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掌握甘肃省大骨节病病情变化趋势,为大骨节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甘肃省37个大骨节病病区县(区)选择监测点7 ~ 12或7 ~ 16岁儿童作为对象,收集其2004 - 2018年大骨节病临床及X线监测结果,分析大骨节病流行趋势。结果2004 - 2018年,甘肃省临床累计检查儿童97 190人,X线累计检查94 180人,检出临床阳性病例428人,检出率为0.44%;X线阳性病例649人,检出率为0.69%;干骺端阳性病例435人,检出率为0.46%;骨端阳性病例214人,检出率为0.23%。临床阳性检出率2004年最高(7.17%,58/809),其次为2007年(4.60%,51/1 109)和2005年(4.48%,187/4 173),其余年份检出率均< 3%;X线阳性检出率2004年最高(9.59%,58/605),其次为2005年(5.10%,213/4 173)、2008年(3.66%,45/1 228)和2006年(3.04%,125/4 107),其余年份检出率均< 3%。结论甘肃省儿童大骨节病临床阳性检出率和X线阳性检出率均为迅速下降后维持低位波动,综合防治措施效果显著。

  • 标签: 大骨节病 流行趋势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缺硒引发的克山病和大骨节病。方法 选择黑龙江鹤岗地区检出的20例克山病区患者和18例大骨节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临床特征,积极实施补硒及对症治疗,调查病区患者和非患者的血液中硒元素含量,同时对比非病区人群的血硒含量。追踪调查治疗后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克山病区患者血清硒水平显著低于非患者(P

  • 标签: 缺硒 克山病 大骨节病 低硒地区 防治
  • 简介:摘要大骨节病(KBD)是一种原因未明的致残性骨关节病,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累及我国多个地区。成人KBD患者负重大关节的退化最为严重,尤其是膝关节。至今,成人膝关节KBD性关节炎患者依然大量存留,且没有得到系统有效的治疗,主要表现为膝关节疼痛、增粗、变形、活动受限,严重者可导致膝关节内翻、外翻、屈曲挛缩和旋转畸形,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工作能力。膝关节KBD性关节炎早期诊断较困难且尚无特效治疗方法,需要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A)进行鉴别。KBD和OA有共同的病理特征,参照《膝骨关节炎阶梯治疗专家共识》(2018年版),OA治疗分为基础治疗、药物治疗、修复性治疗和重建治疗4个层次。本文对成人膝关节KBD性关节炎的治疗方案进行了归纳总结,同样分为相应的4级阶梯。根据膝关节KBD性关节炎病情的轻重程度及患者自身情况的差异,做出阶梯治疗,以便高效利用有限的医疗资源。同时,本文也对膝关节KBD性关节炎的流行病学特征、病理机制特点、诊断标准进行了系统的总结,旨在为膝关节KBD性关节炎的治疗提供有效的参考和指导。

  • 标签: 大骨节病 治疗 关节置换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大骨节病(KBD)是一种地方性、慢性、多发性骨关节病,可累及全身多个关节,致残率较高。目前针对成人KBD踝关节病变的相关研究较少,并且少见有系统的报道。本文查阅文献并结合工作实践,从KBD踝关节炎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研究、生化研究及治疗方面进行综述,为KBD踝关节炎研究提供较为系统的依据。

  • 标签: 大骨节病 踝关节炎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青海省成人大骨节病(KBD)患者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检测结果。方法2019年7月,根据《大骨节病诊断》(WS/T 207-2010),对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兴海、贵德县KBD病区20岁以上成人进行临床检查和X线拍片,根据结果将其分为KBD病例组(n = 109)和病区内对照组(n = 95),同时在循化县选取健康人群作为病区外对照组(n = 90)。采集目标人群空腹肘静脉血2 ml,分离血清,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EPO水平。结果3组间年龄、性别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 = 0.73,P = 0.484;χ2 = 1.03,P = 0.611)。KBD病例组,病区内、外对照组血清EPO水平[(30.74 ± 26.23)、(19.73 ± 11.53)、(10.83 ± 4.48)U/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 26.51,P < 0.001)。多重比较发现,KBD病例组与病区内、外对照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5),而病区内、外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青海省成人KBD患者血清EPO含量显著升高。

  • 标签: 红细胞生成素 成人 大骨节病 青海高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甘肃省大骨节病现症患者状况,为开展大骨节病患者精准救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8-2019年,在甘肃省大骨节病病区,以病区县(区)为单位开展大骨节病现症患者个案调查、临床检查及X线拍片检查。调查内容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临床诊断分度、病情信息、手术及药物治疗情况等。结果共确诊大骨节病现症患者23 909例,分布在7个市(州)的37个县(区),Ⅰ、Ⅱ、Ⅲ度患者分别占64.04%(15 312例)、26.12%(6 244例)、9.84%(2 353例);患者以50岁以上(90.74%,21 694例),汉族(97.15%,23 228例),农民(99.25%,23 729例)为主。患者以多个部位关节增粗变形(89.30%,21 350例),疼痛(87.04%,20 810例)为主,且关节增粗变形、疼痛均多见于指关节、膝关节、踝关节,3个关节增粗变形分别占89.97%(21 512例)、78.18%(18 692例)、63.81%(15 257例),疼痛分别占80.66%(19 285例)、78.75%(18 828例)、64.50%(15 422例);83.83%(20 044例)的患者有关节休息痛,82.63%(19 757例)的患者有关节运动痛,76.03%(18 177例)的患者有关节晨僵。完成手术治疗的患者占1.97%(470例)。长期药物治疗(全年用药超过6个月)的患者占47.78%(11 424例);每年药物治疗费用以500元以下为主,占57.72%(13 800例)。结论甘肃省大骨节病现症患者生存质量较低,应提高对成人大骨节病患者的重视度并加强管理与救治力度。

  • 标签: 大骨节病 调查 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陕西省大骨节病(Kashin-Beck disease,KBD)患者接受药物治疗意愿及其影响因素,为促进KBD患者规范化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陕西省地方病防治信息系统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KBD患者一般情况资料,包括性别,年龄(< 50、50 ~ 79、≥80岁),民族(汉族、其他),教育水平(小学及以下、初中、高中及以上),职业(农民、其他),地区(陕北、关中、陕南),疾病严重程度(Ⅰ、Ⅱ、Ⅲ度)等。采用面对面问卷调查的方式对KBD患者进行接受药物治疗意愿调查,主要包括患者接受药物治疗意愿,管理服务情况(是否贫困人口、参加医保情况、接受残疾评定情况)和综合防治措施落实情况(饮水类型、主食粮类型及来源、异地搬迁和退耕还林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KBD患者接受药物治疗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KBD患者58 501人,其中男性占51.60%(30 185/58 501),女性占48.40%(28 316/58 501);年龄中位数为64岁;民族主要为汉族,占99.87%(58 427/58 501);小学及以下教育水平占81.76%(47 831/58 501);职业主要为农民,占99.24%(58 059/58 501);主要分布在关中地区[81.40%(47 619/58 501)];Ⅰ度患者占63.68%(37 254/58 501)。89.02%(52 078/58 501)的KBD患者愿意接受药物治疗。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性别、年龄、教育水平、疾病严重程度、地区、参加医保、接受残疾评定、饮水类型、主食粮类型、异地搬迁、退耕还林为KBD患者接受药物治疗意愿的影响因素(P均< 0.05)。结论陕西省KBD患者接受药物治疗意愿较高。今后规范化管理KBD患者时应综合考虑年龄、教育水平、疾病严重程度和地区等因素,实施精准化药物治疗。

  • 标签: 大骨节病 药物治疗 管理服务 防治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T-2毒素、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诱导人软骨细胞差异表达基因与大骨节病(KBD)之间的关系,寻找KBD的潜在分子标志物。方法采用基因表达谱芯片对T-2毒素(0.01 μg/ml)、DON(1.0 μg/ml)诱导正常人软骨细胞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分析,比较其与KBD软骨细胞差异表达基因的异同;并对各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KEGG通路富集分析;进一步比较分析T-2毒素、DON诱导人软骨细胞后KBD易感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基因表达谱芯片分析结果显示,T-2毒素、DON诱导人软骨细胞与正常对照细胞比较分别有882(上调基因349个、下调基因533个)和2 118个差异表达基因(上调基因1 124个、下调基因994个);与KBD软骨细胞差异表达基因比较,表达趋势一致的基因包括B细胞易位基因1(BTG1)、G蛋白信号调节蛋白5(RGS5)、脂肪酸结合蛋白4(FABP4)和衰老关键蛋白1(FBLN1),相同的KEGG通路包括p53、细胞外基质受体相互作用和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T-2毒素、DON诱导人软骨细胞均可引起KBD易感基因生长分化因子5(GDF5)表达上调、Ⅸ型胶原A1(COL9A1)表达下调。结论BTG1、RGS5、FABP4、FBLN1、GDF5及COL9A1基因在KBD发病中有重要作用,可作为KBD病因机制的潜在分子标志物。

  • 标签: 大骨节病 T-2毒素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 软骨细胞 基因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Watson-Jone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晚期大骨节病致髋关节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入住五四一总医院骨科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晚期大骨节病致髋关节骨关节炎患者46例作为观察对象,其中23例接受常规后外侧入路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另外23例接受Watson-Jone入路的患者作为研究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在术前与术后不同时间段(3、6、12、24个月)的髋关节Harris评分、疼痛程度评定(视觉模拟评分法)以及术后随访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术前髋关节Harris评分分别为(36.28 ± 6.57)、(37.51 ± 6.29)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 0.65,P = 0.520);术后3、6、12、24个月时分别为(86.65 ± 5.26)、(80.91 ± 5.39),(88.59 ± 5.08)、(83.33 ± 5.26),(90.37 ± 4.55)、(85.05 ± 4.61),(92.06 ± 4.37)、(88.72 ± 4.5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5)。研究组与对照组术前髋关节疼痛程度评分分别为(8.08 ± 0.45)、(7.96 ± 0.49)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 0.87,P = 0.392);术后3、6、12、24个月时分别为(2.08 ± 0.51)、(2.55 ± 0.55),(1.68 ± 0.46)、(2.07 ± 0.41),(1.32 ± 0.38)、(1.71 ± 0.41),(1.01 ± 0.22)、(1.18 ± 0.2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0(0/23),显著低于对照组(17.39%,4/23,χ2 = 4.38,P = 0.036)。结论在晚期大骨节病致髋关节骨关节炎患者的全髋关节置换术中,采取Watson-Jone入路较后外侧入路能显著减轻患者髋关节疼痛、提升髋关节功能,且术后并发症较少,有利于术后康复。

  • 标签: 大骨节病 髋关节 骨关节炎 全髋关节置换术 Watson-Jone入路
  • 作者: 谢华谦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2-12-16
  • 出处:《中国医学人文》2019年15期
  • 机构:仪陇县人民医院(四川  仪陇县  637600)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病区开展全科护理技术对病区的护理质量带来的实际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入院时间为2020年4月~2021年4月接诊的所有患者中,筛选出择期手术且符合本次探究标准的患者160例,将患者的入院序号完全打乱,选择随机摇号的方法进行分组,将其分为A组(n=80)和B组(n=80)。给予A常规病区护理,B组开展病区全科护理技术护理。在护理工作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质量的评分。结果:B组患者对护理质量的评分优于A组,差异较大P<0.05。结论:应用病区全科护理技术对病区开展相关护理工作,能够提高病区的整体护理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病区 全科护理技术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侧卧位直接前方入路(DAA)行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大骨节病性与先天性髋臼发育不良性髋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骨四科收治的需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均采用侧卧位DAA进行手术。根据纳入标准,分为大骨节病性髋关节骨性关节炎组(A组)和先天性髋臼发育不良性髋关节骨性关节炎组(B组)。在术前,术后3、14 d及1、3、12个月,进行髋关节Harris评分、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以及髋关节外展角度、屈曲角度测量。结果A、B组分别纳入19、22例患者,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两组患者术前,术后3、14 d及1、12个月Harri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各时间点WOMAC评分、VAS评分、髋关节外展角度、髋关节屈曲角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同一组患者不同时间点Harris评分、WOMAC评分、VAS评分、髋关节外展角度、髋关节屈曲角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01),术后各项指标均较术前明显改善。结论侧卧位DAA行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大骨节病性与先天性髋臼发育不良性髋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无明显差异。该手术方法对两种类型髋关节骨性关节炎均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骨关节炎,髋 大骨节病 先天性髋臼发育不良 髋关节置换术 直接前方入路 侧卧位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十二病区2021年度SAP患者的敏感指标进行总结。方法:选择2021年12病区收集的61例留置胃管患者进行观察,根据四个季度的发生率,对出现脑卒中相关性肺炎的敏感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对比采用连续性鼻饲喂养方式与间断性鼻饲喂养方式对SAP影响差异较小(P>0.05);但根据患者性别、年龄及照顾者年龄及受教育水平、营养供给方式进行评估,对SAP影响较大(P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十二病区2021年度SAP患者的敏感指标进行总结。方法:选择2021年12病区收集的61例留置胃管患者进行观察,根据四个季度的发生率,对出现脑卒中相关性肺炎的敏感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对比采用连续性鼻饲喂养方式与间断性鼻饲喂养方式对SAP影响差异较小(P>0.05);但根据患者性别、年龄及照顾者年龄及受教育水平、营养供给方式进行评估,对SAP影响较大(P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医院病区医院感染管理的有效办法。方法:参与本次研究的主要成员为我院在2020年1月份至2020年12月份收治的200例住院的病人。对照组为2020年1月份至2020年6月份期间于我院未实施明确的医院感染管理的阶段,这期间护理人员对病区医院感染提供常规的管理。实验组为2020年7月份至2020年12月份于我院实施医院感染管理的阶段,这期间的护理人员对医院病区内医院感染进行了针对性的管理措施,比较其感染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对于两组病人进行了不同的护理管理模式后发现实验组病人的护理满意度更高,院内感染率更低,显示P

  • 标签: 医院病区 医院感染 有效办法
  • 简介:摘要:由于未来较长时间内,疫情还无法完全消失,为了有效应对突发传染病疫情,未来医院感染科需要兼顾平时和疫情两种模式,所以医院特殊科室暖通设计发展出了“平疫结合”可转换病区设计理念,同时满足了舒适通风与安全通风的使用和转换要求。本文以XX人民医院“平疫结合”可转换病区项目的空调、通风系统工程设计方案为例,探讨了平疫结合型医院病区通风系统实现舒适与安全功能转换的设计方法。

  • 标签: 平疫结合 可转换病区 暖通设计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的防治效果。方法 2017年黑龙江鹤岗地区实施并完成了降氟改水工作,改水前(2016年3~4月)抽取5个降氟改水的水源所在地的儿童(8~12岁,在校)各40例,作为改前组;改水后(2022年3~4月),上述5个水源所在地的儿童(8~12岁,在校)各40例,作为改后组。统计改水前后水氟含量差异,氟斑牙发生率差异。结果  5个受测水源点改水后水氟含量显著低于改水前(P

  • 标签: 饮水型 地方性氟中毒病 病区 防治效果 氟斑牙
  • 简介:摘要:外科病房整体的护理安全管理,除了护士的经历和经验问题外,还受人力资源不足、安全意识、工作态度等因素的影响。加强护理人员专业培训和讲座,建立报告制度和护理安全监督队,加强新晋护士的管理,加强新护士的安全防范意识,提高护理安全管理的有效性,减少安全事件的发生。

  • 标签: 外科病区 综合护理 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