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妇产科护士职业危险因素,分析发生的原因,探讨进一步防范对策。方法通过对13名在岗妇产科护士采取回顾性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基本情况、职业暴露情况及护理操作中自我防护情况。结果大部分护士均有羊水、血液、分泌物等体液污染的情况和锐器损伤情况以及防护行为不当。结论妇产科护士面临的职业暴露风险大,职业防护意识较差,应加强对临床护理人员职业防护知识培训,加强护理人员的安全教育,落实标准预防措施,提高自我防护意识。

  • 标签: 护士 职业暴露 防护
  • 简介:【摘要】目的:主要探讨助产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的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措施。方法:对23名在职产科助产护士实施回顾性调查,内容主要包含:职业暴露情况,基本信息以及护理过程当中的自我保护等。结果:非常多的护士会被产妇羊水,产妇分泌物,血液以及其他液体污染,身体会遭受一些尖锐物体的伤害,并且保护行为非常不当。结论:助产护士面临非常高的职业暴露风险,其职业防护意识非常差。要不断强化临床护士的安全教育以及职业保护知识培训,采取规范化的预防措施,使得自我保护意识得到提升。

  • 标签: 助产士,职业暴露,策略
  • 简介:摘要近几年来,医护人员发生职业暴露的机率大幅度上升,从事医护工作的职业暴露问题逐步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而妇产科护理工作的特殊性,护士职业暴露事件的发生率又高于其他临床科室。笔者关注妇产科护士职业暴露,通过职业暴露分析,找出应对妇产科护士职业暴露的基本防控措施。

  • 标签: 妇产科职业暴露分析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妇产科护士职业暴露的风险及产生原因。方法针对妇产科护士职业暴露的风险原因,制定一系列有效的防范措施。结果通过制定有效防范措施,减少了妇产科护士的职业暴露风险,保证了了妇产科护士的安全,保证了护理工作的服务质量。结论加强对妇产科护士职业暴露的知识培训,增强护理人员的个人防护意识和技能,培养良好的工作习惯,是预防职业暴露的有效措施。

  • 标签: 护理 职业暴露 对策
  • 简介: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重庆 400037 摘要:目的 研究妇产科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现状及 措施 。 方法 ;分析调查我院妇产科 98 例职业暴露事件中护理人员的职业暴露类型、职业暴露操作及职业暴露防护情况。 结果; 98 例次妇产科职业暴露类型主要包括 ; 锐器伤暴露与血液 、 体液 、 分泌物暴露两种,安瓿术、会阴缝合术、穿刺 / 拔针 / 针帽术是引起尖锐器械损伤和暴露的主要手术。分娩过程中羊水 / 血液溅出、更换会阴垫、接触新生儿是诱发血液 / 体液 / 分泌物暴露的主要操作; 98 例妇产科职业暴露护士对尖锐器械损伤的主要原因、尖锐器械损伤创面的处理、血液病感染途径及妇产科职业暴露的主要危险因素有较好的了解。但戴手套、及时报告职业暴露等防护行为的实施情况不佳。 结论; 妇产科职业暴露风险因素复杂,护理人员防护实施不到位,需要加强这方面的防护管理。

  • 标签: 妇产科 护理人员 职业暴露 现状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科护士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提高产科护士对职业暴露危险因素的认识,保证产科护士的职业安全。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我院100名护士进行调查,分析产科护士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结果产科护士职业暴露的发生率100%,最常见的为针刺伤﹑血液﹑羊水等,针刺伤常见于给病员穿刺术后。结论产科护士职业暴露发生率高,需要加强其防护知识和技巧的培训以提高其自我防护意识,确保其职业安全。应建立健全护理安全质量管理制度,加强护士的消毒隔离观念,提高护士的心理承受能力,医院、科室应加强发生职业暴露后的支持管理制度系统,从而把职业暴露危险因素降到最低。

  • 标签: 产科护士 职业暴露 危险因素 防护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产科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状况,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方法采用自主设计的护理人员职业暴露防护调查表,对90名产科护理人员职业暴露及防护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产科护理人员发生职业暴露率为95.56%,职业暴露以锐器刺伤,黏膜接触或皮肤接触感染为最常见,发生率分别为53.55%与21.11%,发生职业暴露后正确紧急处置率为79.07%。结论应增强产科护士的职业安全教育与管理,采取各种职业暴露的预防措施,规范各种处理流程等有效降低职业暴露率。

  • 标签: 产科 护理人员 职业暴露 职业防护
  • 简介:【摘要】:妇产科工作具有一定特殊性,助产士需经常接触手术刀、手术缝合针等手术器材,也极易接触到体液、血液、分泌物,护理工作常面临血液传播疾病职业暴露问题。此问题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人员意识欠缺、人员配备不足等,通过人员培训、完善制度、改善工作环境等措施可有效预防,保障工作人员临床安全。本文对妇产科助产士血液传播疾病职业暴露危险因素及管理对策进行如下综述。

  • 标签: 妇产科助产士 血液传播疾病职业暴露 危险因素 管理对策
  • 简介:摘要护士是职业风险中受危害较大的群体之一,而妇产科护士由于面对繁重的工作,加上工作本身的特殊性、专科性,以及国家全面开放的二胎政策,必将承受着比其他护理领域更巨大的职业压力。妇产科护士职业压力和职业风险主要来源于工作负荷、角色压力、管理因素、职业暴露等方面,因此对妇产科护士进行合理、科学的管理和职业发展规划,能够稳定妇产科护士队伍,保证护理质量。本文从我国护士管理与职业发展现况,妇产科护士的管理措施(护理管理者要提高管理水平、合理调整护士工作强度、降低护士的职业风险),妇产科护士的职业发展规划(分阶段制定职业发展计划、建立清晰的职业发展路径)三大方面分析妇产科护士管理与职业发展现状,旨在提高妇产科护士的职业认同感和价值感,提高妇产科护理质量。

  • 标签: 妇产科 护士 管理 职业发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医院身为一个救死扶伤的场所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很可能在进行医护治疗时出现感染等危险。而妇产科护士是一个极为特殊的职业,无论是工作兴致还是工作环境都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属于职业暴露高危险人群。例如在工作的过程中会因为接触到羊水、血液、分泌物以及工程中的锐器所伤,因此为了保证妇科护士这种特殊人群的工作安全性就必须要增强妇产忽护士的安全意识和防护意识,尽量将护士面临的危害降到最低。下面文章将会妇产科护士职业危险因素及防护要点进行详细的分析

  • 标签: 妇产护士 职业危险因素 防护要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科护士在执业过程中的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及防护措施;方法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分析我院2005年至2014年先后13名产科护士执业暴露的危险因素,总结了产科护士执业过程中执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并提出防范措施;结果13名护士中有12名有过职业通过暴露史,10人有针刺伤史,8人曾经被产妇血液溅到眼睛里,9人有将羊水吸进嘴里的经历;结论13人均接受过职业防护知识培训,会使用防护用具,在受到职业暴露后能及时处理,有效地对自己进行了很好的保护。

  • 标签: 助产士 职业暴露 危险因素 防护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品管圈的应用对妇产科护士职业暴露及护理满意度。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150例产妇,参照组对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对患者实施品管圈护理。结果观察组护理人员职业暴露发生率2.33%低于参照组的18.42%,相比较,差距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8.67%高于参照组的78.67%,相比较,差距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在妇产科护士护理工作中应用,不仅利于降低职业暴露风险,还获得较高的护理满意度,维护良好的护患关系,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妇产科 护士职业暴露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前医务人员的职业暴露性感染已成为医疗领域中一个重大的职业性问题,特别是产科护士在产房、病房工作,经常暴露于血液、羊水、阴道分泌物及锐器损伤等多种危险因素之中,常见于皮肤刺伤,黏膜接触或皮肤接触引起感染,同时产房工作压力大,而护士自我防护意识还不够,对职业暴露认识不足。因此,应增加对职业危害的高度重视,采取针对性的防护措施,通过对我院产科护士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分析,以减少和避免职业暴露的发生。

  • 标签: 产科护士 职业暴露 防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妇产科护理是一门特殊的行业,大多数妇产科护士被血液、羊水等分泌物污染,不同程度的被锐器刺伤过,其独特的工作环境及服务对象决定了妇产科护士处于多种危险因素之中,是职业危害发生率的高危人群。本文分析妇产科护士工作中的职业危害因素,进一步探讨防护对策,最大程度地降低职业危害的发生率。妇产科护士的职业危害大致可分为四大类:生物性危害、物理性危害、化学性危害和心理社会性危害。

  • 标签: 妇产科护士 危害因素 防护
  • 简介:摘要通过分析妇产科护士在临床工作中面临的各种职业危害因素,提出相应的防护对策,提高妇产科护士的职业危害防护意识,采用正确防护措施,降低职业危害的发生率。

  • 标签: 妇产科护士 职业危害 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