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依据浙江临安2004对大气近地面臭氧跟其四个前体物浓度变化观测数据,对长江三角洲本地站臭氧浓度和前体物浓度日变化、月变化、周末效应和各污染物出现频率等研究,分析臭氧浓度变化与其前体物、天气条件等因素的关系。结果表明临安近地面O3浓度存在着较明显日变化规律,且呈单峰型;工作日近地面臭氧浓度高于周末;前体物浓度与臭氧浓度变化呈负相关,臭氧在不同浓度出现频率规律与其前体物基本呈一致臭氧浓度变化也受该区域气温、云量等气象条件影响。

  • 标签: 临安 夏季臭氧浓度 前体物 频率 气象因素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整理、分析谭家山煤矿区开采资料,对区域内建(构)筑物开裂、地面变形情况进行调查统计,结合矿区的地质特征、地质环境条件以及实施的物探、钻探成果,初步圈定地表移动盆地边界,分析研究采空区内地面变形特征地面沉陷成因机理,推测沉陷影响范围。

  • 标签: 谭家山煤矿 地质环境条件 地面沉陷 移动盆地 成因机理
  • 简介:地面倒槽、华北地形槽和地面弱高压是天津冬季雾日多见的地面气压系统。为了解雾事件在上述三种天气系统下近地面层气象要素的演变规律,利用天津市250m气象铁塔梯度观测和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分别选取2002、2003和2004年相应气压场下的雾个例,比较分析了冬季雾天近地面层结构及低层水汽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三种天气系统条件下,均存在近地层逆位温层结和增湿现象,近地面40m以下高度为弱风。(2)地面倒槽形势下的平流雾过程中,逆温层结稳定且厚达千米,近地层呈多层逆温或弱逆位温层结;80m以上,雾前风力较强,雾中风力较弱;低空各层水汽显著上升时间提前于起雾时间约15h,且日夜增速持续均匀,雾中呈现出逆湿特征,雾顶超过250m。(3)华北地形槽和地面弱高压下的辐射雾过程中,日落后近地面浅薄逆温层结生成并于05时(北京时间,下同)左右达最强,日出后减弱,于11时左右消散;仅夜间近地层水汽显著增加,且塔层250m逆温强度达到3.0℃时才开始出现,距起雾时间约2~9h;雾形成后,逆温层底抬升,雾体中逐渐演变呈不稳定层结;雾中呈现下湿上干特征,雾厚分别为80m和60m左右。(4)华北地形槽和地面弱高压下的风廓线演变规律有显著差异,即前者80m以上6m.s-1左右南风和北风呈规律性日变化转换特征,而后者250m低层大气恒为弱风控制。

  • 标签: 大气边界层 逆温 气压场 比湿
  • 简介:本文利用不同高度大气电场实测数据,对近地面层大气电场随高度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通过数据对比及最小二乘法拟合分析,得出以下结论:近地面层大气电场强度随高度呈指数递增;同一时段不同高度之间的大气电场变化趋势是一致的,且这一特征不受天气条件影响。

  • 标签: 大气电场 天气条件 不同高度 变化特征
  • 简介:新疆地球物理特征,包括布格重力异常特征及航空磁力异常特征。布格重力异常特征主要呈负异常,最高强度为-80×10-5m/s2,最低为-520×10-5m/s2。总的轮廓大体呈环状,中部为相对重力低,外部为重力高所环绕,最外部为重力低。航空磁力异常特征主要反映为两大片正磁异常及一大片负磁异常,其总的形态呈一个大的喇叭状,西部张开,东部收敛。作者根据重力及航空磁力资料的研究和初步地质解释,提出了对新疆区域地质构造划分的意见。

  • 标签: 新疆 布格重力 航空磁力 异常特征 地质解释
  • 简介:摘要现阶段,由于经济的发展,建筑行业规模逐渐扩大,建筑工程技术已经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而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对于地面的施工技术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整体地面的施工水平一方面关系到了工程的质量问题,地面质量的好与坏关系到了建筑给人们带来的舒适度多少,同时,另一方面,地面在人们的生活中至关重要,由于建筑化的飞速发展,使得在施工建筑中对于地面施工水平也有了很大的要求。然而,在现代建筑的施工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也制约着建筑的发展速度,为此,本文主要就建筑工程中关于地面施工方面加以探究,旨在为其技术水平的提高做出理论性的指导。

  • 标签: 建筑工程 整体地面施工 问题 对策
  • 简介:利用1998年5月-7月在改则、当雄和昌都三测站获得的近地面层气象要素变化的观测资料,分析了青藏高原近地面层风速、温度和湿度日变化特征及廓线规律,发现高原近地面层微气象学特征具有其自己的特点;同时还讨论了高原近地面层白天出现的逆湿现象.

  • 标签: 气象要素日变化 廓线 青藏高原 近地面层 风速 温度
  • 简介:利用1981—2013年湖南省9个地面气象站0—320cm地面温度和气温的观测资料,采用统计方法分析了湖南省地温的变化特征,并与气温的变化特征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1981—2013年湖南省各层地温均呈东南高、西北低及东南高、西北和东北低两种典型分布。月地温变化在一定深度后与月气温变化由同步转为不同步,转折层为40cm层;40cm层以上的月地温最低值均出现在1月,月地温最高值均出现在7月,与月气温最低值和最高值出现的时间相同;40cm层以下随着土壤深度增加,月地温最低值和最高值出现时间后推,320cm月地温最低值出现在4月,320cm月地温最高值出现在10月。浅层地温与气温的相关系数为0.97以上,自40cm层地温开始,随着土壤深度增加地温与气温的相关系数减小。冬季浅层地温的年际变化最大,春季次之;冬季和春季深层地温的年际变化明显大于夏季和秋季;春季和夏季地温随土壤深度增加逐渐降低,秋季和冬季地温随土壤深度增加逐渐升高,导致冬季深层地温明显高于气温,夏季深层地温明显低于气温。1981—2013年湖南省各层年平均地温均呈极显著上升的趋势,除0cm地温外,各层地温升温速率均低于气温;四季各层地温与气温的升温趋势一致,其中春季升温速率最大,秋季次之,冬季升温不明显。各层年平均地温在1993—1995年出现了增温的突变现象,冬季地温突变时间最早,春季和秋季次之,夏季地温突变时间较晚;各层年平均地温均存在2—3a、3—4a和6—9a的周期变化。

  • 标签: 地温 转折层 相关分析 周期
  • 简介:摘要:本文分析了武汉地区地面沉降的新特征,包括地面沉降速度有所增加、水位下降影响了水资源的供给与利用、对城市规划、土地利用和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并对武汉地区地面沉降的应对策略进行了简要总结,包括实施先进的监测系统、完善城市规划法规、有效利用岩土工程技术、促进可持续发展实践。通过进行策略整合,主管部门可以更好地制定应对方案,最大限度地减轻沉降风险,维护城市基础设施的完整性。

  • 标签: 武汉地区 地面沉降 新特征 对策
  • 简介:利用2013—2015年廊坊市环境监测数据及同期气象资料,采用相关分析等统计方法,分析廊坊市臭氧浓度的日变化特征、超标规律以及气象因素对其的影响。结果表明:臭氧浓度的日变化特征明显,为"1谷1峰"型,每日07:00—08:00左右达到谷值,15:00—16:00达到峰值;臭氧超标只集中出现在春季、夏季与秋季的部分月份,1—3月、11—12月不存在臭氧超标情况,超标现象日变化特征明显,主要出现在11:00—20:00。气象因素对臭氧浓度的影响很大,风向为西南风与东南风时臭氧超标率较高;臭氧超标时,地面天气类型主要为高压后部或高压底部,高空天气类型主要为脊前西北气流或平直西风环流;臭氧浓度与相对湿度呈显著负相关,与温度、日照呈显著正相关。

  • 标签: 臭氧 特征 气象因素
  • 简介:本文总结了北京市南部地区地面沉降的发育特征,主要对区内地面沉降的历史,现状和垂向发育特征,进行了总体描述,分析了地面沉降成因,对区内今后的工程建设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 标签: 北京南部 地面沉降 特征 成因
  • 简介:利用瓦里关1994年8月~2001年12月地面臭氧资料,分析了地面O3年季变化,以及不同天气条件下的日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青藏高原洁净地区地面O3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且呈缓慢的上升趋势,春季浓度明显高于冬季,最高值出现在每年夏初,而最低值在12月左右.与低纬的Izana站相比,瓦里关地区地面O3浓度变化趋势与之比较相近,而且,亦呈逐年上升趋势.不同天气条件下,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地面O3浓度变化不尽相同,晴天和多云天,春、夏、秋季的地面O3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其中,春秋季,晴天O3值高于多云天和降雨天,而冬季和夏季则不明显,说明晴空天气虽然有利于O3浓度的增加,但并不是重要因子之一.各季节降雨、雪天O3浓度的变化情况来看,地面O3在春、秋、冬三个季节变化不大,而夏季与其它季节明显不同,变化幅度很大,日较差在四个季节中为最大,这与雨、雪的冲刷关系很大,并且可能存在雨、雪以及降雨强度的差异.

  • 标签: 地面臭氧 天气条件 气候特征 青藏高原
  • 简介:为了更好地研究沙尘气溶胶起沙和输送特征,2010年4—5月,在民勤周边沙地利用EZLIDARALS300&ALS450型激光雷达和GRIMM180型颗粒物采样器进行了大气气溶胶的外场连续观测,取得了晴天、浮尘、扬沙和沙尘暴天气条件下沙尘气溶胶总后向散射垂直剖面图和PM10、PM2.5、PM1.0质量浓度采样资料,其中包2010年4月24日特强沙尘暴过程资料。结果表明:春季民勤近地层大气中沙尘气溶胶浓度较高,且随气象要素的变化很大;在整个观测期内,PM10、PM2.5和PM1.0的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202.3、57.4μg/m3和16.7μg/m3。在不同天气条件下,PM10、PM2.5和PM1.0质量浓度的变化有较好的相关性,但变化趋势有所不同。在沙尘暴天气条件下,PM10的日平均质量浓度高达2469.1μg/m3,是背景天气条件下PM10日平均质量浓度的100多倍,是浮尘天气条件下PM10日平均质量浓度的8倍,是扬沙天气条件下PM10日平均质量浓度的2倍。PM2.5在沙尘暴天气下日平均质量浓度为460.3μg/m3,是背景天气条件下PM2.5日平均质量浓度的45倍,是浮尘天气条件下PM2.5日平均质量浓度的6倍,是扬沙天气条件下PM2.5日平均质量浓度的1.4倍。PM1.0在沙尘暴天气条件下的日平均浓度为92.7μg/m3,是背景天气条件下PM1.0日平均浓度的13倍,是浮尘天气条件下PM1.0日平均浓度的7倍,是扬沙天气条件下PM1.0日平均浓度的1.3倍。可见,风速增大时,沙尘粒子浓度的增加对粒子粒径是有选择的,小粒子比重随沙尘浓度增加而相对减小,大粒子比重随沙尘浓度增加而相对增多。通过对2010年4月24日特强沙尘暴过程的研究表明,一次沙尘暴过程往往包括沙尘暴、扬沙和浮尘天气中的两种类型。通过对激光雷达数据分析发现,在强沙尘暴发生过程当中,民勤沙地发生了非常严重的风蚀起沙现象。

  • 标签: 近地面沙尘气溶胶 天气类型 质量浓度 天气类型 民勤
  • 简介:摘要: 本文选择郑州市2015年O3浓度监测资料和同期气象数据资料,采用统计分析方法,研究郑州地区臭氧浓度特征及其与地面气象要素的关系。结果表明: 郑州市夏季臭氧污染最为严重;臭氧污染的空间特征具备一定的城郊差异,郊区臭氧污染水平要高于城区,这是“滴定效应”造成的;郑州市夜间臭氧浓度均很低,从早上 08:00开始,臭氧得到积累,臭氧浓度也随之持续升高,午后太阳辐射最强,15:00~16:00 达到最高值,在这以后伴随着太阳辐射强度的减弱而大幅下降;臭氧(O3) 浓度和温度呈显著的正相关性,即随着温度的上升,臭氧浓度与臭氧超标率都呈明显上升趋势;臭氧(O3) 浓度和风速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性,相关系数最大的为冬季臭氧(O3) 浓度和相对湿度之间呈负相关性相关性最大的为夏季。总体来说,高温、低湿以及微风的夏季气候环境有利于臭氧的形成。

  • 标签: 郑州市 臭氧 地面气象要素 关系
  • 简介:在我国城镇化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作为衡量城市绿地建设水平的基础指标,探明其在市域尺度上存在的时空分异特征,可为差异化制定城市绿地建设政策提供理论依据。文章以我国大陆建制市为研究单元,采用数理统计和空间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究1996~2015年我国市域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时空演变特征。实证表明:从时序演变看,由于全国公园绿地面积增速相对快于城市人口,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持续上升,增速呈先上升后下降态势。从差异变化看,市域间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相对差异逐渐缩小,绝对差异进一步扩大;不同规模城市群的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呈“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的规律,但增速却呈相反态势。从空间分异看,市域间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区域差异明显,呈“东部—中部—西部”依次递减的分布格局;年均增幅和递增速率均呈现“西部>东部>中部”的规律;增速变化类型未形成明显的空间集聚,低水平中速增长型城市占比最大。

  • 标签: 人均公园绿地面积 时空演变 差异 中国
  • 简介:易燃液体燃烧痕迹识别对助燃剂放火火灾调查至关重要。选用丙纶地毯和PVC地板革作为纤维和塑料地板的代表,以工业酒精作为易挥发助燃剂的代表,研究酒精用量、灭火方式等对燃烧痕迹形成及痕迹稳定性的影响。通过与未加载酒精的痕迹对比,发现丙纶地毯因热稳定性较差,燃烧后往往能形成烧坑或烧洞,其燃烧轮廓以典型的灰化形式存在,加载酒精的部位熔融严重,与地面紧紧粘连在一起;PVC地板革因为表面光滑,酒精在其表面不断流淌,燃烧后会留下清晰的轮廓,类似于细线状的印痕,而地板革本身基本不会燃烧。燃烧熄灭的方式也会对其炭化程度、燃烧图痕、残余形状产生影响。

  • 标签: 安全工程 助燃剂放火 工业酒精 燃烧痕迹 火灾调查
  • 简介:摘要:某型 飞机需在一定标准的地面侧风、顺风条件下于东营胜利机场开展发动机进气兼容性、发动机排气、 APU进气系统等五项试验科目。侧风要求目标风速 ≥ 35kn ( 17m/s ),顺风 要求目标风速 ≥ 10kn ( 5m/s ), 地面侧风、顺风试验科目可通过调整机头方向获取最大风速值 , 因而可将自然风风速值等同于最大侧风、顺风风速值。由于 5m/s 顺风风速较容易满足, 本文仅按 10m/s , 12m/s 以及 17m/s 为阈值对东营胜利机场侧风条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东营胜利机场仅能满足 10m/s 侧风条件地面试验科目的开展,无法满足 17m/s 目标风速值。

  • 标签: 地面侧风 试验试飞
  • 简介:根据西宁地区4个地面气象观测站的水汽压观测资料,运用线性回归、Mann-Kendall和R/S方法对近地面水汽变化特征进行年际气温、突变和未来变化趋势分析。结果表明:西宁地区近地面水汽压月变化表现为"单峰"型,1月是一年之中水汽含量最少的月份,在7月达峰值。近43a来西宁地区冬季水汽含量增加趋势显著,年及其他季节水汽压变化趋势不明显;近地层水汽含量在1982年发生了突变,西宁地区年和四季水汽压存在明显的Hurst现象,除夏季的水汽压(较弱)外其他季节的气温均表现出十分强劲的势头;水汽含量对气候变暖响应明显。秋、冬季水汽含量变化与平均气温有显著性正相关。

  • 标签: 水汽压 变化特征 西宁地区
  • 简介:摘要:通过对呼伦贝尔机场2010-2019年地面风的气候特征进行统计,并对结果进行了原因分析。结果表明:呼伦贝尔机场全年盛行西南风、偏西风,春秋两季风速最易出现大风天气,冬季平均风速最小,海拉尔机场年平均风速为4.3m/s。地面大风出现的天气形势一般为蒙古气旋型、雷暴大风、冷锋型东移型、冷高压前部型和动量下传大风;地面大风一般是高低空风场辐合辐散的环流运动强迫所造成的,一般伴随高低空急流,且整层垂直速度接近零。

  • 标签: 盛行风向 平均风速 地方性风 大风预报 航空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