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当归10克,羊肝60克同煮,肝熟后切片,作为辅菜食之。常食本方可治视物模糊及夜盲。宁夏隆德高伟点评:中医认为,肝血虚常会引起眼干涩、视物不清以及暗适应能力差,甚至导致夜盲。肝血虚主要表现有眩晕耳鸣、夜寐多梦、视物不清、肢体麻木、手足震颤等。此证多见于妇女月经量少、

  • 标签: 肝血虚 当归 夜盲症 主要表现 暗适应 视物模糊
  • 简介:夜盲者,顾名思义就是在黑暗的环境下或夜晚视力很差或完全看不见东西。夜盲症又被称作为“鸡宿眼”,有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眼病,都可出现夜盲症。一为遗传病所致的视网膜色素变性(先天性),传统医学对此无特殊疗法,近年国外通过”基因工程”置换患者有缺陷的基因片断,可基本治愈此类夜盲:二为营养缺乏(特别是缺乏维生素A)所致的夜盲症,近年来此类夜盲症在青少年中较为常见。

  • 标签: 夜盲症 青少年 视网膜色素变性 防治 传统医学 基因片断
  • 简介: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电瓶正成为小偷的"香饽饽",个别小区一夜丢失10多块电瓶.而与此同时,作为防范手段之一的"电子眼"却患上"夜盲症",却难以提供有力线索.……

  • 标签: 小区摄像头 患夜盲症 摄像头患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应用针灸治疗42例夜盲症的效果,为今后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两年间我院共收治患夜盲症符合本研究条件的患者42例,依据患者患夜盲的不同类型,应用针灸对患者进行治疗,记录观察治疗效果。结果42例患者经过有效治疗后均痊愈。结论针灸治疗夜盲症较为便捷高效,能够减少患者痛苦。

  • 标签: 针灸治疗 夜盲症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确定1个Schubert-Bornschein型不完全型先天性静止性夜盲(CSNB)家系的致病基因突变。方法回顾性临床研究。2021年2月于河南省人民医院经临床、基因检查确诊的一个汉族Schubert-Bornschein型不完全型CSNB家系中1例患者及其父母、兄长纳入研究。详细询问患者病史、家族史并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色觉、眼底彩色照相、全视野视网膜电图(ERG )、频域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采集受试者外周静脉血5 ml,提取全基因组DNA。受检者基因组DNA进行文库构建、聚合全外显子探针进行捕获。对可疑致病突变位点通过Sanger进行验证,并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确定基因突变位点的致病性。结果先证者(Ⅱ2)双眼BCVA均为0.4;色觉检查不能辨认红色。眼底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双眼黄斑区视网膜厚度轻度变薄。全视野ERG检查,双眼暗适应3.0刺激下ERG b波振幅明显降低,呈负波形。先证者母亲(Ⅰ2)双眼BCVA、色觉、眼底彩色照相、频域OCT检查均正常。全视野ERG检查,双眼各反应振幅轻度降低,暗适应震荡电位振幅明显降低。基因检测结果显示,先证者(Ⅱ2)电压依赖钙离子通道α1F亚基基因(CACNA1F基因)第14号外显子存在c.1761dupC半合子突变。蛋白序列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该位点在多个物种中均高度保守;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CACNA1F基因c.1761dupC (pY588fs)其后发生移码突变,在第10位变成终止密码子在蛋白质保守区出现翻译终止。根据美国医学遗传学和基因组学学会标准和指南,该突变判断为可能致病性变异。先证者母亲(Ⅰ2)为该位点突变携带者。先证者父亲、兄长临床及基因检测结果均未见异常。结论CACNA1F基因c.1761dupC是该Schubert-Bornschein型不完全型CSNB家系致病的突变位点。

  • 标签: 夜盲 眼疾病,遗传性 CACNA1F基因突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