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正>Q:我因停经41天,小腹隐痛1天,去医院查尿HCG(+),做了B超,检查宫内无异常回声,附件区有一囊性回声,提示不排除宫外孕,建议观察。一周后我去医院复查,B超却提示为宫内,但未见卵黄囊。请问,宫外孕有可能转为宫内吗?

  • 标签: 内孕 囊性回声 后穹隆穿刺 小腹隐痛 明显压痛 跳痛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异位妊娠误诊为宫内的实例分析,以期降低岁异位妊娠的误诊率。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3年3月间于我院就诊的19例异位妊娠被误诊为宫内患者,其中12例接受人工流产,4例接受药物流产,3例接受保胎治疗。结果最终19例均确诊是异位妊娠,而非宫内。19例患者中16例接受手术治疗,3例接受保守治疗。结论对于异位妊娠的诊断,临床医生需要提高警惕性,将多种检查方式联合使用,以期使误诊率得到有效降低。

  • 标签: 异位妊娠 宫内孕 误诊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探讨孕酮在诊治宫内流产中的临床实际作用和效果,以便为相关临床研究提供借鉴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我院临床收治的孕妇99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孕妇最终的妊娠结局对其进行分组,分成了正常宫内早孕组(33例)、先兆流产组(53)和难免流产组(13)。对三组的孕酮水平以及先兆流产组实施治疗前后的孕酮水平进行观察和比较研究。结果(1)正常宫内早孕组孕妇的血清孕酮水平显著高于先兆流产组和难免流产组孕妇;先兆流产组孕妇的血清孕酮水平显著高于难免流产组孕妇;(2)先兆流产组治疗后孕酮水平显著升高,治疗前后比较数据差异显著;先兆流产组治疗后孕酮水平与正常宫内早孕组的孕酮水平相当,无显著差异。结论在临床诊断和治疗宫内流产的实践过程中,孕酮可作为重要的参考指标。

  • 标签: 孕酮 宫内孕流产 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误诊为宫内的宫颈妊娠病例临床与超声影像学特征,以提高临床医师对宫颈妊娠早期诊断的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生殖调节/计划生育科收治的11例误诊为宫内的宫颈妊娠患者生育史、专科查体、误诊前后的超声影像学特征及治疗结局。结果11例病例中已育者7例,其中有剖宫产史6例;9例有流产刮宫术史;误诊为宫内早孕6例,误诊为稽留流产3例,误诊为难免流产2例,其中误诊时行药物流产或刮宫术8例,4例出现大出血。9例行子宫动脉栓塞术;6例行宫腔镜明确诊断及手术;平均住院6 d,术后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hCG)恢复正常中位时间为20 d。结论宫颈妊娠临床症状不典型,超声检查是主要的诊断依据,早期妊娠超声影像学提示是误诊主要原因,动态观察超声特征可帮助早期识别宫颈妊娠。

  • 标签: 误诊 宫颈妊娠 超声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宫内囊鉴别诊断中 B 超的运用效果。 方法: 选取 2017 年 5 月 ~2019 年 5 月我院在我院收治的 60 例宫内囊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临床或者手术证实为宫内早孕囊( n=20 )、空囊( n=20 )、假孕囊( n=20 )。对所有患者进行 B 超检查,分析 B 超检查在宫内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结果: 宫内早孕囊患者随着周增长囊平均直径上升;空囊患者囊直径虽有增长,但幅度较小,与实际龄不符合;假孕囊患者随着周增长囊直径变化不大。早孕囊患者检出卵黄囊和双环征各 17 例和 13 例,而空囊患者检出卵黄囊 6 例,未检出双环征,假孕囊患者两者均未检出。早孕囊患者的囊壁厚度明显高于空囊和假孕囊( P<0.05 )。 结论 : B 超检查在宫内囊鉴别诊断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宫内孕囊 B 超 鉴别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减少宫外孕与宫内误诊的方法。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8例宫外孕误诊为宫内的患者行人工流产及药物流产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论:人流术要严格掌握适应症,在没有确认为正常宫内妊娠时不能给予人工流产或药物流产。

  • 标签: 异位妊娠 人流术 误诊
  • 简介:目的探讨米非司酮(RU486)治疗异位妊娠成功后的宫内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6年1月~2002年1月之间收治的98例有生育要求的、药物保守治疗成功的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58例为米非司酮(RU486)治疗成功,40例为甲氨蝶呤(MTX)全身治疗成功,并经门诊及电话随诊.结果RU486治疗者宫内率51.7%,MTX治疗者宫内率52.5%,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RU486保守治疗的宫内率和MTX保守治疗的宫内率比较无明显差异,而且前者无明显副作用,血β-hCG下降明显,患者更易接受.

  • 标签: 异位妊娠 米非司酮 妊娠率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三烯酮联合手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E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在我院住院行TCRP的患者213例,随机分为三组,观察I组患者术前1个月开始口服三烯酮,观察II组术后连续服用3个月,对照组术前术后不服药,术后随访6个月,比较各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术后6个月子宫内膜厚度三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1)。3组患者间质疏松程度、腺体数目比较差异明显(P<0.01)。EP复发率、子宫异常出血改善率组间比较差异无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烯酮联合TCRP治疗EP能够有效改善子宫内膜抑制情况,降低复发率。

  • 标签: 子宫内膜息肉 宫腔镜手术 孕三烯酮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使用三烯酮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69例2012年8月-2014年8月来我院就诊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4例,对照组35例。观察组患者在接受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后给予三烯酮,对照组手术后无药物治疗。仔细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治疗的临床体征,表现,复发率等,对比分析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痊愈18例,占52.94%,有效15例,占44.12%,无效1例,占2.94%,总有效率为97.06%;对照组痊愈11例,占31.43%,有效19例,占54.28%,无效5例,占14.29%,总有效率为85.71%。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使用三烯酮能够使不完全的病灶,退化,萎缩,并且降低病灶的发展和复发,其治疗效果理想,术后复发率低,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标签: 子宫内膜异位症 孕三烯酮 药物治疗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联合去氧烯炔雌醇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疗效观察。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3年08月~2014年08月收治的60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实施治疗,治疗组采用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联合去氧烯炔雌醇实施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月经正常率、月经期间出血发生率、疾病复发率、子宫内膜厚度等多项指标结果。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月经正常率、月经期间出血发生率、疾病复发率三项指标结果分别是93.33%、3.33%、3.33%,其各项指标和对照组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子宫内膜息肉患者采用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联合去氧烯炔雌醇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疗效更有效,子宫内膜厚度明显变薄,有效的预防了子宫内膜息肉疾病的再次发生,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 去氧孕烯炔雌醇 子宫内膜息肉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来曲唑联用三烯酮与单用三烯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入院顺序随机抽取我院自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82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n=41)和对照组(n=41)。对照组进行单用三烯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来曲唑联用三烯酮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95.1%(39/41)远高于对照组的73.2%(30/41),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4.9%(2/41)远低于对照组的24.4%(10/41),差异显著(P<0.05)。结论来曲唑联用三烯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疗效更高,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临床值得借鉴和推广应用。

  • 标签: 来曲唑 孕三烯酮 子宫内膜异位症
  • 简介:摘要近年来,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和早期子宫内膜癌在年轻女性中的发生率呈现持续升高的趋势。对于这些患者的治疗往往是子宫切除术,但这种治疗方式使患者在治愈疾病的同时永久丧失了生育能力。在这些年轻患者中,很多尚有生育需求,保留生育功能的治疗为这些患者带来了生育的希望。本文将根据既往文献,对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和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保留生育功能治疗后进行辅助生殖技术助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子宫内膜增生 生殖技术,辅助 子宫内膜肿瘤 生育力保存
  • 简介:摘要目的治疗腹部子宫内膜异位症。方法手术结合三烯酮治疗。结果108例患者总有效率92.6%。结论剖宫产手术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主要发病因素.用三烯酮治疗异位症是必要的,有效的能降低,复发率,且副反应少。

  • 标签: 手术结合孕三烯酮 腹部子宫内膜异位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