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基于近些年德州市平原县粮食和耕地变化情况,采用土地资源承载指数(LCCI)模型分析了其城镇人口承载力现状,运用逻辑斯蒂模型和三次指数平滑预测模型预测2016—2020年平原县粮食产量、耕地面积和土地资源城镇人口承载力。研究表明:平原县土地资源城镇人口承载力处于富富有余状态,土地资源城镇承载指数(LCCI)长期处在0.08以下,粮食自给率较高,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预测到2020年土地承载力指数达到0.13,富富有余状态略有减弱。

  • 标签: 粮食 耕地 土地资源城镇人口承载力 平原县
  • 简介:摘要城镇化是一个全球性的社会经济转型现象,是经济发展进程中必然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长期以来,经济学家、社会学家、人口学家、城市学家等对城镇化的问题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和研究,取得了相当丰富的学术成果,并随着中国城镇化的加速进展,有大量关于城镇化及其发展机制、城镇化与人口的非农化、城镇化与工业化、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就业等探讨的研究问世,更加丰富了中国城镇化的研究。也有学者研究结果显示城镇化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对于不同地区,由于其所处的自然地理位置不同,以及经济发展程度的差异,即使在相同的人均GDP条件下,对应的城市化水平也表现出差异性,关键是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否协调以及协调发展度如何。但是由于种种历史或者现实原因,尚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对城镇化的研究往往从单一角度或者两个角度加以认识,不能全面反映城镇化的内涵。

  • 标签: 安徽省 城镇化 成因 对策
  • 简介:城镇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和以城带乡的功能。在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过程中,与大中城市相比,小城镇具有准入门槛低,特别是生活成本、居住成本和社会成本低的优势,更有利于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就地市民化。

  • 标签: 小城镇 城镇功能 就近就地市民化
  • 简介:国家已经发布了到2020年全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左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5%左右的具体目标.在分析了提升新型城镇化质量和人口城镇化质量的重点和如期实现国家人口城镇化目标所面临的形势之后,指出了增加普通城镇常住农民工市民化相关指标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普通城镇常住农民工市民化相关指标的组成及其内涵界定,并讨论了这些指标的创新性和分析应用.普通城镇常住农民工市民化相关指标包括普通城镇常住农民工人数、在普通城镇常住农民工中转城镇户口人数、普通城镇常住农民工市民化率和已有城镇户口数与在普通城镇常住农民工中转城镇户口数之比共4项指标.现有的国家统计体系难以全面反映新型城镇化的内在要求,应当加速完善.增加普通城镇常住农民工市民化相关指标有利于丰富和完善新型城镇化统计指标体系,有利于提升人口城镇化质量和如期实现国家人口城镇化的具体目标.

  • 标签: 城镇常住农民工市民化 指标 市民化率 人口城镇化 城镇化质量 新型城镇化统计体系
  • 简介:体制机制创新是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的关键。目前河南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体制机制建设初见成效,但依然存在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的主体制度薄弱、各类规范相互衔接机制不健全、财力保障机制尚未建立等问题,城镇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均衡的格局没有根本改变。必须加快创新体制机制,在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的基础上,不断调整城镇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主体制度,构建“服务和资金紧随人走”的衔接协调机制,建立与常住人口全覆盖相匹配的财政保障机制,逐步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有效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 标签: 基本公共服务 城镇常住人口 全覆盖 体制机制创新
  • 简介:以山东省为研究区域,选取2005年、2010年和2015年3个时间截面,通过构建人口—经济—土地城镇化协调性评价体系,采用熵值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对山东省人口—经济—土地城镇化三个子系统的协调性进行分析。研究发现,2005年以来,山东省人口—经济—土地城镇化的协调度水平呈现明显上升趋势,但各地市上升幅度呈现显著的不均衡特征。在空间差异方面,三个系统的协调度呈现自沿海向内陆逐渐递减的梯度格局,并且以胶济线为界,胶济线以北地区明显高于以南地区;省内次级区域协调状态相比,半岛城市群地区优于省会城市群经济圈,鲁南经济带协调性最差。同时,对山东省17地市人口—经济—土地城镇化耦合协调类型进行划分。

  • 标签: 城镇化 耦合协调度 时空格局 山东省
  • 简介:人的城镇化是中国新型城镇化的核心,住房则是保证人口融入城镇的必要条件。从土地财政视角出发,依据人口迁移的“成本—收益”理论建立城镇化一般均衡模型,选取中国29个省份的面板数据,系统探讨保障性住房对人口城镇化的影响机制,并从全样本、分样本角度研究保障性住房对人口城镇化区域差异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保障性住房显著支持人口城镇化发展,但该支持效应受土地财政发展区域差异性的影响;土地财政对人口城镇化的支持效应随着土地财政规模的扩大而逐渐减小;土地财政削弱保障性住房的效果与土地财政发展水平呈负相关关系。

  • 标签: 城镇化 人口城镇化 保障性住房 土地财政 价格机制
  • 简介:文章通过构建“土地、人口、产业”城镇化发展指标体系,对云南省2005-2015年“土地、人口、产业”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时序特征和空间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从时序上看,三者之间的耦合协调发展程度不断上升,从低水平耦合协调上升为中度搞合协调.不同阶段三者所处的地位不相同,其中:2005-2008年、2014-2015年这两个阶段产业城镇化居于主导地位,2009-2013年人口城镇化居于主导地位.从空间上看,云南省的城镇化和协调发展总体水平不高,且区域差异较大.主要表现为:三者均呈现出以昆明市为中心向四周递减的空间格局;民族地区的城镇化水平明显落后于非民族地区的城镇化水平;滇中地区及周围区域产业城镇化化水平较高,其他地区人口城镇化水平相对超前,仅有德宏州土地城镇化水平相对超前.

  • 标签: 土地城镇化 人口城镇化 产业城镇化 协调发展度 云南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了解四川省就业流动人口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现状,并探究其影响因素,为后续采取措施提高参保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数据来源于“2014年全国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动态监测调查”四川省部分数据,利用多水平logistic模型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四川省就业流动人口职工医保参保率为25.8%,参保率在市(州)水平上存在聚集性。户口性质、文化程度、月收入、流动时间、长期居住意愿、所在社区类型、工作行业、就业方式、流入地城市级别对流动人口参保率有影响(P〈0.05)。结论:职工医保参保率受行政区域因素、个体特征及就业因素的影响,提高参保率需从多个层面采取措施。

  • 标签: 就业流动人口 城镇职工医疗保险 参保率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等比重局部麻醉药用于剖宫产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我院于2015年4月-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86例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方法将其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产妇选择等比重布比卡因,对照组产妇选择高比重布比卡因,比对两种麻醉药物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经过不同方法进行麻醉后,两组TOnse和TLbP经对比未形成统计学意义,两组TPeak、DMax以及Nlbp经对比产生统计学意义。结论等比重麻醉药物对麻醉平面不会产生严重的影响,临床应用价值存在。

  • 标签: 等比重局部麻醉药 剖宫产麻醉 临床效果
  • 简介:几年前,青年学者廉思的代表作《蚁族》,让“北漂”青年群体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据共青团北京市委“北京青年1%抽样调查”显示,北京青年流动大学毕业生中有73.2%毕业于京外高校,68.6%来自农村和乡镇。而像这样,在某一时间、户籍登记地与居住地不一致人口,我们统称为流动人口。改革开放以来,

  • 标签: 流动人口 大学毕业生 青年学者 社会关注 青年群体 抽样调查
  • 简介:摘要在硫酸铜产品生产的工艺中,硫酸铜溶液比重的测量对于其质量的影响至关重要,一般工业生产过程中硫酸铜溶液比重的测量是采用比重计或放射源测量等方式,为了解决比重计测量不能实现在线自动测量,放射源测量管理运行不便的困扰,本文阐述了利用自动控制方式简单有效的实现硫酸铜溶液比重的在线测量,大大提高工业生产率。

  • 标签: 比重 测量 自动控制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时代发展的要求,我国城镇化发展已然进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最近几年,我国中央经济会议于党的十八大会议上,明确指出新型城镇化对我国新时期国家发展与城市改造的重要性,要努力走智能型、集约型、绿色低碳型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发展路线。另外,基于我国国情,中小城镇是沟通城市与乡村的主要桥梁,做好中小城镇的规划不仅能够推动我国城市与乡镇的改造,还能更好的解决三农问题、城乡问题,实现城乡统筹,而这些关键在于做好新型城镇化视角下中小城镇的规划,保持稳健的发展进程,才能让新型城镇化理念深入到中小城镇发展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

  • 标签: 新型城镇化 中小城镇 土地效益 经济水平
  • 简介:营养不良是个公共卫生问题。全世界每个国家都在采取积极的措施进行有效的防治。最近一项全球的综述报告显示,各国医院患者及社区居民营养不良的患病率和发生率均较高,尤其是高龄、消化道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和恶性肿瘤患者,发生营养不良风险更高。营养不良不仅对疾病临床结局造成不良影响,更增加了政府医疗经济成本。口服营养补充(oralnutritionalsupplements,

  • 标签: 营养补充 口服 消化道疾病 营养不良 专家 成人
  • 简介:摘要小城镇建设规划中存在的问题,严重阻碍了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本文将对小城镇建设规划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 标签: 小城镇 城镇建设 城镇规划
  • 简介:摘要发展小城镇、走城镇化道路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战略,是国家经济发展、富民强国、缩小城乡差别的重大举措;是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必经之路。

  • 标签: 城镇化 生态 原则 探讨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镇化建造的速度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生活环境的改善。因此,人们在建筑堤防工程时不仅要注意建筑工程的质量和效率,更要对工程进行全面规划,不断探索城镇河道生态治理的新模式,以满足居民对城镇河道的绿化要求。本文对我国目前城镇河道生态治理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对城镇河道生态治理的新模式进行探索。

  • 标签: 城镇河道 生态治理 模式 对策
  • 简介:贵阳城镇体系在构建过程中,为了强化贵阳中心地的辐射力,需要形成“贵阳市—遵义市”城镇链,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广域贵阳城镇体系。依托贵阳主城区,将“6区+1市+3县”的城镇体系格局扩展为“6区+2市+6县”为基础的“C”形城市体系。在“贵阳市—遵义市”方向上形成“宝塔形”城镇体系。遵义市已经进行了行政区划调整,新的行政区划使得遵义市通过播州区强化了向南的发展速度。在“贵阳市——遵义市”城镇带构建过程中要通过“四节点+两纵链+四横链”方式得以实现。“四节点”是城镇链主链上依托乡镇中心地形成的四个节点城镇团;“两纵链”是主链东西两侧的辅链;“四横链”是通过四个节点城镇团向东西方向扩展的四条城镇链。

  • 标签: 贵阳城镇体系 城镇链 节点城镇团 行政区划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