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18-40岁年轻女性罹患恶性肿瘤的风险,为年轻女性降低患癌风险提供有效指导。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2年2月在本院治疗的女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统计患者年龄、患癌类型。结果:共收集53份病例,其中64.15%为18-40岁的年轻女性肿瘤患者,包括15例乳腺癌、5例宫颈癌、3例大肠癌、3例卵巢癌、3例肺癌、2例恶性淋巴瘤、2例肝癌、1例胃癌。结论:乳腺癌、宫颈癌发病趋势年轻化,在年轻女性群体中越发多见,其次是卵巢癌、大肠癌,需引起临床高度重视,加强防治宣传,提高年轻患癌女性的生命质量。

  • 标签: 年轻女性 恶性肿瘤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CT与MRI在女性盆腔恶性肿瘤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2018年1月-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女性盆腔恶性肿瘤患者132例,分别对患者进行CT、MRI诊断,分析诊断结果。结果 CT、MRI诊断率分别为92.4%、93.9%,两种诊断方法诊断率无明显差异(P>0.05);与单一CT、MRI诊断比较,联合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及阴性预测值更高(P<0.05)。结论 对女性盆腔恶性肿瘤患者进行CT联合MRI诊断,准确度及敏感度均较高,可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因此,在女性盆腔恶性肿瘤诊断方面,CT与MRI诊断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CT诊断 MRI诊断 女性盆腔恶性肿瘤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延续性护理在恶性肿瘤预期性恶心呕吐患者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9年11月~2021年11月收治的86例恶性肿瘤患者。以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均分为实验组及参照组,各43例。参照组行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加用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结果:实验组的负性情绪,数据对比差异低于参照组,统计学意义存在(P

  • 标签: 延续性 恶性肿瘤 恶心呕吐 负性情绪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本次对照实验的目的是进一步探究护理干预工作对于恶性肿瘤患者治疗过程中预期性呕吐现象的影响,采用对照实验方法,实验对象为天津肿瘤医院空港医院肿瘤内科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100例恶性肿瘤预期恶心呕吐患者,利用随机数字法进行分类,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工作,实验组则在其基础上进行持续性护理干预工作。在护理一段时间后进行预期性恶心呕吐评分等参数的对比。结果发现进行干预后,有效降低了焦虑自评和抑郁自评的得分,并且降低了恶心呕吐的发生频率,降低了其消极影响。因此,对恶性肿瘤患者出院后实行持续性护理干预工作,对于提升患者的护理能力、自我认知能力、改善生活质量和减少药物反应方面都可以发挥积极和有效的作用。

  • 标签: 延续性护理 恶性肿瘤 预期性 恶心呕吐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持续护理对恶性肿瘤预期呕吐的影响。该方法包括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住院的80例恶性肿瘤治疗患者,分为观察组和比较组(每组40例,每组定期护理;观察组持续护理;两组中断效应和焦虑(SAS)的比较;抑郁自我评估(SDS)。所得观测组的效率高于比较组(p 0.05);护理前观察组接近SAS,SDS评价比较组(p & gt0. 05).护理后观察组的评分均低于比较组(p .S7-1200可编程控制器。结论对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延续性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认知能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化疗药物引起的应激反应。

  • 标签: 延续性护理 恶性肿瘤 预期性恶心呕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恶性肿瘤介入化疗患者行循证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恶性肿瘤介入化疗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循证组,各48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循证组行循证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对照组和循证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循证组的并发症发生率8例(16.67%),显著高于对照组17例(35.42%),循证组的护理满意度45例(93.75%),显著高于对照组37例(77.08%),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恶性肿瘤介入化疗患者行循证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 标签: 循证护理 恶性肿瘤 介入化疗患者 护理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外科经手术切除且病理证实的21例脾脏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行开腹脾切除术10例;腹腔镜脾切除术5例;开腹胰体尾切除术联合脾切除术4例;手助腹腔镜脾切除术2例。术后6例患者接受化疗,随访至2021年12月,中位随访时间4.5个月,21例患者4例失访,12例死亡,其余5例目前无瘤存活。本研究显示脾脏恶性肿瘤是一类发病隐匿、无明显特异性症状的少发恶性肿瘤,确诊仍依靠病理检查。手术切除联合系统化疗可能是最有希望的治疗方式,但脾脏恶性肿瘤的总体预后仍很差。

  • 标签:
  • 简介:【摘要】女性生殖器官各部位均可发生肿瘤。目前已有多种恶性肿瘤经化疗获得治愈机会,如侵蚀性葡萄胎及绒毛膜癌经单一的化疗可基本达到根治。恶性肿瘤的化疗已成为主要治疗方法之一,并受到重视。抗癌化学药物能抑制肿瘤生长,也可影响正常的细胞代谢,大多数药物在杀伤癌细胞的同时,对造血系统及上皮组织具有明显的毒性作用,一些药物对肝、肾等器官亦有损害。因此,良好的护理对于临床治疗效果尤其重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为了分析误诊为食管黏膜下肿瘤的食管上皮源性恶肿瘤的内镜超声及组织病理学特点,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20年12月在南京鼓楼医院术前诊断为食管黏膜下肿瘤但术后病理证实为食管上皮源性恶肿瘤的患者资料,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病变大小、病变部位、超声下病变起源、病变回声、内镜治疗方式以及术后病理等临床资料。11例患者中男9例、女2例,年龄(65.5±6.2)岁,9例病变长径≤2 cm,8例病变位于胸中段食管。11例患者中10例术前行内镜超声检查,病变起源于黏膜下层6例、固有肌层2例、黏膜肌层2例,病变回声9例为低回声改变,仅1例为等回声病变。11例患者中3例行内镜黏膜切除术,6例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2例行隧道法内镜黏膜下肿物切除术。组织病理学类型包括3例中低分化鳞癌,3例基底细胞样鳞癌,2例腺样囊性癌(其中1例为腺样囊性癌碰撞鳞癌),2例腺癌,1例食管肉瘤样癌合并基底细胞样鳞癌。食管上皮源性恶肿瘤内镜下表现为黏膜下隆起极为罕见,内镜超声有助于鉴别诊断,诊断性治疗可明确诊断。

  • 标签: 误诊 食管肿瘤 黏膜下肿瘤 内镜超声检查 组织病理
  • 简介:摘要 目的:本研究探讨热循环区域性灌注化疗技术在围术期腹腔镜下恶性肿瘤治疗的效果情况。方法:本研究选择2021年1月-2022年6月期间在我院拟行腹腔镜手术的恶性肿瘤患者52名,根据患者是否愿意接受术后热灌注化疗法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22例,实验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腹腔镜手术治疗,实验组在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后配合体腔热循环灌注化疗,临床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住院时间,评价围术期护理效果。结果:研究发现,实验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及感染发生率之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住院时间为天,对照组住院时间为天,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热循环区域灌注化疗技术应用在腹腔镜手术后治疗中不会增加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恢复时间,对于恶性肿瘤患者的长期恢复具有明显的优势,因此具有明显价值。

  • 标签: 恶性肿瘤 腹腔镜手术 护理 热循环 灌注治疗
  • 简介:摘要:现代磁共振成像(MRI)技术已经迅速应用到放射治疗领域的各个方面。本文旨在简要介绍MRI技术的最新进展,介绍与放疗相关的内容:肿瘤可视化和成像特点﹑模拟定位以及外放疗中的影像引导作用。关注点在于还原放疗中MRI技术的最新进展。

  • 标签: MRI 放疗 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CT与MRI在肾上腺良、恶性肿瘤诊断检查的价值,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我院在2018年5月至2022年7月之间确诊的100例肾上腺肿瘤患者进行研究,对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以病理、手术结论作为金标准,分析确定应用CT与MRI诊断的实际价值,希望为今后诊断肾上腺肿瘤提供标准和根据。结果:在本次实验中,经过手术或者病理检验确定后,有71例良性肿瘤患者,29例恶性肿瘤患者。在应用CT与MRI检查后,CT检查定位精度较高,而MRI定性精度较高,两组数据对比有统计差异。结论:在目前临床上肾上腺肿瘤的诊断中,CT与MRI是主要的方法,对于肿瘤恶性、位置的判断有着非常高的应用价值,并且各有优势,联合应用可以产生非常好的效果。

  • 标签: 肾上腺肿瘤 CT诊断 MRI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基于进一步提高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生存率为目的,本文提出了现阶段要高度重视妇科恶性肿瘤的诊治质量,并建议从推动妇科恶性肿瘤诊治规范化、开展创新性临床研究和提倡多学科诊疗模式入手。

  • 标签: 妇科肿瘤 生存率 多学科诊疗
  • 简介:摘要骨膜蛋白(periostin)是近年被发现的一种多功能高分子糖蛋白,主要由成骨细胞及其前体细胞分泌,也可由肿瘤细胞及癌旁细胞分泌。该蛋白是一种高度保守的功能蛋白质,参与细胞外基质(ECM)的组成,并与肿瘤细胞黏附、转移和生长密切相关,属于分泌型可溶性ECM蛋白。periostin促进肿瘤细胞生存的分子机制及其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具有重要理论意义,而且可为肿瘤的临床检测和治疗提供新靶点。笔者拟就periostin的结构与功能,periostin高表达在妇科恶性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在卵巢癌、宫颈癌、子宫内膜癌的初步研究,以及periostin为肿瘤治疗提供新靶点等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阐述。

  • 标签: 细胞外基质 periostin 细胞外基质蛋白质类 卵巢肿瘤 宫颈肿瘤 子宫内膜肿瘤 间质细胞 分子靶向治疗 生殖器肿瘤,女(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