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糖尿肾病糖尿患者过早死亡的主要原因,主要死于合并心血管糖尿肾病患者中心血管发病率增高15倍。通常,糖尿肾病定义为患糖尿5年以上和伴有视网膜病变患者,持续出现“临床”白蛋白尿(白蛋白排出率>300mg/24h),但不伴有泌尿系感染、其他肾病及心衰。糖尿肾病的病程中常伴血压升高。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白蛋白尿 血糖控制 血压 血脂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尿酸与2糖尿糖尿肾病关系研究。方法选择56例2糖尿患者作为病例组,10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健康对照组,测定其血清尿酸及其他代谢指标,比较其差别分析血清尿酸水平与2糖尿关系;同时将病例组根据24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分为三组正常尿蛋白组,微量白蛋白组及临床白蛋白组,以正常尿蛋白组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各组的血清尿酸水平及其他代谢指标,分析在糖尿肾病发展中不同阶段的变化水平。结果病例组血清尿酸水平较健康对照组高,但差异不明显(P>0.05),高尿酸血症发生率糖尿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代谢综合征发生率糖尿组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临床白蛋白组微量白蛋白组中水平均高于正常尿蛋白组(P<0.05,P<0.001),临床蛋白尿组血清尿酸水平与微量白蛋白组比较无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血清尿酸与2糖尿存在一定相关性,但与糖尿肾病和代谢综合征呈明显正相关。这样,控制血清尿酸水平将可能成为预防糖尿肾病和代谢综合征的重要手段。

  • 标签: 血清尿酸 2型糖尿病 糖尿病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糖尿(T2DM)糖尿肾病(DKD)合并非糖尿肾病(NDKD)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纳入2014年1月至2018年6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肾活检确诊为T2DM DKD的患者共363例,按照病理结果分为DKD合并NDKD(MIX组,n=142)及单纯DKD(DKD组,n=221)。记录基线资料(糖尿病程、视网膜病变病史等),并检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肌酐等生化指标。计算预估肾小球滤过率(eGFR)。终点事件定义为进展至终末期肾病、eGFR较基线下降40%或死亡。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T2DM DKD患者合并NDKD的相关因素,用Kaplan-Meier法分析各组肾脏预后并采用Cox回归分析探究影响MIX组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363例患者肾活检时平均年龄(50.0±9.9)岁,其中男性233例(64.2%)。MIX组与DKD组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程≤5年[比值比(OR)2.136,95%可信区间(CI):1.315~3.471,P<0.01]、eGFR较高(OR:1.999,95%CI:1.246~3.209,P<0.01)及不合并贫血(OR:2.596,95%CI:1.614~4.175,P<0.01)与T2DM DKD患者合并NDKD独立相关。采用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筛选出与MIX组性别、基线年龄、糖尿病程、肾功能一致的DKD组作为对照,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两组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rankχ²=1.138,P=0.286),且合并视网膜病变[风险比(HR):2.162,95%CI:1.056~4.428,P=0.035]及尿蛋白定量≥3.5 g/24 h(HR:2.387,95%CI:1.018~5.552,P=0.045)是MIX组预后较差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T2DM DKD患者糖尿病程较短、eGFR较高、不合并贫血提示更可能合并NDKD。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预后 活组织检查, 针吸 非糖尿病肾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血清尿酸与2糖尿及血清尿酸与糖尿肾病的关系。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该院收治的56例2糖尿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作为病例组,选择同期在该院进行体检的100名健康志愿者,将其作为对照组。测定两组血清尿酸及其他代谢指标,比较其差别分析血清尿酸水平与2糖尿关系;同时将病例组根据24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分为3组正常尿蛋白组,微量白蛋白组及临床白蛋白组,以正常尿蛋白组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各组的血清尿酸水平及其他代谢指标,分析在糖尿肾病发展中不同阶段的变化水平。结果病例组血清尿酸水平较健康對照组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尿酸血症发生率糖尿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代谢综合征发生率糖尿组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临床白蛋白组的血尿酸平均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尿蛋白组(P<0.05),微量白蛋白组的血尿酸平均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尿蛋白组(P<0.001);在临床蛋白尿组与微量白蛋白组中,血清尿酸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尿酸升高在2糖尿及慢性糖尿肾脏发生和发展中可能起到一定作用,为以后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依据。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2型糖尿病 血清 尿酸
  • 简介: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饮食结构以及环境的变化,全世界糖尿发病率持续增长.糖尿已经成为危害人民健康的重要非感染性疾病之一,尤其是糖尿最常见的慢性微血管并发症-糖尿肾病(DN)更成为威胁患者生命的一大杀手.

  • 标签: 2型糖尿病 肾病 血脂变化 非感染性疾病 T2DM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尿肾病患者的护理以提高糖尿肾病患者的生命质量,减少或延缓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的发生。方法对2012年我科收治的62名搪尿肾病患者进行心理饮食用药等方面的护理干预。结果病情好转55例,无明显改善6例,死亡1例。结论加强对糖尿肾病患者的护理,对糖尿肾病患者的治疗起到积极作用。

  • 标签: 糖尿病 肾病 护理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064-01
  • 简介:摘要:糖尿肾病糖尿最严重的微血管疾病之一。中医在糖尿肾病的治疗中具有独特的优势,但中医在病因病机、辨证分方面尚无统一的标准。本文综述了不同医师对糖尿肾病中医证的研究、辨证方法及临床综述。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中医辨证 分型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糖尿肾脏早期损伤的实验室诊断指标。方法分析92例2糖尿患者24小时尿液中的微量白蛋白(MALB/24H)、al-微球蛋白(α1MG/24H),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24H)、尿肌肝(CR/24H)、尿尿素氮(BUN/24H)、尿尿酸(UA/24H)和血清胱抑素C(CYS-C)的水平。根据MALB/24H水平和临床蛋白尿及血肌酐将患者分为4组无DN组、DNⅡ组、DNⅢ组、DNⅣ组。结果DNⅡ组MALB/24H、α1MG/24H较无DN组高(P<0.05),并且下一组比上一组水平高(P<0.05),NAG/24H和CYS-CDNⅥ组水平比无DN组、DNⅡ组和DNⅢ组高(P<0.05),而CR/24H、BUN/24H和UA/24H各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联合检测有利于DN的早期诊断。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微量白蛋白 &alpha 1微球蛋白 N-乙酰-&beta -D氨基葡萄糖苷酶 胱抑素C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2糖尿肾病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3年9月期间收治80例2糖尿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常规组各40例。常规组患者给于基础、常规的护理,干预组患者给于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HAMD、HAMA及生化指标。结果干预组患者治疗后HAMD和HAMA评分低于治疗前,且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护理干预组的收缩压、舒张压、Hb1A1c较常规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针对性的干预护理措施能有效改善患者焦虑和抑郁情况,使得患者临床症状得对显著改善,值得临床推广。关键词2糖尿肾病;护理干预;生化指标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在 2糖尿肾病护理中所取得的护理价值。方法:选择我院在 2017年 4月 ~2019年 5月诊治的 2糖尿肾病患者 84例作为护理对象,将患者均分为观察组 42例和对照组 42例,观察组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血糖和肾功能指标、患者护理前后情绪状态。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糖和肾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 P<0.05;在护理前,两组患者负面情绪评分相似,经过护理后,观察组患者负面情绪评分降低,数据对比有意义。结论:在 2糖尿肾病患者的护理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病情,缓解不良情绪,取得了积极的护理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2型糖尿病肾病 护理干预 价值
  • 简介:选择486例于2011年3月~2012年3月我院糖尿肾科住院治疗的2糖尿并发肾病患者。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与非干预组,对比分子两组患者住院治疗期间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肌酐(SCr)、尿素氮(BERN)、24h尿白蛋白定量等指标。结果护理干预组的收缩压、舒张压、BUN、SCr、SUA、HbA1c较非护理干预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对2糖尿肾病患者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糖尿的危险因素,有利于糖尿肾病患者病情的控制。

  • 标签: 2型糖尿病 糖尿病肾病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病理诊断为2糖尿(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合并特发性膜性肾病(idiopathic membranous nephropathy, IMN)及糖尿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 DN)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选取肾活检病理诊断为T2DM合并IMN的患者6例,DN患者24例,分析DN及T2DM合并IMN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情况。结果(1)DN组男性患者比例为87.5%,平均年龄为(55.17±8.50)岁;T2DM合并IMN患者中男性患者的比例为83.3%,平均年龄为(48.67±9.65)岁。(2)T2DM合并IMN组患者2糖尿病史较短,较少超过5年;而DN组患者糖尿病史较长,多超过5年,合并视网膜病变、肾功能不全、高血压、贫血患者比例较低,出现肾病综合征的患者比例较高。(3) T2DM合并IMN组患者血红蛋白、甘油三酯、胆固醇、24 h尿蛋白定量水平更高,白蛋白、肌酐水平较低。(4)T2DM合并IMN患者病理类型多为I~II期膜性肾病。(5)T2DM合并IMN患者的预后较DN患者好。结论(1)DN患者以中老年男性为主,糖尿病史多超过5年,多合并高血压、肾功能不全、贫血等。(2)DM合并IMN患者临床表现以肾病综合征为主,病理分期II期最为多见。(3)T2DM合并IMN患者的预后优于DN患者。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 膜性肾病 抗磷脂酶A2受体抗体
  • 简介:目的针对2糖尿患者糖尿肾病的危险因素进行研究探讨。方法选自2014年1月—2015年1月这一期间,该院收治的126例糖尿肾病患者作为该的研究对象,根据尿微量蛋白/尿肌酐比值将其分为两组,分别为早期糖尿肾病组和临床期糖尿肾病组,针对两组患者的年龄、糖尿病程、前清蛋白(PA)、WHR、FPG、2hPG、BMI、Hbg、HbAlc、ALB、TG、TC、LDL-C、UA、BUN、Cr等指标进行比较,采用logistic法对2糖尿肾病与各因素的相关性进行回归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糖尿病程以及Hbg、BUN、ALB、TC以及Cr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回归分析后得出糖尿肾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为糖尿病程、Cr和TC。结论糖尿病程、Cr、和TC与早期或临床期糖尿肾病的发生和严重程度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临床中要对糖尿肾病的相关因素进行严密的监测和评价,从而有利于对糖尿肾病进行预防和治疗。

  • 标签: 2型糖尿病 糖尿病肾病 危险因素
  • 简介:作者观察了112例2糖尿患者抑郁状况与糖尿肾病的关系,抑郁症在糖尿患者中发病率较高,有研究发现糖尿患者的抑郁症发病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

  • 标签: 临床观察 关系临床 合并抑郁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