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牙科约束治疗时低龄儿童及其家长的焦虑分布及不同告知方式对焦虑的缓解效果。约束下牙科治疗患儿的焦虑与家长的焦虑及家长自身的牙科焦虑显著相关。结论低龄儿童约束牙科治疗时,与家长的沟通效果至关重要,应提倡书面告知,丰富告知的内容和方式,严重焦虑患儿应选择全麻等非常规行为管理方式。

  • 标签: 儿童 口腔 约束治疗 护理研究
  • 简介:【摘 要】目的:为了探究消毒监测技术对口腔医疗器械消毒效果的影响。方法:本文应用了采样检测的方式,依据相关医疗卫生消毒标准和规范,对某院口腔室的室内空气环境质量、医护人员手部、物体表面、使用中消毒剂、紫外线消毒灯以及蒸汽压力灭菌锅等方面进行了消毒监测,并现场采样对消毒效果分析评价。结果:通过采样调查以及实验检测后,口腔室内环境空气、医护人员手、物体表面、使用中消毒剂、紫外线消毒灯、口腔器械以及压力蒸汽灭菌锅的监测结果的合格率分别为58.3%、94.0%、97.5%、100.0%、90.0%、98.0%、94.7%。结论:由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其中环境空气、紫外线消毒灯以及医护人员手部的消毒效果并不是很高,合格率相对较低,需要口腔室进一步加强消毒工作。

  • 标签: 口腔诊疗器械 消毒 监测效果
  • 简介:摘要:现阶段,随着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口腔门诊应根据本地疫情状况优化门诊就诊流程与布局,门诊体温检测实现闭环管理。在患者进入门诊进行诊疗前实行严格的预诊分诊,全面落实预检分诊制,及时筛查发热患者并引导发热患者至发热门诊就诊。下面本文就口腔门诊疫情常态化防控进行简要探讨。

  • 标签: 口腔科 门诊疫情 常态化防控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主要针对口腔门诊中应用优质护理进行分析研究。方法抽取100例于我院口腔在2021年3月—2021 年5月间接受诊治的患者,均分两组进行护理研究,参照组病人提供常规护理。研究组病人提供优质护理。观察接受不同护理措施后两组患者对于护理满意度及实施效果等情况的评价,进行详细记录及分析对比,再利用统计学数据包处理后,予以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SSRS评分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参照组护理效果比研究组差,对比两组结果P<0.05。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参照组护理效果比研究组差,对比两组结果P<0.05。结论 针对口腔门诊实施优质护理,效果十分显著,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建议推广并实施。

  • 标签: 优质护理 口腔科门诊 患者满意度 不良心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四手操作在儿童口腔门诊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0年6月的120名牙科儿童患者,按照随机双盲原则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医生独自完成治疗过程;观察组:医生护士四只手合作完成治疗过程。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时间,他们对手术服务的满意度,手术质量的评估以及投诉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P

  • 标签: 儿童口腔 四手操作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防口腔交叉感染的消毒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8年9月医院口腔收治的2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为常规操作,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消毒隔离操作,比较两组交叉感染率,以及各器械细菌数,分析交叉感染制约因素。结果观察组交叉感染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消毒前为准,消毒完成时、消毒后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本文针对预防口腔交叉感染的消毒护理措施进行研究讨论。方法 抽取100例符合本次研究标准并来自2020年1月-2021年1月我院口腔患有口腔疾病的患者进行研究。研究以分组形式展开,分别采取加强消毒护理(研究组)、常规护理(参照组),并对包括交叉感染情况、 护理质量评分在内的研究结果进行统计,同时利用统计学方法将各组各项统计数据分析、对比,以此来判定护理措施的价值。结果 研究组无发生交叉感染情况,并且护理质量评分较高,与参照组对比后,利用统计学加以分析,分析结果P<0.05, 表示此次检验结果意义存在。结论 将更完善的消毒护理措施应用于口腔交叉感染的预防中,可将口腔发生交叉感染的几率将至最低,甚至可完全控制其发生,同时将医护工作质量提升,效果显著具有广泛应用价值。

  • 标签: 口腔科 交叉感染 消毒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在口腔治疗中观察手机消毒抗口腔交叉感染的干预效果。方法:本院口腔自2016年对口腔治疗中使用的手机设备采用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消毒法,选取口腔100例口腔治疗手机设备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分析脉动真空压力蒸汽消毒使用前后院内感染发生情况。结果:控制进行后实验组消毒效果及手机零部件内部锈蚀情况与使用前相比更优,(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腔诊疗器械在清洗消毒以及灭菌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基于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由此来帮助预防医院中出现感染的现象。方法:于2020年7月对山西省医科大学口腔诊疗器械进行消毒、灭菌情况的检查,并在检查过后对于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的分析,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确保诊疗器械使用过程中的卫生情况。结果:通过对本院口腔诊疗器械的消毒灭菌工作进行检查后,发现当前本院口腔的部分诊疗器械仍然存在着消毒技术不规范、器械清洗不彻底等问题,仍有待于进一步完善。结论:当前口腔诊疗器械的消毒灭菌工作仍有待于进一步加强,这就需要加强器械在清洗、消毒以及灭菌工作的管理,要严格规范操作流程,以此来最大化的降低医院内的感染。

  • 标签: 口腔科诊疗器械 消毒灭菌工作 存在的问题 解决对策分析
  • 简介:摘要:口腔门诊为医院感染防控工作的重点科室,应严格做好消毒隔离工作,并加强消毒隔离质量控制,从而保证医疗质量与安全。随着科学水平不断提高,医疗水平随之进步,新技术应用于口腔临床治疗中,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可能面临的护理风险也在增大。口腔门诊护理工作较为复杂多样,护理操作过程易出现许多不安全因素,因而加强口腔护理操作的管理十分重要。

  • 标签: 口腔科门诊 交叉感染 危险因素 护理对策
  • 简介:【摘 要】口腔的诊疗随时代的发展与进步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治疗和诊断的相关医疗用具的消毒与预防显得尤为重要,但在口腔诊疗过程中,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而导致诊疗中的器具消毒出现不合格状况,进而造成患者诊疗后患者产生感染情况、对口腔患者健康安全等一系列负面影响。口腔诊疗器具的预防目的是防止患者在口腔诊疗的过程中承担风险,尽量减少口腔器具的相关风险的影响。

  • 标签: 口腔科诊疗 感染控制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 优质护理服务在口腔护理安全管理中的作用。方法 按照随机抽签法将我院2019.9~2020.8纳入的100例口腔患者分作两组,传统组50例,干预组50例,传统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护理安全,干预组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管理护理安全,对比两组口腔安全事件发生率。结果 传统组口腔安全事件发生率为36.00%,高于干预组总发生率8.00%,P<0.05。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口腔护理安全管理中,可有效降低口腔安全事件发生率,提高治疗安全性,改善预后效果,具有深入研究及应用意义。

  • 标签: 优质护理服务 护理安全管理 口腔安全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基层医院口腔实施现代根管治疗术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1月-2020年12月口腔患者共100例,数字表随机分2组每组50例,常规组的患者给予常规根管治疗技术治疗,现代技术组采取现代根管治疗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患者视觉模拟评分以及咀嚼评分、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现代技术组治疗后患者视觉模拟评分低于常规组,咀嚼评分高于常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现代技术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基层医院口腔实施现代根管治疗术的效果确切,可缓解疼痛和改善患者咀嚼功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基层医院口腔科 现代根管治疗术 效果
  • 简介:摘要:口腔临床实习是口腔医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口腔实习生需要在短时间掌握基本操作技能,但受时间限制、医患矛盾等因素影响,学习效果一般。传统教学模式注重理论知识的培养,在培养学生实践性、主动性方面有所欠缺,已不能很好地满足临床实习需要。病例讨论模式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主体,从临床典型病例问题出发,围绕病例问题展开讨论、学习,从而达到巩固口腔疾病知识掌握的目的。鉴于此,本研究将病例讨论模式教学法应用于综合医院口腔实习的31名学生,并对其应用效果展开探究,现报道如下。

  • 标签: 病例讨论模式口腔科临床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对精细管理在口腔护理安全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本次研究于2018年12月开始,于2020年12月结束,以在研究时间内本院接收的口腔患者共80例作为研究对象展开研究。为了更好的提升研究内容的准确性,将对80例患者进行分组探讨,按照入院先后顺序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40人,在研究过程中分别针对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护理管理方式,观察组采用精细管理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最终采用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不良事件发生几率进行对比。结果:经对比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不良事件发生几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的评判标准(P<0.05)。结论:在口腔护理中采用精细管理的方式可以有效的确保患者的护理安全,并提升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精细管理 口腔科 护理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心血管病患者拔牙危险性的评价,以减少由拔牙引发的心血管不良事件。方法 将口腔收治的89例要求拔牙的心血管病患者纳入研究,以心血管危险分层评价表针对患者开展拔牙危险性评估,评估结果为高风险者暂缓拔牙,低风险者于心电监护下拔牙。结果 高风险组及低风险组拔牙时心率及血压指标对比差异不显著;89例心血管病患者围拔牙期均无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结论 心血管病患者拔牙期间,心血管危险分层评价表可为医师提供可靠的危险性分析结果,便于医师实施针对性处理,进而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

  • 标签: 心血管患者 口腔科拔牙危险性 估价
  • 简介:摘要: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社会环境也变得日益多元,也由此导致了各种疾病的多发,这就需要对相关医学进行发展,用来满足现代社会日益增加的治疗需要。《眼耳鼻喉口腔护理学》作为基础性知识的重要教学教材,在现代医学理念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不仅详细地介绍了眼耳鼻口腔的基本特点,还增加了科室布局、环境、专用设备及器材的介绍,较为完善的整理了眼耳鼻喉口腔的治理方法。所以,在高职教学中,学生学习好这门学科的内容,教师讲解好这门学问的知识点,能够让相关专业的学生水平得到很大地提升。但在现有阶段,在关于眼耳鼻喉口腔的教学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必须将其解决,才能促进教学的进步。本文就从高职《眼耳鼻喉口腔护理学》教学策略入手,阐述现阶段高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式。

  • 标签: 高职 眼耳鼻喉口腔科护理学 教学 问题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标准预防措施在门诊口腔护理防护中的应用。方法:将我院口腔2020年内收治的部分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根据纳排标准要求筛选出其中的46名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一般组(在治疗期间采用传统的护理防护措施)和标准组(在治疗期间介入标准预防措施)。结果:相对于一般组中的患者,标准组患者在治疗期间的整体感受更好,患者对于护理质量的评价更好,并且标准组出现感染的情况明显更少(P<0.05)。结论:本研究发现针对口腔是极容易引起医院感染的科室之一,为了保障医务人员及患者的健康,护理人员需要加强护理防护,通过标准化预防措施的介入能够有效地降低感染率,提高患者舒适感。

  • 标签: 标准化预防措施 口腔科 护理防护
  • 简介:【摘要】 目的:探析口腔门诊器械管理中实施科学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1月-12月特需门诊器械相关工作人员作为对照组(实施科学管理前),选取2020年1月-12月特需门诊器械相关工作人员作为观察组(实施科学管理后)。对比科学管理实施前后器械管理相关风险指标情况。结果:观察组(实施科学管理后)发生器械丢失、故障、非正常损耗以及器械相关记录不规范风险事件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实施科学管理前),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

  • 标签: 科学管理 口腔科门诊器械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口腔护理人员医院感染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方法:主要选择了我院的口腔护理人员共35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所选择的35例口腔护理人员围绕护理操作、无菌消毒监测、手部卫生情况等因素进行调查分析,探究调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防范措施制定依据。结果:在研究期间,护理人员的防护意识、管理力度足以及责任心是主要原因。结论:医院需要针对研究期间发现的感染管理存在问题进行针对性的催策,通过强化护理人员工作素质、提升护理人员防护意识、提高护理人员责任感、维护科室环境、完善管理体系,提高口腔医院感染管理质量。

  • 标签: 口腔科 护理人员 感染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