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国际犯罪与国际不法行为的关系,并不是多数学者所主张的被包含与包含关系,而应该视国际犯罪的行为主体而定。当国际犯罪的主体是自然人时,国际犯罪与国际不法行为之间各自独立,不发生任何关系;当国际犯罪的主体是国家等国际法主体时,国际犯罪与国际不法行为之间具有交叉关系,即国际不法行为中程度严重者属于国际犯罪,但国际犯罪不完全是国际不法行为

  • 标签: 国际犯罪 国际不法行为 国际违法行为 国际法 国际刑法
  • 简介:<正>一、关于雇佣人责任《日本民法典》对于雇佣人责任是这样规定的:"(1)为了某一事业(工作、事务)雇佣他人者,被雇佣人在执行该事业(事务)的时候,对第三人造成损害的时候,不负损害赔偿责任。但是,雇佣人在选任被雇佣人以及对其事务的监督尽到相应注意时不在此限……(2)对事务进行监督者的责任亦如前项规定。(3)前二项规定不妨碍对雇佣人或者监督人对被雇佣人行使求偿权。"也就是说,

  • 标签: 雇佣人 工作人员 求偿权 不法行为 民法通则 民法典草案
  • 简介:<正>《民法通则》第106条第2款规定:“公民、法人由于过错侵害国家的、集体的财产,侵害他人财产、人身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这是民法通则对侵权责任的一般规定。根据民法理论,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有四:行为具有不法性;有损害事实;不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有因果关系;行为人具有过错。其中不法行为是构成侵权责任的首要条件。我国现有

  • 标签: 侵权责任 不法行为 侵权行为 民法通则 民事权利 损害事实
  • 简介:5月30日,国家工商总局、国家林业局联合召开会议,对严禁违法捕猎和经营野生动物作出专门部署。会后,李华理局长就我省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认直贯彻落实这次会议精神,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切实加强对野生动物运输,经营活动的监管提出了具体要求。

  • 标签: 野生动物保护 生态环境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 山东 非法经营活动 市场监管
  • 简介:行政诉讼法在我国已实施十多年了,但我们很少见到企业起诉行政主体的,就是见到的,也多是非公企业的起诉,鲜有国有企业提起行政诉讼.是我们的行政主体不侵犯或很少侵犯企业的合法权益吗?当然不是.

  • 标签: 行政诉讼法 中国 合法权益 司法救济 行政行为 行政复议
  • 简介:“逆防卫”是基于保障人权和保护犯罪人的人身权利而设的,指犯罪人为免受来自于防卫人正在进行的不当防卫的侵害,在必要限度内所实施的防卫行为。“逆防卫”理论构架难以立足,现实上也不利于犯罪的认定和对被害人的保护,是不应提倡的。

  • 标签: 新界定 理论质疑 行为新界
  • 简介:行为无价值和结果无价值是德日刑法理论和司法实践中用于判断违法性的两种方法,近年来,其最新研究成果也不断被引介入我国,对于推动我国刑法理论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一、行为无价值的功用与缺陷行为无价值论偏重对行为人的主观因素的考量,在违法性判断中,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但其本身是把双刃剑,作为优势的同时也作为其他方面的劣势而存在。(一)基本观点从维护社会伦理秩序的角度出发,一元的行为无价值论主张,行为的违法性更多取决于行为人自身,包括行为和故意过失等因素,而危害结果的发生具有偶然性,对不

  • 标签: 结果无价值论 德日刑法 法益 违法性 行为犯 故意杀人罪
  • 简介:一旦遭遇不法侵害,你该怎样做?是忍气吞声.是打架报复,还是启动法律程序寻求法律保护?这里记录的三个真实案例清楚地说明:国家法律对所有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依法律己、依法办事是我们中学生的行为准则。

  • 标签: 中学生 合法权益 继承权 未成年人 案例分析 初中
  • 简介:故意在犯罪构造体系中地位的变化,与不法论上的主客观之争相关。当故意作为罪责要素时,对应的是客观不法论;当故意成为构成要件要素时,则表征着主观不法论的兴起。客观归责理论的出现,为客观不法论的复兴提供了契机,但它并未触动主观不法论的核心范围。目的主义代表的主观不法论与客观归责理论代表的客观不法论之间,不是对立关系而是并列关系。有必要摆脱概念式思维,从类型思维的角度对刑法中的不法论展开解读。目的主义与客观归责理论各自跟意志归责与规范归责相呼应;故意作为犯属于主观不法的类型,过失犯与不作为犯则应归入客观不法的类型。刑法中不法论的类型化发展,是风险社会背景下刑法体系日益趋向以一般预防为主导的结果。梳理与考察不法论的发展走向,对我国刑法理论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 标签: 客观不法 主观不法 结果无价值 行为无价值 客观归责 违法性
  • 简介:展览“不法营造”的名称一下就吸引了本刊编辑的注意力。这种通过比照过往生发对当下之观照的态度和做法,往往提供了一种具有时间厚度的、理解艺术的背景。既然策展人秉承着开放的心态来展览实验性的艺术作品,那么本刊则呈现策展人书写的简短展览前言,并辅以更多的作品、现场图片,让作品自我呈现,而不要约束观看者的感受。

  • 标签: 展览 文化机制 艺术作品 反思 自我呈现 策展人
  • 简介:国际贸易中,诈骗案件时有发生,这是由于国际贸易环节多,不仅涉及合同双方,尤其是涉及中间商、代理人、承租人、船东、船长和船员这些流动性较强的环节。一国际贸易诈骗的特点国际贸易诈骗不同于国内贸易诈骗的特点主要有:(1)国际贸易诈骗是在两国或两国以上范围内进行的商业诈骗活动,已超出了一国领域。(2)国际贸易环节多,银行、保险公司、制造厂商一般不参与诈骗活动,因为这些环节以法人的身份出现,它们的营业场所和不动产是固定的,参与诈骗,往往难以逃脱。而中间商、代理人、承租人、船东、船长、船员大都以自然人身份出现,一般没有大量的固定资产,这些环节最容易产生欺诈行为,诈骗分子在诈骗得逞后可以携款潜逃或者带货失

  • 标签: 国际贸易 承运人 诈骗行为 国际海事组织 合同履行 中间商
  • 简介:<正>一、引言偶然防卫作为教学案例,在现实生活中可以说百年难遇,但却是检验违法论立场的试金石。例如,①甲射杀了乙,但事后查明,乙在被杀的前一刻也正拿着枪对准甲准备射击,而甲完全没有认识到这一点;②甲射杀了乙,但事后查明,乙在被杀的前一刻也正拿着枪对准丙准备射击,而甲完全没有认识到这一点。[1]是否应当对甲追究刑事责任,如果追究的话,应当如何处罚甲。这就是偶然防卫所面对的和所要解决的问题。围绕这一问题,立足于行为无价值论或者结果无价值论,在日本刑法学界出现了

  • 标签: 偶然防卫 结果无价值论 法益侵害 违法性 规则功利主义 追究刑事责任
  • 简介:一、导论1905年,法国著名数学家、理论物理学家与哲学家庞加菜(HenriPoincare)在他《科学的价值》(DerWertderWissenschaft)一书中写道:'科学发展不同于城市改造,后者总是毫不留情地把旧建筑推倒以便给新的高楼腾出地方。它更像是动物的进化,不断地改变着自己并最终变得面目全非。同时过去几个世纪文献的痕迹又总是会被重新发现。因此并不能认为,已经过时的理论是无果且无用的。'〔1〕在庞加莱写下这段话的时候,刑法学犯罪论体系理论基础的发展正处于幼年期,而法哲学理论则更是处于不断地变化之中。法学理论为了证明自己属于科学的范畴而以自然科学为模板致力

  • 标签: 区分罪责 罪责意义
  • 简介:多年来,人们对腐败现象采取了容忍的态度,要么对它漠然置之,要么怀疑、甚至否认它的存在。但现在,腐败现象已成为一项国际行动打击的目标。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其他国际组织现在正设法限制行贿和其他腐败行为,而这些组织一度对行贿等腐败行为有完全不同的看法。反腐败的努力越来越加强,结果形成了一个改革的运动。这场运动取得的最重要成果就是经合组织关于打击贿赂外国官员行为的公约。这项公约结束了美国的孤立状态,因为美国早在多年前就禁止向外国官员行贿。发生在五六个国家的行贿受贿丑闻导致美国通过了打击对外行贿行为法。美国当时希望其他国家也会效仿,但这项法律却被人嘲笑为指导思想有误的美国道德主义的体现,因为其他国家的公司继续利用贿赂的办法赢得商业定单。包括德国和法国在内的许多国家甚至容许把行贿的礼金作为营业费用予以扣除。美国还倡议联合国通过一项禁止行贿的条约,但是这一努力失败了。发展中国家仅把拟议中的条约视为打击多国公司的一个机会。传统的观点认为,行贿受贿是人类的本性,自古至今一直如此。而且不管怎么说,贪污腐败现象在发达国家还没有达到使国力衰弱的地步。虽然贪污腐败现象在第三世界很普遍,但人们并没有把它的盛行看作是有碍像印度尼西...

  • 标签: 国际社会 打击腐败 社会打击
  • 简介:<正>正当防卫中的不法侵害是正当防卫问题当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研究正当防卫的首要问题。国内外学者针对此进行了不少的研究,但理论的发展却呈现出两种不同的风景:在德日及我国台湾地区的刑法理论中,关于正当防卫中不法侵害的理论争议比较多。例如有学者指出,"所谓不法侵害,是指对法益进行的不法侵害或威胁,关于

  • 标签: 不法侵害 违法性 犯罪论体系 客观说 紧急避险 无责任能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