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1例主诉为发现眼斜27年、要求手术改善眼部外观患者就诊眼科,入院后眼部检查发现患者右眼明显上斜视合并内斜,且伴有右眼下转功能不足,同时眼眶CT及MRI检查提示右眼下直肌缺如,行双眼斜视矫正手术,术中探查发现右眼有菲薄的下直肌存在,确诊为右眼先天性下直肌麻痹,内斜。Ⅰ期手术将右眼上直肌后徙5 mm联合下直肌缩短6 mm,左眼内直肌后徙5 mm联合外直肌缩短4 mm,术后仍残余小度数内斜。Ⅱ期手术将右眼内直肌转位至下直肌附着点鼻侧缘旁开2 mm处,术后眼位基本正位,手术效果理想。(中华眼科杂志,2020,56:626-628)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Ⅲ型急性共同性内斜(AACE)的临床特征及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病例自身对照研究。收集2016年7月至2019年7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眼科医院接受常规斜视矫正术的Ⅲ型ACCE患者31例,年龄14~39岁。收集患者发病时间、双眼的屈光度、每日近距离用眼时间及术中测得的内直肌附着点、术前与术后的斜视度、融合范围、远近立体视等资料,随访时间6~12(7.4±2.6)个月。采用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分析患者手术前后斜视度、融合范围的差异,采用传统配对卡方检验分析患者术前与术后远立体视的变化,采用增强配对卡方检验分析患者术前与术后近立体视锐度的变化。结果:31例Ⅲ型AACE患者中,高度近视3例(10%),中度近视25例(81%),低度近视2例(6%),正视1例(3%)。所有患者每日近距离用眼时间为(6~10) (7.8±1.1)h,内直肌附着点距离角膜缘的平均距离为(4.9±0.1)mm。术前患者看近(33 cm)的斜视度的中位数为35 PD,看远(6 m)的斜视度的中位数为40 PD,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136,P=0.002)。本研究中所有患者手术均一次成功,最后一次随访结束时,术后患者看近与看远的斜视度的中位数均为0 PD;与术前相比,术后患者看近、看远的斜视度均比术前明显减小,手术前后斜视度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Z=-4.865,均P<0.001)。患者术前融合范围的中位数为14°,术后融合范围的中位数为19°,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149,P=0.002)。与术前相比,术后有16例(84%)患者恢复了远立体视,19例(95%)患者恢复了近立体视功能,术前与术后的远立体视功能(χ2=14.063,P<0.001)、近立体视功能(χ2=24.000,P=0.001)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长时间近距离工作、内直肌附着点靠前、中度近视可能是Ⅲ型ACCE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按照常规手术量行斜视矫正术能有效改善Ⅲ型ACCE患者的斜视度、融合范围和远近立体视。

  • 标签: Ⅲ型急性共同性内斜视 手术 融合功能 立体视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无肌电图引导直视下球结膜小切口注射A型肉毒毒素治疗急性共同性内斜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8年6月至2019年11月收治急性共同性内斜41例(71眼)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行内直肌肉毒素注射术,术后随访3个月。结果术前内斜度数为43.54△±13.63△,术后3个月34例(82.93%)眼位正位,复视消失,6例(14.63%)斜视明显好转,1例(2.43%)无效。术后2周3例(7.31%)出现上睑下垂,3例(7.31%)出现过矫,术后1个月上睑下垂和过矫均恢复。结论无肌电图引导直视下球结膜小切口注射A型肉毒毒素治疗急性共同性内斜临床效果良好。

  • 标签: 内斜视,共同性,急性 肉毒毒素,A型,注射,非肌电图引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双鼻侧遮盖法辅助治疗儿童共同性内斜的效果。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纳入2019年1─7月期间在厦门市儿童医院经阿托品眼膏散瞳验光连续配戴远视全矫眼镜6~9个月后仍有+20△以上内斜的3~10岁非调节性内斜或部分调节性内斜患儿21例。给予双鼻侧遮盖辅助治疗。每个月定期复查观察患儿视力及斜视度的矫正情况。数据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进行分析。结果:遮盖前斜视度为(+33±13)△;遮盖3个月后斜视度为(+21±15)△,其中矫正显效3例,有效11例,无效7例;遮盖6个月后斜视度为(+18±12)△,其中矫正显效5例,有效13例,无效3例。3个时间点斜视度比较,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316,P=0.001)。结论:双鼻侧遮盖法可以有效地辅助治疗儿童共同性内斜

  • 标签: 双鼻侧遮盖 辅助治疗 共同性内斜视
  • 简介:摘要美国眼科学会发布的眼科临床指南(Preferred Practice Pattern,PPP)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眼科权威诊断和治疗指南。2017年9月,内斜和外斜视2017年版PPP正式发布。该版PPP采用最新的证据质量和推荐强度分级,基于最可靠的临床试验结果或专家委员会对现有依据的集体判断和评估,对2012年版PPP进行了更新。本文从斜视的定义、流行病学调查、诊断和治疗几个方面对内斜和外斜视2017年版PPP进行解读,并与2012年版PPP进行比较,希望帮助眼科临床医师深入领会2017年版PPP的更新要点,进一步促进我国斜视诊断和治疗的规范化。(中华眼科杂志,2020,56:176-182)

  • 标签:
  • 作者: 李燕伟 杨士强 张伟 郭新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华眼科杂志》 2020年第03期
  • 机构:天津市眼科医院 天津市眼科学与视觉科学重点实验室 南开大学附属眼科医院 天津医科大学眼科临床学院 天津市眼科研究所 300020,为进修医师,现在河南科技大学临床医学院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洛阳 471003 ,天津市眼科医院 天津市眼科学与视觉科学重点实验室 南开大学附属眼科医院 天津医科大学眼科临床学院 天津市眼科研究所 300020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相关眼病(TAO)眼眶减压术后继发内斜伴复视的斜视矫正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10月在天津市眼科医院因TAO行眼眶减压术后继发内斜伴复视行斜视矫正手术治疗的11例患者资料。斜视矫正手术前、后检查患者斜视度数、眼球运动,观察复视情况。手术均在监护下麻醉联合局部麻醉下进行,术中采用被动牵拉试验结合调整缝线方法,调整至第一眼位复视消失。术后定期随访。结果11例患者中男性1例,女性10例;年龄26~42岁;均为单纯内斜伴复视;内斜度数10~98三棱镜度;眼眶CT提示患者内直肌不同程度增厚,外直肌增厚程度较内直肌轻。2例患者行单眼内直肌后徙术,2例行双眼内直肌后徙术,2例行单眼内直肌后徙联合外直肌缩短术,另外5例行双眼内直肌后徙联合单眼外直肌缩短术。11例患者术中内直肌后徙量为3.5~7.5 mm,7例联合外直肌缩短术患者外直肌缩短量为2.0~6.0 mm。全部患者术后复视消除,第一眼位正位,均达到治愈标准。眼球运动术前外转受限分级为(-1.91±1.04)级,术后外转受限分级为(-0.64±0.81)级。11例患者均对手术结果满意,术后随访6~24个月,效果稳定,未发现远期过矫患者。结论应用术中调整缝线技术,斜视矫正手术可以有效治疗TAO眼眶减压术后继发的内斜伴复视。(中华眼科杂志,2020,56:183-188)

  • 标签: Graves眼病 减压术,外科 内斜视 复视 眼外科手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2019年9月美国眼科学会(AAO)发布了《成人斜视临床指南》(PPP),基于循证医学的最佳临床证据为成人斜视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目前最佳的指导意见。2019版斜视指南中对成人斜视的定义、流行病学、分类以及临床诊断和治疗等内容进行全面阐述,并融入近年来成人斜视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对有关的内容进行更新。本文就2019版斜视指南的主要内容进行介绍和解读,主要解读更新内容。

  • 标签: 斜视,成人/生理病理 医生实践指南 最佳临床实践 美国眼科学会 指南解读
  • 简介:摘要:不稳定性骨盆骨折大多是在高能量暴力等情况下引起的,针对该病症,临床常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方式,患者采用此种手术方式后并发症较多,且恢复速度较慢,其治疗效果是非常有限的。但就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的基础上,实施骨盆前外固定术对患者加以治疗,可以使患者骨折愈合,使患者致残及死亡率降低 [1]。

  • 标签: 骨盆骨折 内固定 外固定架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根据中国东北地区某医院眼科收集的数据,评估所有年龄阶段斜视住院患者的斜视类型和数量变化趋势。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住院的斜视患者3 661例的资料。收集患者基本信息、斜视类型以及各种斜视的数量等信息,并观察分析斜视类型分布及斜视数量的变化趋势。组间数据比较采用方差分析、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最终纳入3 555例患者,年龄为1~79岁(15.5±11.6)岁,其中3 536例患者行斜视手术治疗。患者数量呈逐年递增趋势,且在每年1、2月份及7、8月份大致达到峰值(χ2=956.67,P<0.001)。外斜视患者数量(71.8%)明显多于内斜患者数量(1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41,P<0.001),其中间歇性外斜视是最常见的斜视类型。非调节性内斜(77.6%)是所有内斜中最常见的斜视类型。其他特殊类型斜视虽然患者数量较少,但依然有小幅度的上升趋势。在所有年龄阶段患者中,12岁以下的患者最常见,占总数的56.0%,其中外斜视(71.5%)是最主要的斜视类型。结论:中国东北地区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4─2017年手术患者中外斜视内斜更常见,且外斜视患者的比例逐年增加,其中间歇性外斜视是最主要的斜视类型。此外12岁以下患者是最常见的患病人群。

  • 标签: 斜视 斜视分类 斜视手术 年龄分布
  • 简介:【摘要】 目的 对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患者应用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治疗方法所起到的临床效果和预防并发症的效果作出探究。 方法 样本选自在 2018 年 05 月到 2019 年 8 月来本院进行治疗的 90 例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患者,随机分配为应用内固治疗的对照组与联合应用内外固定治疗的观察组,各 45 例。最终统计对比组间手术优良率和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 联合应用内外固定手术治疗观察组的优良率更高,和对照组对比统计学差异明显, P<0.05 ;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组发生率更低,和对照组对比统计学差异明显, P<0.05 。 结论 根据手术试验研究,联合应用内外固定手术治疗更容易成功,且更加安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医患关系有助于得到缓解,患者满意度更高,有广泛的推广价值。

  • 标签: 内固定手术 外固定手术 不稳定性骨盆骨折 临床疗效 并发症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张伟 谢芳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华眼科杂志》 2020年第03期
  • 机构:天津市眼科医院 天津市眼科学与视觉科学重点实验室 南开大学附属眼科医院 天津医科大学眼科临床学院 天津市眼科研究所 300020
  • 简介:摘要旋转性斜视的诊断和治疗始终是斜视专业较为复杂、令眼科医师即使是斜视专业的眼科医师也感到困难的临床问题之一。旋转性斜视的临床表现不同于水平性或垂直性斜视直观,而且检查方法相对特殊,因此在临床工作中易漏诊或误诊。本文从警惕中枢神经系统病变造成的旋转性斜视入手,着重对旋转性斜视的分类和病因、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方法进行阐述,以期为眼科医师临床认识和处理旋转性斜视提供参考。(中华眼科杂志,2020,56:235-240)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观察应用内外固定联合治疗不稳定性骨盆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 2019年 3月 ~2020年 2月期间收治的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患者 90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 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45例,对照组采用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内外固定联合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优良率为 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优良率的 71.11%( 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 6.67%明显少于对照组的 33.33%( p<0.05)。结论: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患者应用内外固定联合治疗,创伤小,有利于骨盆稳定性恢复 ,有利于骨折愈合 ,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不稳定性骨盆骨折 内固定 外固定 联合治疗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影响共同性斜视患者在全麻下进行斜视矫正手术后并发恶心呕吐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在本院进行全麻下斜视矫正手术的患者86例进行分析。所有患者均在全麻诱导期静脉注射地塞米松复合5-HT3受体拮抗剂预防术后恶心呕吐。将术后发生恶心呕吐并发症的一组作为观察组,术后未发生恶心呕吐现象的一组作为对照组。采用单因素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影响共同性斜视患者全麻下斜视矫正术后并发恶心呕吐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回归分析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手术时长、下直肌手术、下斜肌手术以及眼外肌手术操作均可影响术后发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手术时长、下直肌手术、下斜肌手术以及多条眼外肌手术均是影响共同性斜视患者全麻下斜视矫正术后并发恶心呕吐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控制手术时长,加强手术操作,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缩短患者的恢复期,避免产生过多的医疗费用,值得临床医疗学习和运用。

  • 标签: 共同性斜视 术后恶心呕吐 影响因素 地塞米松 5-HT3受体拮抗剂
  • 简介:摘要:单台双吊式龙门吊[1]落梁至运梁车时,通常只能将预制梁落于小于门吊跨径的运梁车组上,运梁车组垂直于轨道停于龙门吊主梁正下方。本文通过工程实例介绍,当出现运梁车与预制梁组合长度超过了龙门吊跨径的突发情况,运梁车需要斜交于轨道才能停放于门吊跨径内时,通过技术改进使用配置可旋转式吊具的双吊式龙门吊,如何实现单台龙门吊将预制梁斜交轨道装车的施工技术。

  • 标签: 双吊式龙门吊 可旋转吊具 超跨径运梁车 斜交轨道
  • 简介:摘要斜视和弱视是常见且密切相关的两种眼病,其对于矫正视力、立体视觉等相关视功能的损害及外观的改变会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生存质量是全面评估患者身体及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目前已有斜弱视领域的专用量表可供不同对象评估选择。斜视患者生存质量的明显下降主要受双眼视觉功能、斜视外观和社会评价影响,手术和其他方式治疗后会有明显改善;弱视患者自身生存质量相对正常,但易受早期遮盖治疗影响而下降,在治疗效果改善后逐渐回升。(国际眼科纵览,2020, 44: 284-288)

  • 标签: 斜视 弱视 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后路髂骨钉棒固定治疗单侧不稳定性DenisⅠ、Ⅱ区骶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18年10月治疗50例单侧不稳定性DenisⅠ、Ⅱ区骶骨骨折患者资料。根据置钉及固定方式分为髂骨钉棒固定组(简称髂骨钉棒组)和机器人辅助骶髂螺钉置入组(简称骶髂螺钉组),其中髂骨钉棒组20例,男13例,女7例,年龄(41.10±14.07)岁(范围,22~76岁);骶骨骨折Denis分型,Ⅰ型5例,Ⅱ型15例;均合并骨盆前环损伤,骨盆Tile分型,B1型2例,B2型12例,C1型6例;3例合并骶神经损伤,Gibbons分级Ⅱ级。骶髂螺钉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44.70±13.35)岁(范围,16~78岁);骶骨骨折Denis分型,Ⅰ型6例,Ⅱ型24例;均合并骨盆前环损伤,骨盆Tile分型,B1型2例,B2型20例,C1型8例;4例合并骶神经损伤,Gibbons分级,3例Ⅱ级,1例Ⅲ级。两组患者年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透视次数、Majeed评分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骨折复位质量比较采用卡方检验;骶神经损伤恢复Gibbons分级比较采用秩和检验。结果两组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2.8个月(范围,12~40个月)。髂骨钉棒组手术时间(41.40±7.30)min;术中出血(105.00±61.94)ml;术中透视(19.10±7.33)次;根据Mears和Velyvis影像学评价标准,9例解剖复位,10例复位满意,1例复位不满意;Majeed评分(84.25±8.29)分;术前3例GibbonsⅡ级骶神经损伤,术后2例恢复为Ⅰ级。骶髂螺钉组手术时间(18.27±5.89)min;术中出血(33.00±17.54)ml;术中透视(14.93±4.49)次;术后15例解剖复位,13例复位满意,2例复位不满意;Majeed评分(86.43±7.43)分;术前3例GibbonsⅡ级骶神经损伤,其中2例术后恢复为Ⅰ级,术前1例Ⅲ级损伤,术后恢复为Ⅱ级。与骶髂螺钉组比较,髂骨钉棒组手术时间长(t=-12.36,P<0.001)、出血量多(t=-6.04,P<0.001)、透视次数多(t=-2.50,P=0.016),以上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后髂骨钉棒组与骶髂螺钉组在骨折复位质量(χ2=0.23,P=0.89)、Majeed评分(t=0.97,P=0.34)、Gibbons分级(Z=-0.224,P=0.8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髂骨钉棒组1例发生单侧伤口表浅感染,1例诉钉尾部不适;骶髂螺钉组1例发生S1神经损伤。结论对于单侧不稳定性DenisⅠ、Ⅱ区骶骨骨折且不适合使用骶髂螺钉固定者,采用后路髂骨钉棒固定操作简单,术后疗效满意,与使用机器人辅助骶髂螺钉固定相似。

  • 标签: 骶骨 骨折 骨折固定术 外科手术 微创性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采用SD大鼠建立固定失血量失血性休克模型,并对失血性休克后的病理生理变化进行观察。方法通过股动脉置管术放50%或40%的全身血量血建立大鼠模型,首先记录血流动力学和动脉血气指标并进行生存分析(每组8只);然后在休克后的4、8、12 h收集40%失血量组大鼠的肺、肝、小肠及肾脏进行HE染色(每组6只)。结果40%和50%的放血量造成大鼠的平均动脉压分别从(90±5)mmHg和(93±4)mmHg降至(40±4)mmHg和(34±4)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率分别从(330±35)次/min和(336±32)次/min升高至(478±36)次/min和(490±21)次/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0%和50%放血后大鼠的血红蛋白和pH值明显降低,而乳酸值则明显升高。50%失血量组大鼠的24 h生存率显著低于40%失血量组大鼠(12.5%比100%,P<0.05)。与假手术组相比,失血性休克后4 h大鼠急性肺损伤和小肠损伤最显著,失血性休克后8 h肝损伤最显著,失血性休克后12 h肾脏损伤最显著(P<0.05)。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大鼠失血性休克模型模拟了严重失血性休克患者急性期的疾病状态,利用固定失血量的策略增加了该模型的可重复性,并验证了该模型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 标签: 失血性休克 模型,动物 病理学,临床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后天性麻痹性斜视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收住的67例后天性麻痹性斜视(或伴上睑下垂)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行常规斜视检查、新斯的明试验、疲劳试验、冰袋试验、胸腺CT、神经肌电图检查、头颅MRI等检查,58例行重症肌无力自身抗体谱检测、1例行基因检查和血乳酸检测。结果本研究中30例确诊为麻痹性斜视,予高压氧、改善微循环、营养神经等对症支持治疗后,18例治愈,10例好转,2例观察1年病情稳定后手术矫正斜视。另外34例确诊为重症肌无力眼肌型,其中3例为胸腺瘤,手术治疗,其余予口服溴吡斯的明片、静脉滴注或口服泼尼松龙等治疗,临床治愈16例,症状改善15例;小脑疝和桥脑肿瘤各1例,手术治疗;1例为线粒体病,口服肌酐等治疗。结论后天性麻痹性斜视发病原因多种,其中重症肌无力眼肌型临床表现多样,有些隐匿型表现为眼外肌麻痹,治疗方法包括对症支持治疗和手术治疗。

  • 标签: 斜视,麻痹性,后天性 肌无力,重症 麻痹,肌,眼外 下垂,上睑 肿瘤,脑