家庭产房),对比两组第二产程时长及分娩结局情况。结果:观察组第二产程时长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新生儿不良分娩结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家庭产房的干预效果显著,能够稳定患者情绪,缩短第二产程时长,减少新生儿不良妊娠结局,该模式可以在产科服务中进行推广和普及。

  • 标签: 家庭化产房 第二产程 分娩结局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家庭产房联合无痛分娩对产妇产后抑郁情况的影响作用。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0例,对照组行常规分娩干预,实验组行家庭产房+无痛分娩干预,比对各产程时间、抑郁评估得分、母婴结局等。结果:经指标项统计评测,实验组各项均较为良好(P<0.05)。结论:对分娩产妇实施家庭产房联合无痛分娩干预,可促进产妇产后情绪保持稳定,同时对其产程推进、母婴健康等均具有积极影响,干预作用明显。

  • 标签: 家庭化产房 无痛分娩 产后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一体家庭陪产对初产妇分娩压力感知及产后抑郁的影响。 方法 选取23年1月开始到24年5月于医院产房分娩的150例初产妇,根据实施的护理方案差异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9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分娩护理,观察组采用一体家庭陪产。比较两组产妇的总产程、护理前后中文版压力知觉量表(CPSS)评分、产后抑郁总发生率。 结果 观察组的总产程短于对照组,产后抑郁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护理后的CP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一体家庭陪产可缩短初产妇总产程、降低其分娩感知压力及产后抑郁的总发生率,有一定的推广使用价值。

  • 标签: 家庭化产房 无痛分娩 产妇产后抑郁 影响
  • 简介:摘要分娩是妇女生命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的生命体验。本文针对家庭产房的运用,不同心理采取不同的护理干预,可以使产妇心理素质明显改善,不良心理大幅度降低,对分娩的自信心增强,降低了手术分娩率,提高了母婴安全率。

  • 标签: 产妇 心理护理 家庭式产房 运用
  • 简介:【摘要】分娩是妇女生命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的生命体验。本文针对家庭产房的运用,不同心理采取不同的护理干预,可以使产妇心理素质明显改善,不良心理大幅度降低,对分娩的自信心增强,降低了手术分娩率,提高了母婴安全率。 【关键词】产妇 心理护理 家庭产房 运用      妊娠是妇女一生中的重要阶段,分娩是一个非常痛苦的过程,也是一个自然生理过程[1]。近年来 , 心理护理深受产妇及其家属的关注 , 缺乏分娩知识 , 产生分娩顾虑 , 造成精神过度紧张 , 导致分娩时间的延长 , 甚至难产。心理护理之所以备受关注,原因是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基础上进行的,这就需要医护人员用良好的工作形象和语言行为,取得产妇的信任的同时,邀请产妇丈夫或者直近亲属全程陪伴,助产士和护士结合丰富的临床经验,做到有效系统的心理护理,使产妇在分娩过程中保持最佳心态,增强产妇自信心,从而减轻分娩的痛苦,大大缩短产程,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母婴的安全,是产科工作的重点,也是心理护理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 1  临床资料     全组 702 例产妇,年龄 18 ~ 38 岁、平均 28.5 岁,初产妇 582 例、占 81.96% ,经产妇 120 例、占 18.02% ,住院 1 ~ 8 天,平均 5 天。 2  心理护理的重要性 2.1  做好临产前产妇的心理护理    临产前产妇的心理护理,是保证顺利分娩的一个重要环节。要用热情和蔼的态度对待产妇,接触产妇时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以取得产妇的信任和配合,使他们产程有安全感,在沟通中护士应满足产妇的需求,耐心的向她们介绍相关正常分娩的知识,及时答复她们提出的问题,检查病人时,要手法准确、熟练、观察仔细、注意态度要认真,记录及时,消除产妇的顾虑,一定要保证她们的正常饮食,使她们在精力上、体力上、心理上,都为顺利分娩打下坚实的基础,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愉快地进行产程。 2.2  产程进展中也需要进行心理疏导    产妇的文化修养、意志、情绪、性格等都会影响其心理状态,当产妇心理状态不佳时,应根据产妇的不同心理状态,给予恰当的鼓励和安慰,消除产妇紧张的情绪,心情愉快,思想放松,并用交谈等方式来分散产妇的注意力,有利于减轻宫缩的疼痛,使她们用积极的态度来对待分娩。    个别产妇不能进行自我控制,甚至拒绝进食,使体力精力消耗很大。这时应对产妇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鼓励产妇进食休息,这样避免因宫缩乏力而导致难产。 2.3  开展家庭产房    在第二产程中,我们开展家庭产房,允许丈夫、家人或有经验的人员陪伴分娩,精神上的鼓励、心理上的安慰、体力上的支持,也可以消除产妇恐惧焦虑情绪。产科医生和助产士要温柔体贴,关怀备至,有条不紊,熟练果断,及时给予精神上的安慰,给产妇安全的感觉。再加上行之有效的助产操作,鼓励并指导产妇在宫缩时屏气,以增加腹压。促进胎儿下降及娩出。宫缩间歇时,全身肌肉放松,安静休息,等待下次宫缩时再作屏气。每次宫缩时都要鼓励产妇,给产妇信心,以取得密切配合,以便胎儿顺利娩出。    总之,第二产程护理是最关键的阶段,指导产妇克服心理压力和躯体上的不适,强化其产生自信心,是帮助产妇正常分娩的关键。 2.4  鼓励产妇进食     从营养学的角度上讲,产妇在分娩过程中体力及精力消耗较大,必须及时补充营养,才能促进乳汁分泌,因不及时补充能量,导致下床活动时晕厥,出现乳汁分泌不足,而导致母乳喂养婴儿失败,因此产后鼓励产妇进食,以及满足机体营养需要,还可以促进产妇淡化病人后进食,带来母婴健康的护理效果。 2.5  第三产程心理护理    胎儿娩出后多数产妇已筋疲力尽,此时可嘱产妇休息。另一方面对产妇进行安慰,嘱其不要过分激动,从而避免因情绪波动而导致产后出血。因此,要密切观察产妇的血压、脉搏、出血情况及软产道的裂伤情况。胎盘娩出后,做好相应的处理。让母婴肌肤接触,向产妇介绍有关母乳喂养的知识,同时给产妇换好会阴垫,保暖,提供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饮食,帮助患者恢复体力,稳定情绪。  3 讨论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家庭产房联合无痛分娩对产后抑郁的影响以及相关因素。方法以产妇70例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时间为2019年12月-2020年6月,分为参照组35例与研究组35例,参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实施家庭产房联合无痛分娩,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后HAMA评分、HAMD评分均优于参照组,P

  • 标签: 家庭化产房 产妇 产后抑郁 无痛分娩
  • 作者: 周远洪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4-14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4期
  • 机构:(康定市第二人民医院四川甘孜州626001)【中图分类号】R7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4-0060-02孕产妇作为一个群体,具有一定特殊性,而分娩是一次强烈的生理、心理应激过程,在整个过程中为确保产妇的身心健康,就需要提供良好的产时服务。现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与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舒适医疗相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产科服务的发展方向逐渐转变为温馨的家庭式分娩,由此产生了家庭化产房。这是一种全新的分娩护理模式,国家产科学界积极的倡导,不仅有助于产科质量的显著提高,也能够充分体现人性化服务。1家庭化产房特色相比较于只能进行分娩的普通产房,家庭化产房可有效结合产前护理、分娩与产后康复,通过营造温馨舒适的家庭化房间环境来淡化医院冰冷的气氛,全程为患者采用先进的护理模式与国际标准设备,减轻产妇分娩时的紧张、恐惧,使其能够舒适、快乐的完成整个分娩过程。在一个温馨舒适的房间内产妇可更好的进行待产、分娩、恢复,且同样能够为新生儿提供精心的护理,如洗澡、抚触以及游泳等,家人全程陪同在产妇身边,生产后孩子也不需要离开母亲,不需在各个病区来回的奔波。研究发现,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因缺乏分娩经验与相关知识,难免会出现一系列不良情绪,如紧张、恐惧、无援、忧虑等,这种体会只有分娩过的人才能了解,相应的会导致体内神经内分泌出现各种反应,提高与疼痛相关的物质浓度,如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加剧疼痛反应。基于此,产妇身边需要有一个信任且十分熟悉的人,及时给予精神与心理上的慰藉,帮助其度过最痛的阶段。而家庭化产房一大特色便是能够让处于家庭式环境中的产妇,身边有来自于家人的陪伴与支持,以此有助于减轻产妇对于分娩的焦虑、恐惧,能够减少宫缩时的疼痛,为产妇营造一个安静、放松、融洽以及信赖的环境,从而能够促进产程的缩短,致力于新生儿窒息率、剖宫产率的显著降低,及时与家人共享孩子出生时的喜悦。另外,家庭化产房所具有的产科设备一应俱全,产科医生、助产士、产科护士、导乐师、儿科医生等都在一旁陪同,其中导乐师可帮助产妇缓解紧张、焦虑、不安的情况,增强分娩信心,采用各种方法有助于疼痛的缓解,如抚触和拉玛泽呼吸法等,最大限度的确保母婴安全;对于人员出入,家庭化产妇有严格的限制,如此在杜绝医院感染的基础上能够充分保护产妇隐私,且住院期间可享受医院食堂所制定的营养餐,满足产妇产后恢复的各种营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张娅 付润花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3-10-27
  • 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大学城医院  重庆市  400000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针对以家庭为中心的一体产房模式对产妇分娩方式影响的研究。方法:根据研究纳入符合要求的1117例产妇临床资料进行了分析,所有产妇均在2021年1月到2021年11月期间入院行阴到试产,并给产妇实施了差异性的产房服务模式,其中对照组511例产妇实施了传统产房模式,观察组606例产妇实施了以家庭为中心的一体产房模式,并对产妇最终的分娩方式进行了评估。结果:对照组自然分娩成功率占比为91.78%,观察组自然分娩成功率占比为98.35%,对照组自然分娩成功率明显较低,数据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产妇护理后的焦虑进行了评估,对照组和观察组产妇焦虑评分分别为(47.15±3.96)分、(42.56±3.88)分;观察组患者明显较低,数据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患者的日常生活、社会功能、睡眠状况、精神情况、饮食状况等进行了评估,对照组和观察组产妇精神状况评分分别为(2.19±0.13)、(3.31±0.17);对照组和观察组产妇饮食情况评分分别为(2.39±0.19)、(3.23±0.15);对照组和观察组产妇睡眠状况评分分别为(2.22±0.21)、(3.33±0.19);对照组和观察组产妇日常生活状况评分分别为(2.18±0.17)、(3.05±0.18);对照组和观察组产妇社会功能评分分别为(2.35±0.19)、(3.32±0.18);对照组患者明显较低,数据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家庭为中心的一体产房模式能够改善产妇分娩方式,提升产妇自然分娩率,稳定产妇不良情绪。

  • 标签: 以家庭为中心的一体化产房模式 产妇 分娩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家属参与分娩过程的家庭产房模式对第二产程时长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于该院分娩的产妇15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抽签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干预,研究组则采用家属参与分娩过程的家庭产房模式干预。比较两组第二产程时长、分娩结局、不良妊娠结局、产妇满意度情况的差异。结果研究组第二产程时长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自然分娩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剖宫产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产后出血、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在环境、服务态度、产妇心理满意度方面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家属参与分娩过程的家庭产房模式可显著缩短第二产程时长,同时有利于改善分娩结局以及妊娠结局,提高产妇满意度。

  • 标签: 家庭产房模式 家属参与 第二产程时长 分娩结局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温馨产房人性陪伴分娩护理的影响以及探讨陪伴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到目前为止入住我院的200例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100例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n=100例给予温馨产房人性陪伴分娩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试产成功率、分娩疼痛程度、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组试产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娩疼痛程度明显较对照组轻,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产妇给予温馨产房人性陪伴分娩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产妇的心理状况和分娩状况,有利于产妇放松情绪,减轻疼痛,顺利生产,有利于促进产妇的产后恢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温馨产房 人性化分娩护理干预 大产房分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温馨产房人性陪伴分娩的护理效果。方法:对我院产科于2019年12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310例产妇进行护理与研究,数字随机表法分组,两组产妇人数相同。对照组实施常规助产护理,研究组实施温馨产房人性陪伴分娩护理。比较两组产妇自然分娩率与各产程时间、新生儿阿氏评分。结果:研究组产妇各产程时间低于对照组,自然分娩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产妇(P

  • 标签: 陪伴分娩 产妇 护理
  • 简介: 摘要:随着医疗环境的不断改善,人性陪伴分娩护理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在产科保健中,实施一对一全程陪伴式分娩护理更加适宜当今产妇的个性需求,较好地体现了以产妇为中心的优质护理模式。医学临床证明,人性陪伴分娩护理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规律,有着较好地应用前景。本研究旨在对产房环境中人性陪伴分娩护理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研究认为,必须要转变服务观念,促使护理管理模式不断变革,更加注重助产工作者的整体素质,以切实提升护理管理质量。

  • 标签: 产房 人性化 陪伴分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家庭产房服务模式联合导乐陪伴、拉玛泽呼吸法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20年1月到2021年3月200例分娩产妇,信封随机法分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家庭产房服务模式联合导乐陪伴、拉玛泽呼吸法。分析效果。结果:实验组总产程短于对照组,产时剖宫产率、产后出血量、会阴侧切、会阴损伤例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满意度97%高于对照组92.5%,P<0.05。结论:分娩产妇提供家庭产房服务模式联合导乐陪伴、拉玛泽呼吸法的效果确切,可降低剖宫产率,缩短产程,减少出血,减轻会阴损伤,提高产妇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家庭化产房服务模式 导乐陪伴 拉玛泽呼吸法 分娩结局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产科分娩中平产分娩产房的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5月期间本院收治的80例分娩产妇,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于普通产房分娩、护理,研究组,于平产分娩产房分娩、护理,对比两组产妇分娩后疼痛程度、出血量和分娩方式。结果研究组自然分娩率为95%,对照组为82.5%,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产妇分娩后疼痛程度与出血量,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妇分娩过程中,采用平产分娩产房分娩模式,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产科分娩 平产分娩产房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在分娩过程中,做好心理护理是非常重要的,它关系到母婴健康,家庭幸福,也是科学和艺术的高度结合。是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医护工作者“以病人为中心”护理理念、卫生部及省厅“三好一满意”、“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方案”的主导思想具体实施,让产妇及其家属对分娩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我院开展了产房分娩模拟,孕妇无忧”,针对孕妇的心理状态,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为孕妇提供,提供安全、专业、主动、连续的护理服务,分娩前加强产前宣教。模拟分娩场景,缓解紧张焦虑心理,增强分娩信心,降低剖宫产率,使之心情愉悦的配合生产,顺利渡过分娩期。

  • 标签: 孕妇 心理护理 分娩模拟,孕妇无忧
  • 简介:丈夫陪伴妻子分娩始于上世纪80年代,如今欧洲九成丈夫都会陪太太入产房。因为有些医生认为丈夫进产房关爱生产的妻子,有利于母子平安,对产妇心理、生理和顺利生产都是有益的,也因此鼓励男人进产房

  • 标签: 丈夫陪伴 进产房 分娩 产妇心理 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