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病例:患者,男,67岁,有饮酒史,否认肝病史。该患者2017年6月在当地县医院诊断为"肺结核"接受抗结核治疗,因自觉抗结核治疗效果不佳,从8月自行停服抗结核药。9月25日患者受凉后自行购买口服了哥王片(广东罗浮山国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号:L16E011)3片/次,连续服用3次,出现双脚多发大水疱,双手散在小水疱,之后水疱继续增多,伴疼痛,于9月29日至我院住院治疗。

  • 标签: 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 了哥王片 药物性肝损伤 抗结核治疗 大水疱 医院诊断
  • 简介:目的:分析重症红斑(SJS)和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EN)的致病因素、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指标以及治疗方法的差异。方法:对2013年1月-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52例SJS和14例TEN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引起SJS和TEN的可疑致敏药物以抗生素为主。发热、肝功能异常和肾功能异常是SJS和TEN最常见的并发症。SJS和TEN患者共有65例系统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35例使用人免疫球蛋白(IVIG)、24例使用环孢素治疗。SCORTEN评分超过3分的有11例。共4例死亡。结论:抗生素是SJS和TEN最常见的致敏药物,肝肾损伤及发热是最常见的临床并发症。系统应用糖皮质激素联合环孢素,早期予以IVIG可能是治疗SJS和TEN的有效手段。

  • 标签: 重症多形红斑 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 临床特征 治疗
  • 简介:报告1例丘疹鳞屑亚急性皮肤红斑狼疮。患者男,48岁。因头面部、躯干、四肢鳞屑斑丘疹7年,加重半年就诊。自身免疫抗体:抗核抗体(ANA):1∶320(+);核型:细颗粒,抗Ro/SSA(+),余自身抗体均阴性。左上肢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表皮萎缩,部分基底细胞液化变性,真皮浅层血管周围少量淋巴组织细胞。免疫荧光:基底膜带IgG、C3沉积。诊断:亚急性皮肤红斑狼疮(丘疹鳞屑)。

  • 标签: 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 丘疹鳞屑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孕妇出现妊娠疹后,对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到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妊娠期孕妇9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用药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1组49例,与观察2组49例,我院产检正常孕妇96例为对照组。观察1组,与观察2组患者针对皮肤病类型给予针对治疗,对照组患者则不给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流产、剖宫产、胎膜早破、早产、产褥感染的发生概率,以及胎儿生产后,胎儿的结局。结果观察1组孕妇的流产、剖宫产、胎膜早破、早产、产褥感染的发生概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孕妇(P<0.05);观察1组孕妇产下新生儿后,新生儿出现窘迫、胎死宫内、窒息概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妇女患上妊娠疹后,一般不会累及孕妇及胎儿,本研究结果也未表明孕妇及新生儿各项结果与妊娠疹有关。

  • 标签: 妊娠 多形疹 早产 剖宫产
  • 简介:摘要空调系统能耗在日常生活中占有相当比例,在提高空调舒适性的同时,降低空调能耗是空调技术发展的方向和动力。对于具有多个房间的建筑来说,可能在有些房间需要制热的同时,另外一些房间需要制冷,而传统的空调形式均只能同时制冷或同时制热。即使是一室一机的形式能够满足这种要求,室内的冷量和热量也没有被充分利用,不仅空调器的容量大大增加,还会造成能源的巨大浪费。热回收联机空调系统不仅能够满足多个房间同时需要制冷和制热的要求,而且能够充分利用室内侧需要由空调系统带走的冷量或热量,即不是简单地将其排放到室外的空气中,而是在系统内部加以转化和利用。热回收联机空调系统可以将部分空间的热量有效地转移到其他空间并加以利用,达到热量回收的目的。本文对热回收联机的原理、结构、运行模式和节能特性进行详细分析,并通过试验验证热回收工况下机组的能效比最高可达到普通联机的2倍,在主体制冷及主体制热场合其能效比也远超普通联机组。

  • 标签: 多联机空调系统 热回收 节能
  • 简介:摘要道岔是铁路轨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系统集成,是影响列车运行速度和安全的关键设备,尖轨、心轨作为道岔的主要组成部件之一,通常使用60AT1、60AT2制造,其跟端为了实现与标准60kg/m断面钢轨的连接,通常采用锻压成型加工成60AT1-60、60AT2-60过渡段。该过渡段经过加热锻压等各道工序之后,性能相比钢轨原材料有所下降,在道岔产品中相对薄弱,容易产生缺陷。下面文章将会根据此技术问题进行简要分析,以供参考。

  • 标签: 铁路轨道 压型跟端轨肢侧波浪 技术问题
  • 简介:摘要超高层结构因其自重大、高度超限,在水平荷载作用下产生较大的倾覆力矩,为抵抗倾覆力矩产生的拉力与压力,常常在结构周边或转角处布置截面较大的巨型柱,形成以巨型柱为主要抗侧力构件的结构形式。而巨型柱的力学性能对结构的安全与稳定起到了决定性作用。现以纤维软件Xtract研究六边钢管腔混凝土巨柱的力学性能。

  • 标签: 超高层 倾覆力矩 多腔混凝土巨柱 Xtract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探讨丙种球蛋白治疗重症药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7年1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重症药疹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应用甲基强的松冲击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丙种球蛋白,观察比较两组起效时间、疗效、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总疗效达到3.33%,明显高于对照组总疗效56.67%,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发热消退时间、黏膜皮疹治愈时间、躯干四肢皮疹治愈时间、肝肾功能恢复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应用病种球蛋白治疗重症药疹,可提高治疗效果,缩短疗程,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丙种球蛋白 重症药疹 临床疗效
  • 简介:我的大腿内侧有红色斑迹,呈网状,不痛不痒,没有长泡,也没有裂口,也没有其他症状,已经持续好几年了.以前冬天的时候喜欢用热水袋,我怀疑是不是被热水袋烫了之后出现的,可是现在一直都不能消除,害得我天热时短裤都不敢穿了.能否有办法尽快消除红色斑迹,恢复成原样?

  • 标签: 网状 红斑 治疗 大腿内侧 热水袋 色斑
  • 简介:药物诱导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最初是在几十年前被描述,随后陆续有报道称在服用肼苯哒嗪(肼曲嗪,氢氮嗪)、普鲁卡因酰胺和磺胺嘧啶的患者中出现ANCA相关性血管炎、药物诱导的狼疮和药物相关性膜性肾病。文中通过对药物诱导的红斑狼疮(DIL)研究进展的综述,认为DIL某些临床和实验室特征可以与特发性系统性红斑狼疮区别开来。不同的药物引起的DIL有其本身特点,文中还就传统的药物和生物制剂引起的DIL发病机制、临床特征以及治疗进行介绍。

  • 标签: 红斑狼疮 药物诱导 ANCA相关血管炎
  • 简介:摘要随着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在“互联网+营销运检”及智能服务的应用基础上,国网公司对建设现代乡镇供电服务体系提出了新标准。供电所作为电力企业的基本单位,是直接服务农村市场及用电客户的窗口,担负着重要的工作任务,关系到电力公司的社会形象发展。在新形势下,通过打造“全能”供电所,构建“业务协同运行,人员一专多能”的管理模式,进而保证在基层实现全方面的专业管理,达到构建城乡一体的供电服务体系的目的。本文首先对“全能”供电所进行了详细阐述,并且对如何打造“全能”乡镇供电所提出几点思考。

  • 标签: 多措并举 全力打造 &ldquo 全能型&rdquo 供电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中医证和实验室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1月358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分为热毒炽盛、阴虚内热、瘀热痹阻、脾肾阳虚、气阴两虚等5种证,同时收集患者的主要实验室检查结果,并计算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评分。运用统计学方法总结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中医证的分布情况,以及与主要实验室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5种证中瘀热痹阻证临床最多见,其次是阴虚内热证、气阴两虚证、热毒炽盛证、脾肾阳虚证,脾肾阳虚证的疾病活动评分最高。在血常规方面,瘀热痹阻证血红蛋白、血小板值最高,脾肾阳虚证最低;在24h尿蛋白定量方面,脾肾阳虚证的值最高,瘀热痹阻最低;瘀热痹阻证的谷丙转氨酶异常最多,气阴两虚证较少;脾肾阳虚证血肌酐异常最多。在血沉、C-反应蛋白、补体方面,热毒炽盛证相对偏高。脾肾阳虚证的抗ds-DNA滴度值最高,气阴两虚证最低;瘀热痹阻证的抗Sm抗体和抗SSA抗体阳性率最高,阴虚内热证阳性率最低。结论在中医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为进一步了解系统性红斑狼疮中医证候演变规律及防治该病提供了参考。

  • 标签: 红斑狼疮,系统性 中医证型 实验室指标 相关性
  • 简介:摘要大疱性系统性红斑狼疮是发生于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获得性表皮下大疱性疾病,临床上少见,其特征性皮损为水疱、大疱性损害,可发生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病程的任何阶段。我院近期收治1例全身广泛皮肤水疱形成合并Ⅳ狼疮性肾炎的患者,积极预防感染,加强皮肤护理,并辅以心理疏导,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的保障。

  • 标签: 大疱性系统性红斑狼疮 狼疮性肾炎 护理 尼氏征阴性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能源消耗巨大。传统能源逐渐枯竭的同时,各种污染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各国也在积极探索清洁、环保的新型能源,以保证能在能源利用的同时,实现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在这种社会需求下,冷热电联供系统由于其效率高、应用广、环境亲和性好等特点,逐渐受到各国的重视,并取得了快速的发展。然而由于冷热电联供的不确定性,分布式的冷热电联供微网设计值与日内发电实际值差别较大,数值无法确定,无法满足日内平稳运行的要求,急需加以优化。

  • 标签: 冷热电联供 配电 日前优化
  • 简介:前不久,黄女士面颊两侧长了对称的红斑,不能自行消退.有朋友对她说有可能是“红斑狼疮”的皮肤表现。为此黄女士想了解红斑狼疮该如何诊断?看到网上说治疗红斑狼疮的非甾体抗炎药、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等都有一定的副作用,那么有哪些中药方可治疗红斑狼疮呢?

  • 标签: 红斑狼疮 中药治疗 诊断 非甾体抗炎药 免疫抑制剂 糖皮质激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报告1例持久性隆起性红斑。患者女,51岁,全身多发结节、斑块伴痒痛10余年,病情反复迁延、逐渐加重。皮疹伴疼痛,冬季加重、夏季缓解,四肢伸侧、颜面部、臀部对称性分布斑块、结节、色素沉着、皮下萎缩,新旧皮疹同时存在,皮疹早期疼痛明显,晚期轻度瘙痒。早期皮疹病理活检呈白细胞碎裂性血管炎改变,晚期皮疹病理活检呈纤维化改变。诊断:持久性隆起性红斑。系统给予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静脉滴注,口服沙利度胺、贝前列素钠,外用磺酸粘多糖乳膏、莫米松乳膏等治疗,2周后部分皮疹逐渐消退、颜色变暗。目前尚在随访中。

  • 标签: 持久性隆起性红斑 白细胞碎裂性血管炎
  • 简介:新生儿红斑狼疮是一种少见的由母体Ro/La抗体引起的被动免疫性疾病。临床可出现婴儿暴露部位的环形红斑或斑块、先天性心脏传导阻滞,少数可见肝脏、造血系统及神经系统的累及。该病可在出生后6-8个月随母体血清抗体消失而症状逐渐消失。孕期管理、患儿皮疹外用激素、监测心脏功能等是治疗该病的关键。

  • 标签: 红斑狼疮 新生儿 抗Ro/SSA抗体 抗La/SSB抗体 心脏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