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知识网络是人在学习和实践中获取的各种知识在大脑中系统化和程序化的储存方式。构建化学知识网络是提高学生认知水平的有效途径。笔者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丰富感性材料、加强新旧知识联系和提高学生获取整理知识网络的能力四个方面论述了如何在教学中构建学生的化学知识网络。

  • 标签: 化学知识网络 认知水平 教学
  • 简介:认知心理学认为:元认知就是关于认知认知,即主体对自己或他人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调控。在数学解题活动的不同阶段,元认知起着确定目标、制定计划,监控活动、调节过程、反思总结、发展能力的作用。随着元认知理论的发展,大量研究证实:学生的元认知水平通过培养和训练是可以提高的。教师在解题教学过程中可以有针对性地传授数学元认知知识,开发学生的元认知技巧,培养学生自我评

  • 标签: 中提高 元认知水平 学生元认知
  • 简介:在"问题解决"教学"问题连续体"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引导他们逐级提升认知水平,并有目的地把问题类型从封闭到半开放再到全开放逐类引申,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机会.

  • 标签: 新课程 "问题解决"教学 "问题连续体" 教学设计
  • 简介:摘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不仅仅要传授给学生一定的数学技巧,更要重视对学生数学素养与逻辑思维的培养。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发展,也对我国教育工作者提出更高要求。教师要整体把握改革方向,以学生为主体,努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与学科素养。在教学活动中强化学生几何认知水平的培养,将抽象理论转化为具象知识,转难为易,引导学生用几何认知能力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巩固学习成果。本文主要分析了几何认知水平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并深入探究了几何认知水平的培养与初中课堂教学相结合的实施途径,为广大教师提供一定的借鉴价值。

  • 标签: 几何认知水平 初中数学 课堂教学 应用
  • 简介:摘要:初中阶段的历史知识教学中,教师应围绕学生的实际学习需要,设计科学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以此帮助学生全面提升其历史知识水平。因此,教师在深度的教学分析后,决定按照“新课改”教学思想的相关要求,围绕当下学生的历史知识学习表现,设计更具科学性历史教学策略,希望可以有效提升学生们的历史知识学习质量。所以,教师在教学期间需要结合历史教材内容,展开系统性的教学研究和分析,以期综合提升学生的历史知识水平

  • 标签: 初中历史 教法设计 综合认知 水平提升
  • 简介:个体行动认知表征水平是与个人的行动而非一般心理功能具有特定关联的思维风格.它是一个80年代后兴起的研究领域.本文围绕行动认知表征水平研究的背景、认知表征水平与行动的交互作用以及行动认知表征水平的个体差异展开介绍.文章最后讨论了该研究的不足.

  • 标签: 行动识别理论 解释水平理论 行动认知表征水平 认知心理学
  • 简介:财会学生的伦理认知水平影响未来的职业行为,伦理认知水平越高,往往识别和突破伦理困境的能力越强。以厦门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和新疆财经大学财会学生为调查对象,应用DIT量表测评其伦理认知水平,计算出P分值。然后,从教育环境、受教育程度和性别三方面检验其对财会学生伦理认知水平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教育环境对财会学生的伦理认知水平具有显著影响;受教育程度和性别的影响不具显著性。

  • 标签: 伦理认知水平 财会学生 DIT测试法
  • 简介:研究以调查问卷为主,辅之以访谈、观察、比较、查阅资料等方法,对高校文科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元认知水平进行调查研究,在分析所得结论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

  • 标签: 高校文科学生 数学学习 元认知水平
  • 简介:摘要:本文以大学生心理健康为研究对象,深入探讨认知行为疗法(CBT)在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方面的作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对他们的学业成就、个人发展和社会关系建立具有深远影响。然而,许多大学生在面临压力和焦虑、抑郁、社交问题以及自尊心问题等方面存在困扰。认知行为疗法以其结构化、目标导向、互动性以及动态和灵活的特点,成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工具。本文将详细探认知行为疗法如何应对大学生的压力和焦虑、抑郁、社交问题以及自尊心问题,从而改善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 标签: 认知行为疗法 大学生心理健康 有效工具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医学生对医学职业精神的认知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选取天津医科大学2016~2021级五年制和"5+3"一体化临床医学专业及四年制护理学专业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采用简体中文版医学生职业精神认知水平自评问卷,在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的2个不同阶段(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第四阶段和全国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开展2次调查,通过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等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分别有860名医学生和693名医学生参与了2次调查,医学生对医学职业精神认知水平评分分别为[4.7(0.9)分]和[4.6(0.8)分];专业满意度越高的医学生的医学职业精神的认知水平越高(b=0.225,P<0.001);与低年级医学生相比,高年级医学生对医学职业精神的认知水平较低(b=-0.147,P<0.001)。2次调查均参与的375名医学生对医学职业精神认知水平评分比较,第二次评分[4.5(0.9)分]低于第一次[4.7(0.9)分](P<0.001)。结论医学生对医学职业精神的认知水平总体较高;医学生的专业满意度和所在年级是其医学职业精神认知水平的影响因素,应当继续发挥"抗疫精神"对医学生职业精神的培育作用。

  • 标签: 医学生 医学职业精神 认知水平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
  • 简介:一、机械地照搬教材现成的问题,导致学生思维受阻,无法灵活展开新课程改革下的历史教材,内容作了较大的删减、改动,可以说达到了比较精炼的程度。教材在学科知识的信息编排顺序上,主要是以学科的内在逻辑为线索而不是以学生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认知发展规律为依据,

  • 标签: 历史事件 学生 课堂提问 初中 新课程改革 内在逻辑
  • 简介:受大中专学校并轨招生、扩大招生等社会因素的影响,中专学校普遍出现生源不足、入学新生素质严重下滑的现象。大量初中文化基础课程知识掌握较差的学生流入校园。在课堂接受中等学历教育。如何具体分析学生参差不齐的认知结构和知识水平,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这个问题便成了我们中等教育工作者不得不面对的一大难题。

  • 标签: 课堂教学效果 学生认知 大中专学校 文化基础课程 教育工作者 并轨招生
  • 简介:在生命的各个阶段积极参加体育运动的妇女,患老年认知障碍的风险低于不做运动的妇女,而十几岁时的体育运动似乎最重要。

  • 标签: 体育运动 认知障碍 妇女
  • 简介:数学任务不仅是课本或教师授课计划中出现的问题,而且是围绕教师和学生组织和实施那些问题所进行的课堂活动.数学任务是数学任务框架的核心,在框架中,任务在三个阶段被加以检视:(1)当它出现于课程或教材或教师自己创造时;(2)教师在课堂上创建或发布任务时(即任务的组织阶段);(3)学生演算或思考时(即任务的实施阶段).

  • 标签: 数学 案例分析 授课计划 教师 框架
  • 简介:学生处理某一类题型时经常性会出现做过、错过、改过却“屡教屡错”的现象.其症结在于学生解决这类问题时,对于概念和运算的认识往往是片面而肤浅的,没有对知识本质的理解和概念的有意义建构.反思我们的教学,如果只注重解题方法的传授而无视概念和新知的有意义建构,就会导致这类问题的出现.

  • 标签: 学生经验 意义建构 教学 认知 数学 知识本质
  • 简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进程中存在的最基本、最主要的矛盾是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与小学教学目标要求达到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异,解决此种矛盾的方法和策略是把握教材的知识目标,创设为目标服务的教学情境;把握学生认知规律,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探究精神;把握练习的点、层次和密度,巩固和发展学生认知结构。

  • 标签: 学生 认知水平 教材 知识结构 发展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高校预防艾滋病同伴教育模式开展效果,探索有效宣传防艾知识、提高大学生HIV认知水平的教育机制。方法:面向全校学生开展问卷调查,调查对象由是否接受干预实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采用SPSS26.0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干预实验前后“基础认知”、“传播途径”等四个维度均具有极显著差异(P

  • 标签: 同伴教育模式 艾滋病 大学生 效果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