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孙民光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09-03-13
  • 出处:《健康文摘》 2009年第3期
  • 机构:多排头部CTA成像技术现已得到临床广泛的应用,头部血管造影成像已被公认为诊断脑部疾病的重要检查方法之一。多层螺旋CT由于有其特殊的影像处理方法,因而本文就有关16排头部CTA成像技术及特点作初步的探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CT血管成像(CT angiography,CTA)检查诊断头部血管性病变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7月接收的81例疑似头部血管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诊断资料,均予以患者实施CTA检查,对病变情况进行检查找出疾病病因,分析CTA诊断疾病的价值。结果:经CTA检查检出44例血管性病变,检出率54.32%,在检出的的病变中,占比最高的是动脉瘤,共计检出19例,占23.45%。结论:采取CTA检查对诊断头部血管性病变的价值显著,临床应用价值高。

  • 标签: CT血管成像 头部血管性病变 诊断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颅脑损伤可涉及头皮、颅骨和脑,其中心问题是脑损伤。在我国因创伤致命的伤员中,半数以上与颅脑损伤有关。在交通事故中,因颅脑创伤而死亡的人数占首位。因此必须重视颅脑创伤的救治和预防。

  • 标签: 头部创伤患者 院前急救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不同神经网络由磁共振成像(MRI)图像生成伪CT图像的本领,探讨伪CT用于临床放疗计划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9例同时具有计划CT和诊断MRI的脑癌患者,23例用于训练,6例用于测试。分别采用循环生成对抗网络(cycleGAN)、对比学习非配对图像转换网络(CUT)以及本研究提出的改进网络denseCUT由MRI生成伪CT,并将伪CT导入治疗计划系统中验证其用于放疗计划的可行性。结果CycleGAN、CUT和denseCUT生成的伪CT与真实CT之间的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72.0±6.9)、(72.5±8.0)和(64.6±7.3)HU,结构相似性分别为0.91±0.01、0.91±0.01和0.93±0.01,峰值信噪比分别为(28.5±0.7)、(28.5±0.7)和(29.5±0.7)dB,放疗计划剂量计算γ通过率(2%/2 mm)分别为98.05%、97.92%、98.31%。结论denseCUT能更准确地生成伪CT,伪CT能满足调强放疗计划剂量计算的需求。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对比学习 伪CT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头部CT三维血管成像(3D-CTA)检查对颅底脑膜瘤术前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脑膜瘤患者43例,患者术前均行3D-CTA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分析术前3D-CTA检查与DSA检查情况、及与术中所见情况一致性。结果术前3D-CTA定位诊断结果与术中所见相同,定位诊断准确率为100%。术前3D-CTA及DSA对肿瘤血供诊断无明显差异(P>0.05)。在术前3D-CTA诊断图像中,Willis动脉环可清晰显示,可见颈内动脉3级结构,其中31例患者可见颈内动脉4级结构。结论术前头部CT三维血管成像可有效分辨肿瘤与附近血管的关系,提供肿瘤血供信息,有助于术中对血管的保护,为颅底脑膜瘤患者手术提供置管信息,指导临床推广。

  • 标签: CT三维血管成像 颅底脑膜瘤 术前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头部 CT三维血管成像( 3D-CTA)检查对颅底脑膜瘤术前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 2017年 1月 ~2018年 9月我院收治的脑膜瘤患者 43例,患者术前均行 3D-CTA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SA)检查,分析术前 3D-CTA检查与 DSA检查情况、及与术中所见情况一致性。结果:术前 3D-CTA定位诊断结果与术中所见相同,定位诊断准确率为 100%。术前 3D-CTA及 DSA对肿瘤血供诊断无明显差异( P>0.05)。在术前 3D-CTA诊断图像中, Willis动脉环可清晰显示,可见颈内动脉 3级结构,其中 31例患者可见颈内动脉 4级结构。结论:术前头部 CT三维血管成像可有效分辨肿瘤与附近血管的关系,提供肿瘤血供信息,有助于术中对血管的保护,为颅底脑膜瘤患者手术提供置管信息,指导临床推广。

  • 标签: CT三维血管成像 颅底脑膜瘤 术前评估
  • 简介: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常常被一些疾病所困扰,一些突发性病症,如头痛、眩晕、呕吐、无力等,都比较常见。尽管缺乏某些疾病的特征性表现,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另外,由于人进入老年期后,脑组织萎缩、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减退、对内外环境变化带来的影响也不能很好地调节,极易引起脑部疾病的发生。

  • 标签: 头部按摩 脑疾病 血管软化 中枢神经系统
  • 简介:统计数据显示,在交通事故的死亡者中,头部外伤占总数的一半以上,其中2/3左右的伤员是在受伤后24小时以内死亡的:这就是说,如果急救及时、有效,很多头部受伤者可以从重伤变为轻伤,转危为安。

  • 标签: 急救措施 受伤 头部 数据显示 交通事故 死亡
  • 简介:生活中,我们常可以看到一些婴儿由于睡姿不当导致头部轻度变形,这除了影响美观外,严重的还会影响头部神经的走向及血液循环的供给,不但对脑功能的正常发育十分不利,甚至会导致各种神经性疾病的发生。因此,婴儿睡眠时选用的枕头不宜过硬,而且要经常变换睡姿,一旦发现头部变形,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矫正。一般说来,年龄越小,头部变形越容易矫正,所以矫形最好在1周岁以内进行。现有几种矫正方法供家长们参考:

  • 标签: 婴儿 头部变形 治疗 佝偻病 睡姿
  • 简介:当我们在美容美发店做头部按摩的时候,那种感觉既舒服又惬意,好像整个人都放松下来了。本期,我们将教你在家里做一个全方位的头部按摩,不仅可以缓解你的压力,而且还能减轻你的脸部皱纹!

  • 标签: 在家做 头部按摩 按摩在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酒瓶击伤头部后的诊疗方法。方法收集在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酒瓶致头部受伤患者的临床诊疗资料,并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是因斗殴致伤,其中受伤部位在颌面部患者34例,在头顶部位患者48例,后枕部位患者18例。受伤类型可以分为头皮裂伤、颅内血肿、头皮挫伤并血肿、脑挫裂伤、颅骨骨折、脑震荡、蛛网膜下腔出血、弥漫性轴索损伤、颅内血肿伴脑挫裂伤、颅骨骨折伴血肿以及原发性脑干损伤等。在通过清创、缝合以及手术等方式处理后,没有任何患者发生感染。手术拆线后,无不愈患者。结论对于酒瓶致头部受伤患者,通过采取及时有效的清创、缝合以及手术处理后,不会发生任何感染,治疗效果令人满意。

  • 标签: 酒瓶 头部损伤 诊疗体会
  • 简介:头部外伤是全身各创伤中常见的一种,其临床表现复杂多变常被患者所重视。我院自1993年始对头部外伤及恢复期病人进行了脑电图观察,将100例资料完整的脑电图进行分析。目的在于了解外伤后脑电图的变化规律,为临床判断伤情,治疗及预后提供依据。

  • 标签: 脑电图 头部外伤 形态变化 临床表现 恢复期病人 治疗及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头部带状疱疹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012年3月~2013年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32例头部带状疱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进行基础护理、疼痛、皮肤以及心理等护理措施,观察护理后32例患者临床疗效。结果对32例患者予以常规治疗及综合护理后,患者治愈18例,显效8例,有效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9%。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强对患者的基础护理、水疱及疼痛护理等方法,可减轻患者疼痛,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头部 带状疱疹 护理方法
  • 简介:我母亲56岁,平时身体不错,无高血压、糖尿病等慢病,上个月开始出现头部胀痛,偶有耳鸣,休息后稍缓解.到医院就诊,核磁共振检查提示:右侧桥小脑角区及颈静脉孔占位(1~2厘米),考虑神经源性肿瘤或者化学感受器来源可能.请问,我母亲的头痛到底是什么原因所致?有何治疗办法?

  • 标签: 头部胀痛 核磁共振检查 神经源性肿瘤 桥小脑角区 化学感受器 医院就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头部CTA显示颅内动脉血管病变的能力和价值。方法对355例患者行16排CTA检查,3D表面容积重建,MIPCPRMPR重建。结果CTA诊断烟雾病4例,动静脉畸形5例,动脉瘤65例,动脉狭窄性病变245例,CTA未见异常36例。结论16层螺旋CT头部CTA能很好的显示颅内动脉,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 简介:视频头部姿态实时估计研究缺乏系统、详尽的综述性成果,文章针对当前国内外此方面的研究情况,首先介绍头部姿态估计的基本问题及主流方法,然后对每种方法进行性能的比较,围绕视频头部姿态实时估计方法展开分析,并对头部姿态的三维图像深度进行系统的分析及阐述.

  • 标签: 头部姿态估计 计算机视觉 实时估计
  • 简介:本文对1994年1月至1995年12月来我院神经外科门诊就诊的1014例头部外伤患者进行了脑电图检查。结果发现脑皮质功能损伤与年龄有很大关系。尤其是年龄越小,诱发癫痫可能性越大。故脑电图对脑损伤的定期观察,初步判断损伤的严重程度及预后不失为一种既经济、又简便、易行的检查方法。

  • 标签: 脑电图检查 头部外伤 神经外科 脑外伤 意识障碍 脑损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