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美国是发现地裂缝灾害最早的国家,也是对地裂缝灾害研究较为广泛和深入的国家。到上世纪80年代,其西南部有6个州、14个地区都出现了地面沉降和裂缝,其中,亚利桑纳、加利福尼亚、内华达、德克萨斯、新墨西哥等州为集中发育区,损失非常严重。

  • 标签: 地裂缝灾害 美国 类型 加利福尼亚 地面沉降 德克萨斯
  • 简介:福建减灾十年(1989-1999)正处在我省地震活动十分活跃的时期,共发生4.0级以上地震16次,其中有6次地震造成了地震灾害,使我省经济损失达2.6亿元,人员伤亡412人,并对当地的社会生活和经济建设产生了消极影响。文章分析了本省地震活动特点与灾害特征,分析了造成本省地震灾害的主要因素和地震灾害不十分严重的原因。在福建减灾十年中,省地震部门坚持以预防为主,依靠科技进步,发挥政府减灾职能,走综合防震减灾道路;认真抓好观测数据高质量产出,各类信息处理与综合分析,震后快速应急三个环节;积极实施全省综合防御地震灾害体系建设,闽南地区综合防震减灾示范工程已经在全国综合防震减灾工作中起到示范作用,福建数字遥测地震台网工程成为中国大陆第一个正式投入观测的全省数字化地震台网;同时加快了法制建设步伐,坚持不懈进行地震知识的科普宣传教育,努力提高全民防震减灾意识。这些措施对减轻福建十年灾害取得显著收益。为了减轻我省下世纪地震灾害,提出几个值得重视的向题,防患于未然。全省地震前兆台网必须彻底改造,建设高灵敏度、高精度的数字化前兆台网,引入新的观测系统,以期捕捉未来中强以上地震的前兆信息;关注未来城市地震灾害向题,应该开展城市地震灾害环境调查与研究;加强管理,对地震烈度

  • 标签: 福建减灾 地震 回顾 值得重视
  • 简介:河北平原区裂缝的广泛出现对地面建筑、地下管线工程、水利设施和农田道路造成一定程度的危害.到2000年底河北平原区发现构造裂缝212处、482条,累计全长176.2km,河北平原区裂缝总体发展有由南向北、由西向东推移的变化规律;河北平原区构造裂缝方向性强,可以分为SN、NNE、NE、EW和NW五组.通过河北平原区域构造研究,应用分形模型对河北平原区裂缝进行量化分类、确认,发现河北平原区裂缝连通性差,为区域微破裂为主,断层蠕滑型裂缝为辅的分类格局,另外断裂活动与裂缝发展具有同向性,可以认为两者有共同的构造基础.

  • 标签: 河北平原 地裂缝 成因机制
  • 简介:通常对大多数人来说,地下水过量开采和地下水位下降对地面的影响是难以想象的。亚利桑那州地下水过量开采最有效的控制方法是实施地下水管理条例。随着亚利桑那州某些地区不断发生地面沉降和裂缝,地下水位下降的影响变得越来越明显。地面沉降和裂缝发生率的高与低,体现了地质技术和国家政策实施对地下水过置开采的控制程度。

  • 标签: 亚利桑那州 地面沉降 地裂缝 地下水位下降 地貌 过量开采
  • 简介:美国西南干旱半干旱地区人口增长非常快。水不仅要满足基本的需求(饮用水、污水系统等),而且还要维持乡村潮湿地区生活方式的改变(郊区的草地、高尔夫球场、庭院的游泳池等)。这些水的使用,既能满足供水系统所在区域地表水供水的需求,又可以满足最基本的地下水开采。然而,地下水的开采对沉积含水层有不利的影响,这些含水层是特有的沙漠区地下水流域的承载。这些影响包括含水层不同程度的压实、旧断层的重新复活、地表的裂缝,还能对人为的基础设施有相当大的影响。

  • 标签: 地下水开采 地裂缝 拉斯维加斯 地面沉降 干旱半干旱地区 供水系统
  • 简介:从研究经济灾害与经济危机的不同点出发,阐述了经济灾害的表现,形成原因以及扼制对策.

  • 标签: 经济灾害 现象 原因 对策
  • 简介:人类历史也是一部人类与自然灾害作斗争的历史。人们兴修水利,防震抗震等都是为了谋求人类与自然的协调关系。灾害给人类尤其是经济带来严重影响,这是人们所厌恶的,但自然灾害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又是不可完全避免的,于是人们提出灾害一般是可以防御的主张。

  • 标签: 灾害经济学 国际减灾十年 守业投入 演化规律
  • 简介:每个人都是不可复制的,每个音乐也是拥有独特灵魂的。孪生兄弟可能会非常相似,但细微之处,也会有所差别。音乐也是如此,不同的歌曲之间,音量会因为录制、编辑的环境不同,声音大小也不一致。

  • 标签: 音乐 歌曲录制 MP3 多媒体键盘
  • 简介:由于自然灾害造成损失的大小是牵涉到社会各个方面的十分复杂的问题,因此,不可能精确的计算这种损失。但是,人类社会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为了减轻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和影响,又十分需要了解灾害可能造成的或已经造成的后果。所以就需要对这种损失进行评价和估计,即灾害评估。灾害评估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人们的努力,在于使这种评估更

  • 标签: 灾害评估 自然灾害 经济损失 人员伤亡 生态环境 损益分析
  • 简介:井喷、火灾、爆炸、踩踏伤亡,游船翻沉、文物被毁,暴雨致灾连连见诸报端电视,可谓触目惊心!这些灾难连连传来,无论灾难事故事后定性为天灾还是人祸,仅从它们的“可抵抗性”来看,相应承担责任的管理体制肯定出问题了。

  • 标签: 《灾害之前在干啥?》 杂文 文学作品 四维
  • 简介:《现代家教》编辑部转来了刘玉英同志《我疼爱孙子有什么错》的文章,让我对这篇文章和隔代教育的有关问题谈点想法。我认为,这篇文章实际上提出了一个当今社会很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在新的世纪、新的时代如何当好爷爷奶奶(包括外祖父母)的问题。下面,就我在学习家教知识和带外孙过程中的一些体会谈一点看法。

  • 标签: 隔代教育 教育观念 教育方法 生活习惯
  • 简介:各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为了预防地质灾害,有效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现将《重庆市2003年灾害防灾预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实际遵照执行。我市属全国地质灾害发生频繁的地区之一,每年汛期当降雨时间较长并伴随多次连续大暴雨时,各类地质灾害尤其是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等明显增多,并表现出较强的同发性和滞后性,可能使大量的老滑坡产生新的变形,同时诱发大量新滑坡;在具备泥石流发生和松散堆积物地区,还可能暴发泥石流。2003年,据气象部门预测,我市在8月主汛期时降雨偏多,且伴有1—2次暴雨天气过程。三峡水库蓄

  • 标签: 气象 灾害 预案 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