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奶牛外源性碱中毒多是由于治疗时用药措施不当造成,即由治疗时的酸中毒因为给予药物超量而转变成为外源性代谢性碱中毒,给奶农造成一定损失,这不能不引起关注,笔者将近期治愈的一例典型病例的诊治情况简介如下:

  • 标签: 奶牛 外源性碱中毒 诊疗方法 症状
  • 简介:147例急性乌头碱中毒病例分为心脏损害组97例(A组)和无心脏损害组50例(B组),鉴于利多卡因有潜在的加重传导阻滞作用、乌头碱中毒又有多种心脏损害并存、处理上需要维持阿托品化、而阿托品本身可以治疗传导阻滞、加快心率等因素,心脏损害组97例(A组)

  • 标签: 乌头碱中毒 碱中毒救治
  • 作者: 吕春琳吕玉梅(宣威市人民医院儿科655400)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09-12-22
  • 出处:《健康文摘》 2009年第15期
  • 机构:患儿宁××,34-12岁,因“咳、热四天,静滴氨茶碱后烦躁1小时”,于2008年3月22日19:00入院。四天来,患儿无明显诱因地咳嗽,呈阵发性干咳,咳时无面青、恶心、呕吐等;同时伴不规则发热,体温高时达38.5℃,热时无惊厥;精神食欲可,二便正常。在家给输液(头孢噻肟钠、青霉素、氨溴索及氨茶碱)后,体温正常,咳嗽有所减少。于第四天误将氨茶碱针250mg溶于15mg氨溴索针中,加入10%GS100ml静滴,输完该组液体约1小时后患儿出现烦燥、哭闹,立即给盐酸异丙嗪针(量不详)肌注,静滴10%葡萄糖酸钙针10ml,急送我科治疗。患儿既往体健,按时预防接种,家族中无传染及遗传病史。查体:体温39.5℃,心率182次/分,呼吸64次/分,体重14kg,发育营养良好、神清、气促、极度烦躁、颈软、咽红、双肺呼吸音较粗,可闻及少量痰鸣音;心率182次/分,心音有力、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平软、肝脾未及;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入院诊断,1、急性支气管炎;2、氨茶碱中毒;3月22日全血分析、二便常规正常,胸片报告双肺纹理粗糙。头颅CT报告:颅内未见异常,3月23日肝功能,谷草转氨酶63.80IU/L,碱性磷酸酶:248.05IU/L,胆碱脂酶13887.5IU/L,肾功正常,血清电解质正常,血药浓度未测(无条件)。入院后给面罩吸氧,物理降温,镇静(鲁米那80mg肌注),补液(维生素C、维生素B6、10%葡萄糖酸钙针),利尿(呋塞米13mg静滴),患儿体温渐降,逐渐安静,呼吸及心率渐趋平稳,5小时后体温正常,安静入睡,呼吸40次/分,心率140次/分,第二天后继给抗感染、间断吸氧、利尿、支持及对症等处理,患儿呼吸平和30次/分,心率110次/分,精神食欲佳,二便正常,治疗一周后支炎治愈。于3月30日查肝功:谷草转氨酶42.18IU/L,碱性磷酸酶329.12IU/L,胆碱脂酶16950.7IU/L,总胆汁酸24mmol/L;肾功:肌酐38.9umol/L;心肌酶学:乳酸脱氢酶284.9IU/L,-羟丁酸脱氢酶291.0IU/L。考虑肝功及心肌受损,建议继续治疗,但其家长要求出院院外治疗,建议随诊。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云南民间有食用草乌炖肉驱寒的习惯,中毒现象常有发生。急性乌头碱中毒目前临床尚无特效治疗药物及方法,只能对症治疗。做一综述供临床参考,及时挽救患者的生命。

  • 标签: 乌头碱 中毒 处理方法
  • 简介:摘要心律失常是乌头碱中毒致死的主要原因,故应尽快在心电图监护下用药物纠正其心率失常,这是抢救之关键。必须按危重病人护理。要仔细检查心律,作心电图检查,特别在山区或中草药多的地方应以预防为主做好宣教工作。应普及乌头碱中毒的抢救知识。

  • 标签: 乌头碱 中毒 抢救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乌头碱中毒救治特点及措施。方法对41例乌头碱中毒的特点进行分析,根据病情采用适宜的综合措施。结果40例治愈出院,1例死亡。结论心脏的传导和起搏异常是乌头碱中毒的显著特征,最多见,最致命,利用综合性的抗心律失常的方法能有效提高抢救的成功率。

  • 标签: 乌头碱中毒心律失常
  • 简介:目的:探讨乌头碱中毒的临床特征,总结诊断和治疗经验以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对我院1988年1月至2007年12月132例乌头碱中毒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生心律失常127例,占96.21%。其中发生室性早搏71例,占53.79%;47例呈频发多源性室早二联律或三联律;室性心动过速27例,占20.45%,心率140-230min^-1,其中12例为多源性室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39例,占29.55%;心房纤颤4例,占2.27%。中毒性休克17例,占12.88%。结论:乌头碱中毒突出表现为不同形式的心律失常,对严重室性心律失常者,迅速应用足量利多卡因、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含镁极化液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 标签: 乌头碱中毒 利多卡因 糖皮质激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秋水仙碱为抗痛风药,可有效控制关节局部的红肿热痛等炎症反应。但其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接近,在体内可被代谢为具有极强毒性的二秋水仙碱,对消化道有刺激作用,可抑制骨髓造血功能,并对神经、平滑肌有麻痹作用,甚至可引起呼吸中枢麻痹而死亡。故不宜长期或大剂量应用。出现严重不良反应须立即停药,并对症救治。

  • 标签: 秋水仙碱 中毒表现 诊断与处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乌头碱中毒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抢救要点,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分析168例急性乌头碱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征和救治要点。结果乌头碱中毒主要表现为心脏及神经损害症状,临床上均不同程度地出现各种心律失常。救治要点是及时、彻底的洗胃和及时、正确、合理地使用阿托品,防治并发症。结论乌头碱中毒在催吐、洗胃、补液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小剂量阿托品均可以治愈,出现严重心律失常可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或电转复治疗。

  • 标签: 乌头碱 中毒 阿托品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乌头碱中毒的诊断方法和救治措施。方法选择我院自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148例乌头碱中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心律失常的严重程度以及休克、昏迷、肾功能不全等指标将患者分为轻度中毒(84例)和重度中毒(64例)两组,比较两组疗效。结果重度中毒组患者痊愈者占66.67%,显著低于轻度中毒组的85.94%,缓解者占32.13%,显著高于轻度中毒组的14.06%(P<0.05),但两组患者的有效率差异不大。结论若患者发生乌头碱中毒,必须马上就医,科学施治,切忌听信偏方,延误抢救时机。

  • 标签: 乌头碱中毒 救治措施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联合治疗乌头碱中毒的临床疗效,探讨早期联合用药,并加以血液灌流治疗的成功率,对我科2016-2020年17例乌头碱中毒患者资料进行分析,17例患者均给予洗胃、抗心律失常、营养心肌、抗休克、大量补液、促进代谢等常规治疗,并采取床旁紧急血液灌流。17例患者均已治愈。结论:乌头碱中毒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早期血液灌流效果非常良好。

  • 标签: 乌头碱 中毒 常规治疗 血液灌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氨茶碱是临床最常见的防治支气管哮喘的药物之一,本品可因病人的各种临床条件(如年龄、疾病、联合用药等)不同造成的剂量——效应关系变化,临床上常出现在常用剂量范围内疗效不佳或中毒反应。再由于临床上用药的途径和方法不同(如用量过大、浓度过高、注射速度过快)都可强烈兴奋心脏,引起头晕、心悸、心律失常,甚至是血压下降、惊厥等严重反应,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 标签: 临床 氨茶碱中毒 剂量 预防 头晕 常见
  • 简介:摘要我院1994年1月至2009年12月共收治乌头碱中毒致室性心律失常病人24例,治疗按中毒病人给予洗胃、利尿、补液、营养心肌,加速毒物排泄等处理,同时在心电监护下,用阿托品、利多卡因针治疗,控制心律失常,收到良好效果,无一例死亡。阿托品能解除迷走神经张力过高对心脏的抑制作用,利多卡因可抑制心肌自律性,消除和控制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并且作用时间短、无蓄积性,不抑制心肌收缩力,是治疗乌头碱中毒致室性心律失常的较好药物。目前乌头碱中毒因无特效解毒药,治疗之关键在于预防和控制室性心律失常,乌头碱类药无蓄积性、消除快,只要心律失常纠正,病人24—48小时即可痊愈。

  • 标签: 乌头碱中毒 心律失常 利多卡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乌头碱中毒致心律失常的抢救经验,以达到提高抢救成功率的目的。方法对我院急诊救治的148例乌头碱中毒致心律失常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48例乌头碱中毒致心律失常中,发生心律失常104例占70%,室性心律失常明显多于室上性心律失常,前者56例占53%,后者48例占47%抢救成功142例,死亡6例。结论抢救乌头碱中毒致心律失常的患者,不能仅依靠阿托品解除迷走神经的过度兴奋,提高窦性心律抑制低位起搏点的兴奋而发挥抗心律失常的作用,对室性心律失常应及时应用利多卡因,如不能很好控制应及时改用普罗帕酮或胺碘酮。乌头碱中毒如果早期及时救治,可明显提高抢救成功率。

  • 标签: 乌头碱 中毒 心律失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