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建立稳定、可靠的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改良模型。方法将6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只。实验组采用改良方法制作MCAO模型;对照组采用Longa传统方法制作模型。比较两组模型制作的成功率、脑梗死体积及模型稳定性。结果改良后的大鼠MCAO模型制作成功率和脑梗死体积分别为82.8%、(46±7)%,与对照组的89.3%、(48±7)%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实验组脑梗死体积变异系数为15.94%,对照组为16.21%,两组的模型稳定性相近。结论改良的大鼠MCAO模型是一种稳定性好、成功率高的脑缺血一再灌注模型。

  • 标签: 大鼠 梗塞 大脑中动脉 动物模型
  • 简介:目的总结显微外科手术处理大脑中动脉动脉瘤的经验。方法1998年1月~2006年1月共手术治疗大脑中动脉动脉瘤36例,男19例,女17例。年龄12~65岁(平均41岁)。36例共计38个大脑中动脉动脉瘤,动脉瘤大小3~60mm,其中3~7mm9个,8~14mm17个,15~24mm7个,≥25mm5个。术前破裂出血30例,其中14例形成脑内血肿;6例因其它疾病或体检时偶然发现。所有病例经DSA检查,部分病人同时行MRA或CTA检查,其中2例病人DSA检查未发现动脉瘤,而CTA则清楚显示动脉瘤。4例病人合并有其它部位动脉瘤,2例为双侧镜影动脉瘤。动脉瘤位于大脑中动脉分叉部30个,分叉部近端7个、远端1个。采用翼点入路,显微镜下打开侧裂,依动脉瘤部位,逆行或顺行沿大脑中动脉主干(支)寻找分离动脉瘤,并夹闭之。结果全部38个动脉瘤均用一个或多个动脉瘤夹夹闭,其中8个大或巨大动脉瘤同时摘除血栓并切除大部瘤体以解除其占位效应。术后恢复良好28例,发生偏瘫失语7例(因局部脑梗塞所致),死亡1例。结论显微手术治疗大脑中动脉动脉瘤可以获得满意疗效,术中应尽量避免损伤大脑中动脉的分支,防止术后发生脑梗塞造成患者神经功能障碍。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大脑中动脉 显微外科手术
  • 简介:目的研究颌内动脉第二段与大脑中动脉第二段(M2)近端之间移植搭桥术的方法.方法10个灌注好的尸头,共20侧.行额颞瓣开颅,游离颞浅动脉主干及其两个分枝,测量其外径;于颧弓下、下颌切迹上、颞下窝内,游离颌内动脉第二段,把其远端离断并测量其长度和外周直径作为吻合口的近端;然后打开侧裂池,分离出M2分枝的近端并予以测量其外周直径,作为吻合口的远端;用4.0mm的磨钻在颅中窝底圆孔外3.0~4.0cm处磨出一骨孔,再测量颌内动脉断端经骨孔到M2近端的距离;最后以颈部胸锁乳突肌前为切口,游离出颈总动脉、颈外动脉和颈内动脉,分别测量分叉部颈外动脉和颈内动脉的外周直径和经耳前皮下到M2近端的距离.结果颌内动脉第二段断端的直径(2.5±0.3)mm,大于颞浅动脉分叉部的直径(1.6±0.3)mm;颞下窝内颌内动脉第二段的长度(断端到下颌支)为:(17.8±0.3)mm;颈外动脉起始段到M2起始段距离(162.4±1.8)mm,颈内动脉起始段到M2起始段距离(171.1±1.7)mm,颌内动脉断端到M2起始段的距离(62.6±1.4)mm,较上述两者行程短,而且直.结论颌内动脉第二段与大脑中动脉M2近段之间移植搭桥术是一种可选择的颅外-颅内血管移植搭桥术方法.

  • 标签: 搭桥术 颌内动脉 大脑中动脉 颈内动脉 颈外动脉
  • 简介:目的探讨影响破裂大脑中动脉瘤手术预后的重要因素.方法对83例破裂大脑中动脉瘤手术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运用Logistic-regression统计学方法,对病人的年龄、意识、颅内血肿、动脉瘤破裂次数、脑血管痉挛等19个可能影响预后的因素进行分析,以确定对预后最有价值的变量因素.随访时间0.5~10年.结果颅内血肿、动脉瘤破裂次数对预后的影响最有价值(P<0.05).结论颅内血肿、动脉瘤破裂次数是影响预后最重要的因素,早期手术对提高破裂大脑中动脉瘤手术疗效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破裂大腑中动脉瘤 手术 预后
  • 简介:线拴法是目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常用动物模型制作方法,该模型的成功制作是相关实验成功的关键因素。一般而言,该动物模型制作的成功率较低。通过对200余只大鼠行线拴法脑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的制作,我们摸索出以下经验,希望有助于即将开始该实验的研究者提高该动物模型的制作成功率。

  • 标签: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模型制作 体会
  • 简介:目的通过对症状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性病变患者进行随访,观察卒中事件的复发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将182例有大脑中动脉狭窄或闭塞,首发脑梗死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记录卒中事件的发生率,根据TCD收缩峰血流速度,将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狭窄或闭塞患者分为3组:中度狭窄组(86例)、重度狭窄组(80例)、闭塞组(16例);根据头部CT、MRI检查所显示梗死灶的部位将脑梗死分为3类:皮质区域内梗死、交界区梗死和深穿支动脉梗死.在发病6个月内随访,评估卒中危险因素与卒中复发事件的相关性.结果182例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狭窄或闭塞的脑梗死患者,发病6个月内病变同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内卒中复发率为13.2%.不同狭窄程度患者卒中复发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7),重度狭窄患者卒中复发率最高.不同梗死类型患者卒中复发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以交界区梗死患者卒中复发率最高.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卒中复发事件与大脑中动脉狭窄程度、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史密切相关(P=0.0015,0.0098).结论大脑中动脉的狭窄程度、卒中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史及脑梗死类型与患者卒中的复发有关.卒中复发机制可能与脑组织低灌注以及动脉栓塞有关.

  • 标签: 大脑中动脉闭塞性病变 卒中 复发率 危险因素 脑梗死
  • 简介:目的探讨在降血压治疗的同时联合应用辛伐他汀和阿司匹林对高血压合并无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的干预作用和脑血管事件的预防效果。方法177例高血压合并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其中90例应用辛伐他汀(每晚20mg)和阿司匹林肠溶片(75mg/d)进行治疗(干预组),通过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分别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1—3年大脑中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峰值、搏动指数、阻力指数、频谱形态,同时检测治疗前后血压、血脂等项生化指标的变化,并与87例对照者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第1年.干预组患者大脑中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峰值、搏动指数、阻力指数及频谱形态等与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至第2,3年.上述各项指标均改善(P〈0.01),频谱形态明显好转。随访结束时,两组患者大脑中动脉上述指标间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干预组患者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为11.11%(10/90),低于对照组的24.14%(21/87)(P〈0.01)。结论在有效降低血压的同时,联合应用辛伐他汀和阿司匹林可稳定并延缓高血压患者大脑中动脉狭窄的进程,对降低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具有良好的作用。

  • 标签: 高血压 动脉闭塞性疾病 脑动脉疾病 洛伐他汀 阿司匹林
  • 简介:以SD鼠为材料,阻断单侧和双侧颈总动脉10min,用免疫细胞化学ABC法,对大脑中动脉壁含血管活性肠肽(VIP)和神经肽Y(NPY)神经纤维的长度密度(LV)和形态作了研究.结果;含VIP神经纤维LV在缺血后早期(1~7d)比正常增加,随后逐渐下降至正常;神经纤维形态与正常无大异,含NPY神经纤维Lv形态在缺血后无明显变化.由于WIP扩张血管作用持久,在出现病理状态造成脑血流量减少时,可持久地维持血流量.更多还原

  • 标签: 血管活性肠肽 神经肽Y 神经纤维 大脑中动脉 免疫细胞化学
  • 简介:目的研究颅内动脉瘤破裂病理改变与临床关系.方法对12例颅内动脉瘤的部位、大小、破口、瘤壁修补、瘤内血栓形成、脑室内积血、脑组织梗死等进行详细的病理学研究.结果12例动脉瘤均位于大脑动脉环前部;16h以内死亡者目视能见到动脉瘤顶部破口;破裂次数越多,瘤体越大且不规则;破裂动脉瘤修复初期以纤维蛋白为主,间有少许淋巴细胞和红细胞,2~3周后则以胶原纤维为主,辅以新生的毛细血管;12例中5例伴脑室内积血,破入途径不同,脑室积血表现也不一样;3例颈颅内动脉瘤内血栓形成,波及大脑中动脉主干伴发脑梗死.结论破裂的动脉瘤组织学修复需要一定的过程,早期并不牢固.预防再破裂是治疗原则之一;脑梗死的发生机制除迟发性脑血管痉挛外,颈内动脉瘤内血栓形成是常见原因之一;脑室内积血是蛛网膜下腔出血早期的并发症,临床宜密切观察,适时考虑脑室外引流.

  • 标签: 大脑动脉环前部破裂动脉瘤 病理学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梗塞 预防 治疗
  • 简介:南京鼓楼医院神经内科徐运主任说,研究发现,近日的中风与颈动脉的阻塞性病变,尤其是与颈动脉狭窄有关。引起颈动脉狭窄的主要原因是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动脉硬化等,有这些高危因素的人一定要定期检查。如果颈动脉已经狭窄,可通过支架植入的微创方法和手术切除的方法除去斑块。

  • 标签: 动脉硬化 病变 中风 定期检查 高血压 血脂
  • 简介:本文运用ERPs技术,通过语义判断任务,考察汉语单音节单位的加工差异。实验发现,汉语中非自由语素的判断准确率明显低于词和无意义的字,无意义的字诱发的N400成分的波幅明显小于词和非自由语素,非自由语素诱发的LPC成分的波幅显著小于词和无意义的字,词诱发的LPC波幅也明显小于无意义的字。结果表明,无意义的字、非自由语素和词具有不同的加工机制,由于缺乏意义,无意义的字在实验中加工的难度最小,非自由语素的加工难度明显大于词。最后得出结论,实验结果支持N400是语义加工的敏感指标,LPC成分的波幅和加工难度负相关;词更应该是大脑词库中的基本语言单位;词在大脑存在状态比较稳定,非自由语素可能以不稳定的后备信息的概念存储或附着在大脑词库中;词和语素的划分以及语素的下位分类都是具有心理现实性的。

  • 标签: 语言单位 ERPS 大脑词库 本位观 后备程序
  • 简介:为了探讨脑血管病发病机制,提高疾病诊断的准确性和治疗的安全性,近年来许多学者对大脑动脉环(Wilis)的发生学、形态学、组织学、显微解剖学及影像学特点进行了研究.现将国内外有关Wilis环动脉形态量化及其变异的研究综述如下.

  • 标签: 脑动脉 大脑 影像学研究 治疗 WILLIS环 显微解剖学
  • 简介:患者,女性,74岁。有糖尿病史17年,初期口服消渴丸降糖,近3年皮下注射普通胰岛素,30~40U/d,血糖控制欠佳。有高血压病史10年,未正规服药治疗。4个月前因一过性意识障碍4小时在当地医院诊断为基底动脉尖综合征(RBAS),治愈出院。头颅CT示双侧丘脑蝶形低密度梗塞灶。发病第7日黄昏时患者无任何诱因出现幻觉,看见厕所里有一青年男子,瘦高个,戴眼镜,穿蓝色衣服,因为害怕。患

  • 标签: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 大脑脚幻觉
  • 简介:患者女,56岁,因头痛、呕吐6h,外院CT诊断为蛛网膜下腔出血而转入我院.急诊脑血管DSA结果显示前交通动脉瘤,呈球形,大小约2.6mm×3.5mm,颈较窄(图1).在全麻下行GDC(ev3公司)栓塞术,先填入第一个GDC(3mm×60mm),当填第二个GDC(2mm×40mm)时,送入约30mm就自动解旋,既不能推进,也不能后撤,并与第一个GDC缠绕、不能分离(图2),原计划埋线、以此结束手术,但病人家属不接受.于是尝试轻轻往外拔、试图使第二个GDC与第一个GDC分离,但不慎把原在动脉瘤内的第一个GDC也一起拉到了左大脑动脉主干内,此时第二个GDC与第一个GDC分离,第二个GDC被完整地拉出体外,而第一个GDC却变成了一个“麻花”团,其前端为一长约8.4mm的线段,后端呈三重折迭的“麻花”状、长约11.7mm(图3).

  • 标签: 前交通动脉瘤 大脑前动脉 GDC 瘤内 蛛网膜下腔出血 CT诊断
  • 简介:目的讨论以电解可脱性弹簧圈血管内栓塞治疗后交通动脉瘤的疗效及技术要点.方法对42例后交通动脉瘤患者用电解可脱性弹簧圈进行动脉瘤囊内栓塞,术后早期处理出血.结果42个动脉瘤中38个瘤腔完全闭塞,3个95%闭塞,1个被90%闭塞.术后41例临床痊愈,1例死亡,死亡率2.4%.术中并发脑血管痉挛1例;术后弹簧圈末端逸出1例.1例复发者经二次补充GDC栓塞而治愈.全组出现与栓塞技术相关的并发症2例.术后随访3~50个月均无再出血.结论对后交通动脉瘤采用电解可脱性弹簧圈进行血管内囊内栓塞疗效可靠;早期栓塞及有效的术后处理是提高治愈率的重要方法.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血管内栓塞 电解质 可脱性弹簧圈 SA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